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殺

作者: yamina.bbs@cia.hinet.net (此ID已出讓...),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請問一日本片名
時間: 中央情報局 (Thu Oct 18 12:04:32 2001)

劇情介紹:
新世紀開始,亞洲各國經濟大蕭條.在大東亞共和國, 全國陷入混亂狀態,失業率持續高企不登校的兒童高達全國的15%,全國年青人暴力行為激增,有多達數千名教師因此而死亡.成年人對國家己失去信心.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他們通過了一條可怕的法案-----BR法.

由BR法執行委員會每年在全國所有高中畢業班中抽出一班進行自相殘殺的遊戲.遊戲持續3天,每人獲發3天糧食和一件殺器(不准自選),不得逃走或進入禁區,否則頸環會開動炸爆頸動脈,只許一人生還,如3日後多於1人生還,全部頸環會爆炸.強行拆掉頸環頸環會爆炸.

'這個國家己支持不下去了....我需要大家稍為自相殘殺一下..........

影人影評:
   《大逃殺》(BATTLE ROYALE)令人想起 William Golding 原著的小說“Lord Of The Flies”,後者更曾於63年和90 年被改編成為電影《童年無悔》。兩者也是一個發生於荒島上的寓言故事。

不同的是《童年無悔》的故事完全被架空在荒島上,各少年人為了生存被迫進行一場生與死的困獸鬥;《大逃殺》卻是一個由都市出發,放在一個被隔離的荒島上,任由故事人物們為自己的存亡而互相「逃殺」,到最後回歸於都市裡。

《大逃殺》是一部新世紀都市寓言故事,那份人性的善惡鬥爭,對我們帶來更大的震撼力:原來,都市人每每也在過著「逃殺」的生活,各人選取善或惡去面對生活面對人性,全取決於各人的自身修維!

看《大逃殺》,會看出觀眾的兩極心態:將這部電影當作一局又一局的電腦遊戲來看待,實在會看得滿有趣味;但若要看得嚴重,會拍責其軍國主義意識濃,又或是受不了當中人性惡的描述;

但假若嘗試取其中庸去看待這部電影,必然會發現當中的真實:是人站在死亡邊緣的掙扎,是人與人在互動中的互相扶持,各人有各自的位置,各人有各人的無奈與無悔,看不過眼還因為看官們忘記了自己是旁觀者,但當我們嘗試構想自己是當中人物的一份子時,我們會明白這群少年人的掙扎。

《大逃殺》叫人看得驚慄,並不是當中的殺戮,而是藏於行動背後的人性。

    深作欣二是當今日本影壇最敢作敢言的大師級導演之一。他雖屬「高齡前輩」,但依然火氣十足,在片場上手舞足蹈,

不遺餘力地目訓身教演員做戲,活力程度絕不遜於二十出頭的年青新世代。對於<大逃殺>遭日本國會抨擊,他作出以下連串反擊:

「我的前作一向都出現大量暴力場面,四十多年來已被人批評過無數次。但是,這些批評絕對無損作品的價值,大家沒有必要麼大驚小怪!」

「<大逃殺>中同學們的"互殺行為",令人意識到無意義的暴力是極之無謂,絕對是最有力的反面教材!」

「電影畫面雖然非常震撼,可是主題卻並非殘虐,只是表達方法較激烈吧!」

「我很希望所有中學生能看看<大逃殺>,因為中學生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他們要擁有自己的價值觀,不應該以年齡為藉口去限制他們的思考!」

    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深作導演憶述,少年時代曾目睹身邊的人因戰亂動盪而變得失去常性,一切都被扭曲!

    片裡演員對深作欣二的見解,深表讚同,主角之一安藤政信認為,<大逃殺>要表達的並非「殺」的觀念,而是「如何在困窘裡生存下去」的一種思考。至於北野武更挑戰全球觀眾:「頂唔順就唔好睇!」他更反擊那些國會議員,指他們接收不到片中的訊息,情況好像跳脫衣舞給性無能的人一樣,看畢完全不明白箇中含意。

今次被逼參加【B.R.大逃殺】的四十二名中學生,三天內經歷連場生死血戰,絕對滅絕人性。其實,他們被逼玩這個「BR」亡命遊戲前,需要注意很多規舉:

~ 參加【B.R.大逃殺】前,一名美女會在video中詳細地向各位同學解說遊戲規例,大家一定要細心聆聽,否則後果自負。

~ 各位參加同學獲派贈一個「地圖袋」、一個電筒、一款武器及少量水和食糧。同學們絕不能挑選武器,全是由軍政府隨意分派,命運由天決定。

~ 云云犀利武器當中,最出位可算是每位同學獲贈一個的「奪命頸箍」。這個頸箍內置先進探測器,可讀出參加者的位置和心跳速度,並把有關資料即時傳送至遊戲總部。

~ 這個「奪命頸箍」同時亦有殺傷功能。當同學們稍為犯規,暴力教師便會開扭搖控器,引爆他們頸上的「奪命頸箍」,炸斷身體的頸動脈,當場暴斃。遊戲完結前,假如有超過一名生還者,所有頸箍便會立即爆炸,認真矚目驚心!
 
> -------------------------------------------------------------------------- <

作者: "我愛吃魚" ,            看板: movie
標題: 大逃殺...
時間: OpenFind 網路論壇 (Sat Feb 16 17:24:18 2002)

以下是這部片的簡介...我是最近才看到的.....台灣沒有上映....一但上映一定會引起超大的迴響的....去看過就知道了....他在日本遭到禁映....相信知道'北野武'這號人物應該不少吧(常注意電影的人)..當然知道北野武這號人物以拍暴力美學著名...去找一下片子 來看吧...絕對讓你有超大的驚訝......See You Later..  

新世紀開始,亞洲某一個國家已經崩壞。失業率持續高企達15%,全國有1000萬人失業。整個社會陷入動盪狀態,極度失控。

  全國不登校兒童、學生數達80萬人;校園暴力事件異常猖獗,殉職教師數目為1200人;卑劣的少年犯亦罪屢見不鮮……失去自信的成年人,懼怕青少年會失控,決定聯同軍政府鎮壓騷亂,通過一條全新法案,作出高度反擊--新世紀教育改革‧通稱【BR法】,希望回復大人的地位。

  從全國共4萬3千班中學3年級生中,隨機抽選一班,參加一場互相殘殺的遊戲,直至一人生還為止;否則,全部格殺勿論……被抽選中的一班,會被送到一些渺無人煙(今次為沖木島)的場所進行遊戲。遊戲規則如下:

‧每人獲發糧食、飲水、地圖、電筒及一款武器

‧每人需戴著特殊計的頸環,防水防震、可作探測行蹤和盜聽之用,
 強行破壞頸環會爆炸

‧遊戲場所某些地區為禁區,闖入者會被啟動頸環。
  禁區會於一小時或二小時改變

‧每6小時會有廣播,分別讀出已死亡人士名單及公佈接著的6小時內
 之禁區位置

‧只准1人生還回家;遊戲場所會被土兵嚴密包圍,逃走不可能

‧為期3日;時限到時,如多於1人生存,全部頸環會爆炸

日本放映資料 本篇 特別篇
導  演: 深作欣二 <1930年生>  北野武也是導演...他也有參與演出
發  行: 東映株式會社
片  長: 113 分鐘  118 分鐘
公映日期: 2000年12月6日 2001年4月7日
級  數: R-15
海外放映資料 香港 美國 英國 ===>
就是沒有台灣...要找一下片子(去夜市找最快..我的就是夜市買的...@@)
公映日期: 2001年1月4日 2001年1月18日 2001年9月14日 ===>超久的片子..
級  數: III R-15 UK:18

> -------------------------------------------------------------------------- <

發信人: clroki.bbs@cia.hinet.net (天然小貓),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請問一部電影.."大逃殺"
發信站: 中央情報局 (Wed Feb  5 17:43:20 2003)

台灣不太可能上...太血腥暴力   2001年年尾影展時翻譯"生存遊戲"又叫
"東京聖站"  香港翻"大逃殺", 又台灣的盜版從香港來~所以就都叫大逃殺
台大計中電影精華區有討論,

◎遊戲規則‧BR法
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極度不安的未來日本社會。失業率持續高達15%,全國有一千萬人失業。全國拒絕上學學生數已達80萬人,校園暴力事件異常猖獗,殉職教師數目為1200人;少年犯亦屢見不鮮。整個社會陷入動盪狀態,秩序完全失控。失去自信的成年人深怕青少年會繼續脫軌,決定聯合政府鎮壓騷亂,通過一條全新法案以作出反擊──新世紀教育改革,通稱「BR法」(Battle Royale法案),希望藉此鎮壓少年犯罪。

BR法乃從全國共4萬3千班中學3年級生中隨機抽選一個班級,參加一場互相殘殺的遊戲,直至最後一人生還為止;否則,全員格殺勿論。被抽選中的一班,會被送到一些渺無人煙的孤島進行殺人的生存遊戲……用最荒謬脫離現實的場景架空,來對人性作一場最不分時代的諷刺。

> -------------------------------------------------------------------------- <

作者: movieholic.bbs@bbs.mgt.ncu.edu.tw (YMCA),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搶鮮報]**生存遊戲(又名大逃殺)**(by 艾爾)
時間: 中大資管龍貓資訊天地 (Wed Oct 17 23:55:43 2001)

【影評速可達】生存遊戲 ~ 極其野蠻的人性挖掘    by 艾爾

即將於本屆金馬影展獻映的日本片《生存遊戲》是一部從開拍到上映以來
都話題不斷的熱門電影   引人矚目的部分除了名氣響亮的資深大導"深作欣二"
以及銀幕鐵漢"北野武"的參演外    本片在日本國會引起的「禁映」風暴
使其陸續登上亞洲各大媒體的新聞標題中    更教人不感興趣都很難

其實《生存遊戲》是一部娛樂性很高的作品    聳動的題材、超暴力血腥的
畫面以及尖銳的諷刺意涵    絕不會讓「愈禁愈想看」的好奇觀眾們失望
假如未能在台作商業放映就太可惜了    欲先睹為快者
別錯過場次有限的本屆金馬國際影展

生存遊戲Battle Royale
導演: 深作欣二 (新里見八犬傳、偷襲珍珠港)
演員: 北野武 (四海兄弟、花火)
        安藤政信 (太空遊俠)
        藤原龍也 (讓愛說出來)

當然日本人「禁映」的考量或許是反應過度了些    但「兒童與青少年不宜」
是無庸置疑的    因為本片殘酷暴力的程度    也許是好萊塢主流片界永遠
不敢達的境界    故事背景設定在不久的將來    日本陷入了失業率暴增的
經濟蕭條期    無法無天的青少年成了犯罪的主力    也是成年人畏懼的對象

於是教育部頒布了非常時期的教育法    也就是挑出一班學生
在孤立的荒島上自相殘殺    直到剩下一名生還者為止    使其體會生命的
可貴與生存的法門    全片劇情就集中在這三天三夜無止盡的殺戮
求生本能引發出人性中最原始、最野蠻的黑暗面
被《生存遊戲》毫不留情地揭露

或許對大部分觀眾而言    本片不過是一部超暴力的動作娛樂片
融合了日本電玩遊戲與漫畫的構想   (如以高中生為主角,限定時間與場地,
每個玩家被分配到不同的武器等,都是愛玩日本電玩的觀眾所熟悉的情節)
對年輕觀眾相當具有吸引力     而導演緊湊的情節處理  
的確也讓本片絕無冷場,商業性十足

然而《生存遊戲》除了娛樂效果外    最令人激賞的是其內在的社會意涵
就像去年加拿大出品的科幻驚悚片《異次元殺陣》Cube
都是部意有所指的現代都市寓言    隱含著尖銳的自省意識與反政府思想

一個來自不同背景、有著不同專長的團體    可視為一個社會的小型縮影
而由軍隊護衛著的教育機構    則可看作為政府的象徵    所謂的遊戲規則
 (法令條文)    只是殘忍地促使所有社會份子的自相殘殺
而管理者只需冷眼旁觀    甚至若無其事地宣佈死者名單
即可鏟除所有反動份子 鞏固統治權力    所有不按規則的獨立思考者
終將成為體制下的攜牲者

所謂的贏家也不會因此獲得自由    因為無止境的遊戲將延伸至社會本身
(這也是為何片尾男女主角寧可成為通緝犯outlaw
 也不願成為屈服於體制下的優勝者)

令人心寒且無奈的意涵    在導演誇張且偏激的處理下
成為一道有力卻不露痕跡的控訴    適時點綴其間的人道關懷與黑色幽默
舒緩了嚴肅緊繃的調性    如此言之有物又不失娛樂性的作品
對照於臺灣本土永難在兩者間平衡的現象    《生存遊戲》示範了日本影業
在好萊塢強勢壓力下的生存之道

大導演深作欣二雖已年屆七十    卻依然保有其犀利觀點與緊湊的敘事技巧
讓《生存遊戲》不僅充滿爭議性與娛樂性    還寓有唯美的個人風格
與耐人尋味的意識形態    雖然年輕演員的表現仍嫌生澀做作
該有的戲劇張力多少因此而打了折扣    遠不如戲份不多卻場場搶眼的
老師北野武    過於偏激誇大的導演態度也易引起反感
然而瑕不掩瑜的《生存遊戲》  仍堪稱當代影痴們不得不看的年度傑作

My Rating:  8.0 / 10 五根拇指半
     殘酷敗德 暴力血腥 偏激批判    你不一定招架得住 !

> -------------------------------------------------------------------------- <

發信人: debuge.bbs@bbs.cs.nthu.edu.tw (bug),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日本大逃殺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Wed Nov 14 05:13:56 2001)

(1)我原本一直在期待男女主角最後會翻臉!!特別是女主角,從頭到尾都表現
   出一副很善良的樣子!!如果最後能夠安排她露出猙獰的真面目(類似序幕裡
   的牙套小女孩),奇襲男主角的話(開始就騙男主角說自己的武器是望遠鏡
  ,其實真正的武器是...),這將會是整部片裡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彷彿就像序幕的牙套小女孩『笑在最後』...

(2)『BR遊戲規則』最後沒有被遵守(同時活三個人),實在是一大敗筆!
    如果我是編劇,我寧可最後三個人同時爆炸死掉,也不會讓他們共活,
    我一直無法明白北野武為什麼最後要刻意放水(本來軍隊要去確認屍體,
    卻被他擋下來)?

(3)對我而言,看本劇最大的享受在於:看著一堆原本滿口仁義道德,說什麼
   永遠是朋友...之類的大話的人,最後還是動手殺人,互相猜忌,甚至利
   用友情來使下手更容易成功!!相形之下男女主角被編劇刻意保護,不受
   利己邪念的挑戰(被川田章吾騙說有方法逃出這個島),我就覺得很不爽,
   很想看到他們(尤其是女主角)最後露出比其他人更不堪的面目...

> -------------------------------------------------------------------------- <

發信人: veryelsa.bbs@redbbs.cc.ntut.edu.tw (just wanna),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日本大逃殺
發信站: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B (Sat Nov 17 19:48:01 2001)

認同!!  那種疏離才是導演要強調的吧    兩個世代的交替
誰對誰錯    似乎不是簡單的道德倫常就能夠解決的...

>   你對本片的解讀和期待顯然並不正確....這部片的重點在於描寫人性嗎?
>   我認為不是!在於血腥暴力嗎?我認為也不是!
>   而是用極誇張的手法    描寫日本世代之間的疏離感
>   以及批判這個病態且個人化的社會,所培育的扭曲的青少年人格....

> -------------------------------------------------------------------------- <

發信人: monkeya.bbs@ptt.csie.ntu.edu.tw (分裂),        看板: movie
標  題: 生存遊戲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 (Sun Nov 18 02:59:22 2001)

沒想到這部片子原來在台灣已行之以久
看看板上還真不少人討論過這片    我也才剛看完回來
看完大家寫的文章    發現幾乎都蠻冷靜的談論這部片中諸多邏輯問題
那的確是蠻重要的    不過我也想知道大家    是以怎樣的情緒看這片

也許是透過大螢幕的震撼    我幾乎看一半就痛哭了起來
如果最後的結局正如許多人所猜想的(也包括我)
男女主角全死或是女主角冷酷的留下來...這樣殘酷的比較徹底
但這樣我看完的沮喪程度或許就不亞於看完"鄉村牧師的日記"時
那幾乎想撞車的精神狀態    最後那似乎還帶點希望的結局(?)
多少有點彌補作用吧

看完後甚至一度覺得它給我的震撼似乎還比"索多馬120天"跟"大快人心"強
(咦..'大快人心'令人討厭的程度應該比震撼多)    雖然它們所探討的東西
是不太相同    不過倒是都挑戰人類的感官極限就是了

這片也讓我想到了那兩部日本的漫畫    "漂流教室""末日"    日本還真對這種
題材特別偏好    '漂'好像還要拍成日劇了    不知道拍不拍的出那些陰暗.
面目猙獰的小孩子們    連生存遊戲都拍的出來.    大概也沒什麼拍不出來吧

我不會說這部片讓我學到了什麼    說實在的許多處理上還是煽情了點
(嗯..是缺點嗎)    不過這仍是很特別的一次觀影經驗
跟滿場觀眾一起為片中種種激動..大笑..難過的感覺挺讚的
只可惜了我竟然緊接在後排了看輕鬆有趣的"一個屋簷下"
頗影響觀影情緒...失策失策

> -------------------------------------------------------------------------- <

發信人: soulsold.bbs@ptt.csie.ntu.edu.tw (獻給浮士德的靈魂),        看板: movie
標  題: 《生存遊戲》觀後感--信任的存在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 (Sun Nov 18 11:18:47 2001)

剛結束了今年第一天金馬影展的朝聖之旅,帶著驚呼、沈重而近似耗盡心力的心情返回家中。

生存遊戲。讓我緊繃著神經、抑遏不止驚愕震撼而數度落淚的電影。

在一個成人不相信年輕人的世界,政府高層決定以BR法(生存遊戲法)取代義務教育,公開由全國所有國中班級裡抽出特定班,移送至荒島進行三天的生存遊戲教育,以達成削減年輕族群並進行新世紀教育改革的目標。每人配帶生存探測器及統一發給的糧食與武器裝備,優勝者僅能為一,如發現遊戲結束時有兩人以上有生命跡象,所有人的生命探測器將自動引爆,唯一得以倖存的方法,就是自相殘殺。

當你快快樂樂地出遊,醒來後卻發現自己面臨如此的處境,你會如何應對﹖因為身旁所有人都將為了生存而殘殺他人,故寧可先下手為強以自我保護﹖不願成為殺人或被殺的遊戲棋子,認定找不到生命出口而選擇自我了斷?相信人性,故集結夥伴共同想辦法禦敵?還是想辦法保護著心愛的人,讓彼此努力活下去?

這是一場信任的遊戲。一場殘酷的遊戲。

BR法肇因於成人與青少年兩代間的互不信任,而BR的進行則正好試煉著看似平和的同儕關係裡,容易傾頹崩解的信任與最深層的人性。

「我們原本可以一起逃出去的,為什麼最後會變成這樣﹖」

在短暫而緊繃的倖存時刻裡,人們的心靈像是拉滿弦的弓箭,草木皆兵、動輒得咎,信任如同在無菌室裡運作的機械,一旦染塵,滿盤皆輸,即使只有一丁點。懷疑造成了嫌隙,嫌隙擴張為傷害。當人們之間不再存在信任時,我們還能擁有些什麼﹖

當然,這樣的題材是夠聳動且誇張化了。我不相信未來的人際疏離會演變到成人與青少年之間如此全然對立、對抗,而需以這種殘忍至極的手段鎮壓、教育已存在代溝的下一世代的局面;我也認為沒有人民能夠接受政府這樣安排他們的子女走向殘殺之路而能視若無睹,甚至對獲勝倖存者之歸來夾道歡迎,即使兩代之間的差異已然懸殊;

雖然虛無的氛圍蔓延,雖然彼此間的無力溝通、缺乏瞭解與信任導致弊病叢生,但我想只要生活中還有人如典子對北野武身上那份孤獨感的覺察般的體恤;如西川(是這個名字吧﹖那名帥氣且性格極了的轉學生)對惠子、弘樹對貴子兩人、秋也與典子間的真心,世界的問題或許就不會繼續惡化,如果,我們在懷疑存在時,還能退一步,說服自己信任的話。

導演以最殘酷、血腥而震撼的方式洞悉了現今社會現狀,世界或許不會繼續頹圮,但人們確實需要深省、彼此了解,並相互關懷。也許你會說我是個濫情的溫情主義者,但比起那樣的世界,我還是寧願相信人性仍有美好的一面,如同惠子最後的那抹微笑所給我們的答案一般。

既然相信人性,就別輕易試探吧。

《生存遊戲 Battle Royale》港譯:大逃殺
導演:深作欣二    年份:2000年    主演:北野武

> -------------------------------------------------------------------------- <

發信人: qty@bbs.ee.ntu.edu.tw (許願星),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日本大逃殺
發信站: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Sun Nov 18 17:48:01 2001)

> >   可能給武器的時候就附上了很多彈夾吧...
> >   這可能是軍方最後要把屍體找出來交給父母的時候...發現少了她們的...

>  發現北野武沒有歸隊吧,   然後回去發現了他的屍體
>  因為北野武不算是遊戲中的人,  所以兩個主角犯了殺人罪........

其實我覺得北野武那時在聽最後三人的對話時就知道秋也和典子不會死,
因為北野武清楚地知道惠子的事是真實存在的,他叫軍方的人回去,
單獨地留下,我覺得他是希望被救贖,而他選擇的人是典子,
他在這世上沒有地位,不被尊重,甚至連家都沒得回,我想他是想要解脫的
對了,有人知道典子的夢中,兩人對話是什麼意思嗎?可能要看他們的唇語

其實,在畫中,典子是最後的勝利者,她到最後還是沒有殺死任何一個人,
甚至在她被北野武用槍直指時,她還是本著自己的良善沒有傷害他人..
還有,安藤政信真的很帥..^_^

還有,惠子微笑的秘密,應該是能為自己喜歡的人而死是幸福的,
所以川田最後終於明瞭了,雖然他的生命結束了﹝他一直希望存活著回去的﹞
但他甘願為自己交到的兩個新朋友而死,就是惠子生前最後的想法..

> -------------------------------------------------------------------------- <

發信人: kaian.bbs@bbs.cs.nccu.edu.tw (poor woman),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日本大逃殺
發信站: 政大資科貓空行館 (Mon Nov 19 03:10:54 2001)

有網友問我有關小說的事    原著小說也叫做BATTLE ROYALE
(原意為一種摔角模式,20多人同時上擂台,一直戰到最後一人為止)
太田出版  作者  高見廣春    應該只有日本原著  想看的人只能自己去找
日幣1500  我再紀伊國屋看到  是賣台幣666
因為是先有小說才有電影  我也是先看小說才看電影
所以有點落差   如果對這部戲狠有興趣的人可以拿來研究

電影最大的失敗就是不夠時間來交代背景    片中的殺人狂相馬光子跟桐山
(原著不是轉學生,而是班上頭頭)    都有各自的悲慘回憶
才會造成她們現在的個性

> -------------------------------------------------------------------------- <

發信人: epicure@kkcity.com.tw (愛上小林綠),           看板: movie
標  題: 大逃殺 (Battle Royle)
發信站: KKCITY (Thu Nov 22 07:34:05 2001)

Battle Royle  中譯:大逃殺
 -- slight spoiler --
先說好的部份。北野武的表演一流,仍然是片子的靈魂人物。就拿那場學生被拐到教室裡看遊戲規則簡介錄影帶的戲來說。這段戲承先啟後,把整部電影的氣氛設立起來。

尤其是片子的背景設定有點牽強,這段戲有把基礎打好,讓觀眾暫時不去思考整個 BR 法的來龍去脈,而被演員帶入戲裡的情境的重要任務。如果這段沒拍好,觀眾在電影開頭就跑掉了。北野武在這場戲扮演了關鍵角色,沒有他鎮住場面,錄影帶就變成了純搞笑,年輕學生的生嫩演技也失去了掩護。

然後來說說缺點吧。首先,這部電影最難拍的地方在哪裡?我說,是受限於題材,每個人都得死。怎麼說呢?「死」是很難演的。想像這種演法:躺在地上,沙啞著喉嚨說幾句臨別宣言,然後脖子一歪把頭扭到旁邊,「斷氣」了。很狗血,對不對?

然後再想像連看十幾個人死,都這樣的死法。會不會覺得有點慘不忍睹? Battle Royle 裡大部分的學生都得死,這等於是要求演技還在磨練階段的演員演最難演的戲,偏偏還重複二三十次。我想如果導演意識到這個問題,應該找些其他的方式避免掉。

Battle Royle 在歐美上演時,戲院裡的反應是很奇特的。看到誇張的規則簡介錄影帶時,觀眾笑,這算是估計中的。看到一些人死得很冤,觀眾也笑,大概是當作一種黑色幽默,也還可以算是在掌控之中。不過,在很多不該是笑點的地方,觀眾也笑。這就是文化差異的問題了。

歐美觀眾大概很難想像亞洲學校的這種情況:一個人暗戀一個人,也許偷偷送禮物,卻從沒和她/他說過話。所以當一個人為另外一個人死了,死前她用最後一口氣表達愛意(遺憾的是演技上的問題仍然在),而男生說,但我們從來沒說過話呀。這時歐美觀眾以為是一個不怎麼好笑的笑料,所以很尷尬地笑了。

歐美觀眾也很難理解,日本人居然說不出一個「愛」字,連稱讚對方美都說不出口,以「妳很 kawai」代替。偏偏字幕又照翻成「You are so cute」。所以當一個人死前遺言是「You are so cool」的時候,觀眾也只好以「這好像是一個笑點,我們該不該笑」的方式笑得很奇怪。

但在異文化的衝擊下,歐美觀眾仍把 Battle Royle 當作奇特、好像有點味道的電影。宣傳上的做法是把它和「蒼蠅王」相比。對日本比較熟悉的我們,看了又會是什麼感覺呢?

我看到很多很多日本漫畫、電視劇的熟悉橋段。這大概是我從一幕女主角說話的戲裡頭她的坐姿裡頭想到的。女主角是一副清純學生的樣子,坐時雙腿併攏,手放在膝蓋上,上身微微前傾著,表示出她的誠懇。她剛剛聽完轉學生說他的傷心事,開始講話安慰他。

女主角總是這樣的女生,說一些「讓人覺得溫暖的話」。男主角是雖然體力能力不如人,看起來也一副手無搏雞之力樣子的細瘦少年,但還是全力要保護女主角。「我會保護妳的!」

其實,片子裡有很多有趣的角色。我印象深刻的是出場一下下,穿著黃衣服練跑步的女生。那股殺氣讓我想起 「亂」裡頭的 Mieko Harada.當然還有那個有本事和好幾個人做愛之後把對方殺光光搶走武器的女生。轉校生的形象雖然刻板,仍然不算無聊。如果能以他們為主軸發展,應該可以變成很有風格的電影吧。

不過,按照漫畫慣例,他們並不是主角。

情節也照著大家想像得到的方式進行,最後賣弄一些小懸疑,然後結束了。

歐美影評覺得這部片子很有意思。少不了和「蒼蠅王」以及最近的「Series 7: The Contender」作比較。我想對國內觀眾來說,這只不過是一部漫畫改編電影而已。很熟悉的情節,很熟悉的橋段。

歐美觀眾也許覺得,國家制定法律讓青少年互相殺,是很有創意的想法(但也許不知道這個構想的市場背景:因為漫畫是給青少年看的),因而會去追究這個設定的邏輯、對不合理的地方提出疑問。而我們大概不會這樣想太多,因為已經很習慣日本漫畫這種稍稍超現實的設定。

並不是說這樣不好,不過我們大概感受不到歐美觀眾所說的「哇,真是一部特別的電影」,除了「漫畫有看過」之外,大概也很難有動力去想什麼。因為我們已經太習慣了。

> -------------------------------------------------------------------------- <

發信人: blarewitch.bbs@ptt.csie.ntu.edu.tw (chuchu),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大逃殺 (Battle Royle)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 (Fri Nov 23 12:43:02 2001)

你的說法    有幾點訊息可以修正    這部電影是先有小說(高見廣春的Battle
Royale)    然後是電影版(深作欣二監督)  再來才是漫畫版(田口雅之畫作)

至於電影版的內容是有些些與小說有出入的    可惜還沒聽說有中文版的小說
問世的消息    當然在台灣看是會比    歐美透過英文字幕翻譯再翻譯的
誤差小一點    觀眾反應也挺不錯    片尾還有人拍手鼓掌致敬

電影版的監督    本來就蠻擅長拍暴力血腥片(他自己有對這樣影像的概念)
另外聽說日本也已經有特別版上映過了    看來相關遊戲也該出現了

至於說到這部片與蒼蠅王的比較    的確是故事開頭設定的差別
但這個差別也蠻有意思的    好比BR就是以世代衝突起頭
而有一項驚人的法律頒訂    但蒼蠅王的故事則是由天災而起
看起來蒼蠅王似乎合理些    但其實BR的奇想也未嘗不實
我們的競爭的確越來越激化    推或拉或引導我們上場的
難道不是我們的先輩嗎

至於故事的走向讓戀人間的信任得以保存    或許是對戀愛的寄望超乎友誼
但是更大逃殺遊戲在社會上等著他們的時候    誰知道信任還能存多久
其實信任一旦開始質疑    就根本沒完沒了了
倒是本片的音樂,很值得一提    相當精彩的選曲    很諷刺也很貼切

> -------------------------------------------------------------------------- <

發信人: ysc.bbs@kulu.ee.nctu.edu.tw (一場未醒的夢),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日本大逃殺
發信站: 咕嚕咕嚕火鍋站 (Sat Nov 24 01:16:33 2001)

 從劇本的主軸 BR法就已經很莫名奇妙了...
 如果說BR法是因為成年人和青年人有什麼樣的過節之故, 所立定的
 這已經夠白爛了..., 年青人總是要成為成年人呀.... 何必如此對待後代....
 而其結局是男女主角被通緝... 這都是一個民主社會所容許的事嗎?
 (先不說, 為什麼政府馬上知道要通緝二人, 而不是三個人...)
 就算日本搞起這套, 其他國家大概也都是等著看笑話吧
 若說年青人不尊重老年人, 缺乏道德, BR法更是違反道德
 (不好意思, 突然認真起來了)

 另外我對日本的詮譯方式總有點意見... 日本人很喜歡精神上的恐怖,
像是一開始小女孩是最後存活者  她面帶笑容, 滿身血漬, 卻又抱著洋娃娃...
 還有應該不是交響樂的部份, 他們放了交響樂... 基本上我覺得這些很作做....

 還有一些邏輯上很怪的東西.. 在燈塔那段   同學之間的關係微弱到,
 一有不對勁就要殺人嗎? 為什麼下毒的女學生想要殺了男主角不成後,
 還要放了他再自殺 她要下毒不就因為看到一件事就就恨之入骨了嗎??
 超混亂的... 根本就是想要造成全死的結局    而且又碰到開了好幾槍都打不死
 的女同學們  (那個變態轉學生和最會殺人的女學生, 也中了不少槍才死的,
 很多人都一槍斃命)

 拿弓的男同學可以被拿小刀的女同學宰了??  射中頸部(不知道我有沒有看錯?)
 可以說話?? 看到老師比看到拿槍的人還可怕? (最會殺人的女同學看到老師
 馬上落跑) 呃 嗯...不寫了, 總之, 我覺得這真的是一部很奇怪的電影
 我是北野武的名氣才看的..  沒想到卻是如此...

> -------------------------------------------------------------------------- <

發信人: Petor.bbs@bbs.cis.nctu.edu.tw (~阿 薰~),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日本大逃殺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Sat Nov 24 21:42:20 2001)

>  從劇本的主軸 BR法就已經很莫名奇妙了...
>  如果說BR法是因為成年人和青年人有什麼樣的過節之故, 所立定的

故事的時代背景..新世紀的開始,一個國家的崩潰,完成失業率達15%
1000萬人失業,80萬學生杯葛校園制度,成年人失去
信心而懼怕青少年,而制定一條法律....BR....』

>  這已經夠白爛了..., 年青人總是要成為成年人呀....何必如此對待後代....

要生存者成為一個『不無能』的成年人吧!! 他們的班導不是因為反對它們班
參加而被殺掉嗎...... 原因是『它是一個無能的成年人』
至於無能不無能的定義就不要管它了...............

>  而其結局是男女主角被通緝... 這都是一個民主社會所容許的事嗎?

一個又政府高層來制定法律的國家(北野有提到)   會是一個民主社會嗎??

>  (先不說, 為什麼政府馬上知道要通緝二人, 而不是三個人...)

轉學生川田在船上有掛了啦....... 應該是那兩個人的屍體沒被找到吧!!!
而北野又死在教室...... 不要告訴我屍體(指川田)會把船平安靠岸......

>  就算日本搞起這套, 其他國家大概也都是等著看笑話吧

影片中好像沒有提到『日本』這兩個字吧......
連北野都稱呼為『這個國家』.....不要以為是日本人演的就認為是日本.

>  若說年青人不尊重老年人, 缺乏道德, BR法更是違反道德

道德....大家認為不對的事就是違反道德...影片中北野又說...『大家可以放心
戰鬥,已經通知你們的父母了....』他們的世界好像並不違反道德ㄛ!!

>  還有應該不是交響樂的部份, 他們放了交響樂...

讚!!!讓此片得最佳配樂也不為過.......

>  基本上我覺得這些很作做....還有一些邏輯上很怪的東西..
>  在燈塔那段  同學之間的關係微弱到, 一有不對勁就要殺人嗎?

這就是人性呀.....我倒覺得很寫實    而且在那種情竟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又再次被證明   就像拿鐮刀的那個光子..
死前所講的..『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斃.....』

>  為什麼下毒的女學生想要殺了男主角不成後, 還要放了他再自殺

       她是愧疚吧...因為他下毒的舉動引發了同學間的猜忌....
       他不是有對男主角說...『對不起..,我差點忘了她們是我的好朋友』

>  她要下毒不就因為看到一件事就就恨之入骨了嗎??...超混亂的...

看到男主角和一個拿斧頭的大木同學滾下山坡    然後大木的頭上插著斧頭
掛了....她認為是男主角殺了大木     她是『害怕』.....並不是恨之入骨.....

>  根本就是想要造成全死的結局
>  而且又碰到開了好幾槍都打不死的女同學們
>  (那個變態轉學生和最會殺人的女學生, 也中了不少槍才死的)

變態轉學生...他後面有拿到防彈衣...而且他是被轉學生川田『爆頭』才死的
鐮刀女光子....一開始被變態轉學生拿槍掃射應該沒射到要害....
後面被手槍折磨很多槍.......因為她也算主要演員囉.....

>  拿弓的男同學可以被拿小刀的女同學宰了??

沒看到那個拿弓的很懦弱的樣子嗎   被跑步的女生宰了.......我覺得很正常

>  射中頸部(不知道我有沒有看錯?) 可以說話??

是指第一個死的甚麼『天堂』的嗎...
射中頸部又不是割喉.....氣管沒斷就能撐一下吧....

>  看到老師比看到拿槍的人還可怕? (最會殺人的女同學看到老師馬上落跑)

老師(北野)有『頸環搖控器』.....很恐嚇     而且殺了老師有甚麼好處......
又不能離開那荒島.....不如留子彈去殺『同學』!!

>  呃 嗯...不寫了, 總之, 我覺得這真的是一部很奇怪的電影
>  我是北野武的名氣才看的..  沒想到卻是如此...

    『結論』-----很好看!!!

> -------------------------------------------------------------------------- <

發信人: fuhoren@kkcity.com.tw (複合人),           看板: movie
標  題: 《生存遊戲》
發信站: KKCITY (Fri Nov 30 03:25:37 2001)

《生存遊戲》是電影版的日本少年/少女漫畫,將漫畫中常見的友情、初戀、對成人世界的不信任感等主題,包裹在漫畫式的誇張情節與疏離的血腥暴力鏡頭裡。

殘忍、血腥和死亡,隨著觀影(觀眾浸入《生存遊戲》)的過程逐漸異化,變成大量複製的白紙黑字、有趣的個性人物、虛無的生存遊戲。

《生存遊戲》的形式與內容滿足漫畫迷,與曾經是漫畫迷的電影觀眾(或者更多?),卻也如大部份的少年、少女漫畫一般,從未嚴肅正視「自己」面臨的處境(漫畫的生產者是成人,消費者卻常設定為未成年人。從這點看來,逃避的人不是那些捧讀漫畫的青少年,反而是匿藏/消融在社會體制內的成年人了)。

> -------------------------------------------------------------------------- <

發信人: sz@bbs.ee.ntu.edu.tw (dark),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有看過大逃殺的人來討論吧!
發信站: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Sun Mar  9 00:48:01 2003)

可能是我雞婆    可是我覺得這部片真的不適合給十八歲以下的小朋友看
他可能很誇張  但是對於一個老師來說    放給學生看的東西是要經過篩選的
講的一些話也是    因為我也是個老師    剛開始教書時也是像在大學一樣
什麼他媽的  白爛  口頭禪等一堆    學生也知道我是在開玩笑的  不以為意
後來有幾次家長反映說學生在家跟父母聊天時有時也會帶幾句這種口頭禪
讓我覺得事態嚴重  真糟的言教  後來強迫自己修正這些現象
現在真是謹言慎行啊  不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主見及完整的判斷觀念

這部片我看完後覺得題材很尖銳    演的雖然很假  但的確讓人怵目驚心
尤其裡面有些殘忍  不擇手段的觀念和畫面    我看了這麼多電影還是第一次
看完後楞了好久    後來查一下新聞  果然被禁播  這部片當然不會過啦
要不然會被幹ㄍ一ㄠˋ到沒力的    老實說我不敢相信有老師敢放這片
給學生看ㄋㄟ    你們學校尺度真寬啊  嘿嘿
請問你們是國中還是高中啊  純粹好奇問問  不傷和氣 ^^"

> -------------------------------------------------------------------------- <

發信人: sgacy.bbs@ptt.csie.ntu.edu.tw (青蛙小),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有人看過[日本片]生存遊戲(又名大逃殺)嗎?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 (Thu Apr 17 22:46:32 2003)

>  如果你是片中的一人..你將做什麼選擇    你會為求自己的生存而毫不留情
>  殘殺你的同學   還是你會不忍下手而等待別人來殺你..活在未知的恐懼中
>  或者你選擇躲起來..然後等定時爆炸..擔心自己可能被炸的血肉糢糊或
>  擔心自己隨時都可能被發現 你要選擇後半生冷酷的活著..或許偶爾想起
>  自己殘忍的經過   還是要眼睜睜看著你要好的同學無情斬殺的神態
>  然後面對自己內心的掙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世界
>  我想這可能是片子所要傳達的背後訊息   你會有什麼選擇..即使在沒有
>  選擇的情形下   我想我會選擇請人送我一程..在我一進入島之前或之時
>  這樣我不用背負所有人的血淋淋面孔   沒有感情痛苦的了度餘生
>  也不用親眼見到我的同學好友如此無情又恐怖的這一面
>  我可以帶著對他們的情感與自己還有溫度的心離開

恨一個人是要付出代價的──深作欣二對日本社會最暴力的控訴
從「生存遊戲」影評到「高中女生亡國論」

這是今年金馬獎影展的影片之一,導演是深作欣二,主角是北野武,兩者都是渾身充滿暴力張力的黑幫電影大師,去年在日本合作拍攝了這部「生存遊戲」,引起了非常嚴重的爭議,年餘七旬的深作導演甚至還為此上國會辯論;

影展的報導上提到了深作欣二和北野武兩人在記者會上的片段,看起來似乎說明了這部電影是希望讓日本的青少年去思考什麼生命的意義之類的,另外一篇影評則說這部電影點出了成人社會的殘酷其實和殺戮行為相去不遠,然而這些文字全都騷不著癢處,不知道是報導者刻意避重就輕,還是媒體不能接受比電影血腥的畫面更殘酷的事實:其實這部電影控訴的是日本的成人社會!

不只是日本的,同時也是臺灣的,以及普遍的成人社會,只不過日本是最鮮明的例子,這部電影淌著鮮血指著日本的成人社會破口大罵:殺人兇手!

只是這個被告似乎還沒有聽懂到底怎麼一回事。

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高見廣春1997年的同名小說,故事敘述日本未來社會腐敗低迷,國民缺乏競爭能力,為了徹底改革,日本政府連同軍方通過「新世紀教育改革法」,簡稱BR法。

根據BR法規定,每年要抽籤選出一班國中生,由配備強大火力的軍方將其置於荒島,強制執行「生存遊戲」,遊戲規則是將每個人鎖上炸藥和偵測器,然後一人發一包簡單的求生設備,然後想辦法在島上求生,不過三天之後,只能有一個生還者,如果有兩個人以上還活著,就全部引爆炸藥炸死。

電影一開始就以字幕敘述日本社會敗壞的現象,失業率、犯罪率高升,各種衰敗的現象無法改進,因此而制定BR法,也就是說要透過BR法來改革上述的衰竭狀況,銀幕上出現的則是媒體爭相採訪「生存遊戲」的生還者。

然後是男主角的父親因長期失業而自殺,留下鼓勵兒子的遺言,其實從這裡已經隱約看出,故事中的日本成年人本身的無奈與無能,倒是看不出和青少年有什麼關係。

緊接著就是那被挑選到的班級,被騙到島上,他們的導師因為反對而被處死,接任的是學校中一向被學生嘲笑捉弄的另外一位老師,也就是北野武所飾演的北原老師。

接任的北原老師負責執行「生存遊戲」,他撥放拍成像綜藝節目一樣的說明錄影帶,並且宣佈這一班學生將要在此進行這場互相殘殺的冷血遊戲,還搞不清楚狀況的學生當場遭到殺害,不過北原老師只說了一句:我殺人是犯規的。

接下來就一連串長達兩小時,另人坐立難安的殺戮,每隔六個小時在島上廣播一次的死亡名單,比起一個接一個的死亡場景,顯得讓人無法感覺到真實感;片中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本能而反應,有無法承受而選擇自殺的,有相互扶持到最後但卻因為一點小間隙而同歸於盡的,有企圖有計劃的求和平卻被殺死的,有想要反抗軍方失敗的,有利用人性弱點求生存的……像極了成人社會中的各種競爭模式。

北原老師在執行「生存遊戲」的時候重拾信心,驕傲地對學生說,不要小看了我們大人。

直到最後,男女主角存活下來了,他們是一對戀人,他選擇了不接受制度規定的遊戲規則,但是在沒有辦法對抗軍方部隊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在島上不停的逃亡,等待任何可能生存的機會,幸好有幾個學生利用電腦入侵基地主機,使他們查不到最後生存的不只一個人,他們騙過軍方和北原,並且將北原殺死逃出荒島。

兩人逃出來之後成為通緝犯,日本政府以殺人罪名通緝他們,而他們則選擇了永遠的逃亡。

故事到這裡結束,兩個少年隱沒在都市的人群中,他們不接受這套遊戲規則,在選擇了最低限度的生存手段之後被政府定罪,當然他們也沒有接受BR法所謂的改革,變成成人社會希望的樣子,而是選擇永遠的叛逃。

在整個「生存遊戲」進行的過程中,其實指的是成人社會的競爭,在成人社會中彼此勾心鬥角、明爭暗鬥,為了讓自己爬上去,不惜犧牲任何會阻礙自己的人,承受不了的人就選擇了自我放棄,競爭的高手不但越來越不會害怕,反而以這種遊戲為樂,每一種模式都可以在成人社會中找到可以對應的位置。

所謂的BR法可以說是成人社會認為青少年越來越缺乏競爭力,因此用強硬的手段,逼迫青少年提早學會成人世界的運作模式,希望這個警訊能夠讓青少年提高將來在成人社會的競爭力。

不過這只是表面的故事,電影所透露的遠不只於此。

會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在這一層用意之後還有更可怕的意義的,正是北野武所飾演的北原老師。

另外一個線索則是當身為觀眾的我們,接觸到電影所產生的兩個疑問:

第一個,一定需要這麼殘忍的方式才能達到目的嗎?執行者怎麼下得了手?輿論不會反對嗎?

第二個,這麼殘暴的政策,難道沒有人反抗嗎?

從這幾個線索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電影(或小說)要說的其實不是日本的青少年應該學習成人社會的現實,才能體驗到真實的人生,並且帶給社會正面的進步;相反的,它說的是,成人社會不應該繼續以現在的態度去面對青少年。

是什麼態度呢?

北原老師在影片中代表的是成人社會,他是個被青少年嘲笑的老古板,學生不喜歡他,甚至惡意攻擊他,但是當他有政府授予生殺大權的時候,他就重新站上風了,他告訴學生,不可以小看大人,並且經由武力證明了他的權力。

然而,除了官方賦予正當性的武力之外,我們並看不出他有什麼好優越的,片中他接到幾次家裡的電話,和家人的隔閡已經到了無法解決的地步,家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而他對於一切的問題也都束手無策,只能不斷的以加班來逃避,但是又身獻制度之中,完全沒有辦法解脫。

最令人叫絕的是,最後他被學生打中倒地,過了一會兒電話響起,這個無奈的老師,還得掙扎著用最後一口氣,爬起來去接太太打來罵他的電話,他也同樣的只能說他得加班,雖然最後生氣地摔掉電話,但是對於體制,他不但無能改善、無法逃避,甚至到死都沒有辦法跳脫。

無能的真的是根本還沒有開始加入社會中堅的青少年嗎?還是成年人自己無能呢?

在遊戲剛開始的時候,北原老師露出:你們總算知道大人的厲害的表情,同時也多次不經意地露出對於主持這場遊戲的享受,甚至還畫了學生們殘殺的想像圖,完全是樂在其中的樣子。

不過他並不清楚自己如此憎恨他們,還以為自己是服從體制的使命,要教育他們使他們得到BR法所提倡的改革和進步,所以又由衷地扮演著嚴師的角色,那種雖然嚴厲,但是會給學生最好的教育那種老師,也可以看出他根本不知道這場遊戲在屠殺學生,他仍然認為這是為學生好,為青少年好,就像從小到大老師所說的那樣。

要讓青少年提升競爭力真的需要這麼殘忍嗎?其實這一連串的疑問從北原老師身上就可以看到了:日本的成人社會根本不知道這種行為是殘酷的屠殺。

原著小說是1997年出版的,當時正是日本高中女生亡國論開始興盛的時候,對於日本的青少年將成人世界重要的價值觀視如糞土的同時,成人對青少年不但厭惡、恐懼、反感,同時也開始帶有憎恨;因為許多年輕人並不如成人的想像,什麼都不懂,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對生活一無所知,只會靠別人養他們或是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有部份的年輕人談起各方面的事情頭頭是道,又有能力又會玩,但是他們就是反對成人的價值觀,使成人日漸感到屈辱,也因此恨意一天一天地暗中增加。

BR法其實就是日本成人對青少年的恨,在潛意識中累積到了非得付諸行動不可的程度,只不過他們就像北原一樣,仍然以為自己是抱著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全然不知憎恨已經吞食了他們的心。

這樣的政策在成人心中充滿恨與暴力的情況之下,當然會得到成人的支持通過,會反對的只有這個暴政實施的對象,也就是青少年而已,只是誠如北原所說,成人的力量是不容小看的,青少年真的要對抗,在武力上相差也太懸殊了,再說社會的傳播與知識仍然是成年人在控制,像電影中的情節一樣,他們是被設計好不得不參加這個遊戲的。

當然也有例外的,就像男女主角,他們逃過了一定要接受成人所給予的選擇的制度壓迫,但是也並沒有戰勝成人,他們只能永遠逃亡而已。

再回到高中女生亡國論。

日本高中女生視援交為極正常的事,但是成人對於這一點害怕得不得了;黑沼克史所著援助交際一書,整本是實際採訪的報導文學,從頭到尾充滿了報導者對於對象的恐懼,高中女生的想法做法都很純真又不失成熟,但是成人社會無論如何,都要把她們解釋成需要救贖的一群才能夠稍稍安心。

BR法其實就是性交易管制、性工作污名化等手法的延伸,青少年本身對於性工作的認知其實非常單純,是極為接近事情本質的,但是認清這些事的本質,將會嚴重危及成人社會的價值,因此成人社會用各種手法來規定青少年遵守遊戲規則(BR法中要求青少年學習成人社會的生存法則),如果不遵守的就予以處分,在「生存遊戲」中是把他們殺掉,在現實社會中是給他們一個汙名,同時自認為是為青少年好。

當然不只是性工作,其他如藥品、家庭觀、就業觀、學歷的認定等等,這一切由成人架構出來的世界,在今天都已經不被青少年認同了,除此之外更難堪的是長期的不景氣,成人社會中越來越多挫敗者,他們無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也無能離開這個壓迫人的社會體制。

對於不守規定,過得比他們快樂,嘲笑他們古板無能的青少年,成人使用社會資源的優勢,對青少年攻擊、壓迫、強制改造、洗腦、嫁禍、仇恨、害怕、羞辱……這一切只是為了要求得自己心裡的平衡。

所以這個故事真正敘述的是,日本成人社會本身衰敗無能,對青少年不知天高的嘲笑產生恨意,同時也恐懼青少年和自己的不同,而強制要求青少年以成人的制度和遊戲規則來體認成人社會的現實,一方面重新建立成人的遊戲規則才是正確的遊戲規則的架構,一方面經由成人的社會資訊優勢來補償無能的弱小感以建立自信,然後對青少年施以強制性的BR法,是帶著無法消除的恨意的,也因此這同時是成年人向青少年報仇。

所謂的高中女生亡國論,是日本的成人害怕高中女生的觀念將來成為主流,而瓦解現在的成人的既得利益體系,這就等於是亡了現在的國,另外建立了一個非現在的這些成人當家的新國度。

故事中點出青少年面對成人強制體系的壓迫所採取的各種應對,有人服從規則,有人自我放棄,有人壯烈抵抗,有人消極逃避,有人還扮演起成人的劊子手,也有人不但認同了這套規則,還希望建立起自己的王國。

最後極少數不認同的青少年,因為根本沒有力量對抗而選擇出走,不過成人社會仍然不放過他們,給他們冠上罪名,將其定位為罪犯,永遠不和這些不玩成人規則的青少年妥協。

結果是成人社會到了最後使出像BR法這樣的強暴手段,充分顯示成人優勢,總算讓大部份的青少年不得不接受成人的遊戲規則,並且像現在的成人一樣永遠在現在的體制中生存,少數仍然不接受的青少年,不是被接受遊戲規則的同儕所淘汰(殺掉),就是自我放棄,或是被定位成罪犯永遠逃離成人社會。

不過,「恨一個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誠如北原老師的最後一句台詞,他最後終於發現自己在恨學生、恨青少年、也恨這個社會,不過最後還是什麼也沒有得到,連要死了都無法跳脫一聽到電話就不由自主要接的體制慣性,無奈的他,說出了:恨一個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沒錯,恨一個人是要付出代價的,日本社會繼續恨青少年是要付出代價的,就像故事最後,遵守遊戲的青少年,最後變得和成人一樣,被淘汰而失去生存能力與競爭能力的仍然是多數人,至於那些不一樣的不妥協的青少年,未來永遠也不會回到日本社會,成人奪回了一時的尊嚴,也保持了成人的絕對優勢,但是數十年後的日本成人社會仍然不會進步,因為被接受的仍然是被套上同一個模子的青少年,不一樣的人都被淘汰、消除或自己離開了。

日本社會如此,臺灣又何嘗不是呢?警察自己犯綁票案,害政府丟臉,政府向被綁架的人報仇;所有政客都仗著現在的青少年本來就不喜歡投票,把一大堆過錯都嫁禍給青少年,然後制定出一個符合成人價值的框框,不合框架的就予以淘汰。

比如說不準拿性服務用來當做工作,不合標準的援交少女就打上不良標誌,要改,可以接受,一直不改,就說她是壞人,毀掉她!這種種做為和BR法的差異之處,只在於沒有直接把青少年的喉嚨割開,讓價值不同的青少年的血直接噴灑在地上,然而臺灣社會這些隱性的,打著為青少年好的正義旗幟的BR法,其實才是真正有可能亡國的。

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背景,不久前在電視看到吳宗憲的一段節目,讓一些為人父母的觀眾和援交少女對話,看到一位老先生說著當初他們青少年時期的日子,說他們有多窮困,說他們再窮也不會做性工作云云,殊不知每個時代都有其背景,四十年前的臺灣沒幾個人有錢,做性工作也賺不到多少,現在做援交已經是一種潮流,將來有一天性工作完全除罪的話,獲利大幅降低之後,又會是什麼局面呢?

其實這些都不用太仔細計劃,那為老先生也不是自願在四、五十年前出生的,而現在的援交少女也不是自己選擇出生在這個時代的,兩個不同的背景之間的比較根本沒有意義,只是已經成為社會主要資源分配者的成人,不願意看到自己建立的價值被青少年瓦解而不斷地想辦法反制。

沒有一個世代會帶來完美的價值體系,現在的青少年普遍了解到性工作是一份普通的工作,這很好,但是也會有其他的缺點,這我們不能一一要求,而已經主宰這個社會的成人,對於青少年多少有些妒嫉、反感或不能理解,這也是無法百分之百解決的事。

但是如果像現在的台灣和日本一樣,已經到了對青少年懷有恨的敵意時,如果再持續下去,就算永遠不會有BR法那樣殘暴的制度,但是成人社會仍然會被自己所做的事持續的毀壞下去,即使未來的青少年重新建立了更善意的體制,現在的破壞都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重建,因為,恨一個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 -------------------------------------------------------------------------- <

發信人: BADGIRL.bbs@cia.hinet.net (小田切讓.雅紀.本命),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我想問有關於"大逃殺"滴!!!
發信站: 中央情報局 (Tue May  6 10:03:26 2003)

昨天從kazaa下載到的是英文字幕沒有中文字幕 畫質不太好
看完了覺得這部片並不算好看耶~~~但我覺得它拍得很像漫畫就是了
殺人的方式    讓我覺得好漫畫 現實中怎麼可能會這樣    日本人的點子真是
豐富 居然想到這麼變態的內容    不過有些學生死得蠻莫名奇妙

柴崎幸真是狠啊 她的鎌刀真讓人印象深刻 她的笑容蠻邪惡的

安藤政信蠻冷血 從頭到尾他一直拿著槍掃射
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安藤殺了兩個女生
拿著擴音器想讓大家聽到她們哀嚎的聲音 之後又狠狠踢了她們一下
(不過安藤政信這個冷血角色我覺得由漥塚洋介或小田切讓來演都蠻適合)

最後結局有點在拖戲 只是我覺得好奇怪 存活著不是只有那個女生嗎
為什麼連藤原龍也 也存活下來了 這樣跟片子一開頭不就不能呼應了??
還有我看完後 對人性還倒覺得還好 這部片沒有描寫很多人性
倒是很多殺穆血腥的畫面    不是還有第二集嗎..真好奇第二集要怎麼演

> -------------------------------------------------------------------------- <

發信人: guies.bbs@bbs.thu.edu.tw (°),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大逃殺
發信站: 東海大度山之戀 BBS 站 (Fri Jun 20 21:30:25 2003)

有趣的角色們...

千草貴子( 女子15號 )

千明在本片中的戲份並不多,她所飾演的是千草貴子,在片中角色的造形看起來一樣是纖細美麗的女孩,好像一抱就會壞掉的樣子<笑>,難怪會吸引新井田和志( 男子16號 )的覬覦,新井田要求千草與其發生性關係,卻誤傷了千草的臉,下場是被千草用折疊刀狂插而死。<
千萬別得罪女人丫!>

桐山和雄( 男子6號 )

安藤政信所飾演的桐山和雄是我所看過的電影角色中最酷的人吧!他留著一頭金色亂髮,一句台詞都沒有,從頭到尾都只是不斷的殺人,就連死亡時,也是死的乾淨俐落。

桐山和雄所得到的武器簡直令人噴飯------紙扇子 <讓敵人笑死也算是一種戰術吧!>,又遭五個人圍攻,本來是被認為最沒希望的人,竟然搶了世川龍平( 男子10號 )的衝鋒槍,一次就殺了五個人,得到了一把手槍、一把日本刀、二顆手榴彈,成為最強的人,可惜在最後被川田章吾( 男子5號 )用霰彈槍打爆頸環,頭被炸斷。

中川典子( 女子13號 )

好久沒看到可愛的前田亞季了,現在看到的亞季讓人覺得好像「長大了」<笑>,在本片中可明顯的感覺出來,亞季的演技進步很多,真令人感動!<嗚…>    她的武器也很可笑------望遠鏡,這是用來尋找敵人的嗎?她和七原秋也( 男子15號 )被川田章吾取了個外號:「煲蓋與望遠鏡」。

簡評
        大逃殺是本人看過日本電影中,最棒的一部片,當初是在某日本雜誌上看到的電影廣告,上面寫著:「本日授業、殺合。」而深深吸引我,大逃殺在日本被列為15R級的電影,剛上映時因故事題材極具爭議和震撼性,由於劇情與學生扯上關係,所以在日本推出時受到不少壓力,還在國會上被提出:「內容過於宣揚暴力」。

        其實這部片在本身的架構就極不完整,隨便想也知道,家長不可能同意自己的孩子參加這種遊戲,所以觀賞這部片只能用「遊戲」的態度來看它,小說中的賣點在於人物的對話、內心的感情戲,及死前最後一言,可惜礙於電影時數,而含糊帶過,電影版反而變成以殺人為賣點,雖然沒有血腥噁心的屍体畫面,但是毫不留情而殘忍的殺害自己的同學,也令人不寒而慄。

        本片也確實顯現出人性醜陋與善良的一面,這部片算得上是暴力美學的極致吧!

> -------------------------------------------------------------------------- <

發信人: Conqurer@kkcity.com.tw (周杰倫新專輯不錯聽),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說說大家喜歡[大逃殺]裡面的哪個角色??
發信站: KKCITY (Sat Sep 13 21:53:58 2003)

弘樹不是男主角....他的戲份其實蠻少的..可是只要他出現的時候大致上都蠻好看的..第一次出現是遇見三村等人(弄電腦的三人組)...他拿出[探測器]的時候...我覺得挺有趣的..

第二次好看的地方是千草死在他旁邊的時候    我記得千草死前說了一句話:弘樹..你好有型...讓我覺得很好笑..  第三次出現是就了男主角(七原秋也)的命..

第四次出現就非常感動了  他去找心愛的女生..好像叫做琴彈加代子...
可是加代子以為他是敵人就誤殺了他..這段算是整部電影裡少數感動的地方

男主角其實是七原秋也....我覺得最好看的地方是他負傷在森林中巧遇
中川典子時    他對女主角說了一些感動的話...

> -------------------------------------------------------------------------- <

發信人: hellobeavis.bbs@ptt.cc (七到四百擊),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有人看過大逃殺嗎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Sun Nov  2 19:05:29 2003)

    這部片據說是表現了青少年的無奈虛無與殘忍
    某種程度上的確是讓人覺得很無奈,因為很爛
    要讓觀眾看四十二個演技超爛說服力超低的青春演員
    動輒胡亂大叫大哭,亂射亂跑,展現出淺薄無比的面部表情及語調
    又要從嘴中吐出一堆噁心俗爛肉麻至極到超現實境界的對白
    這不是對觀眾很殘忍是什麼?

    裡面也不是沒有好演員,如很優秀的安藤政信    可是卻被塑造成
    任何人皆可替代的,毫無動機只會瘋狂殺人的轉學生
    我的天,看在眼裡還真難過

    香港那邊還有影迷網站,列出片中每個人的特徵,相互關係及死法
    老實說還真佩服做這網站的人
    電影搞的那麼人物龐大繁雜,又缺乏具信服力的理由
    一堆人莫名其妙出現五分鐘,五分鐘後通通死亡
    會有多少人真的對這些人的細節有興趣?

    把架構搞成那麼多人的結果    就是根本不用對每個角色進行太多深刻的
    內心、性格、與過往經歷進行鋪陳
    所有的人莫名其妙出現,莫名其妙被幹掉,深作欣二可說有夠懶惰的了
    關鍵人物的男女主角,北野老師,心境描述也很淺薄不深入
    但這麼大堆頭的搞,倒是可以在日本,吸引這些年輕演員的fan
    來大大捧場    這個動機,還真夠媚俗的了

    即使是暴力或所謂的殺戮場面,大部分也拍的不明不白極其糟糕
    誰被誰幹掉搞不清楚,砍來砍去只會用鏡頭亂晃來草草帶過
    尤以拿槍的對殺鏡頭為經典    每個人卯起來亂掃射就站在對面的人
    可是卻很難打到真是神奇    中傷的人在沒講完實在略嫌肉麻的對白前
    一定不會斷氣(很像台灣八點檔)到後來只覺得感官完全對這種,
    無謂,冗長,不具說服力的暴力鏡頭給麻痺掉了

    要討論一部電影對暴力、屠殺、感官的「運用」
    除了考慮其必要性及設定情境的合理與否外
    其實際操作處理的優劣程度當然也是可以被討論的

    可惜的是,對我來說,深作欣二在這部電影中,兩個層面都處理的很差勁
    而這個處理的「差勁」,假如有注意過新聞報導
    其實有很媚俗的商業理由在背後

    大堆頭的、連續性的、眾多青春演員的陳列與拋棄(宛如「物件」)
    是為了符合日本年輕觀眾對於青春演員影像的消費需求
    為了這種「數量上的因素」,連深入挖掘這些角色內涵的部分都放棄掉
    裡面的學生大部分都樣版化處理

    最無聊的是,既然片中的設定,是所有人都是為了求生存而戰鬥
    卻還要造作地塑造出刻板化的天使與惡魔,好人與壞人,善與惡
    然後讓觀眾投射認同那對天使型的好人,其他求生存的人則樣版化地處理
    結果裡面就出現一堆莫名其妙的殺人狂,拿鐮刀或機槍砍來砍去

    所有人都在求生存,為了生存而「戰鬥」(這不就是他想說且鼓勵的嗎?)
    既然如此,也許會有個性上的差異,但怎麼可能有什麼天使與惡魔的極端
    差異性存在    可深作欣二在片中,就這麼樣版化的搞,搞出一堆無個性
    也不必被「理解」的殺人狂    簡直是太取巧簡單的邏輯,
    但他就是這樣去引導觀眾的情緒    另外,憑那兩位小純情貨色,
    跟他們的爛武器(鍋蓋與望遠鏡),可以活得下去?

    他,又為了避免天使搭檔殺太多人,有礙觀眾觀影過程中,心裡投射認同
    上的困難    還特別設定一個轉學生,一廂情願地,代替他們殺戮其他同學
    這就是那個角色在劇中真正的功能:一個殺戮代理人
    其意圖,就是讓這兩人的純情得以超現實地在那殺戮戰鬥情境中繼續存在
    找出微笑的意義?導演的遁詞罷了

    倒苦了片中,那些真正認真玩這個生存遊戲的年輕男女    他們不夠純情,
    也沒有殺戮「代理人」,更沒有角色的深度與內在,像是機器人    他們
    活生生地被導演當作犧牲品,簡直死不足惜,只是純情搭檔路上的絆腳石

    這是暴力的本質嗎?暴力就是暴力,豈有分天使與惡魔,善與惡的歧異?
    但深作欣二在片中,卻還是照著這種善惡二分的慣例,
    去處理「暴力」這個主題

    真正偉大的了不起的暴力電影
    例如 Stanly Kubrick的《A Clockwork Orange》
    或者Michael Haneke的《Funny Games》(大快人心)
    他們都打著暴力的旗幟反暴力
    裡面的善與惡,使用暴力時,都一樣可鄙可議,這才是暴力的本質
    這兩部片子都批判了一般暴力電影慣例與文化陳規中    不斷合理化主角
    (觀眾認同投射對象)或所謂「善」的一方的「暴力」舉止

    這部片最可議的地方    則是一開始就打著反暴力的旗幟
    內容卻是不折不扣的操弄暴力    卻對其主題缺乏令人信服的推理與闡述
    即便這部電影是不折不扣的商業電影,他對於「暴力」的處理
    也很沒有誠意,更沒有貼近到暴力的核心

    即便接受上面他的那些設定    但是片中暴力鏡頭處理的草率
    時常就是兩個人擦身而過就莫名其妙的血流不止
    不去面對暴力的本質,模糊帶過,只是去累積暴力影像的spectacle
    若有注意報導便知,其實原因是為了避免影片被列入18限或13限
    使年輕人無法進場消費

    就算是商業電影,訴諸一般觀眾,片中的bug或瑕疵也太多了
    「年輕人瞧不起成年人,成年人無自信,用BR法來反撲」
    究竟是怎麼瞧不起法,用一句無畫面對白
    加上北野武片首被刺一刀,一通電話,就帶過了
    成年人在什麼樣的脈絡與心情下,用BR法反撲,也不夠清楚

    假如「世代代溝」是片中重要的構成要素(片子明明不斷提出這一點)
    創作者執意讓被關在島上被當成實驗品的是年輕人    那這樣的背景處理,
    實在太偷懶了吧    簡直可說是剝削年輕人之於成年人的差異性

    對於角色個性的描述,兩個小時的電影中總共有沒有超過五分鐘?
    都是到了一些點,才搞一些flashback片段,配上俗到不行的音樂
    速食式的要觀眾吞下去

    幫天使情侶檔殺人的轉學生,怎麼把脖環搞掉
    或者電腦究竟是否是他入侵,也講的不明不白
    誰又可以告訴我,他那個參加上一回BR的女朋友,是怎麼死的?

    不過,老實說,who cares,所有的死傷,早已都變成空洞的影像景觀
    一部據說是反暴力的電影,到最後卻讓人幾乎對暴力與死傷
    沒什麼感覺,也真諷刺

    「逃吧!」深作欣二在片子最後這麼說

    不過你最好在先前先找到殺戮代理人,如此又可以維持純情形象,
    又可以生存    完全契合觀眾對「好人」的想像,一舉兩得,
    天底下沒有比這個更荒謬的了
--
片子只有一幕是真正上乘的幽默    雖然可能是不經意的出現而非劇本安排
就是北野武拿雨傘去給女主角時    天雨路滑差點摔一跤,蠻好笑的

> -------------------------------------------------------------------------- <

發信人: "小林" ,        看板: movie
標  題: 對善良與崇高人性驚世駭俗的關愛──《大逃殺》
發信站: OpenFind 網路論壇 (Mon Feb 16 21:18:55 2004)
  
  我一直以為這部片子完全可以包攬世界各種電影節的大獎。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在網上大罵日本人變態。

  事實上暴力只是一種載體。用來對人性、社會、愛情、友誼……所有這些做出獨特而令人深省的刨析,並沒有什麼不妥。

  這絕對不是一部強調暴力與強權意識的影片,“鍋蓋”和“望遠鏡”能夠活著離開那片死亡之島,這本身就告訴大家,善良是可以保護自己的。然而,善良的人在粗暴的,沒有尊嚴與道德是群體形態之下,是要拿起武器的。這不相悖,人本來就有自私、有殘暴、有善良、有真愛。每個人的面具之後都有一只魔鬼,也有一只天使。冷血動物也一樣懼怕孤獨。也一樣渴望溫情。

  北野老師在雨中為典子撐起的一把傘,和他那蒼老而孤獨的背影。

  總之,他想告訴人們的東西太多,那種唯美的古典音樂之下慘烈的死亡遊戲,將長久的在每一個看過影片的人的腦海裏翻覆。
  
  最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結尾。跑吧!人生也許就是一場逃亡的遊戲。活著,就要有自由與愛情。片尾那條在如畫的海面上飄盪的船。鏡頭是俯視的,更顯得孤獨而沒有方向,帶給人一種迷茫一種思考。

這其實也是創作者所隱含的另一種意思:自由的路本來就是沒有方向的。

> -------------------------------------------------------------------------- <

發信人: hosinolove.bbs@ptt.cc (落塵),         看板: movie
標  題: [心得] 大逃殺 Batoru rowaiaru (2000)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Sat May  8 02:55:52 2004)

5/5 大逃殺 Batoru rowaiaru (2000)    imdb : 7.8/10    my opinion : ★★★☆

原著由高見廣春所寫的"BATTLE ROYATE",有改編成漫畫和電影版本,漫畫由田口雅之所畫,國內由長鴻出版社出版,但據說已遭禁印。電影本身更是從未在台灣上過院線,連DVD的發行都遭禁止,由此可見此片之爭議性之大。

我是先看過了漫畫版本後感受極大震撼,但因為漫畫只出版至第十集,後續下文遙遙無期,所以決定把電影版看完一次解癮,我的下一個目標是原著小說。但不管看完小說後是否會遭受更大的震撼,但我認為這三種版本的BR,整體的成績表現,我會認為是漫畫版最值得一看。

故事本身和人物性格設定絕對是小說版本為佳,而視覺上的血腥和慘酷絕對又以漫畫版本最為深刻,而電影版本受限於實際上的製作和片長問題,在故事和畫面上的表現是介於中間的,只是恰如其分的把BR基本的趣味性給呈現出來。

而我最推崇的漫畫版本,因為漫畫集數多,在人物背景設定上的呈現,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之間的互動都更為仔細,很多在電影版裡出現不到10秒就死亡的人物,漫畫裡常常都花了好幾回來交代他的故事和死法。這麼做有個好處,讀者更能體會人物心境,簡單的說,背景和性格交代的詳盡,他們死的時候才會讓讀者更不忍、感受到更窒息的壓迫感。

漫畫版和電影版有個極大的差異性在於故事中最強的2位角色-桐山和川田,漫畫版是設定他們原本就是同學。而電影版中這2人是各自為了不同的原因而參加戰鬥。我不知道原著是怎麼設定,也不清楚哪種設定更適合。不過將那2人設定成外人是有調整了班級學生強度的平衡性,不然若是看漫畫版的內容,很多人都覺得哪有可能一個國三班級裡有這麼多人才(怪物)存在著?

我其實不知道該用怎麼樣的角度來審視這部電影,畢竟先看過了交代更詳細的漫畫版後,再看電影版本多少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就好像之前去看望月峰太郎的”末日”電影版,總覺得缺少了很多最精華的橋段,這是題外話,我希望今年暑假的”明天過後”能彌補我的遺憾。

電影在選角,卡司相當堅強。導演甚至找來了國寶級大師深作欣二,來擔任,其被吳宇森和昆汀塔倫提諾公開尊稱他為”殿堂級偶像”,片中有許多的暴力鏡頭其實拍的並沒有太駭人,電影最讓人膽戰心驚的還是那個故事架構,自己想像如果非得和同學間互相殘殺,自己能活到何時?你能狠心下手殺掉自己的好友嗎?

最近看了日導三池崇史的”殺手阿一”,突然覺得也許該找三池崇史來負責大逃殺的殺戮鏡頭,那麼一來也許本片會拍的更血腥,然後增添一些黑色幽默感來沖淡那嚴肅的故事色彩……
--
http://love.pchome.com.tw/story/list.html?love_no=h0121486
歡迎來看看~我會放上自己寫的一些影評和小說

> -------------------------------------------------------------------------- <

《大逃殺》Battle Royale      IMDB 7.9      http://battle-royale.shibasakikou.com
愛麗絲  4

[優] 整體思維很有創意,營造出恐懼下各種人性的本能,
       把不可能變得極有可能

[缺] 男女主角的特質反而被削弱而不具特色

> -------------------------------------------------------------------------- <

作者: acid.bbs@whshs.twbbs.org (幸福快樂的落差點)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請問大逃殺 看不懂
時間: Mon Aug 22 05:48:58 2005

> 1.為什麼北野武拿傘給女主角?

所有學生只有女主角關心他會跟他聊天,連他女兒都不理他了。
女主角的夢應該是實際發生過的事情

> 2.為什麼最後北野武要逼主角殺死他們

就跟前任冠軍的女朋友要逼冠軍殺死她是一樣的
如果只有一方可以活下去的時候,而雙方都無法痛下殺手
就需要有一方假裝要殺死對方來讓對方把自己殺死    (我在繞口令一"一)

> 3.為什麼北野武最後會明知他們三個沒死 可是放他們三個一命?

就像他的畫一樣,女主角對北野來說是他心中的女神
所有的學生都該死,只有女主角可以活。

說的有點不太完全,因為看完有點日子了。
希望有人可以把我的話表達的更清楚點。

> -------------------------------------------------------------------------- <

發信人: gplant.bbs@bbs.wretch.cc (貓伯特),        看板: movie
標  題: 心得--大逃殺--導演深作欣二
發信站: 無名小站 (Wed Dec 28 01:18:36 2005)

要在短短一個半小時中傳達作者想提出的想法,是困難的。更何況每一人對書中的主題了解的程度不盡相同,再加上商業利益的舉足輕重,造就了我今日看的大逃殺,當然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我不能理解為何要安排兩位貫穿全書主要的人物-桐山和雄與川田章吾-前者志願後者則強迫加入遊戲。

對於這樣的安排是否有其必要性與合理性,都在其次。只是大大消落了〝信任〞這個要件。人心隔了層肚皮,卻彷彿隔了十萬八千里,人人都選擇性的相信他人,假使選擇了釋放善意的舉動,很多時候卻只換來受人訕笑的下場。

在一些不切實際的電影或戲劇中,經常看到類似〝我願意為你死〞諸如此類的話,但這樣的甜言蜜語究竟還能不能令現今的女性落淚?這樣的話說得出口,做不做的到是另外一回事。「死亡」,是人類邁向未知的旅程,因此感到恐懼,一如黑暗之中,微微開啟的一扇門那樣的使人害怕。

在最後只能有一人存活的前提下,畏懼死亡反而將自身帶領上了死亡之途。祈求和平,是良善但天真的想法。因為不彼此信任,表面的團結會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