《明天過後》網友討論-3


發信人: wachins.bbs@bbs.cis.nctu.edu.tw (rock),         看板: movie
標  題: 關於明天過後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Sun May 30 23:29:00 2004)

1.過量之溫室氣體(如CO2、H2O、Nox、CH4、CFCs等)排放進入大氣造成溫室效應,使短波長能量較強之陽光應溫室氣體形成長波長能量較弱之折射光,進一步使大氣層內之平均溫度升高。另聖嬰現象為赤道東太平洋洋流平均溫度高於全年平均溫度0.5℃,使赤道暖流與海水水團、營養鹽異常無法形成動態平衡,造成生物與環境急速變化稱之。

2.      反聖嬰現象為東赤道暖流平均溫度達六個月以上低於全年平均溫度0.5℃稱之,將造成氣候異常及極與極熱,片中監測赤道暖流之儀器發現溫度異常降低,並進一步使全球洋流流量與流速異常,形成冰河時期之現象。

3.京都議定書簽署內容為限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及降低溫室氣體於2000年時為1980年代之標準等(印象中,數據年代可能不對請指教),惟世界第一溫室氣體供應國(美國)拒絕簽署(俄羅斯上個月才同意簽署),因此片中之政客對談內容即在諷刺美國政府及前些日子俄羅斯經濟部長之談話內容。

4.      片中強烈冷氣團之所以造成途經地面快速結凍之原因,為氣團本身將平流層(溫度隨高度升高而降低)之冷空氣快速導入地面所致。(可參閱相關資訊即可得知)。

5.      上項談到強烈冷氣團將25-30㎞之冷空氣導入地面使地面結凍外,另一方面更進一步使臭氧曾之臭氧分佈(平均3DU)予以破壞,造成紫外光直接進入地表,與地表結冰之地面反射造成加成作用使現在的臭氧層問題形同小兒科。

6.有許多有關劇情中往有所談論的BUG情形,個人認為造成紐約(或大西洋東岸)地區大海嘯一事無法提出合理的看法,因造成海平面高度變化之情形有三,分別為地殼變動、引力及氣場風壓等,惟片中所提供之相關資訊皆無法合理解釋為何大西洋東岸為產生三、四百公尺之浪高海嘯,但我想無論如何導演或編劇已經讓所有觀賞本片的觀眾上了很精彩一課的環境概論。

7.      這一部片倘若不以商業為導向,分別以上中下三集,分別詳細介紹及闡述特定物質的變化造成地球環境的影響,將是一部更值得流傳後世的大作,當然一定賣不好啦。

8.      身為一個環保人在看完本片內心無比的沈重,或許是杞人憂天?但每天在與政客、假學術與污染事業中間穿梭實讓我不經期望這一切是不是真如片中一樣會發生?它也許只是電影?可以說當初的認知錯了,但如果是事實…明天過後你會在哪裡?

上項相關資訊僅供參考,雖數據不一定百分百正確,但希望真的對環保有興趣的網友可有所幫助,或進一步能導讀蒐集其他相關資訊。

不要問我是做哪一行的!只要打從心裡愛護這僅有的地球就好了..

> -------------------------------------------------------------------------- <

發信人: Lancelot.bbs@bbs.csie.ncku.edu.tw (蘭斯洛),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看完明天過後...隔天
發信站: 成大資工_BBS (Tue Jun  1 14:44:12 2004)

>   真的發生的時候 我才不相信只有北半球會遭殃
>   哪可能全球氣候的巨變只有北半球會陷入冰封的

    因為北半球陸地較多,而陸地的比熱比海水小,溫度易升易降...
    尤其歐洲、北美洲與亞洲的陸地面積大,自然效應更明顯。
    冬天的冷峰都是從大陸極地吹出來的,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片中颶風都集中在北半球陸地,並不是不合理喔!

> -------------------------------------------------------------------------- <

發信人: Zarathustra8.bbs@ptt.cc (I AM Creep),      看板: movie
標  題: [影評]Tzara影評:明天過後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Tue Jun  1 16:40:00 2004)

  The Day After Tomorrow台灣翻譯成明天過後,雖為直譯卻隱含著某種不明確的期待與恐懼.片商提前宣傳的策略之下,以浩瀚場景與驚心動魄的逼真特效吸引了愛好大場面、特效的觀眾胃口.執導過ID4星際終結者、酷斯拉的Roland Emmerich在本片中作為編導,駕輕就熟地操弄著災難片的種種元素,並且成功地融合了好萊屋商業元素,貫穿了親情、友情、愛情等戲劇線.

  Roland Emmerich的編劇技巧相當好萊塢與傳統商業體制,力求簡潔有力並富含趣味性的對白,片段之中總是充滿隱喻與伏筆,以便穿插爾後劇情.然而嘲諷與批判、反思在本片中更為一大特色.一場諷刺著2001年布希因為經濟考量,拒簽京都議定書的激辯戲場,選用神似當今美國副總統錢尼的角色,以及片中總統的死亡,再再地顯示Roland Emmerich如何以The Day After Tomorrow成為一種反美、反帝國霸權的冷潮熱諷.

在本片,你看不到以往災難片中美國人自大地塑造神話的過程,取而代之的是美國的霸權竟化身為巴勒斯坦難民橫渡約旦河般的荒謬落魄.美國人民成了難民、好萊塢受重擊等反美、反資本的情緒成了The Day After Tomorrow次文本下的反思、批判.而安排山姆等人躲藏在圖書館竟成了一種反文明的隱喻,到藉由燒毀書籍,爭論是否該燒尼采的書到燒了徵稅的書,不就也明白的明喻反文明、絕聖棄智的決心.

  Roland Emmerich在人物線的經營上並不高招但也算是符合商業體制所期待的傳統模式.氣候學家傑克霍爾與兒子間山姆的關係總是從對話口白中讓人知曉其中的微妙.而副總統理所當然等同於劇情中的警察角色般象徵的體制的愚昧.

總統的死亡成了莫名且刻意的安排、霍爾的親子醫生角色成了災難片中偉大情操的俗濫象徵等,Roland Emmerich謹守編劇技巧,卻也成就了乞丐的角色,在片中,乞丐成了一種集合諷刺資本、反思、反文明、反物質的力量,許多場戲皆因為乞丐的角色而撞擊出一種笑話般的挖苦機嘲.就編劇技巧來看,Roland Emmerich的對白設計的妙趣橫生,屢屢造成對白與鏡頭間差異地會心一笑,或者讓劇情得以延伸.

  回到導演身份來看Roland Emmerich的The Day After Tomorrow,許多場戲的場面調度與鏡頭間的情緒經營的相當穩健,2小時的片長在節奏上除去中段有些疲弱,大抵上也算是掌握得以,絕無冷場.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頗多,例如龍捲風襲擊過大廈後,清潔工的主觀鏡頭一片黑暗造成觀眾不安的期待,沒有聲音的亮光白晃晃,接一個特效處理的深焦廣角鏡頭拉出殘缺半立的大廈,一個鏡頭充滿了各種語言.怎說導演技巧是多麼高明.

  再者如讓人想到西區考克【鳥】的一個鏡頭,緊接動物園動物的不安,蒙太奇反諷人類的無知;曼哈頓出現的船所營造的不可置信等片段,雖然也是種伏筆的處理,卻不失錦上添花的一筆.但某些片段也梢嫌俗濫媚俗,與巔峰極限如出一轍的捨身取義等,若以商業行為來看災難片類型,那就沒什麼好苛責的.而在特效的處理上,與ID4原班人馬的默契,加上導演對於該題材的熟稔,讓本片的特效幾乎達到天衣無縫且近乎真實的場景,讓人在戲院面對寬螢幕而瞠目結舌,為之震撼.

  可惜的是,本片之中段前所營造的大格局,到中後段以後竟也鎖小為小格局的親情、愛情處理.場景幾乎完全鎖定於資本主義中心的紐約曼哈頓,而缺少觀照世界其他地區,雖說各有利弊,導演也以聰明的手法安排了外太空人的角度全場帶過地球,但相比日本那場突兀的戲來看,本片的格局企圖實在太令人失望.

  雖說本片謹守商業元素編導災難片中的劇情,過於合理化劇情的結果倒也使得中段的節奏大失,幸虧剪接節奏與特效拯救了許多片段,不過劇情的老套與俗媚或許是本片最無法讓資深影評所青睞的一部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varmani/3/1239070105/20040601163724/

> -------------------------------------------------------------------------- <

發信人: totoroJack.bbs@ptt.cc (Very End of World),      看板: movie
標  題: [感想] 煽情、填鴨、大災難 - The Day After Tomorrow 明天過後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Tue Jun  1 19:43:07 2004)

沒有了外來強權的侵略(Independence Day / ID4星際終結者 ),也消除了對核武的恐懼( Godzilla / 酷斯拉 ),邁入21世紀的我們也進入了一個似乎無所畏懼的時代,已經被冠上"災難片大導演"頭銜的 Roland Emmerich / 羅蘭艾墨瑞奇,這次要想什麼點子來蹂躪地球?

很驚奇的是,大型災難片在邁入新的世紀時,也走回了最傳統的災難片類型:大自然的反撲,似乎好萊塢的製片家不想再製造更嚇人更巨大的怪物,而開始真的關心起我們所居住的星球。不過其實這股"關懷在地"的風潮,還是延續上個世紀末"地球末日"電影的氣勢而來:

不論是Deep Impact / 彗星撞地球或是Armageddon / 世界末日,都有很好的票房成績("彗"片票房一億五千萬、"世"片票房兩億美金),在美伊戰爭、911事件後,現代世界局勢越來越紛亂,似乎一定得要發生撼動地球的大災難,才能讓人類再度攜手同心。在世局氣氛成熟與過往票房基礎的配合下,現在會出現Day After Tomorrow, The / 明天過後這樣的片子,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羅蘭艾墨瑞奇在ID4與酷斯拉裡的表現,就場景調度與票房成績而言,已經證明他的確有拍大型災難片的能力,但是兩片中共通的缺點:粗劣的設定與空洞的劇情,也讓他承受了不少輿論的批評。而在明天過後裡,可以發現導演在極力保有過去的成績之外,正積極地改進自己的缺點,試圖在口碑與票房中作一個平衡。

首先就粗劣的設定而言,在以往他的電影裡,往往出現大量不合理的一廂情願情節。姑且不論一台破計程車是否跑的贏身高100呎的大恐龍(很諷刺的是,電影裡酷斯拉奔跑時的時速設定,竟高達320公里),但是在星球間飛來飛去的外星人電腦系統,竟然跟低下地球人的系統可以共通,這也就太過宇宙大同了點吧!

不過明天過後是一部描寫地球氣候改變的災難片,自然不像大恐龍或外星人一般可以天馬行空地設定,導演試著加入更多現實的氣象理論,去說服/嚇唬觀眾有關三天內冰河時期就會到來的事實。小到"暴風眼的氣流流向",大到"洋流的變化會改變全球氣候"、"暴風眼氣溫急下降的主因",這些理論不盡完全真實,短短的時間內,觀眾也未必真能從其中吸收到什麼新知。

但看著電影裡的專家們滿口天花亂墜的氣象術語與滿臉凝重的表情(這裡要感謝Dennis Quaid 與 Ian Holm的苦瓜臉演出),倒也真的增添了不少緊張的氣氛。不過如果站在"電影有教育之責"的立場,除了恐嚇觀眾別再欺負地球值得讚許之外,這些似是而非的理論還是令真正的學者專家搖頭。

明天過後全片的兩小時裡,比導演以往的片子更增加了許多描寫人性的部分。這些大量的感情戲,雖然填補了電影第二小時的絕大時間,但平乏的台詞,老套的橋段,也讓觀眾在第二小時幾乎快闔上了眼睛。也許是因為導演壓根沒拍過什麼動人的文戲,這些可以彰顯角色意義與特質的感情戲,彷彿是虛應故事一般,最後只淪為一場場煽情的擁抱、親吻、與流淚。

除了感情戲之外,電影裡也試著去反應或嘲諷現實的政治環境,例如氣象部門的預算裁減,總統的軟弱無能,美墨邊境的難民問題,這對於導演過去一向流露大美國主義的作品來說(美國總統可以帶頭打外星人,法國專業傭兵還是得聽美國小科學家指揮),倒像是一種反動。

不過事前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背後大力支持本片,不但舉辦一系列座談會,甚至也有金援的傳聞,再加上甚囂塵上的與論指出,軟弱總統是暗喻當今的布希總統(導演並沒有否定這項說法),再比照最後電影裡正副總統的下場......明天過後與其說是導演的一項革新..最後看起來卻有點像是打擊政敵的宣傳廣告..背後的意義令人玩味。

導演試圖尋求平衡,但在最後拍出的成果看來,除了政治正確值得讚許的環保議題與出色的CG特效之外,極力在劇情方面補強的明天過後,反而更像是一隻過度填充的填鴨,令人看了頓生噁心、食不下嚥。反倒令人懷念起他過往矯情的劇情安排,至少總統上戰場前的那段訓話,還算慷慨激昂擲地有聲!

附註:如果你看了這部電影,想為地球作點事,不一定要鼓吹朋友去看這部宣傳片,倒不如請捐款支持台灣的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期許他們能成為台灣在地最大的民間環境監督組織,大家共同為大地盡一份心力。
--
        電影、閱讀、音樂、生活
        還有稀有動物龍貓的觀察日記
        龍貓森林  http://totorogo.adsldns.org/

> -------------------------------------------------------------------------- <

發信人: Raist.bbs@ptt.cc (張。郃。命!),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明天過後的Bug滿多的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Wed Jun  2 20:14:27 2004)

其實明天過後的bug的確很多阿    有時候抓bug只是好玩,或是對科學真理的知識渴求   好像不需要質疑"看電影就看電影幹嘛這麼認真"    畢竟這部片要給我們的啟示也是很嚴肅的環境議題    所以我們更要了解,到底是有哪些因素會引起溫室效應的劇增    等等的一些"fact"

所以我想討論一下bug應該不需要激動啦(剛剛爬文發現好像有些紛爭^^")
就像如果你要拍戰爭史實片,卻不先做好詳盡的考證
拍一些錯誤的東西來誤導觀眾,這應該是拍電影的人要負責的阿
所以我想BUG還是可以注意一下的

不過我在moviemistake的網站的確看到了很有趣的bug
有一個是說照到英國冰封的鏡頭,有帶到一個懸吊式的交通號誌是閃黃燈的
結果就有英國人說:我們英國根本沒有這種交通號誌XD   還滿好笑的阿^^

而且當丹尼斯奎德和兩個朋友出發去救他兒子
結果不是在shopping mall的玻璃天花板上發生事故嗎?
我在看電影時就覺得很奇怪    結果網站上也有人說    當時那屋頂上
(就是他們攀爬的地方)積雪根本沒有厚到足以使用攀岩工具   固定在上面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丹尼斯奎得是用冰鋤"砍"在積雪非常淺的玻璃天花板上
(積雪淺到他隨手一撥就可以看到玻璃下的景緻,大概只有5cm厚吧)
怎麼可能他們都沒事就最後一個掉下去-_-
應該是用冰鋤的丹尼斯奎得第一個下去吧XD

> -------------------------------------------------------------------------- <

發信人: muian.bbs@bbs.cis.nctu.edu.tw (muian),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明天過後沒有那麼好看押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Fri Jun  4 23:35:31 2004)

> 比方說...史前巨象在進食時被瞬間凍僵的那一景...
> 由黑人口中說出...下一幕不是將特寫帶到史前巨象的嘴巴...
> 而是帶到山姆和他女友及情敵的臉...這種三人張嘴的遠景
> 會比將鏡頭帶到史前巨象的嘴巴有草的特寫...有說服力嗎???

        高中生參觀史前巨象這一段是為了帶出後來直升機被急凍那一段
        為了說明在冰河時期來臨時, 這個突發的狀況是可能發生的
        這種前後呼應的橋段在片中很多, 建議你有機會重新看一遍
        順便注意片中的反諷對白和橋段, 也滿有趣的哦

> -------------------------------------------------------------------------- <

發信人: s4.bbs@wretch.twbbs.org (政小四),         看板: movie
標  題: 為真實的明天過後收驚──《明天過後》
發信站: 無名小站 (Thu Jun 10 01:31:02 2004)

  《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 2004)以其特效功力,營造出多麼精采駭人的災難場面,就不用我在此一一介紹了──有空你也親自去大螢幕的電影院試一試。而本片倡導環保、反美國資本霸權的重要立場,因為相當鮮明,所有觀眾都能感受得到,也不需要我重新闡釋。因此,我想直接談本片與當代台灣脈絡的關係。

  《明天過後》在台灣上映後,不但勇破上映首週週末的票房紀錄,也在網路BBS 論壇上激發出大量討論。這些討論,有談美國霸權的,有談科學原理的,但是一個關於本片大陸譯名的討論,卻更吸引我的注意。據稱,本片在大陸譯為「後天」,而台灣網友認為這譯得並不好;相對而言,台灣20世紀福斯公司將片名譯為「明天過後」,因為有著濃厚的不確定感,而被認為是更好的譯名。

  就理性推論來講,「後天」與「明天過後」實質上都處於未知未來。但在語法的結構上,「明天過後」確然因為永遠無法結尾的句構,相對於穩定自若的名詞「後天」,而多出了一點什麼──明天過後,然後呢?怎麼了呀?亦即,「明天過後」不是看似完全圓滿的符號秩序,而是明顯開放了缺口的句構:它以未知數x 、符號的神秘剩餘吸引誘惑著我們,讓我們總是覺得:相對於「後天」,「明天過後」就是多出了一些難以言明的東西,讓我們心癢難搔。

  不過,說「明天過後」令我們心癢難搔,並非意味著我們總是渴望接觸不可知的未來──並非意味著我們總是渴望接觸來自真實層(the Real)而永遠無法被符號秩序所收編的原物。恰恰相反,我們總是逃避、害怕著全然不可知的未來。

正是透過句子「明天過後」(一種符號秩序)的提問與接著的解答設想,我們才能盡量地給定意義、收編真實,盡量地避免「真實的明天過後」的襲來,盡量地躲避那令人措手不及的真實的突發驚嚇與難言痛苦。把事發當初的美國九一一事件、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台灣後三一九政局動盪提出來當例子,我們自可了解全然不可知的未來──「真實的明天過後」──襲來時的驚怖力量。

  正是在這裡,在不完全句構「明天過後」的逃避真實未來的作用下,我們或許才能看到電影《明天過後》在台灣大賣的原因。《明天過後》之所以在台灣大賣、破票房紀錄,讓台灣人至少連續兩個週末為其在電影街大排長龍,為的也許並不是人們想要被嚇,並不是人們想要感受被災難片驚嚇的快感;恰恰相反,台灣人付錢觀賞處處驚嚇的災難片《明天過後》,是為了收驚,收真正恐怖的驚,是為了避免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的真實驚恐,而來打預防針。

  身處於世紀之交的台灣,我們確實不斷地受到真實的、不請自來的驚嚇,從而感到無以名之的巨大痛苦。島內的九二一大地震、納莉風災、SARS風暴、後三一九槍擊事件的政局動盪,世界維度的九一一恐怖攻擊,都曾作為無法被象徵秩序即刻收編的真實原物,而讓我們驚呼「難以置信」、「難以言說」,並且度過好些不安焦慮的日子。

而台灣局勢因兩岸領導人的政治決斷,有可能在未來發生劇變而造成驚人的邪惡與痛苦,因此也不免讓台灣人揣揣不安。未來會制憲嗎?會更改國號嗎?會有更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嗎?「明天過後,我們會在哪裡?」

  正是在逃避未知、收真實的驚的意義下,我們終於了解了《明天過後》令台灣人趨之若鶩的原因:固然我們在電影院裡被特效嚇得正襟危坐,但是燈亮了以後一切災難終將結束,「彷彿」真實、永不可預知的災難也不再襲來。

  同理,本片三大超級氣旋之所以被安排只刻意破壞北半球,把北半球冰封起來,原因也不只是導演反美、反北富南窮。相對於表面地將本片理解為對於北半球消費南半球的反思,也許值得懷疑的是:片中反思的形式──北半球發生大災難,南半球安好無恙──,仍然「符號地」消費了南半球。亦即,北半球人、美國人除了透過片中北半球、美國發生氣候大災難的描繪而獲得收(真實的)驚療效,也由「能夠逃到南半球」、「中南美洲國家人民的仁慈接納」等符號建構,獲得一線希望,從而對於真實不可知的未來災難暫時免疫。

  一直以來,科學家不斷地發出警訊,說水資源即將枯竭、搶水世界大戰即將發生,甚至於如《明天過後》般的氣候劇變也可能隨時爆發。而對於台灣人而言,地震、風災、新型態傳染病以及政局動盪、戰爭,都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刻襲來。

然而,真正恐怖嚇人的,恐怕還在於未來完全無法預料的真實性本身。於是,明天過後我們會在哪裡,不免成了一大探討課題(以及收驚的方法)。明天過後,有人樂觀,有人悲觀;然而,即使是悲觀,也比一點兒都無法想像未來要好過一百倍。

政小四 93/6/9
〈為真實的明天過後收驚──《明天過後》〉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news.asp?n=1476843&p=haruh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