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網友討論-6

作者: weijr.bbs@ptt.csie.ntu.edu.tw (173/124),      看板: movie
標題: Re: AI人工智慧    觀後感
時間: 批踢踢實業坊 (Fri Mar 15 15:50:07 2002)

: 看到他最後跟媽媽在一起的那一天    看到最後鏡頭拉遠...
: 他應該變成真正的男孩了吧... 至少...在媽媽的最後一天...
: 他是個真正的男孩...

如果他變成真正的男孩,這部片子的後半部,就真的拖太長了,
而且真的是一部爛片。

事實上,很明顯的,願望完全沒有達成,甚至,比沒有達成願望還悲哀。
不斷的製造一點希望,即使環境再艱難,條件再不利,電影一直保持著一線
希望和奇蹟的可能,但最後卻是用達成願望的假象來否定達成願望的可能性。
以上是我的解讀。

> -------------------------------------------------------------------------- <

作者: cieloc.bbs@bbs.ntnu.edu.tw ( 葉常 ),        看板: movie
標題: Re: AI人工智慧    觀後感
時間: 師大計中(精靈之城) (Sat Mar 16 13:08:56 2002)

  剛剛才又看了一次A.I.又被海利喬騙了滿臉的淚水。
  其實在影片開頭時,心裡早就知道這不會是一部喜劇片,
  從機器人公司老闆的話中,老早就註定了DAVID的命運,
  只是,那種理所當然的自私和不負責任的想法,
  在整部電影都持續讓我感到畏懼和歉意。

  女職員說:人類對深愛自己的機器人,能夠給他同樣的回饋嗎?
            對機器人,人類有什麼樣的責任。
  老闆說:這是一個古老的道德問題了。但是在創世紀中,
          上帝不也造亞當來愛他嗎?

  但從另一方面來思考,人類是相信上帝是鐘愛人類的,
  但是,人類能愛機器人嗎?

  挑戰上帝的權柄,模仿上帝的力量,人類常常做一些「所謂不可能的任務」
  但是我們有沒有能力來承擔後續的責任?自然環境上的,道德上的,
  簡單地從「能不能回應機器人對人的愛」這個問題來看就好了,
  這有肯定的答案嗎?

  另一部電影「變人」中也在討論著:

    人/非人  的判定。

  人/非人,對照出來的,天賦的性格中的陰影與機器男孩純粹專一的情感,
  愛情,加諸在他身上的毋寧已是詛咒,追求理想的行動,沉淪為
  迫使他發狂的陰謀。

  人性中的陰影,愈是從孩童中展現愈是教人心驚膽顫,
  映照出來機器人的天真純粹愈成為是一種反諷。
  是否得從這種弔詭的森冷情狀中,人才能反省思索?回歸深處的自我?
  然後再從淚水中贖罪?

  「MY LOVE IS REAL,BUT I AM NOT。」
  「I AM,I WAS。」

   一句是廣告詞,一句是影片中的台詞。同樣都使我感到驚怖,血液轉冷。
   找尋自我定位的旅程,渴望成為真實的夢,
   華麗的布景愈顯出這夢的單薄和易碎,那些光采流動而疏離,
   所有的耀眼的浮光掠影終究將沉澱在霜雪之中,
   然後跟著BLUE FAIRY一起碎裂。

   第一幕中機器男孩怯懦地問著母親:媽咪,妳會死嗎?
                                   這樣我就只有獨自一人了。

   人類以短暫的生命,卻禁錮住機器人遠比自己壽命長久的自由。
   不能許下承諾,卻要求不變的忠誠。
   結果,機器男孩的夢也只能在超越人類的末日時期,
   以僅有一個晝夜的夢境聊以慰心。

   人/非人,自然/人造,愛情,靈魂,

   真/假,判定的基準是什麼?

   面對著屬於造物主榮光的領域,入侵的代價人類能否償付?

   我不敢繼續想像下去,單單只是一句:「MY LOVE IS REAL,BUT I AM NOT。」
   就已讓我淚溼了衣襟。
==
   我覺得,史蒂分史匹柏拍這部電影,擺明了就是要騙眼淚。
   我更期待,海利喬奧斯蒙將來的發展。
   從一開始機器男孩的僵硬到啟動程式後的眼神情緒的微妙變化,
   我相信,未來的奧斯卡獎,他不會缺席的。

   其實看完後,心情都亂糟糟的。寫得粉亂,真是不好意思~~~~~~~~~
   可是也沒打算以嚴肅的心情來看這檔戲,所以忘了保持理性,
   打從開始的第一幕時,眼淚就不停地流到結局。天性就是愛哭吧。哈。
   我也不敢說這部電影究竟拍得好不好,只能說,我看到了看想要的東西,
   也被它感動了,對我來說,A.I.是一部有價值的好電影。

   就這樣子了。

> -------------------------------------------------------------------------- <

作者: tingta330@kkcity.com.tw (曉涯),        看板: movie
標題: Re: AI人工智慧    觀後感
時間: KKCITY (Mon Mar 25 01:08:20 2002)

 整體上來說,我覺得還滿好看的    雖然有些地方真的看不太懂(或說有點悶)
可是大衛的情感倒是表現的很明白

印象很深的幾幕~

大衛被媽咪拋棄在森林時,紅著眼眶求媽咪別拋棄他,
「很抱歉,我不是真人」當他說出這句話時,
呀呀,不知該說什麼,滿難過的心情。

被帶到機器人屠宰場時,看到同伴一個一個被消毀,
他覺得困惑,不明白。

看到另一個大衛,可能與他分享媽媽時,他抓狂的把另一個機器人損毀。
我想那種舉動應該也可以解釋為--害怕--

他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卻在研究室裡看到成千的David,
真的很震驚,原來一直以為的信念--我是唯一 --就這樣輕易的被瓦解,
於是他選擇了自殺,((就是他墜樓那一幕))

至於最受爭議的最後一部份,David和媽媽相處的一天,雖然我也覺得滿扯的,
可是換個角度來想,他只是個十歲的孩子,雖然是機器人,雖然他不是真人,
可是他有夢想卻一直無法實現,在最後一幕讓David實現,
像那個呃,不知道是機器人還是外星人講的,
「David這輩子都沒快樂過,希望你能快樂」

我不太會寫影評,不過覺得這部沒這麼難看,
那個小David演的真的很好,賺了我好多眼淚,嗚~><~

> -------------------------------------------------------------------------- <

作者: "Visual Communication is the ke"  就是因為主角並不是人,
> 只是受程式驅動的電腦而已,
> (程式,You Know?電流通過0101的跑出的結果...
> 就算他走遍天涯海角為了找到藍仙子,
> 跟走迷宮的機器鼠也只差在程式複雜度和走的距離...)
> 他表達出所謂的「愛」實在讓人無法苟同,
> 或許有人說11歲男孩的愛就是這樣,
> 但真正的11歲男孩是會長大的,心智思想是會學習成長的,
> 再怎麼完美的媽媽天天受到11歲心智的需求攻擊,
> 有誰受得了的呢?!
> 你真的認為小機器人提供的是「真正」的愛嗎?!
> 這樣的反諷似乎有些薄弱... 我實在不是太欣賞這一部戲,
> 因為覺得劇本還不夠有深度,給我的收穫、啟發有限,That's all.

這類科幻是一種寓言式的故事,
如果要完全以字面上的方式來理解,當然就會顯得很沒有意義了。

未來有沒有可能設計出這樣的AI,不是這部戲的重點。
mecha的程式感情能不能達到orga的地步,也不是這部戲的重點。
這些在故事一開始,就已經被假設是可能的。如果你連這故事所給
的第一個假設都不能接受,那接下來的故事根本也就不用看了。

『就是因為主角不是人,只是受程式驅動的電腦而已。』
﹝很對不起,電流不會通過0101,程式也不是電流通過0101的跑出
的結果。﹞

很諷刺的是,這部片的重點之一就是『什麼是人?什麼是人性?』
是自覺、是感情?

那麼假設機器人已經能夠達到能夠自覺、能夠演化出情感的地步,
我們能不能說這樣的個體具有人性?

還是只有有血有肉的orga人,才有資格被稱為人?無論這種有機的
人作了什麼事,他都能當之無愧的被看做具有人性?

那麼,什麼是人性?

戲中領養David的夫婦,與利用mecha的尋歡客,都是基於個人對於
感情慰藉的渴求,而利用其他同樣具有思考與自能力mecha的人類。
這樣的行為正是人特有的人性之一。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確不乏這
樣的『人』:任意飼養寵物卻不考慮將來善後的飼主、還沒有經濟
條件與身教能力就任由小孩出世的父母、把異性肉體作為買賣貨物
的尋歡客...

戲中人類因為自認人性尊嚴受到威脅,無所不用其極地排除異己。
這樣的行為,很遺憾,正是人特有的人性之一。現實生活中,因種
族、理念、階級不同所引起的流血紛爭,千百年來未曾停歇。「跟
我不同就是不正常的」可以等同於「跟我不同就是不正當的」或甚
至變成「跟我不同的就都不是人」。這種本位思想未曾在人類人口
中絕跡。

「你真的認為小機器人提供的是「真正」的愛嗎?!」

很諷刺的,這部片要傳達的訊息之一就是:什麼是真的?什麼是活著﹝存在﹞?

就像有人認為這部片一無可取,這部片就『真的』一無可取嗎?
只要有一個人從這部片中得到些啟發,那它就不是『真的』沒有價值。

所以對於愛與人性這種無法以儀器衡量的概念,它的真實度是不是
也只是一種主觀的價值觀?

主角David對養母Monica所表現的感情,是寫入的程式,換句話說是
沒有其他目的、不帶利害關係的。這種絕對的感情是不是如同David
所稱的一樣是『真實的』?對David來說當然是的,因為它毫無疑問
地就存在他的意識中。這種狀況就好比當你愛上了一個人情形一樣,
這種感覺對你自己而言是如此強烈,但是除了你之外,不會有二人能
夠體會。

此時,重點不在於這愛是不是真的。重點在於對方能不能接受你。

如果對方能接受你,那麼即使你的愛不是真的,對方也還是能接受你。
如果對方不能接受你,那麼即使你的愛對你自己而言有多真實,即使
你為了證明你的愛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對方也還是不能接受你。

而David就是這樣一個不能Monica被接受的案例。事實上電影中明顯表
現出Monica是十分滿意David的『愛』的,否則也不會啟動他。要不是
Monica自己的兒子回來了,她也不會開始分心冷落David。要不是
David因為無心之過而令養父母一家人感到有安全威脅,David也不會
被送回去。如果你有了解劇情,就會很清楚Monica不能接受David並不
是單純因為她「受不了」David的愛,而是因為David不能被其他的家
人接受──「他不過是個機器人。」

人的先見也就是人的成見。當你認為他只是個機器人時,不管他多麼
的『具有人性』,他也『不過是個機器人』。不管他能察覺到自我的
存在、不管他的感情能夠演進,你也永遠把他當作是個機器人而像個
物品一樣隨意處置。

機器人在這裡只是個象徵。象徵著所有跟『人』不同的東西,或是所
有跟你這種『人』不一樣的人。

因此人可以任意處置動物,因為牠們『不過是動物』;可以用武器決
定對方的生死,因為他們『不過是恐怖份子』。可以無視對方的尊嚴
,因為他們『不過是一群膚淺的鄉聳』。

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真實的人性?
只要是人,就無條件地具有人性嗎?
只要不是人,就無條件地不具有人性而不用以人性對待嗎?
這部片要表達的訊息有很多層次。這只是其中一個。
當然,對看不出來的人來說,故事深度不夠是『真的』。
對看得出來的人來說,故事有很多絃外之音也是『真的』。
人的觀感,真的是絕對的嗎?

> -------------------------------------------------------------------------- <

作者: HPudding@kkcity.com.tw (原虫the Original),          看板: movie
標題: Re: AI人工智慧    觀後感
時間: KKCITY (Tue Mar 26 10:29:42 2002)

以下連結為一篇關於AI的史蒂芬史匹柏專訪﹝英文﹞:

http://www.urbancinefile.com.au/home/view.asp?a=5231&s=Interviews

其中詳細闡明了戲末出現的奇異「生物」的真實身分是高度進化的機器人,
非外星人:
『假設今天這部片是史丹利庫比克﹝AI影片製作的原策劃者﹞所導演的,你
還會去想到那些是外星人嗎?』史蒂芬問記者。
『大概不會。』記者回答。
『看,眼下就是我的名聲對此片所造成的一個累贅。大家一看到是我就想到
外星人!』

訪談中提到影片使用『童話』﹝fairytales﹞風格的意義。對西洋文藝的背
景歷史有些涉獵的讀者就能了解對談中所謂的『成人童話』﹝如史蒂芬所提
到的格林故事集﹞。在西洋影片動畫界,早期狄士尼影片中的一些片的確在
當時為表現黑暗氛圍手法之代表經典﹝如如史蒂芬所提到『白雪公主』的片段﹞。

過去台灣過分注重升學的事實壓抑了青少年繼續閱小說文學的風氣,一些在
西方原為成人讀者所寫的經典故事著作多被國內出版社請人減料改寫,以適
合兒童閱讀的『童話』身分發行,以求更大的市場。近年逐漸有許多較忠於
原著的『成人童話』出現,希望類似『童話故事是給小孩看的』此等誤解會
隨著時間淡去:)

> -------------------------------------------------------------------------- <

作者: HPudding@kkcity.com.tw (原虫the Original),      看板: movie
標題: Re: AI人工智慧    觀後感
時間: KKCITY (Tue Mar 26 20:12:18 2002)

>  1.詭異的機器人行為:大衛剛送到夢妮卡家中時,其詭異的行為令我訝異,
>   這樣的舉止行為的確賦予大衛一種機器人的感覺,但,我無法想像,既然
>  具有製造「人類情感」的機器人的能力,卻不能把機器人的行為製造得像
>  個人類,他會吃菠菜這點是像人類,但幹嘛幫他做食道呀?故意留個罩門
>  讓他把自己弄壞?這很詭異,就像那時的人一元二次方程式不會算,卻會
>  算微積分,怪!

AI這部片的原策劃者是已逝名導演史丹利庫畢克,片中第一段落﹝在大衛被
遺棄於林中之前﹞中的詭異氣氛應該是史匹伯為了表現對庫畢克的敬重推崇
而營照出來﹝如燈光、視角、鏡片與音樂的利用,很明顯地具有詭異的效果。﹞

此外,機器人的動作看起來之所以詭異,是因為他們的動作與肉身的人類有
些許的微妙之異。真正的人類動作是夾雜著許多非意識性的小動作的。機器
人則由於生理構造上不同,不需要這些小動作,所以舉手投足都是採取最有
效益方式,我們看起來自然就覺得『詭異』。演員小哈利把這一個特點詮釋
得非常好。

關於劇中大衛受馬丁慫動大啖波菜的那一幕,注意大衛只是模仿『吃』這個
行為的外在動作。大衛有口腔的構造,自然可以學習馬丁把食物放到嘴中用
牙齒咬。沒有人假設他有食道,機器人不用進食所以也應該不會具食道,但
是一個類似氣管以利發聲或是維修作用的內部通道是有可能的,食物殘渣便
很有可能是經過這種通道進去的。不能說這是故意留罩門以便故事發展,畢
竟『吃』不是機器人設計中具有的功能,機器人按照常理來說也不會把食物
放到自己的口腔中。

大衛的反常態進食,在劇中是他『朝人性演化』的徵兆之一。

>    2.夢妮卡對大衛的愛:也許是因為他像她兒子(其實也不太像),也許是因
>      為恰好填補了夢妮卡情感上的空窗期,但,相處時間如此之短暫,要說有
>      什麼深厚的共同回憶或情感交流,我實在無法相信,在那種機器人普遍的
>      時代,夢妮卡對大衛的態度根本不像相處不久兩個「人」,更何況大衛的
>      一些特異行為(讓我懷疑製造者是否故意惡整他)難道都不會引起夢妮卡
>      反感?奇怪的情節之二!

劇中並沒有任何暗示指出莫妮卡對大衛的愛是因為他像她兒子,倒是蠻明顯的是因為她處於某種空窗期──兒子的復甦似乎希望渺茫。這種感情替代的渴求與替代作用並不是瞎扯,現實中的確有許多喪子的父母親會領養小孩並視如己出。

加上劇中所設的時代裡因為資源有限而實行一胎制﹝片頭的旁白有說明﹞,望子心切的莫妮卡除了乾等一個不知何時能被治癒而解除冰凍的小孩,也無法再有生育的權力。接受一個『天使般』﹝至少戲中要塑造的是這樣的印像﹞的機器小孩,是可以讓人理解的行為。

>    3.機器人逃跑:這是我最幹譙的一點,什麼時代了,連防止機器人逃跑的手
>      段都做不到?蠢貨嘛!這樣的蠢貨做得出來AI?簡直天方夜譚,當然故事
>      情節的延續相當仰賴機器人能夠落跑,但這愚蠢情節實在讓我邊看邊搖頭
>      !

實際上這部片子中,機器人在智力、外在型態與壽命上顯然是比人類卓越的,
機器人唯一比不過人類的是耍心機。在屠宰場上機器人的對話,與賭城中牛郎
機器人對大衛所說的話,都明白指出人類覺悟到自己在這種本質優劣度上是處
於劣勢、加上末日型的環境與短少的資源,人類終將被自然淘汰,而機器人將
繼續存活。

>    4.機器屠宰場:這段情節除了刻意突顯人類的殘忍與惻隱之心外(對了!也
>      許也有賣弄特效的用意),其餘一無是處,片中還有段對話說明人類對機
>      器人的怨恨(也點出日後人類毀滅後,只有機器人能存活下來),真是無
>      聊至極,難道編導是想暗示:人類除了科技進步外,思想本能俱都退步了
>      ?感覺一點新意也沒有!

戲中某些人類的反應在先前提過的整個大環境背景之下,並不真純粹只是導演矯情的手段。實際上,這類人類殘忍行為不時地在我們的社會或是世界某角落上演。以『群眾』之力排除異己,甚至動用暴力。校園暴力、流氓暴力、戰爭等等,都是這種行為最好的例子。

屠宰場的訊息其實不是說人性退步,而是說人類在超過十幾萬年的演化中,其行為本質似乎並沒有太大改變。這也是庫畢克在他的科幻名作『2001:太空漫遊』中強調的一個訊息。史匹伯或許是利用此景強調庫畢克的想法。

>    5.大衛的重要性:大衛具有其他機器人所不具有的「人類情感」,不止是愛
>      ,包括恐懼、傷心、喜悅、嫉妒等,多神奇的機器人,這真的很厲害,但
>      如此了不起的機器人為何掉到海裡後不去把他打撈起來?以當時的科技應
>      該不是問題,何況那研究小組是如此的重視他!莫名其妙嘛!

事實上,影片中明顯的讓觀眾感受到其他的機器人中似乎也有『感情』正在演化成型,只是或許沒有大衛這個具備最新科技與配備的prototype來的全面、迅速與顯著。

你或許沒有注意到,那個在屠宰場與大衛道別的保母一般的女型機器人,就是片初哈比博士用來向眾人示範舊有機種在感情理解與執行上有多麼僵化的那一位。而程式上被設定為性玩具的牛郎機器人,似乎也對大衛衍生出一種與他程式功能不符合的責任感。所以說在這片中,情感在機器人中的產生是遲早的問題。

大衛對研究小組的重要性,在於這個原型機種證實了一般相信為人類所特有的『信念』也能夠在機器人中透過程式的自學與互動機制而產生,甚至發展出人類特有的『個體自覺』﹝反映於大衛的暴走中﹞。

既然原型機種都作到了,接下來的量產機種自然也作得到。故事發展到這裡,
對研究小組而言,第一個大衛的實際用途也就不再是那麼重要了。研究小組
人員之所以會興奮於會見大衛,是因為他是他們研究成果的一個里程碑,一
個可以令他們驕傲的紀念品。

至於為什麼不打撈大衛?
因為除了他的牛郎朋友,沒有人知道他跳海,也沒有人知道他在海中靈光一
閃見到藍仙子的身影,進而潛入海中繼續追隨他的信念。

>    6.夢妮卡的重生:複製人多難就不說了,複製出來的人還能具有以前的記憶
>      ,這真的很神奇,而且記憶還不是完整的,只記得大衛和喜歡的咖啡口味
>      ,哇靠!這根本不是夢妮卡了!我只能說大衛的愛是為了滿足他自己,命
>      令式的愛,我懷疑如果夢妮卡換個樣子出現,他的愛會不會產生困擾?

事情的表面下,往往暗藏玄機。
在這裡我相信史匹伯是刻意營造出一個顯而易見的『解說』,
而讓庫畢克的精神來提醒有心的觀眾一些絃外之音。
『莫妮卡的復活』是個炸彈的引信,它會顛覆觀眾的思考、激起討論。

複製出來的人,還能說是等同於原先的那個人嗎?
顯然不是。不管用頭髮找DNA可不可行,不管什麼辦法能追回『記憶』資訊,
複製出來的莫妮卡,永遠都不是原先的莫妮卡。

那麼,她是什麼呢?她在基因構成上、程式構成上都和原先的莫妮卡一樣啊...
她是在科技公司實驗總部中,量產盒裝的另一個『大衛』。
她之所以能存在目的,和這些『大衛』一樣,和牛郎機器人一樣,是為了滿足
人性中對於感情的渴求

而藉由接受這份神跡般的恩澤,大衛也終於發展出這種人類特有的行為模式
成為和他養父母一樣的『人』。從某個角度來看,他的確是越來越抓住人性
的一些特質,越來越像個能變成真人男孩的皮諾曹。

糖衣般的表面訊息告訴觀眾大衛終於圓夢。底下的暗潮洶湧則給觀眾潛意識
上的抨擊,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結局會讓比較敏感的觀眾覺得不舒服。而察覺
到黑暗結論可能性的人,或許會覺得故事把人性看的太醜惡而不欣賞這部片。

不過要說明的是,這個『人性黑暗醜惡』的觀點,絕對是庫畢克的最愛。
史匹伯只是忠於大師原意,執行影片製作而已。

>    大概就這些,坦白講影片還不錯看,但不如看木偶奇遇記,
>    也許有人會這樣跟我提醒說「你不能抱著理性批判的態度來看電影呀!」
>    我應該會這樣回吧?
>    「並沒有喔!那是因為這部電影無法引起我的情感共鳴罷了!」

你沒有看仔細,影片當然不能跟你引起共鳴:)

> -------------------------------------------------------------------------- <

作者: Natsuhi.bbs@bbs.cs.nthu.edu.tw (春雨),        看板: movie
標題: Re: AI人工智慧    觀後感
時間: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Tue Mar 26 20:38:56 2002)

>        我覺得倒像不懂世事的小孩,還充滿好奇心

     這就是我質疑的地方,再怎麼說大衛的一切都是人類設定給予的,
     有必要將他設定成一個莽撞不懂世事的小孩嗎?他畢竟不是真正的小孩!
     科學家可以將他設定的乖巧懂事呀!
     並不是說乖巧懂事就不會產生自主行為了~~

>        脖子做成中空能夠讓菠菜進去不代表那叫食道

     嗯!食道這個名稱是個擬人化的比喻,我不懂為何要留這種設計缺陷?
     何況,吃幾口菠菜都會壞掉,那大衛自殺跳到海裡,海水一泡不更會壞掉?
     不是很怪嗎?

>        其實這跟收養小孩差不多,而且片中很多畫面都是帶過一些情節,顯
>        示劇中過了不算短的時間,從David在Martin有希望痊癒之前就到了
>        這個家庭,直到Martin被治癒,後來還療養直到完全健康,應該是一段
>        不算短的時間了

     收養大衛的時間應不超過一年吧?至少我看不出來有這麼久,
     也許你沒試過在懂事後接納一個新的家庭成員,那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不過,如夢妮卡這樣的人應該是有,只是我免不了覺得怪怪的~~

>        白人也想過怎麼防止黑奴逃跑,有智商的黑人應該都會想逃跑不要當奴
>        隸,何況機器人一被用膩就要銷毀的情形,機器人夠聰明就會落跑,連雞
>        都要落跑了,何況機器人....

     拜託!這點我就完全不能認同你了!
     只要一個簡單的信號發送器就能鎖定機器人位置了,
     程式也能設計成當該裝置被拆除或給予特定指令時,機器人就自動停擺,
     這很容易的~~(以電影中設定來說,機器人沒聰明到什麼了不起的程度)

     機器屠宰場中,機器人對被銷毀都不會表現出抵抗的行為了(程式設計)
     何況是個簡單的防止逃跑的設計~~

>        對阿...你說的很對...真的是退步了,不過這段真的很煽情,老頭機器
>        人還噴血(油)....,但是這段還是肯定了人類,因為大家看到詡詡如生
>        的男孩機器人,便起了惻隱之心,而且這段還引用了聖經裡的故事

雖然這段有肯定了人類的善心,但還是很假,習慣看虐殺機器人為樂的
變態人類,基本上我覺得他們為大衛挺身而出很突兀!

>        研究小組根本不知道David跑哪去了,只有你這個觀眾才有看到David跑
>        到海裡了....

     大衛能去那裡?你想一想嘛!
     基本上大衛的行為都沒逃過研究人員的預測(藍仙女),他還會做什麼?
     說逃跑吧!若跑去有人的地方很容易查證,
     若跑去沒人的地方雖然難以徹查,但,一定會先從附近找起呀!
     大衛才剛剛有自殺的前例,難道不會往這方面想嗎?

     我不是在吹毛求疵,而是設身處地去設想,假如是我,我會怎麼做?
     他們都那麼聰明能設計AI了,這都想不到?那能力真的差勁極了!

>        複製人是很難...但是片中是距今不知幾千年的未來世界了,有複製人
>        的科技應該不困難,關於記憶片中也有解釋,不管虎不虎爛總有解釋,
>        不知您有沒有注意到阿?

     我比較質疑的一點是,大衛到底要怎麼樣的夢妮卡?
     他對「真」「假」的觀念為何?真正的夢妮卡才能滿足他亦或假的也行?
     假的也行的話,那造個如假包換的機器人夢妮卡給他呀!
     說不定他也會很滿足呀?
     我覺得這是很有思考性的一點,編導都沒呈現出來,隨隨便便的,
     滿失望的!

>      大家只是討論,應該不會批判您啦..你放心..:)

     呵~~謝謝~~「擬人性」的故事真的不好拍,
     因為身為人類的我們,對人類太熟悉了,要拍得不是人類又像個人類很難
     不過,我覺得不是演技或特效的問題,而是劇本的問題,太遜啦!

> -------------------------------------------------------------------------- <

作者: Natsuhi.bbs@bbs.cs.nthu.edu.tw (春雨),     看板: movie
標題: Re: AI人工智慧    觀後感
時間: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Tue Mar 26 21:17:47 2002)

> 此外,機器人的動作看起來之所以詭異,是因為他們的動作與肉身的人類有
> 些許的微妙之異。真正的人類動作是夾雜著許多非意識性的小動作的。機器
> 人則由於生理構造上不同,不需要這些小動作,所以舉手投足都是採取最有
> 效益方式,我們看起來自然就覺得『詭異』。演員小哈利把這一個特點詮釋
> 得非常好。

  他在夢妮卡為他開啟程式的前後差別很大,之前像個機器人,後來就像人了,
  而我所謂的詭異是說他的行為(不是舉手投足的方式,你搞錯重點了),
  例如說無聲無息突然出現(好幾次),而且顯然是故意的,還有突然大笑等,
  我質疑「創造出這些行為程式的設計者」,為什麼要這麼設計?
  你能了解嗎?我質疑的其實不是「大衛」,而是質疑創造他的「人類」!

> 關於劇中大衛受馬丁慫動大啖波菜的那一幕,注意大衛只是模仿『吃』這個
> 行為的外在動作。大衛有口腔的構造,自然可以學習馬丁把食物放到嘴中用
> 牙齒咬。沒有人假設他有食道,機器人不用進食所以也應該不會具食道,但
> 是一個類似氣管以利發聲或是維修作用的內部通道是有可能的,食物殘渣便
> 很有可能是經過這種通道進去的。不能說這是故意留罩門以便故事發展,畢
> 竟『吃』不是機器人設計中具有的功能,機器人按照常理來說也不會把食物
> 放到自己的口腔中。

  不管是不是一般機器人都不會這麼做,要解決這種設計缺陷是很容易的!
  很抱歉我一直抓著設計觀點不放,因為我學的是電子工程,實在無法理解
  這麼做的用意!(除非為了劇情需要,但那就斧鑿痕跡太重了!)

> 劇中沒有任何暗示指出莫妮卡對大衛的愛是因為像她兒子,倒是蠻明顯的是
> 因為她處於空窗期──兒子的復甦似乎希望渺茫。這種感情替代的渴求與替
> 代作用並不是瞎扯,現實中確有許多喪子的父母會領養小孩並視如己出。加
> 上劇中所設的時代裡因為資源有限而實行一胎制﹝片頭的旁白有說明﹞,望子心
> 切的莫妮卡除了乾等不知何時能被治癒而解除冰凍的小孩,也無法再有生育
> 的權力。接受一個『天使般』﹝至少戲中要塑造的是這樣的印像﹞的機器小孩,
> 是可以讓人理解的行為。

  其一:大衛的表現並不是一個如「天使般」的小孩,他一直在需索愛,
        而非給予愛。又常惹麻煩。
  其二:他們相處時間應不超過一年(至少我看不出來)或許你沒在懂事後接
        納新的家庭成員的經驗,那真的很不容易。不過,也許真有夢妮卡這麼有
        愛心的人就是了!

> 實際上這部片子中,機器人在智力、外在型態與壽命上顯然比人類卓越,
> 機器人唯一比不過人類的是耍心機。在屠宰場機器人的對話,與賭城中牛郎
> 機器人對大衛所說的話,都明白指出人類覺悟自己在這種本質優劣度上是處
> 於劣勢、加上末日型環境與短少的資源,人類終將被自然淘汰,而機器人將
> 繼續存活。

  除了在片尾出現的機器人,之前的機器人在智力上並沒有比人類卓越,
  大衛是第一號的AI,要比智力的話只有大衛還能比比看,
  其餘的只是執行程式罷了!

  另,設計上要解決機器人逃跑的問題是很容易的,
  而機器人之所以能夠在人類世界通行的很大原因是:他們不會傷害人,
  既如此,為何還有像那個牛郎機器人被栽贓的場景?
  不得不令我懷疑,設計師在設計機器人時是不是都沒考慮這些因素?
  但看他們在機器屠宰場中毫不反抗的樣子就知道設計師應該考慮到了!
  那豈不是情節自相矛盾?

> 戲中某些人類的反應在先前提過的整個大環境背景之下,並不真純粹只是導演矯
> 情的手段。實際上,這類人類殘忍行為不時地在我們的社會或是世界某角落上演
> 。以『群眾』之力排除異己,甚至動用暴力。校園暴力、流氓暴力、戰爭等等,
> 都是這種行為最好的例子。
> 屠宰場的訊息其實不是說人性退步,而是說人類在超過十幾萬年的演化中,其行
> 為本質似乎並沒有太大改變。這也是庫畢克在他的科幻名作『2001:太空漫遊』
> 中強調的一個訊息。史匹伯或許是利用此景強調庫畢克的想法。

  我不曉得你的意思,是說史匹伯是故意這麼拍以強調某些訊息嗎?
  若是如此,很抱歉,在下不喜歡刻意造作的東西,這段我覺得太矯情了!

> 事實上,影片中明顯的讓觀眾感受到其他的機器人中似乎也有『感情』正在演化
> 成型,只是或許沒有大衛這個具備最新科技與配備的prototype來的全面、迅速
> 與顯著。你或許沒有注意到,那個在屠宰場與大衛道別的保母一般的女型機器人
> ,就是片初哈比博士用來向眾人示範舊有機種在感情理解與執行上有多麼僵化的
> 那一位。而程式上被設定為性玩具的牛郎機器人,似乎也對大衛衍生出一種與他
> 程式功能不符合的責任感。所以說在這片中,情感在機器人中的產生是遲早的問
> 題。

  那個保姆的母愛應是程式設定,因她的身份是保姆,
  至於那個牛郎機器人的責任感就比較不可思議了,
  他是全片中我覺得最像個人類的機器人,比大衛還像,
  但,為何只對大衛產生情感(責任感?)?
  又為又不會產生遵守法律的道德感?他目賭了一齣謀殺案呀!
  看他的表現是(他說:該死!我糟了!)這種事很多,那,天啊!
  機器人這麼危險還不加以管制嗎?卻又很多場景顯示機器人不危險!
  我真是很錯亂呀!

> 大衛對研究小組的重要性,在於這個原型機種證實了一般相信為人類所特有的
> 『信念』也能夠在機器人中透過程式的自學與互動機制而產生,甚至發展出人
> 類特有的『個體自覺』﹝反映於大衛的暴走中﹞。
> 既然原型機種都作到了,接下來的量產機種自然也作得到。故事發展到這裡,
> 對研究小組而言,第一個大衛的實際用途也就不再是那麼重要了。研究小組
> 人員之所以會興奮於會見大衛,是因為他是他們研究成果的一個里程碑,一
> 個可以令他們驕傲的紀念品。
> 至於為什麼不打撈大衛?
> 因為除了他的牛郎朋友,沒有人知道他跳海,也沒有人知道他在海中靈光一
> 閃見到藍仙子的身影,進而潛入海中繼續追隨他的信念。

  最後那牛郎朋友不是被抓了嗎?警察不是有看到大衛在飛機上嗎?
  沒有阻止大衛(那是警用機呀),也沒有看到大衛的舉動而向研究人員報告嗎?

> 事情的表面下,往往暗藏玄機。
> 在這裡我相信史匹伯是刻意營造出一個顯而易見的『解說』,而讓庫畢克的精神
> 來提醒有心的觀眾一些絃外之音。
> 『莫妮卡的復活』是個炸彈的引信,它會顛覆觀眾的思考、激起討論。
> 複製出來的人,還能說是等同於原先的那個人嗎?
> 顯然不是。不管用頭髮找DNA可不可行,不管什麼辦法能追蹤回『記憶』資訊,
> 複製出來的莫妮卡,永遠都不是原先的莫妮卡。
> 那麼,她是什麼呢?她在基因構成上、程式構成上都和原先的莫妮卡一樣啊...

  但是大衛滿足了呀!我在另一篇回文裡說了,大衛要的是怎樣的夢妮卡?
  那乾脆造個機器夢妮卡給他就好了呀!
  說到這我又想到,那隻泰迪熊幹嘛保留夢妮卡的頭髮呀?未卜先知嗎?
  這不是也很奇怪嗎?

> 糖衣般的表面訊息告訴觀眾大衛終於圓夢。底下的暗潮洶湧則給觀眾潛意識
> 上的抨擊,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結局會讓比較敏感的觀眾覺得不舒服。而察覺
> 到黑暗結論可能性的人,或許會覺得故事把人性看的太醜惡而不欣賞這部片
> 。

  我覺得能提供討論的不多,看過很多類似的電影或書了,
  這麼浮面的劇情實在…

> 你沒有看仔細,影片當然不能跟你引起共鳴:)

  你太一廂情願了~~:p
  我指出的很多疑點你都沒注意,甚至不去想它,我想也沒什麼好說了!

> -------------------------------------------------------------------------- <

作者: wataru.bbs@ptt.csie.ntu.edu.tw (Fly High),      看板: movie
標題: Re: AI人工智慧    觀後感
時間: 批踢踢實業坊 (Wed Mar 27 04:30:52 2002)

好吧,讓我來說清楚些:本片最大的缺陷,也是最大的爭議點所在,
就是DAVID是被設計成來「愛」的機器人,
但劇中並沒有交代設計師所給予DAVID的「愛」的定義,
(大概是劇作家自己也不知如何交代吧)
結果,感情豐富的觀眾,就把DAVID的所行所為歸納成「愛的表現」,
情緒隨之波動,而實事求是的觀眾卻覺得不對勁,
DAVID的行為都是程式運算的結果,
有必要為著一堆算式而感動得亂七八糟嗎?

現在我就劇中DAVID的行為,
試著猜測設計師所賦予DAVID的「愛的定義」。(誰叫劇本不交代...)
DAVID是被設計來「愛」母親的,
程式中第一準則是:DAVID是為了「愛」媽媽而生,
所有行為以達成這目的為最高指導原則。

所謂「愛」媽媽是:
1.我說:媽媽我愛你。她也回答:我愛你。
2.做出任何乖寶寶的行為(預設一堆,族繁不及備載),讓媽媽高興。
3.DAVID沒有媽媽不行,要盡全力滿足媽媽的需求,讓她認同我這個孩子。
:
:諸如此類的程式「指令」,來讓DAVID模擬人的行為,
甚至模擬人的情緒反應,達到產品號召的「有愛」的機器人。

將其交給一個人類母親試驗,初期程式運轉很順,
後來碰到阻礙,上述第3條沒法順利完成,但DAVID從小木偶的故事
得到了一個程式得以進行下去的方式:找到藍仙女。
而展開了尋找藍仙女之旅,而這些都在程式設計師的預料之內。

DAVID歷經波折卻在出生地發現了生世之謎,
自己只是個量產的玩具,沒法變成人,上述的程式指導原則都無法達成,
系統找不到解答的出路,只好跳海結束這無解的程式。
後來機緣巧合藍仙子雕像出現在眼前,程式推斷上述目的還是有辦法達成,
於是程式繼續運作,DAVID苦求藍仙子近千年...(講到這裡就回應我上次
舉的例子,就像設計不精良的玩具車碰到壁不會轉彎一樣)

DAVID的種種行為,用程式運作都可以解釋,就像是1+1=2一樣的簡單易懂。
有人說DAVID發展出自己的「情感」,我想請他證明DAVID發展出怎麼樣的
情感?不都是程式設定好的嗎?!有人說DAVID行為出「非內設」的行為,
那是由於外在的刺激有許多的不確定性,
但所行出的行為其實都可以程式運作解釋。

DAVID真正會痛嗎?用程式解釋那又是一種模擬人類的自保行為,
有創傷刺激是傷處反射收回,並說出:我好痛。DAVID會心痛嗎?
用程式可解釋有一程式庫在接收各個外界刺激後,
統計出來的分數決定情緒的表現。

EX1:(刺激)媽媽對我笑→得10分,目前總和分數:500分
→高興狀態(表現出笑容)→程式得到滿足,目前夠了,
不用再發出指令取悅媽媽

EX2:(刺激)哥哥輕蔑的笑我→扣50分,目前總和分數100分→沮喪狀態,
程式不滿足→去找媽媽取悅OR.....

所以說DAVID只是設計精良類似人的洋娃娃,需要從洋娃娃得到情感慰藉的人
就會將其解釋成:哇!他有自己的思想!他的愛是真的!

再來說什麼叫「真愛」好了。
愛的定義實在很廣,看各個個體的層次而定,
我覺得「真愛」是「所有正向思想和行為的總和」。
舉凡為他人設想、樂觀、包容、寬恕、成人之美等等等...
這種真愛可以填補這世界的缺憾而使其更為理想。
那DAVID的愛是什麼呢?
從劇中表達的可知寫劇本的人層次......

人類和機器人的差別在於人類有「自由意志」,
能決定自己愛或不愛,並在許多刺激中做出彈性的回應。
「真愛」並不是被設定的,而是由自己的自由意志決定,
當一個個體,自動自發的被另一個體感動、吸引而決定去愛時,
這樣的愛情才叫真實吧?!
機器人被設定成取悅討好人,這樣叫做「真愛」嗎?
願意相信的人會認為他是「真愛」吧!

意識、生命之源是目前科學最大的謎題之一,
人類腦神經元交織成複雜的神經網路,
生物電在其中以自我組織的方式形成各個功能和思想,
這自我組織的動力源也許就是人類慣稱的「靈魂」。
它會是物理可解的生物電,還是在另一空間的未知生命體都未能證實。
(這部電影可是肯定人類有靈魂的,稱之存在在另一空間的時空軌跡)

或許,機械式子的運算,哪一天會不小心構築出生命源的基本格式,
而成為一種新型態的「生命」,當他真的成為一種「生命」時,
請大家再用您的感性來隨之喜怒哀樂吧!我也會是大家的一份子滴!
至於本片,這方面的交代和敘述實在是不夠深刻而有說服力,
所以請大家包容我把DAVID和比它更原始的機器人
當作是「非生命」的理性看待吧!

PS.也請不要給我戴高帽說:多少人自以為是,就像白人不把黑人當作人看...
我知道白人、黑人都是「生命」體,我是個尊重生命、愛生命的人,OK?!

> -------------------------------------------------------------------------- <

作者: HPudding@kkcity.com.tw (原虫the Original),           看板: movie
標題: Re: AI人工智慧    觀後感
時間: KKCITY (Wed Mar 27 13:38:53 2002)

謝謝您的耐心回覆,這樣解釋之後,我想我應該了解您的觀點。
請放心,我不會給你貼標籤說你有種族歧視、不重視生命。
您對大衛行為的程式運作分析很有趣,我也很同意。

您對真愛的看法,我也同意。我也相信雖然真愛難以做到,每個人還是要儘量提醒自己,朝這個遙遠、或甚至難以到達的大方向行進,才能讓人際倫理達到真正的平衡,讓我們不會枉費為人。

既然我同意您文中所提出的見解,我們之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意見分歧?
我想,因為我們在解讀這部電影的目的上,觀點是不相同的。

『不相同』不見得就是『敵對』。我很感謝您與我分享您的個人觀點。

以下是我針對您所提出的疑問方向所寫下的一些個人觀點。歡迎您有時間時能參考。不過我並不奢望說服你接受我的觀點,而是要讓您知道:在您的『理性』觀點與您所謂的『不理性』觀點之外,還有更多更多不一樣的觀點。

如您所言,本片對於『愛』,的確沒有給予明確的定義。
但是與其說這是編劇的疏失,我個人倒認為這是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

「『愛』的本質是什麼?『愛』的目的是什麼?『愛』的體現是什麼?」

不要說去問電影院現場觀眾會得到幾百種不同的答案。就算搜遍古今中外的名
人衛人、哲學家、科學家、精神領袖、文學大師的言論與著作,我想都很難下
一明確的定論。

這部片沒有像佈教、或是唱高調的一樣直接給我們一個愛的明確定義,我想是明智的。它這樣做,能夠讓觀眾跟隨著David的旅行,開始去思考這個或許窮及一生都難以得到明確結論的問題。

這種問題,跟『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為何而活?』這種人生的大問題一樣,是沒有辦法給予一個速食答案的。沒有經過個人思考、輔以真實生活的體驗,我相信即使是從先人語論中找出一個冠冕堂煌的定義,也只是拾人牙慧罷了。就像一隻會說人話的鸚鵡,即使學的微妙微俏,也不會了解一個簡單問候語的意義。

我個人喜歡這部片的原因是它不但在技術製作上很精良﹝我是學美工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我的觀點﹞,還以主動引發觀者動腦筋的方式讓觀眾去讀故事、理解其中的訊息,而不是像一個資訊垃圾袋一樣被動地讓電影塞下任何易消化的速食內容。

David的愛是不是真愛?這是一個沒有人﹝包括編劇﹞能下定論的謎。對我來說,這不是編劇的疏失,而是一個讓觀眾思考的機會。

小哈利那聲淚俱下、可憐過火的樣子,口口聲聲宣稱自己的愛為真愛,為的只是他認為他所愛對象的『愛的回報』。我發現這個劇中的David,其實是我們現實世界中,許多認為『我對某人的愛是真愛,為什麼我就是不能被我所愛的人接受』的真人的寫照。有的人甚終其一生都無法對此釋懷。

戲中的David認為他被丟棄,是因為養母不愛她。他不明白的是養母或許根本就沒有真正愛過他。他不會懷疑養母或許只是在空窗期時,把他當成自己生活的重心而表現出愛他的樣子。

這豈不也是現實世界中某些被人際問題困惑、卻始終抓不到問題真正關鍵的人的寫照?我想任何人即使沒有自己遇到過類似的情形,也會在自己的朋友親人身上看過類似的例子。很多人是很難跳出這類死胡同的。我們自己也要在事過境遷之後,才能在回顧往事時看清楚自己當時所處的局勢與自己的盲點。

然而戲中David情感邏輯運算的演進是建立在一個事先輸入的程式上的,他不像我們真人一樣能有事過境遷的機會。他的思路注定是要被囚禁在一個死胡同中。我們的世界中、我們的身邊,難道就沒有像David這樣的人?因為某種外人沒有辦法理解的『成見』,而終其一生將自己的思考限制在一個框框中?

David是個機器人,他沒有辦法自覺地質疑自己對於愛的渴求目的何在。然而他的確是陷入了一個困境,因此他的邏輯運算在處理了他所具有的知識之後,得到了『藍仙子』這個『解救者』,千山萬水只為得到一個被『救贖』的可能性。看看我們的世界,多少人投身於宗教活動之中,正是與David具有相同性質的動機?

觀眾之於David,正於教外人之於教內人。我們無法斷言說這樣的『藍仙子』信仰是好還是不好,因為這樣的信仰對David的程式而言,是唯一解決問題的出路。沒有這個信仰,David的邏輯便找不到回到養母身邊的可能性;換言之,為養母而存在的他將失去存在的目的,所以這個對我們外人來說實在是難以費解的『藍仙子狂熱症』,在David的程式意識中是必須存在的。

我們現實世界中信仰與宗教的情形,又何嘗不是因為這樣呢?有人因為某些非第二人能了解的因素,接受了信仰與宗教。我們不是這些人、不能了解他們的背景與需要,難道就能因為自己沒有相同的需要而斷定信仰與宗教的價值嗎?

到目前為止,David的這些行為,究竟是單純程式運算結果的執行動作,還是真實的感情所導致的結果呢?這絕對是沒有解答的問題,就像許許多多人生中沒有解答的問題。我想,找尋這個問題的解答,也非此片的原意。

我覺得影片是要讓觀眾注意到:如果David舉動的本質與我們世界中一些真人的行為與思考模式如此類似,那麼人類思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這個問題自然是無法立刻得到結論的。但是在思考這些看似無意義問題的同時,我們也降低讓自己以片面的有限了解來斷言自己了解事實的機會。

我個人對於此片的看法並不止於這裡,但是我先暫時在此打住。
因為接下來內容會更長,而我的職業不是上BBS。

如果有人想知道下文,請留個言反映一下,好讓我確定我不會白打。
謝謝:)

Amoeba's Lab     http://welcome.to/amoeba

> -------------------------------------------------------------------------- <

作者: shbear@kkcity.com.tw (小隻熊),        看板: movie
標題: Re: AI人工智慧    觀後感
時間: KKCITY (Sun Mar 24 12:02:15 2002)

> 這部電影只是讓我們知道史匹柏有戀母情節,
> 或是他根本就不懂什麼是真愛,把小男孩的不成熟和依賴誤解成是「愛」
> 當小男孩一氣之下把他同是機器人的兄弟給砸爛之後,
> 我們可以看到原來導演所理解的「愛」是這麼醜陋。

  如果有一天, 突然有個人說是你兄弟, 要分你父母留下的遺產, 你不計較
  還立刻愛他如家人, 或是, 如果有一天, 有人跟你說, 他也是你老婆的丈
  夫, 你不計較還立刻愛他如家人, 一起分享你的老婆, 你再來說你的愛一
  點都不醜陋好了....

  為什麼他會砸壞另一個David?因為愛本來就有佔有慾, 要是真能立刻接受
  不計較, 那一點都不人性不是嗎? 愛跟恨是一體兩面的, 有愛必有恨, 光
  是有愛是無法構成成為人的條件的, 所以當David產生人性中負面的情感時
  , 也就是David真正可稱為人的時候了....

  所以只要是人, 應該都會有這些負面的情感, 不要把自己想得太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