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鑽石 Blood Diamond

發信人: Tigermonkey.bbs@bbs.ntit.edu.tw (藏好思念),         看板: tv
標  題: 李奧納多新作「血鑽石」令鑽商憂心忡忡
發信站: NTITBBS (Sun Jul  2 15:26:23 2006)

帥哥李奧納多.迪卡皮歐主演的「血鑽石」,今天進入後製剪輯階段。國際鑽石大廠同時展開遊說與抵制的活動,因為當「血鑽石」上映之際,也可能是許多巨鑽乏人問津的時候。

「血鑽石」的劇情敘述自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南非盛產鑽石的塞拉里昂地區,因為軍閥爭奪鑽石礦場而爭戰不休,歷史記載至少有五萬人失去寶貴的生命。

「血鑽石」的許多外景鏡頭也因此充斥著暴力、血腥,例如一顆取名為「南非之星」的粉紅色巨鑽出土之後,就有無數的鮮血濺灑其上,令人情不自禁的把鑽石與血腥連想在一起。

為了防範「血鑽石」劇情可能改變國際上流社會對巨鑽的情有獨鍾,一些鑽石大廠的代表今天陸續抵達好萊塢,試圖未來數日能夠說服製片單位、幕後工作團隊,降低爭議性畫面在影片中出現的頻率。

主演「血鑽石」的李奧納多與片中唯一女主角珍妮佛.康納莉今天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多數價值連城的名鑽,背後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曲折「身世」。起因都脫不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一個「貪」字。950701

(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一日專電)

> -------------------------------------------------------------------------- <

發信人: zarathustra@kkcity.com.tw ( ),          看板: movie
標  題: 《血鑽石》:藉好萊塢式的手法行銷反殖民、反剝削、反資本
發信站: KKCITY (Wed Dec 27 11:45:33 2006)

看著《血鑽石/Blood Diamond》免不了就聯想到《泣血四月/Sometimes in April》、《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這兩部描述1994年發生於非洲盧安達國內,胡圖族(Hutu)大規模、有組織性地血腥屠殺圖西人(Tutsi)的滅族行動。

此一人神共憤、慘絕人寰的邪惡暴行,透過這兩部道德勇氣非凡的史料電影指證歷歷地之後,身處在「第三世界」、「黑暗大陸」之外的安逸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們「旁觀」到這場令人髮指的苦難,相信有人性、有道德的觀眾肯定難以接受片中慘無人道、泯滅良知的血腥殺戮。對於此兩部作品而言,它所要陳述的不僅僅是出於人道精神面的關懷與歷史血淚控訴,連帶地也控訴著西方、歐美世界與聯合國組織當初對於此一滅族屠殺的冷眼旁觀。

我很常引用已故作家Susan Sontag的《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作為觀察這類苦痛題材觀眾反應的參考。事實上,當觀眾經由螢幕-第三人稱而「安全地」目睹發生於令一世界、族群、人們的苦痛時,除了必然的僥倖心態(還好不是發生在我身上外),隨之而來的就是墜入沉痛地反省與若有所思之中,這悲天憫人的戚戚焉當然每個人都相異。

《血鑽石》背景設定在1990年代,飽受內戰及社會動亂之苦的獅子山共和國,鎮壓屠殺的內容正與《泣血四月》、《盧安達飯店》遙遙呼應。不過除了控訴著慘無人道、泯滅良知的暴虐殺戮外,《血鑽石》更進一步藉由第三世界地區,軍隊荼毒人民挖採鑽石以向國際購買軍火作內戰之用,而國際鑽石資本企業則以「血鑽石」來大發利市、圖取非法利益,枉顧這些珍稀的鑽石背後沾著萬惡的罪、悲悽血淚,這種層層資本剝削、勞力剝削的網鏈關係正是本片所要批判的主要焦點之一。

《泣血四月》、《盧安達飯店》同樣曾以大篇幅來指陳國際間對於本可預防的盧安達屠殺的視若無睹,並指証叛軍、暴徒手中的武器皆是源自國外採購這一事實來指控:「西方國家是導致第三世界人民苦難的共犯」。

類似的觀點同樣也出現在《血鑽石》,片中不乏以強而有力、一針見血式的犀利對白來斥責多數觀眾自身所處的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全球化企業、跨國霸權等不公不義之情事:例如一般人花三個月薪水購買一顆八箭八心美鑽的同時,其實正付錢給第三世界的軍事政府購買武器。這樣攻訐資本體制的論點可真是讓在場中產階級觀眾們汗顏。

相同的論點會因演員、製片、投資片商的不同而有迥異的說服效果,從這觀點來看,即是筆者相當讚揚《血鑽石》的一點:客觀來說,《泣血四月》、《盧安達飯店》雖好,但卻只能視為極富良心的獨立製片、是關切政治議題的柏林影展會加以青睞的佳片、或凡是看過的影迷都會倒吸一口氣之後隨即鼓掌並力推的好片,但在市場上卻不能獲得實質的票房成功,因此作品所欲批判、討論的觀點就難以擴大影響力。

相較之下,擁有知名男星李奧納多,受益於好萊塢資金挹注、市場操作宣傳,以及揉合商業片的冒險、動作、戰爭等編劇元素的《血鑽石》, 正是一部外表得利於全球化資本運作行銷手法、好萊塢明星制度包裝,內容部份導演與編劇則偷偷將許多反剝削、反全球化、反資本、以及反文化殖民、經濟殖民等文化批判論點暗渡陳昌地置入於緊湊劇情之中。

正因為兼顧市場與創作理念、政治表達等,《血鑽石》便可達到《不願面對的真相》、《泣血四月》、《盧安達飯店》等有遠見理念卻缺乏票房、可見度、影響力的好片所不能及之處。

《血鑽石》四處可見的反殖民侵略、反資本入侵、反種族屠殺/歧視等,這些對於一般觀眾來說都是硬梆梆教科書式的母題,均天衣無縫地隱藏在貌似動作片的緊湊劇情當中。當然,《血鑽石》可以視為純粹的動作冒險片,於是李奧納多所飾演的 Danny Archer 以及另外一位關鍵角色 Solomon Vandy,如何在槍林彈雨、兵荒馬亂中毫髮無傷,我們都可以理解這正是標準的好萊塢編劇法。

但《血鑽石》劇本的好應當在於其沈思的深度:除了將先前提及的許多論點、反思,循循善誘地潛移默化予布爾喬亞觀眾外,它所觀照的人性問題正呼應著《泣血四月》、《盧安達飯店》,人性本惡?本善?的存疑在片中反覆地自我驗證:無論是主角 Danny Archer 的作為、或是 Solomon Vandy 的兒子同時也是童兵領袖的 Dia Vandy,人性的善惡都在這些角色的靈魂深處辯駁掙扎著。

就我觀察,即使片中深信教育能夠感化人心的校長遭持著槍枝吆喝的童軍槍殺,導演 Edward Zwick 與編劇 Charles Leavitt 仍保持著「人性本善」的看法,只是在生存的考量下,此看法將有所保留與不斷的質疑。

在《Requiem for a Dream》一片令人印象深刻的 Jennifer Connelly,此次扮演一名勇敢的女記者Maddy Bowen,她代表著揭露、拆穿全球化資本集團邪惡真面目的媒體力量,也象徵著挖掘真相、再現事件的良知。編導利用此一角色來展現作者對於非洲議題的關心,也隱隱批判著當今媒體。

Maddy Bowen手上的相機,定格顯影正不加掩飾地再現所謂第三世界的苦難面貌,這怵目驚心的煉域場景的確會引起觀眾油然而生憫人的同情,但這種煽情不自覺地就落入Susan Sontag的《旁觀他人之痛苦》書中許多論點之中。無論觀眾如何看待,尤其是長期對國際局勢漠視的台灣觀眾如何面對本片,《血鑽石》確實真真切切地反映出非洲國家長期受殖民侵略下的動盪不安與落後,那是真實的世界、真實的人們所過的真實的生活。

鏡頭下的獅子山共和國,街道巷衢、城市面貌總是髒亂不堪、落後、混亂的,這種未經美化的畫面,不時與另一國度-資本西方的富麗堂皇對比。這樣刻意的對照剪接雜陳於片中,形成一種政治上刻意的嘲諷。

剝削與殖民的鬼魅依附在片中所有角色的意志之中。Danny Archer 是名受殖民教育、同時也急欲擺脫殖民控制的南非白人,他追逐鑽石的目前可視為擺脫霸權殖民的一種努力,但無形中他卻成為霸權宗主國(資本主義)剝削的幫兇。

至於黑人父親 Solomon Vandy 則是表現出相當標準被殖民者的行為狀態:敢怒不敢言、伺機而動地反抗慾望,滿腹希冀下一代(Dia Vandy)能學習宗主國的語言,成為階級更高的成功者以改變身分地位。某一場戲,Solomon Vandy 不自覺而突兀地稱 Danny Archer 為 Boss,就此便能看出這些被殖民者長期遭奴役後的從屬心態。

片尾,歷經劫難的 Solomon Vandy 西裝筆挺地站在某一議事庭,接受西方知識份子英雄式的熱烈掌聲。這個極似《泣血四月》片尾的結束,在我看來卻是標準知識份子式的偽善,正如片中所夾雜的安理會會議、非洲局勢會報等一樣來的空洞、偽善。

即使如此,在這種偽善的反感下,我相信處於安逸資本國度的布爾喬亞觀眾看過本片之後都將有所啟示,無論是真正關注非洲動亂或殖民議題的良知,或是受好萊塢明星制度包裝所吸引而致的觀眾,在《血鑽石》中,所有淺度、深度觀眾皆能各取所需,然後偽善或真誠地鼓掌結束。

步出戲院外,看著美麗櫥窗內精心擺製的鑽石,是否會想起片中的苦難場景,或是感同身受Solomon Vandy站在倫敦鑽石櫥窗前的感觸呢?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http://www.wretch.cc/blog/Tz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