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我經歷的電影興衰

直到現在,電影圈裡的很多人都還在談論王晶去年的電影《大內密探靈靈狗》。這部被網友評為「爛片中的爛片」的電影,以4000萬的投資一舉拿下1.03億元的票房。很多電影製片人都因為這部電影背上了包袱,因為他們每見一個投資人,對方都會拿這個案例說:「你看人家《靈靈狗》怎麼就能賺錢?」

在接受《中國週刊》記者採訪時,王晶感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走的太快了,按照我的理解,當一個社會人均年收入達到小康後的二十年,電影才可以成為流行產物。當年的日本如此,法國如此,現在中國內地也如此;而當人均收入高於小康時,人們就開始追求個性了,觀影受眾必然分流。以中國現在的速度來看,可能不到二十年,整個電影受眾就會分流。」

黃金盛世

在導演王晶的經歷中,1988年香港電影才算真正駛入了「黃金時代」。

1977年,生於電影世家的王晶編寫了第一部電影劇本《鬼馬狂潮》,邁出了商業電影道路的第一步;1981年,他加盟邵氏,擔任導演,推出了首部作品《千王鬥千霸》,這部集警匪、槍戰的作品上映後一炮而紅,以500多萬的票房位列當年十大賣座港片第九位。

與當下的內地電影市場不同,自香港電影誕生起,院線就是其重要的經濟支柱,邵氏和嘉禾業內大佬,有充足的資金自產自銷;其他院線則選擇資助導演。1988年,香港成立了一條新院線,新寶院線。當年港產電影發行量就激增到110部,比1987年多了20部。在魏君子《香港電影演義》一書中寫道,正因為新寶院線的成立,香港影人的「賺錢時代」來臨了。

當年,劉德華叫「劉十三」,寓指「一年拍十三部電影」;鄭裕玲叫「鄭九組」,同時段接拍九個戲。連幕後的攝影、燈光、茶水都身兼三四個組的任務。

這段時間也是王晶從影生涯中的黃金期。1988年,他和劉德華合作拍攝《最佳損友》,這部400萬的小成本喜劇片最終摘下了2000萬票房。當年,劉德華一天連軸跑三個劇組,只有到王晶的劇組才能睡兩個小時覺。「他每次來我片場都是一副要死的狀態。我不得不說:『你先睡,睡兩個小時起來再拍。』兩個小時後,我必須叫他起來,我也一天有兩個組在同時開拍啊!」

20年間,他拍攝的80部電影累積總票房超過了10億港幣,被譽為「香港最高票房導演」。

香港電影的繁榮背後是台灣熱錢的湧入,這一時期,華語電影出現了大量的港台合拍片。1992年前後,劉德華的天幕、李連杰的正東相繼創立,他們背後的金主都是台灣片商。

一部港片的立項過程是:台灣片商拍錢,點名要香港大腕配搭出演,然後找導演,最後才是創作劇本。據傳,當年王家衛就是以「林青霞、張國榮」班底,「騙」來台商千萬投資,開拍了《東邪西毒》。

「如果台灣片商投資份額不到整部電影的一半,導演是不會選擇拍的。因為拿自己的錢拍會賠啊!到後幾年,台灣資金已經足夠支撐整部戲。」王晶說。

在充足的資金資源下,一部香港電影從立項到完成多則二個月,少則一個月。據說,當年剛出道的編劇文雋就曾在導演的逼迫下四天寫出一個劇本。在王晶的回憶中,這樣的江湖段子基本屬實。

        他說:「四天都算多的了,為了加快速度,很多片子導演都在片場想劇本,有時,就算有劇本也不用,因為一些導演是武指出身,根本不會寫字,需要有一至五個編劇在現場。」

台灣金主

現在回憶當年盛世,很多人感歎600萬人口的香港能在電影產業領域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可謂一個奇跡。但在王晶看來,香港電影當年的興盛完全是得益於台灣電影保護主義的庇護。「你說當年香港就那麼點人口,哪來那麼多票房啊?那時靠的是台灣受眾。」

上個世紀90年代,台灣政府只允許台灣片和港片在本土上映。港片上映前要加入一個名為「台灣自由工會」的組織,保證政治取向符合國民黨的利益。當年,梁家輝因拍攝了《火燒圓明園》被台灣當局封殺,因為台灣市場的重要性,梁家輝在香港的工作機會也幾近流失。

在西片上,台灣政府有嚴格的限制:一部好萊塢電影只能引進八個拷貝,也就是說最多只能在八個戲院上映。

「好萊塢片子很少,日本電影不讓上,韓國片一點點。」王晶向《中國週刊》記者回憶說,「在和港片的競爭中,台灣片怎麼能比香港片好看啊?當年台灣電視劇也很難看。記得當局規定,所有打的鏡頭只能打八秒鐘。我看了一個電視劇,兩個人打到第八秒,忽然停了,說:『住手,你不是我叔叔嗎?』我笑死了。台灣電視不好看,電影不好看,老百姓只能看港片了。」

香港電影在台灣的大行其道也恰逢台灣經濟正待起飛:各地開發公路,搞基礎建設。台灣中南部的很多農民依靠政府征地補償的土地金,一夜暴富。

王晶聽聞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年春節,一個農民拉著牛車,帶著一家老小十六口進了電影院。一看坐滿了。農民說:「不行,我光出門就花了三個小時,一定要看上香港電影。」於是不得已加座看。那時,台灣一家1000個座位的戲院,很可能有2000人在看。

在香港電影的極速狂飆中,王晶成為其中既高產又賣座的導演:

1991年他和周星馳合作《整蠱專家》 ,開始了他們長達10年的無厘頭喜劇的創作;同年,又開拍《賭俠》,開創了香港電影的賭片市場。為了快拍快上,王晶的電影多以情節誇張著稱,沒有什麼藝術講究。他曾說過:「觀眾想看什麼電影,我就拍什麼。」

台灣充足的資金一面帶動了香港電影的發展,一面也使得整個香港電影產業陷入了惡性循環:跟風爛作橫行,影片類型單一,演員片酬居高不下,有影評人評價這一時期的香港電影是典型的「商業功利主義」。

當年,香港政府不能對電影產業進行過多的「宏觀調控」,基本上一部電影沒有太大的政治問題,都可以上映。

王晶說:「與現在的內地電影審批制度不同,香港政府對電影管制有很清晰的條文。導演對照著拍就可以了。一部符合標準的電影拍完後,你必須讓我上。而且香港的審批制度是三天之內就要給答覆,不像現在的大陸拖拖拉拉幾個月都沒有審完。」

在很多電影圈內人看來:1993年是香港電影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事情的起因是由於惡性競爭,周星馳的電影《濟公》賣給台灣片商3000多萬港幣的高價,最終讓台灣片商血本無歸。這個事件引發了台灣八大片商開始和香港電影從業協會就「如何抑制港片成本,壓低港片酬勞」進行協商,最終,談判破裂。台灣片商要求台灣當局放寬對西片的限制。1995年,台灣當局不再對好萊塢電影的拷貝數量進行限制。

「我們怎麼打得過美國片啊?」王晶唏噓,「香港電影就是這樣失守的,其實是香港人自己搞死了自己。我們去談判的人威脅台灣片商,你要封頂,我們就不給你電影,就算給了,最多只能放三個月。台灣商人當然不幹,最後才引發了政府干預,讓好萊塢電影進入到台灣。

後來,台灣電影也是這樣死了,兩敗俱傷啊!對於這段歷史,很多香港電影的資深影人都不願提,或者說是個忌諱。他們怎麼敢提?當年他們做了最笨的一件事情。如果先答應台灣商人封頂,兩三年後港片價格自然會上去了。這個故事只有我敢拿出來講,而且我只當著媒體說過兩次。」

一組數據也表明觀眾逐漸對港片失去興趣:1991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前三名都在3000萬港元以上;1992年,前三名的票房都超過了4000萬;但1993年只有《唐伯虎點秋香》略超過4000萬。

內地嘗試

1993年之後,香港電影陷入蕭條。隨著吳宇森、徐克、李連傑等大腕明星遠走好萊塢,香港本土已經很少有人再堅持拍電影了。

當年,王晶嘗試走了兩條道路,第一條是自辦公司,拍攝一系列面向香港本土的電影。這裡就有日後大獲成功的古惑仔系列。王晶說:「當年台灣市場死了,我就想拍一些面對香港年輕觀眾的電影,做大本土市場,找到新的增長點。其實香港當年的狀況和現在內地很像,觀影的平均年齡偏老。應該有一些面對20—28歲年輕人的電影。」

王晶走的第二條路就是嘗試來內地拍攝合拍片。1993年前後,內地已允許和港台資本合作拍片。《倚天屠龍記》是王晶進入內地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整部影片絕大多數投資來自台灣片商,內地製片方只投資了200萬。王晶解釋說:「內地200萬投資是一個封頂價格。說實話,這些錢在我眼裡根本不是一個錢。」

回憶1990年代的北京,王晶形容「路黑乎乎的,什麼都沒有」。當年,王晶最常去的地方是燕莎。劇組裡一個內地員工告訴他:「燕莎是我們走都不敢走進去的。

王晶說:「我覺得這樣很不好,同一個組裡,大家得到的待遇相差太遠,香港員工拿的錢內地員工可能三輩子都拿不到。而且,我接觸了一些內地電影人,發現這裡沒有純粹的商業片,不是導演不想拍,是他們連有這個念頭都不敢有。」

1996年,王晶和永盛娛樂合作,開始嘗試在內地發行電影。當年,永盛娛樂對發行VCD抱有很大希望。最初面向市場的《百變金剛》、《烈火戰車》、《赤子威龍》都獲得了可觀的收益。「但不知道為什麼?(政策)忽然就不讓我們發了。」王晶說。

也許是經歷這一事件,王晶放慢在內地發展的腳步,即使在1997年回歸後,香港影人大舉北上時,王晶也走得越發小心謹慎。近十年間,他先拍攝了一系列賣座的電視劇《小寶與康熙》、《楚留香》、《天下第一》;2003年前後,才開始嘗試投拍一些小製作低成本的電影,比如1000多萬成本的《臥虎》和《野蠻秘籍》。

到2007年,王晶感覺內地市場開放的差不多了,遂決定在2008年放大對內地電影的投資額。從2008年到2010年間,王晶相繼推出《美麗密令》、《未來警察》、《金錢帝國》等電影,內地屏幕上一度又出現了港片興盛期時王晶PK王晶的狀況。

但和在香港受到的抨擊一樣,在內地,王晶的每部作品都會被詬病「這麼爛的電影會搞垮電影市場」。王晶反擊說:

「他們憑什麼罵我?我拍了三十年的商業片,掌握了商業規律。我的電影不賣座,誰的賣座?再說,如果這部電影票房不好,你隨便罵我。但這麼好的票房,證明有很多人在看。電影不是藝術,它是大眾傳播,所以導演要用社會學的角度去分析。一部電影從立項起就要考慮演員配搭,上演檔期,戲裡的娛樂性比例,是否融合地區口味,同類型片子的多少。這是一套精密的商業計算公式。」

2010年是內地市場更好的時代嗎?王晶搖搖頭:「現在內地電影市場看似熱,但我很少敢用來自行業外的資金。一個人常常說給你投500萬,結果只是說說看;能拿得出1000萬以上的投資人,其實不多。另外,內地電影市場的熱,與當年的港台市場相比,還是不同的。當年我們是重利,現在內地電影人還是太『重名』了。」


2010年10月08日  中國週刊 記者  張卓 北京報道
http://ent.sina.com.cn/m/c/2010-10-08/152031063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