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憐上帝的孩子 God's Children


發信人: shing519.bbs@fpg.twbbs.org (Serendipity ),        看板: movie
標  題: 悲憐上帝的孩子 God's Children
發信站: 小魚的紫色花園 (Thu Jul  4 14:17:41 2002)

悲憐上帝的孩子 God's Children
導演:四乃宮浩( Shinomiya Hiroshi)

一群生活在垃圾堆裡的無辜孩子,他們用的水是雨水,他們吃的只有借來的白飯,在窗邊停駐的盡是蒼蠅,他們最寶貴的資源來自於垃圾。在這種人間煉獄的環境裡,他們卻甘之如飴,不捨得離去,為什麼呢?因為除了這裡,無家可歸!
(本資料由向洋影業提供)  預定上映日期:7月6日   節錄自世界電影

> -------------------------------------------------------------------------- <

作者: dogme@kkcity.com.tw (羅米克),          看板: movie
標題: 《悲憐上帝的孩子》讓你對生命有新的闡釋
時間: KKCITY (Wed May 15 16:02:35 2002)

一群生活在垃圾堆裡的無辜孩子,他們用的水是雨水,他們吃的只有借來的白飯,在窗邊停駐的盡是蒼蠅,他們最寶貴的資源來自於垃圾。在這種人間煉獄的環境裡,他們卻甘之如飴,不捨得離去,為什麼呢?因為除了這裡,無家可歸!

《向洋公司》徵得該片之日本影片公司Office Four Production同意,以代理發行的方式,影片上映後收入扣除必要之宣傳費,實得部分1/2捐給日本影片公司統籌處理作善意捐助,另一半的收入由《向洋影業》統籌處理捐贈給本地的慈善單位,【愛基會】。所以只要您認養並預購一張電影票(NT$120元),即可救助一些無辜的孩子,讓他們有個希望的明天。

《拍攝背景》
菲律賓本土有兩座世界有名的「垃圾山」,一座是(Smoky Mountain),是世界最大的貧民區。由於環境骯髒,百病叢生,有礙國容。菲律賓政府只好下令在1995年11月關閉,原本在此山下討生活的貧民得不到政府的照料,只好遷徙到馬尼拉市近郊的柏雅塔斯(Payatas)附近另一座垃圾堆旁邊,由於口耳相傳,逐漸成為有名的垃圾山,也就是(Smoky Valley)(從英文字就可以感覺出他們的份量)。這兩座垃圾山的存在超過40年的歷史,這小一號的「垃圾山」(Smoky Valley)也有50呎高。

此山下住有18000戶的人家,超過有9萬名的貧民,他們的生計全靠撿垃圾維生,更難以置信的是連才剛剛滿4歲的孩童也會自動自發從早到晚隨家人到垃圾山去撿寶,以改善家計。這些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及心思去接受教育,雖然物質條件那樣的匱乏(沒有自來水,沒有固定的電),三餐不繼(有時候白飯配鹽巴充飢),但他們不以「撿垃圾」為恥,認為是靠他們自己「勞力」辛苦所得,同時能與家人相依為命,雖辛苦也值得,所以他們每天都過得很快樂。

2000年7月由於受到颱風侵害,加上豪雨持續下了一週,這座「垃圾山」承受不了而崩塌了,塌陷的房屋有五百多戶,死亡人數300多人,失蹤人口有600多人。

是天意的安排吧?!本片導演及工作班底目睹一切並用鏡頭捕捉了下來,透過這部紀實片讓世界各地都得知了這座人間煉獄及人間慘劇,導演藉此喚醒了日本人早已遺忘的"家庭的凝聚力"(Family ties)及"生活要有尊嚴"(Life with pride)。更希望帶給普羅大眾一個城市問題的全面剖析及反省,作為我們的借鏡。

> -------------------------------------------------------------------------- <

作者: dogme@kkcity.com.tw (羅米克),           看板: movie
標題: 《悲憐上帝的孩子》感想
時間: KKCITY (Fri May 17 14:49:11 2002)

讓你重拾生命的意義與人際關係的價值的一部醒世作品
《感言》
1995年菲律賓政府下令封閉全世界最大的垃圾山「煙山」,上萬戶逐垃圾山而居的煙山村民們遷移到新址定居,每日運來三千噸的廢棄物,不啻為他們生活最大的經濟來源,翻撿著廢紙空罐鐵桶換取三餐的溫飽。

2000年7月導演進駐拍攝紀錄片,不料颱風帶來連日滂沱的大雨造成山崩,奪走上千條人命,五百多戶簡陋搭建的屋舍也旋即成為被掩埋的垃圾。五天後政府以安全為由下令封山,當初懷抱著希望由鄰近更貧窮的農村舉家遷移的居民們,如今連向鄰居週轉來的白米都成為奢侈的享受。

因此,在其他地方抗議垃圾掩埋場不要鄰比而居「自救」運動,對這些被上帝遺忘的子民們,首度上街遊行的布條卻是「我們什麼都不要,給我們垃圾」,無以為繼的生活只有垃圾是唯一的出路。

《悲憐上帝的孩子》影像極為震撼,無須氣氛的添加營造,對於居民生活的直觀,逝者面容的凝視,已足以造成觀者價值體系及道德態度的衝擊與翻湧。

何謂生命的尊嚴?在看這部電影時,我的腦海中一直影疊著「拾穗」。

> -------------------------------------------------------------------------- <

作者: dogme@kkcity.com.tw (羅米克),          看板: movie
標題: 導演介紹─悲憐上帝的孩子
時間: KKCITY (Wed May 22 13:45:59 2002)

《導演介紹》 四乃宮浩  Shinomiya Hiroshi

1958年出生,先學經濟,後改學戲劇,以拍電視廣告而漸露鋒芒,六年前以一部紀實片《拾荒者─被遺忘的孩子》(Scavengers: Forgotten children)深受好評並獲得不少國際獎項。

《悲憐上帝的孩子》是他「兒童系列」的第二部,他與他的工作班底在2000年2月就住紮在垃圾山區附近,那裡的惡劣環境就像人間煉獄,但該區居民卻視其為美麗家園,在他們心中,唯有「垃圾」才能帶給他們希望。

到了7月影片正式開拍,但第二天遇到強烈颱風襲擊馬尼拉,豪雨不斷而使「垃圾山」崩塌,造成數千人死亡、失蹤的慘劇。導演與其班底把當時的情況及該區貧民的窮困生活忠實地報導出來。他們一共停留了6個月,等到該事件平息,垃圾山再度開放,該區的居民可以重新出去"挖寶",他們才帶著沉重而依依不捨的心情離去。

當影片在日本播出時得到很大的回響,不少願意提供支援的團體及日本人都去探訪該區。但導演憂慮的是過多的外來客的造訪,或多或少會影響他們對「物質」生活的標準(原本的他們要求不多,只求與家人在一起,三餐吃得飽,天一亮就能快快樂樂地去上班"挖寶"。)

導演相信這部影片能感動人心,相對的,這部影片也會替居住在「垃圾山」的居民帶來一些改變和更好的照顧,所以導演他也會秉持這種理念,繼續拍此類型的系列影片,縱然這條路是很漫長而辛苦的。

這部影片雖是「紀實片」,但因為導演的功力,使得就像是觀賞一部感人的劇情片,相等如另一版的《樂士浮生錄》。

> -------------------------------------------------------------------------- <

發信人: flyman.bbs@ccbbs.tmtc.edu.tw (悲憐上帝的孩子),         看板: movie
標  題: [閒聊] 悲憐上帝的孩子
發信站: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Tue Jul 16 22:44:51 2002)

蒼蠅 垃圾 腦水腫    早夭的孩子 遺忘在垃圾堆生活的上千個家庭
在菲律賓的社會中  存在著這樣的故事    在看這部電影前
我從未看過任何一部紀錄片    甚至連第四台在播 都懶得看
因為都是做做的旁白  刻劃沉悶的劇情    那天和以前老師聊天
他推薦我這部電影    走進真善美劇院(好像只有這家有做吧)
感覺好一大半都是牧師 我安靜的坐在角落

眼前的一幕慕 比我想像的還真實 沒有多餘對白    沒有評論  沒有劇情
然而一幕慕  如此的真實  真實的不像電影    就像和導演一起從畫面說故事
在看這部電影前  我就告訴自己不要被畫面營造的可憐晰晰所騙
應該從而了解社會經濟   知識經營的分析去理性思考    分析這部電影的價值
然而  當我看到懷孕的婦女 從工作 難產 到生出早產兒   早產兒吐血    死亡
當他埋近募裡 在小盒子中小孩的屍體 看到小孩的表情
我發覺   我錯了.......

原來 看電影不只只是可以開心    也不只是從內容中沉澱自己的感想
在這部電影中  畫面疊積成 .......風平浪靜的湖面 無近漩渦的湖底
從一生下來就在垃圾山 撿垃圾已經成為平凡不過的事了
平凡的生活底下  卻充滿無止盡的漩渦    笑一下 哭一下 感動一下 難過一下
或許....已經是一部好電影的條件    然而......一個個讓人充滿複雜思緒的畫面
那將是...更直得你我省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