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民 Citizen Kane

作者: Agbi.bbs@bbs.kimo.com.tw (妳還在嗎?),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大國民
時間: 奇摩大摩域 (Sun Mar 19 00:05:58 2000)

      大國民(Citizen  Kane)   119分鐘/Mercury
      導演:奧森威爾斯      主演:奧森威爾斯.約瑟夫考登

      大國民的特殊成就在於....
      1.將傳統電影的"線性結構",變為"非線性結構",亦即從單角度單層次
        變為多角度多層次..
      2.將短焦距鏡頭變為深焦距鏡頭
      3.將封閉式的明確表述,變為開放性的自由詮釋
      4.以回憶來作為敘事手段
      5.以新聞畫面作為開頭
      6.以音樂和音響的節奏作為巧妙的過場
      當然,以上六點現在的電影中已是稀鬆平常,但在當時,卻是完全
      創新的形式,所以,我覺得,大國民這部片的價值在於其時代意義,
      (以現代的眼光去看,可能會覺得節奏稍慢),但不損其地位...

> -------------------------------------------------------------------------- <

作者: Agbi.bbs@bbs.kimo.com.tw (妳還在嗎?),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大國民
時間: 奇摩大摩域 (Sun Mar 19 00:28:02 2000)

    劇情簡介:   改編自報業大王赫斯特的故事

        公民凱恩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物,愛國者.民主主義者.和平主義者.  戰爭販子.叛徒.理想主義者.美國人等標題,是美國報紙對凱恩的形容,但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在影片序端,導演用懸疑的手法,讓垂死的老人口中吐出一個字之後便死去,然後用新聞紀錄片的手法拍了一部八分鐘紀錄片去簡介凱恩的一生豐功偉業,但看了這部片的人並無法掌握到主人翁的個性,便想從他的遺言Rosebud去著手追尋其意義....

        雜誌記者湯姆遜奉命調查,他一共找了五名凱恩生前最親密的五個關係人作訪問,包括:凱恩的監護人銀行家塞撤爾.報社總經理伯恩坦斯.大學好友里蘭第二任太太蘇珊.  及管家雷蒙,在加上圖書館珍藏的凱恩童年檔案,透過這些當事人的回憶,逐漸勾勒出凱恩在事業.感情.政治傾向.個人性格等多方面的一些面相,但始終搞不清楚Rosebud所指為何??

         最後再工人清理堆積如山的凱恩遺物時,才在火爐上正燃燒的雪橇上, 浮現出的Rosebud一字上發現,原來凱恩在享有榮華富貴和過人的權利之餘, 始終忘不了的確是童年時代的純真自由生活....
                 摘錄自 奧斯卡最佳影片欣賞 /梁良

> -------------------------------------------------------------------------- <

作者: Georgeee.bbs@moca.csie.chu.edu.tw (Never Give up ...),     看板: movie
標題: 大國民
時間: 中華大學 摩卡小築 (Wed Nov 29 12:39:57 2000)

    奧森威爾斯是個“天才”。他在十歲時就上報了。一張他的照片,一篇短文描述他;標題是"Cartoonist, Actor, Poet - and only 10" 。他是那種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人稱為天才的那種
人。
    在拍大國民之前,威爾斯有許多劇場及廣播的經歷。值得特別一提的是他替 CBS 制播了一個關於火星人攻打地球的廣播劇。改編自H.G. Welles的"War of the Worlds",他以新聞報導的模式制作這齣廣播劇。當時很多美國人真得嚇到到山中避難。伍迪艾倫的《那個時代》有描述這齣劇。

    除了他的頭兩部電影《大國民》與《安伯森大族》威爾斯的作品概可分為兩類。一是莎士比亞劇;精彩的包括《馬克白》,《奧塞羅》及《夜半鐘聲》。另一類是黑色電影。《上海小姐》,《阿卡丁先生/密諜》及《歷劫佳人》是其中的經典。

    也許是他頭兩部電影太成功(或說因為《大國民》太耀眼)他其於的作品比較少為人提及。要談威爾斯的閃亮時刻,得從《大國民》與《安伯森大族》開始。《大國民》的經典性在於威爾斯對電影形式的創新。而在精巧的形式外,此片有著深厚的內涵。

    在電影形式的開發上,《大國民》融和兩大電影傳統:表現主義及寫時主義;及建構繁複的敘述觀點。

     《大國民》的頭兩個sequences明顯得展現出威爾斯融和兩大電影傳統的企圖。首先,在交代Mr. Kane過世的sequence裡,威爾斯運用大量陰影光線對比的構圖,扭曲的攝影機角度(護士進入Kane的臥室),大特寫(Kane的大嘴)及細膩的蒙太奇(剪接一連串不同大小,遠近的畫面)。

這些全是表現式的電影語法,來自德國表現主義與俄國蒙太奇。接著威爾斯假造了一段新聞短片來簡述Kane的一生。經過刻意的凝真造成寫實的效果,包括訪問片段及粗糙的影質。

    不過,威爾斯真正突顯寫實主義的特質在於運用深焦攝影及長鏡頭。講到這裡,得扯一扯巴辛的理論了。巴辛極力地褒寫實主義而貶表現主義。對巴辛而言,電影符號的最大功能應是忠實得展現“現實”。對巴辛而言,德國表現主義與俄國蒙太奇都不當得運用電影符號;因為它們用奇詭的構圖及繁複的剪接扭曲了“現實”。

巴辛認為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是最完美的電影形式:真實的演員,場景,及事件。在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之前,他推崇長鏡頭的運用。因為不像德國表現主義與俄國蒙太奇剪接破碎的畫面打斷現實的時空,長鏡頭保持敘事時空的完整。《大國民》或威爾斯印記的深焦長鏡頭是巴辛心中最理想的攝影手法:長鏡頭保持敘事時空的完整,而深焦交代電影畫面裡的細節。在加上攝影機的移動,深焦長鏡頭不斷地形成新的構圖(所謂的re-framing)。

    我個人並不贊同表現式電影手法是誤用電影符號。《大國民》的開場就是最好的例子。加之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電影符號的運用是由電影創作者開創的;而非由電影理論家定義的。

    在運用光影高反差的構圖(表現式)的同時,深焦長鏡頭的場面調度是威爾斯拍《大國民》及他所有作品的基本手法。例如,在一個交代 Kane童年的 sequence 裡深焦長鏡頭裡,前景是屋內Kane的雙親及要收養Kane一方的代表;後景是年幼的Kane在屋外雪地中玩耍。深焦使得前後景的人事物都明析可識。

當屋內人物移動時,攝影機隨之移動,不經剪接而造成新的構圖。因此威爾斯保持了敘事時空的完整,並交代了一切細節(劇中人的對話及反應)。溝口建二及歐弗斯是兩個精善長鏡頭場面調度的大師。

    除了深焦長鏡頭外,威爾斯為《大國民》建構繁複的敘述觀點。威爾斯特殊的電影形式安排不但傳達關於劇情的意義,並且展現他對電影形式的省思。

    《大國民》開場的蒙太奇點明了此片是由多重觀點去描述Kane的一生。這段蒙太奇剪/溶接數個從不同角度展示Kane的仙納度巨宅的鏡頭(由遠漸近)。然而在鏡頭切換中,臥房的窗口始終在構圖中固定的位置。因此這段蒙太奇象徵這整部電影是由繁複的敘述觀點構成的(從不同角度去看那扇窗/Kane)。

《大國民》的敘述觀點包括新聞記錄片,書面資料,及Kane的前妻,朋友,及下屬對他的回憶。因此《大國民》的敘事是由不同的倒述所構成的(從不同的媒界與觀點)。 隨著劇情開展,攝影機鏡頭代表不同的媒界與劇中人的觀點(攝影機展示它們所知的Kane)。

    然而,整部片中最重要的是威爾斯及觀眾的觀點。那是從開場越過“禁止進入”標示去窺視Kane的觀點;那是在暴風雨中穿過天窗玻璃找到Kane前妻的觀點;那是在劇終漸漸迫近而找到玫瑰蓓蕾的觀點。 這個偷窺的觀點是威爾斯提供給觀眾的全知鏡頭。古典好萊塢敘事電影的語法建構在一連串的觀點(看與被看)關係上,《大國民》的貢獻在經由建構不同的鏡頭屬性而暴露觀點關係的機制。加之《大國民》開創了電影符號運用的可能性:融和不同的媒界與觀點與龐雜的的倒敘。

    這繁雜的形式又完全與《大國民》的內涵有關。形式與內涵並重且相關是電影藝術的最高境界。《大國民》被許多美國電影論者視為真正的美國經典:它講述一個美國夢破碎的故事;純真與理想在那塊夢想樂土漸漸地喪失(教父I&II緊隨其後)。對於非美國關眾《大國民》仍是一部可傳世的經典。因為對璀璨過往的懷念與愁思,其實是頗宇宙性的人性經驗。而對威爾斯而言,這似乎是無法避免的悲劇。

    《大國民》的電影形式,從構圖到剪接,都和時光流逝與命定的悲劇有關。這部電影開始於Kane的死亡:開始已是結束。陰森的巨宅對映出他光輝的過去。之後的新聞片(簡述Kane的一生),倒述的運用都強調過去。最明顯展示璀璨過去與現時遺跡的是在交代在他意興風發時組合一群傑出報業工作者時。攝影機緩緩推向一張照片,當景框移至相片邊緣,相片轉成真實的景象:敘事時空已回到拍照的當年。

    Kane有搜集古玩的癖好。隨著他那理想豪邁的心漸漸老死,古玩越積越多。這些古玩/遺跡象徵著Kane沉陷在對過往的愁思中。片末的水晶球與印著玫瑰蓓蕾的雪橇象徵著永遠逝去的童年:他一生中最璀燦的日子。

當年邁的Kane手握水晶球,正是璀燦童年/過往與孤寂老年/現時並置。且呼應了開場過往與死亡的並置(水晶球從斷氣的Kane的手中滑落)。而充滿全片的仰角攝影強調了Kane的悲劇是難以避免的。站立在天花板下(天花板壓抑著Kane)是這仰角攝影構圖中的重點:Kane逃不出那時間的鐵律。

   《大國民》是古典好萊塢敘事電影的極至之作。電影形式與敘事緊密結合,內涵深湛,經得起不斷的反覆閱讀及剝削。許多創新的技法如融和表現主義及寫時主義,深焦攝影,及多線敘述現在看來雖已沒什麼大不了但拍於1941年,《大國民》的承先啟後具有歷史意義。之後的許多導演視它如教科書。

向大國民致敬的例子也很多。楚孚在《日以作夜》中拍了一段他的童年回憶:趁夜去偷大國民的海報。在《斷了氣》裡,高達用和大國民新聞片中顯示Kane死訊一模一樣的構圖顯示楊波貝蒙被通緝的消息。

   《安伯森大族》沒有《大國民》那樣繁複的電影形式,但有著相同的主題。精簡的形式也許將威爾斯對過往的悼念展現的更悲涼。

    威爾斯用直線敘事拍《安伯森大族》。旁白推動與交代劇情的發展:就如講述一個"once upon the time..."的故事。威爾斯用汽車的發明前後標示安伯森家族光輝的過往與落沒的現時。和Kane在《大國民》中的巨宅一般,安伯森家族的巨宅象徵著時間的遺跡。從高朋滿座到轉售待拆。

    在《安伯森大族》中,威爾斯把深焦長鏡頭場面調度運用得更為繁複。不但攝影機移位更頻繁,威爾斯更加入聲音(劇中人的對白)為場面調度的一部分。如在宴會末一景,前,後景各有一對男女在交談,因此一個長鏡頭中有兩場戲。影象及聲音皆並置。而這一景也呼應了過往vs.現時的主題。

前景是安伯森夫人與其舊情人Eugene,後景是Eugene之女Lucy及安伯森夫人之子George。安伯森母子代表過往,而Eugene父女象徵現時(Eugene發明了汽車)。Eugene與George的反差更突顯了George沉陷美麗過往的悲劇:Eugene年長助長時代的轉移,George年少卻依戀過去。

《大國民》與《安伯森大族》也許都是威爾斯對他自己童年的悼念。
因為它太美好。

> -------------------------------------------------------------------------- <

發信人: SPA.bbs@bbs.cis.nctu.edu.tw (奧姆妖龍微軟香香),     看板: movies
標  題: 大國民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Wed Mar  5 11:27:40 1997)

◎大國民《Citizen Kane》  出品年:1941年
  導演:奧森‧威爾斯(Orsen Welles)
  演員:奧森‧威爾斯(Orsen Welles) 約瑟夫‧考登(Joseph Cotten)

    五十多年前的作品了,但仍讓人對此片製作的水準大感讚嘆。導演奧森‧威爾斯自導自演,把故事的主角Chales Forest  Kane的一生演的活靈活現。在圖書館看完這部片子以後,我把王志成在選片指南一書中對這個片子的影評再看了一次,對於他寫的這篇影評,我感到非常失望,這麼好的片子,不應僅僅於此。

    影片的一開頭繞過深宅大院重重的欄干,鏡頭一直用dissolve帶到一個老人死在床上,手中的一個玻璃球滾落地面,碎裂成片。老人嚥氣前的最後一刻,只說了:「Rosebud」這個字。然後先以舊紀錄片的片段來簡單闡述Kane的生平,有一些記者對他死前所念念不忘的Rosebud感到很有興趣,便派了一個人向他周遭的人查詢Rosebud的真相。

    原來Kane從小就與父母分離,成了有錢人家的養子。二十一歲開始,接下了一間報社,開始經營他在傳媒界的事業。他自命為窮人與工人的朋友,以報紙的輿論抨擊他的養父,報當年拆散他與父母之仇。並在接管報社的第一天於報紙頭版刊登宣言,向所有的讀者和自己承諾,將誠實的報導新聞與一切,遵守新聞道德。

兩度結婚、兩度離婚,並且在一次違反他當初宣言的事件中於好友決裂,第二任妻子也離他而去。有了名、有了錢,好友和愛妻卻都不在他身邊,最後,Kane獨自一人在他的大房子內死去。臨死前所念念不忘的,就是他口中所說的 Rosebud。

    特派員查訪了Kane的總管、前妻、好友、管家,帶出了Kane一生的傳奇,可是,這些都不是這部片子真正的精神。Rosebud的謎,始終沒人能解的開。無論是跟他結締多年的前妻、一生中最好的朋友,甚至對他週遭大小事物無不知曉的總管,也完全不知道Rosebud的存在。

是個女孩?是他失去的東西?還是一塊找不著的拼圖?令人可悲的,他生前最重視的東西Rosebud,卻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這是不是意味著,從小到大,養父、同學好友、摯愛的妻子和總管,並沒有一個人真正的了解他?並沒有一個人真正的打入他的內心世界呢?

    特派員放棄了這項艱巨的任務,沒有人知道Rosebud的存在,他懷疑,這或許只是一塊不起眼的小拼圖罷了。片子到了最後,難道Rosebud的秘密就這樣隨著Kane的死亡而消失在世上了嗎?

    Kane死了,他所保存的一些雜物,那些在別人眼中一點也不重要的雜物,正丟進一個巨大的火爐裡焚化。鏡頭慢慢移進火爐,熊熊的燄火正灼燒著雜物中的一塊木板。當然,這一刻並沒有引起任何人注意,除了正在等待結果的觀眾。看,木板上好像寫著什麼。

    "Rosebud",這個觀眾既熟悉又期待的名詞,居然刻在這塊毫不起眼的木板上。這木板到底是什麼?對Kane而言,為何它那麼的重要而能成為他死前最後的遺言?

    每個人都有一些堅持,一些夢想,即使他已在靡亂的人世中變的不堪。

    鏡頭緩緩地zoom out,赫然發現,那塊刻有Rosebud的木板,竟然是他小時候在家門口前滑雪的雪橇,那個不起眼,連觀眾都幾乎要遺忘的小雪橇。碎裂在台階上的玻璃球,裡頭飄起的片片雪花所象徵的,該是他早已失去並且遙不可及的童年吧。

    片子裡沒有人哭泣,沒有人為Kane掉下一低眼淚。
    我哭了,奧森‧威爾斯讓我感受到Kane的寂寞。

> -------------------------------------------------------------------------- <

發信人: WHYME.bbs@fpg.m4.ntu.edu.tw (呆...),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有沒有人看過一部黑白電影"大國民"
發信站: 小魚的紫色花園 (Tue Dec 29 20:33:04 1998)

: :     我也是不太懂 有一段是男主角被領養   三個人同時講話 看的我霧煞煞
: :      不過第二任老婆一直拼圖倒是印象深刻    刻劃孤寂感 入木十分

:        那一場戲是領養人跟男主角的生身父母在商議領養的條件,
:        可憐的男孩在雪地上遊玩,全然不知被親愛的父母出賣。
:          基本上,大國民是在敘述著名報人的一生的故事,內容
:        型式是傳記,讓他傳頌至今,被推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作品
:        的原因,在於導演(也就是男主角)奧森威爾斯使用的
:        電影手法(包括運鏡、敘事等)都是富含意義,並將之濃縮
:        運用得相當成功。坊間只要是關於電影分析的書籍一定會
:        把『大國民』列為範例,事實上認識電影應該從此片開始。

           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太..偉大了,居然會耐著性子把它看完,
           而且還知道它在演些什麼東東,
           在我旁邊的某某同學卻不知已經跟周公下了幾盤的棋了。
           全片由一個不知的名詞"羅斯巴"展開,敘述著報業鉅子的傳奇一生,
           導演的描述方法卻不停的使用倒敘回憶的方式

           本來還看的有點霧薩薩的說,
           不過結局卻讓我覺得這位查理‧克恩先生還蠻可憐的,
           因為他的自以為是讓兩個妻子都離開了他,雖然他有很多很多的錢,
           但是錢還是買不到他要的親情、愛情,
           不過我好像也不太清楚他要的到底是什麼東西耶!

           其實看大國民的敘事法是一件很過癮的事.... 導演不斷用現在引出過去
           讓觀眾明瞭肯恩的一生..   也許他真的有點冗長...
           但羅斯巴這個貫串全劇的謎題又讓觀眾不得不繼續往下看
           仔細觀察...   其實他的過去並未全按照時間順序而行...最後謎底揭曉...
           我們也能隱約感覺到肯恩一生最欠缺也可能是他最渴望的東西...
           每個鏡頭中其實含有深深的隱喻在其中唷...

> -------------------------------------------------------------------------- <

發信人: degennes.bbs@bbs.cs.nthu.edu.tw (隨便),        看板: movie
標  題: Orson Welles的第一部電影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Wed Apr 28 11:03:42 2004)

不管你喜不喜歡,Orson Welles的『大國民』之於電影的意義,就像牛頓第一次寫下F=ma或是巴哈創作十二平均律對於科學和音樂的重要性一樣(註一)。尤其那只是他在26歲的『第一部』電影而已,這更使的後人對他崇拜有加,甚至到了有點神話的地步。

可惜,在那個只是問『拍什麼』而非『怎麼拍』的好萊塢,他的電影並不賣座,其在世時自然也不是很得志。真的就像他自己說的:

『Just wait till I die. Everything will happen. They'll be coming out of the
woodwork. They'll dig up old scripts that I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or
they'll create stories about my life. These things will suddenly become salable.』

關於他豐富精彩的一生,已經有很多論述了,而且我也只看過他的三部電影而已(註二)。在這裡,想和大家分享我在寫前一篇文章時的小小發現,就是原來在『大國民』之前,他也有一些短片的經驗。他們分別是『The Heart of Ages』和『Too Much Johnson』。我不是不相信他過人的才華,而是不論如何,我相信拍電影是需要一些經驗的。其中『TooMuch Johnson』的底片,在七零年代因為火災已經不存在了,所以下面這位仁兄在IMDB所說的故事就更彌足珍貴了(註三):

再附帶一提,有趣的是,在找他他這兩部短片的相關資料時,我發現他的那三任妻子,都在他的電影裡有演出。更好玩的是,第一任的Virginia Nicolson只有在這兩部短片出現過,後來也沒有往演員發展。第二任是 Rita Hayworth,本來就是有名的女演員(記不記得在『刺激1995』裡面,Red要等到看完她甩完頭髮,才和Andy說話)。第三任的 Paola Mori 竟然還是位女伯爵。我想,他的一生拍成電影的話,會是一個關於文藝+愛情+勵志+歷史人物的故事吧。

『Too much Johnson, not enough Orson』by Wales Minffordd

In the mid-1960s, I met Orson Welles while I was working for Lew Grade's
ITC television organisation. Welles wanted Grade's backing for a film or tv
project, and he was very eager to ingratiate himself. I had heard a rumour
that 'Citizen Kane' was not actually Welles's film debut, and that he had
directed some short films before 'Kane'. When I asked him about this, he
graciously arranged for me to screen two brief films which he had directed
pre-'Kane'. One of these was 'Too Much Johnson'.

Before I describe this movie, let me explain its source. 'Too Much Johnson'
was originally an 1890s stage farce written by and starring William Gillette,
an actor-playwright now remembered only for having written the first play
about Sherlock Holmes. The main character in 'Too Much Johnson' is
Augustus Billings,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who travels to Cuba with his
wife and his termagant mother-in-law Mrs Batterson. Also aboard the
steamship are a hot-tempered Frenchman and his wife, and some dim-witted
Canadians. En route, Billings's wife discovers an embarrassing letter in his
possession. To avoid divulging the truth, Billings claims that the letter was
written by a Mr Johnson (who doesn't actually exist). In Cuba, the Billings
party encounter an American named Joseph Johnson. Mrs Billings and her
mother assume that this man is the author of the letter. Comic complications
ensue ... but they're not very funny and certainly not believable.

Now, the film: the footage that Welles made (and which he allowed me to
screen) was NOT a film version of Gillette's play. (His film ran only two
reels, whilst Gillette's farce is a full-length play.) Nor is it an incomplete or
aborted version of the stage play. Welles told me that he and the Mercury
Theatre players had intended to stage a production of Gillette's play, directed
by Welles. (I'm not certain if this production ever actually took place.) As an
innovation, Welles and his cast filmed some bridging material, which would
have been projected onstage during the scene changes. Welles cheerfully
admitted that he had shot these sequences as an entree to Hollywood, in
order to persuade the movie-studio executives that he could handle the
disciplines of film direction.

Bearing in mind that this footage was never meant to be a complete film, it
consists of several brief unlinked scenes. We see Joseph Cotten, Ruth Ford
and the very funny Mary Wickes boarding a gangway at a wharf. (There's
supposed to be a large ocean liner berthed just out of frame, but there
obviously isn't; the wharf is clearly too small -- and in water too shallow -
to harbour an ocean liner.) We also see the Frenchman and his wife (Edgar
Barrier, Arlene Francis) in an unconvincing 'shipboard' sequence. We see
some shaky hand-held footage of Joseph Cotten rushing about in the 'Cuban
jungle', but the local flora don't look remotely tropical ... and Cotten's
clothing, as well as his lack of perspiration, indicate that this footage was
shot well north of the Tropic of Cancer. Welles told me that these scenes
were filmed in Connecticut, but he didn't recall precisely where and I'm not
even certain that he was being truthful. (During the same conversation,
Welles told me that he had been a personal friend of Bram Stoker ... who in
fact died three years before Welles was born.) None of the distinctive traits
of 'Citizen Kane', such as Gregg Toland's depth-of-focus shots, or Welles's
ceiling compositions, are in evidence here.

Welles also permitted me to see a brief clip of silent-film footage, shot
mostly out of focus, consisting of some blurry close-ups of Joseph Cotten
grinning outdoors in three-quarter view, a hand tugging a door-pull, and a
brass bell spinning on a pavement. These clips seemed to be the result of
Welles larking about with a camera, rather than increments of any sort of
coherent film narrative. Judging from Cotten's appearance, and the general
ineptitude of Welles's direction, these shots were filmed many months
before 'Too Much Johnson' ... and they probably constitute Welles's debut as
a film director.

The footage which I saw on this occasion has very little entertainment value
 except as a curiosity, and no significance except as a footnote to Welles's
career ... and perhaps as a reminder that even geniuses have to start out
completely ignorant of their disciplines. 'Citizen Kane' is definitely a
masterpiece, but none of that genius is on offer in these film clips.

註一:事實上,牛頓第一次寫下來的是dp/dt=F。好啦,我知道我很雞婆+無聊,對不起大家,但是不講我會睡不著。

註二:HBO根據關於Orson Welles的紀錄片『Battle Over Citizen Kane』製作了的電影『大國民傳奇』(RKO 281),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看。

註三:這位仁兄真的很鮮,在IMDB上寫了一堆的評論。其中很多是聽都沒聽過的二三零年代默片,他可說是一部活的電影資料館。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egen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