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網友討論-2

作者: chyiwoe@GiveMeSo.COM,         看板: movie
標題: 武俠的新意境--談【臥虎藏龍】
時間: Dept.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Science, NC (Fri Jul 21 00:26:32 2000)

在台灣一遊裡﹐似乎是迫不及待地﹐就是在首映當天﹐跑去戲院, 觀賞了這部眾說紛亂的--【臥虎藏龍】。

“致虛極﹐守敬篤。
  萬物昇作﹐吾以觀復。
  夫物蕓蕓﹐各歸其根。
  歸根曰靜﹐是為復命。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就像這首老子的道德經﹐【臥虎藏龍】給我的感覺就是--成功的闖了一次江湖﹐卻也深刻地談論了一次人心。

李安雖然是第一次導演武俠片﹐但功架嚴謹﹐製作精細﹐一招一式裡﹐足見證心血。從電影的服裝﹑建築﹑燈光﹑攝影﹑到武打﹑文戲﹐莫一不考究良久﹐研究再三。

或許﹐可以說﹐咱們在李安導演的鏡頭下﹐真正看見了一個源自唐人傳奇﹐後經金庸發揚光大的“武俠夢”﹗  輕盈的輕功﹐沉穩的內功﹐藏兇的刀劍﹐柔情的玉簪﹐細膩的江南﹐豪邁的大漠........這種種﹐不就是武俠小說裡常出現的江湖﹐常纏繞的兒女俠夢嗎﹖

李安放棄運用明顯的“電腦特技”﹐只沿用了華裔武術指導--袁和平精湛的武學提議。結果﹐在電影裡﹐不曾看見咱們熟悉的破爆效果﹐卻帶來了更為震憾﹑新穎的武術境界﹗一刀一劍裡﹐盡是真功實力﹐卻又剛中帶柔﹐快中帶慢﹗比起“吊威也”營造的輕功﹐我更欣賞楊子瓊和章子怡雄遠鏢局裡的那場硬戰。沒有花巧﹐沒有份外賣弄﹐兵器裡見真章﹐招式來往間﹐卻能窺見武術的力與柔﹗

除了為人津津樂道的武打場面﹐更能開拓武俠新意境的﹐是從電影中談了一場俠義--武德之心。

更改了王度盧原著中的部份情節﹐卻賦以更強烈的情感流動﹐使此劇探討的人性心理更具有感染力。

玉嬌龍與羅小胡的狂放任性﹐真好對比了俞秀蓮和李慕白的內斂。千年流傳的道德枷鎖﹐卻面臨了新生代的強烈衝擊﹐這﹐就是電影裡矛盾﹑撕裂的張力所在。

道與義﹐盡見本心。
李慕白曾經教訓過玉嬌龍﹕  “‘李慕白’就是虛名﹐昨日我﹐今日我﹐明日我﹐都不在這三個字裡。宗派是虛名﹐劍法也是虛名﹐這把青冥劍是虛名﹐一切都是人心的作用﹐說起來﹐盜劍是你﹐還劍也是你﹐不過在一念之間。”

萬物皆虛名。可是﹐能看得透這個“虛名”的人﹐又有幾何﹖  結果初生之犢玉嬌龍依舊沉迷在她的江湖夢裡﹐她追尋﹐闖蕩﹐  最後所得到的﹐卻是傷痕纍纍......背棄了道義﹐走入了歧途﹐一切的一切﹐卻又只在一念之間....

說到此﹐不得不稱贊飾演玉嬌龍的章子怡。年紀雖輕﹐但神韻拿捏準確。

玉嬌龍內心兩極化的人格﹐無論是明朗或是陰沉﹐章子怡都能表現得不慍不火﹐恰到妙處。尤其到最後﹐誤入歧途的玉嬌龍﹐眼中流露出的那麼一抹狠辣﹐更是任性自私到極處﹐“從今後我認劍不認人﹗”從沒遭遇過失意的權貴小姐﹐一旦尋求自由的夢幻破滅﹐那種傷心憤怒﹐更是狂意爆發﹐無可收拾。

說起來﹐或許大家都會對【臥虎藏龍】的結局一慕心縈難忘吧﹖  玉嬌龍這縱身一跳﹐出來的效果淒美非凡﹐大概是繼林青霞【東方不敗】裡跳崖的經典後﹐又一傳世之作了^^

可是﹐玉嬌龍為什麼要選擇跳崖呢﹖

放下原著不說﹐我問過看了電影的許多朋友﹐他們所給的答案也莫測高深﹕一是玉嬌龍對人性的徹底絕望幻滅﹐尤其是高師娘的死﹐令人不寒而慄。二是她對李慕白的逝世內疚深刻﹐再加上爹娘的不諒解﹐江湖上闖下的禍事不斷﹐令她對人生失去了意趣。第三的說法更為隱蔽﹐指玉嬌龍對李慕白動了真情﹐承受不住他的死﹐唯有跳崖殉情﹗

我想﹐以上的因素都有參雜在內吧。玉嬌龍是否對李慕白有情呢﹖
這點只能被看電影的觀眾們會意﹐就連電影原著小說裡也沒有提及的盲點呢。

其實細察玉嬌龍的愛情觀﹐她會對李慕白產生情意也不是沒可能的事。
當初對羅小虎的愛﹐就是萌發在戰鬥馴服中。
她欣賞的男人﹐必需能制服自己的野。

換句話說﹐玉嬌龍就像許多少女一樣﹐希望有一個本領大于自己的情人﹐更何況﹐在小虎身上﹐有著自由的氣息﹐她渴望的夢。直至多年後﹐心眼更為深沉的玉嬌龍遇上一位本領更大﹐氣派更為正宗的李慕白﹐會傾心也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尤其在李慕白身上﹐正誘導著她日思夜念的江湖夢﹗

玉嬌龍﹑羅小虎﹑李慕白﹑俞秀蓮﹐四個完全不同個性的江湖人﹐卻被命運無情的糾纏在一起。是隱藏﹑沉淪﹑或是自我拉扯的苦﹐都無所躲藏﹐再一次讓你心中氾起悸動.....

【臥虎藏龍】--武俠的道與義﹐人性的矛盾與沉淪。

========================================================

作者: urd724.bbs@cis.nctu.edu.tw (妙音鳥迦樓羅),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臥虎藏龍~
時間: 交大資科_BBS (Mon Jul 24 03:01:35 2000)

我是武術版的常客,這裡我提一點:
臥虎藏龍的武打場面,分鏡實在是很棒,而且各種武器的使用技法都跟真正國術裡面真些武器的特性相符合,而且分鏡都特別拍到了這些動作裡面最重點也最精彩的地方,例如說發鏡啦,雙刀的變化啦,電影中楊紫瓊用雙刀時,一開始是拿一支,為什麼一瞬間後來變成了兩支呢?

因為雙刀是兩『片』和在一起,平常的時候拿起來是一把刀,但是一瞬間可以突然拆開來便兩把讓對方反應不過來,一些劍走輕靈的口訣也是真正中國武術對劍的技術要求,那些打鬥都很有質感,有力度和實感,可能是李小籠以後的新的電影武打的震撼吧^_^

> 還有,我覺得李安拍戲真的滿認真的。像片子裡玉嬌龍和俞秀蓮武打的部
> 份,很認真地製作了兵器的道具,不管是長槍、戩、刀、劍、雙刀等等。
> 至少,從這點細節的不忽略,就該給整部片的參與人員和導演拍拍手啦~

========================================================

作者: Delia.bbs@bbs.cs.nccu.edu.tw (感覺系女子), 看板: movie
標題: [轉錄]《臥虎藏龍》 之一切都是觀眾的錯
時間: 政大貓空行館 (Thu Jul 20 11:52:52 2000)

臥虎藏龍》 之一切都是觀眾的錯

這是在媒體試映場後的小小牢騷。本文同時刊登於「電影大道」
專欄區  http://www.movieave.com.tw/column/

請多指教。

《臥虎藏龍》 之一切都是觀眾的錯

沒錯,如果這部片不好看的話,這一切都是觀眾的錯。

滿心期待地進入戲院試片,銀幕上刀光劍影、飛簷走壁、俠骨柔情,如果把這部電影比喻成詩,那便是一首絕妙好詩。可是滿場看喜劇一般的哄堂笑聲,不由得讓我想起《萬花嬉春》裡的劇中劇「決戰騎士」災難的首映。然而,觀眾到底犯了什麼錯?

對武俠類型略知一二的觀眾,就會知道導演和編劇對武俠片做了多少的功課。經過九0年代武俠片的風雲再起、風平浪靜,經過《東方不敗》、《東邪西毒》的變形、反類型之後,2000年的《臥虎藏龍》遵循類型規則同時開創新格。然而觀眾看不到這方面。

武俠類型的規則:英雄,處在爭鬥的江湖,為了報仇或爭天下第一,最後邪不勝正。李慕白(周潤發)這條線完全照規則走:身為武當派俠士,即使將神劍贈給了貝勒爺,卻仍無法遠離江湖(人就是江湖),對總鏢頭秀蓮(楊紫瓊)一往情深,擔心小龍(章子怡)走偏了道執意收她為徒,是個情義兼具的漢子,最後為報師仇與碧眼狐狸(鄭佩佩)同歸於盡。

相對於慕白與秀蓮,本片主線-章子怡這條「藏龍」,他與「臥虎」小虎(張震)的感情是激情的,她的武功是偏門的,態度是桀傲的,身份是貴族的,即使她按了類型規則女伴男裝行走江湖,卻完全不理江湖的倫理與規矩;她任性到即使在刀劍比試上敗下陣來,也要不甘心地在秀蓮的手臂上劃上一劍。這樣的角色做為武俠片的主線其實是帶有反動因子的存在。不相信小龍是本片的主線嗎?請仔細端詳片名吧。當然觀眾看不到這一方面。

再由「作者論」來看《臥虎藏龍》,本片依舊承襲李安的命題,即使形式上變成武俠片,還是在關注家庭與傳統價值的崩毀。父母的形象在本片幾乎是不存在的,小虎是孤兒,秀蓮為亡父扛下總鏢頭重擔,慕白的師父被害;

至於小龍的父母,導演留給他們的鏡頭真是少的可憐,反而是碧眼狐狸扮演著亦父亦母的角色,她是小龍武術啟蒙,又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卻又是個女魔頭。李安請出了六0年代「俠女」鼻祖鄭佩佩,老影迷應該感動得痛哭流涕、興奮莫名;由她來飾演「女魔頭」,與章子怡的師徒關係豈不象徵著世代交替。但是這一些,觀眾通通看不到。

觀眾只看的到周潤發與楊紫瓊用不輪轉的普通話而哈哈大笑,王蕙玲「四月天」式的談情說愛對白而鼓掌狂笑;他們看不出這是個詩意的武俠世界,也忘了國片長久以來的配音惡習,讓大家都忘了聲音表演是怎麼一回事。

觀眾只會在台下品頭論足地說鋼絲吊得太誇張了,完全忘了這是一個脫離地心引力的情義世界,也看不到那場秀蓮與小龍城門之戰飛簷走壁的精彩,當然也看不出慕白與小龍的竹林飛逐會成為經典。他們只會在看《駭客任務》時大喊過癮,卻不知武術指導都是袁和平。更不知道要佩服武術指導和攝影機運動的緊密配合了。

所以我羨慕坎城的老外們可以盡情享受《臥虎藏龍》,因為他們聽不懂普通話,就像我們看《紅色情深》一樣不會尷尬。

最重要的是台下的觀眾都忘了自己是媒體人,應該比一般觀眾更有敏銳的觀察力去看一部電影。反而是配合著劇情忘情地聊,手機此起彼落的響,只差沒有人打鼾。

如果情況真是如此,那我們也沒有必要一部輔導金、兩部輔導金的搞下去了,這篇標題也改成「一切都是觀眾的錯之《臥虎藏龍》」算了,因為陸陸續續還會有「一切都是觀眾的錯之《一一》」、「一切都是觀眾的錯之《花樣年華》」、「一切都是觀眾的錯之《千禧曼波》」、「一切都是觀眾的錯之○☆□※」……

看來不只是觀眾的錯。導演也有錯,他應該試著讓演員用習慣的方言對話,就像《海上花》裡的吳語與粵語雜陳。編劇也有錯,她不該將過於現代的文字放入對白,破壞了感情的含蓄。武術指導也有錯,他應該利用更細碎的分鏡,而不只是吊威也。女主角也有錯,她不該叫秀蓮,讓觀眾想起咱們副總統而哈哈大笑。

好吧好吧!這一切都是我的錯!

========================================================

作者: Jeir.bbs@bbs.cs.nccu.edu.tw (婕兒),          看板: movie
標題: Re: 我看臥虎藏龍
時間: 政大貓空行館 (Tue Jul 18 14:15:52 2000)

 昨天我也跟朋友去看了這部片子, 基本上我看得很高興, 笑得也很大聲, 可是對於這部片子的評價卻是好壞參半.

在情感上我對李安這個揚名國際的大導演是相當喜歡的, 他拍的每一部戲--推手, 飲食男女, 理性與感性, 冰風暴到臥虎藏龍, 每齣戲劇的類型都差異很大, 看得出他想玩遍各種類型戲的野心, 而每一齣戲都有一些他要表現的特色與議題,但他拍的電影並不流於沈悶嚴肅, 又貼心地照顧到觀眾看電影的趣味, 每齣戲裡總是加了不少幽默感與笑點, 在這方面他倒是深諳所謂的中庸之道.

整齣戲的取景取材算是拉得很遠, 拍攝到京城的繁華, 沙漠的壯闊, 武當山的雄奇以及竹林飄逸的美景, 但場景總是一帶而過, 這點我很佩服他們的剪接,絕不拖泥帶水, 絕不為了遷就視覺美感而多耽擱一秒鐘, 優點是讓整齣戲的節奏感從頭到尾都緊湊而一致, 但也讓很想多欣賞大陸風光的觀眾有點兒失望.

在玉嬌龍盜劍, 以及李慕白, 俞秀蓮等人為了奪劍, 感化玉嬌龍的武打戲中, 主角們的武戲打的好看, 音樂鼓聲也配合十分有節奏感, 人物特性, 武打畫面與音樂的融合呈現,充分展現出武俠片中 "武"的美感, 力道以及"俠"的道義與包容.尤其俞秀蓮拿出十八般武藝跟玉嬌龍的青冥劍相鬥時, 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原來中國武術中有這麼多種武器, 耍起來還各有各的美感, 看的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

然而我覺得這部片子的選角, 最大的問題的確在語言的表達上不夠精準統一, 像是周潤發楊紫瓊兩位港星, 說的國語太過生硬, 因為語言的關係削弱了戲劇情感的呈現, 這一點的實在是難以彌補的(楊紫瓊把"主子"說成"竹子", 周潤發講國語捲舌捲得很滑稽), 而張震所飾演的"半天雲", 綽號很有中國味, 但他整個人的裝扮, 說話方式卻非常現代化, 讓人感覺這幾個主角好像從不同的時空冒出來硬湊在同一齣戲裡面表演. 只有章子怡跟郎雄的京片子較能為人接受.

這齣戲的口白跟主角說的國語一樣, 有很傳統也有很現代的組合, 演員們有時候說話文謅謅的, 像在北京貝勒府裡的戲份台詞, 演員們講話就像古代人一樣.有一幕劉天保(就是武功很爛的那個護衛)與蔡捕頭埋伏著等待碧眼狐狸出現時, 劉天保說: "怎麼還沒聞到(狐狸的)騷味兒 ?"充分表現出傳統語言的趣味.有時候又非常的現代化,

像羅小虎跟玉嬌龍在大漠談情說愛時, 有個夜晚他們兩人一起看著天上的星星, 羅小虎講他從小是個愛看星星的小男孩, 玉嬌龍問: 所以你心裡還是個小男孩, 在尋找著天上的星星? 羅小虎看著身邊的愛人回答說:我現在已經是個男人了, 而且我已經找到最亮的一顆星, 實在是標準的文藝片對白. 連俞秀蓮都會跟李慕白說:"越壓抑,情感只會越強烈 "都是標準現代心理學的用語.

在整個劇情安排上, 玉嬌龍與羅小虎在大漠發展出的一段追逐戲跟整個片子的劇情關連性不強, 只是強化了玉嬌龍任性執拗的一面(為了一支玉梳子跟搶匪拼到底, 連自己親娘的性命都不顧了), 以及兩個有個性的年輕人"不打不相識"的愛情. 這段戲但跟本片的俠義精神,以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沒有太大關連. 感覺上只是為了強化了對玉嬌龍的角色描寫與戲份安排. 雖然到後來玉嬌龍出嫁時,羅小虎追著上了北京, 但是跟後來劇情的銜接性並不大,

玉嬌龍不願意跟著羅小虎走, 因為愛情不是叛逆的她所需要的救贖, 但對孑然一身的羅小虎而言, 愛情就是他的全部. 不過羅小虎被拒絕之後, 垂頭喪氣之餘竟然肯接受陌生的李俞之指點幫助,去武當山乖乖等待, 這跟半天雲叱吒沙漠一匹狼的形象似乎不太  match.

不過這齣戲的結局寫的相當好, 李慕白為了引導玉嬌龍年輕偏激的心死在死對頭碧眼狐狸的毒針之下, 大俠的一生彰顯了俠義精神的捨己為人, 最後卻在江湖恩怨中喪生, 也讓李俞兩人等待了一生的戀情化為泡影.

而連連闖禍的玉嬌龍桀傲不馴的心在眼看李慕白為己而死終於醒了過來, 她回去武當山跟情郎相會一夜, 遂及用自己的固執方式解決虧欠, 她學著羅小虎告訴她的故事, 只要跳下山崖, 心中的所願便能滿足(所謂心誠則靈), 或許她跳下山崖是為了期望李慕白能夠死而復生, 若是不然, 她自己的命也一併賠給了他便是...然而她竟然順便問了小虎說: 許個願吧! 誰知道為了成就她自己的心願, 小虎的心願卻是永遠難以達成了.

========================================================

作者: Picoli@kkcity.com.tw (在旅行途中握你的手),      看板: movie
標題: 武俠愛情文藝的「成長小說」電影--【臥虎藏龍】
時間: KKCITY (Sun Jul  9 17:39:28 2000)

武俠愛情文藝的「成長小說」電影--【臥虎藏龍】

縱觀華語片的武俠電影裡,幾乎沒有一部片子不講俠士兒女的愛情故事,但是要像李安的新片【臥虎藏龍】裡將情愛與打鬥等同視之的武俠片,可以說是找不到了,正因為如此,此片開創了武俠片的新局。

自徐克的【笑傲江湖】一片讓死寂已久的武俠片重新站上舞台,再度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後,就出現一連串的技術上的抄襲與情節上雷同的鋪述手法,因此武俠片又落入了某種窠臼裡,除了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完全巔覆了武俠裡的打鬥對白,而在視覺藝術上大做文章,並且成為角色各說各話的冗長心裡語彙外,其它的武俠片又是千篇一律。

改編自武俠小說的【臥虎藏龍】,將著力點放在情/愛上頭,整部片子的氛圍建構在一種遐想的浪漫情懷之上,詩意的拍攝手法看不到傳統武俠片裡血跡斑斑的殘酷打鬥,鏡頭的運用不是只有遠鏡頭與近鏡頭的交叉使用,而多了跟拍與環繞的鏡頭運轉,場景在蒼綠的樹林間與深夜的磚瓦上,加上音樂的抒情配合,構成一詩意的武俠片。

追逐與打鬥,彷彿目地不再是為了殺戮,而是為了情愛的追求與纏鬥。一場碧眼狐貍與眾人打鬥的場景,李安刻意將她設計成丑角,並多了一個戲虐的男僕角色,使得這場打鬥的戲看不到乾淨俐落的打鬥,多的是幾分趣味。李安在幾場輕公追逐戰之中,用的鏡頭跟拍,透露出每個角色之間的追與獵的關係,導致當俞秀蓮與玉嬌龍的打鬥一場戲裡,除了兩個女人的戰爭外,更多了幾分爭風吃醋的效果。

片子從頭到尾沒有說到玉嬌龍對李慕白的情感,但鏡頭之中又帶到幾分曖眛的情份,這大概也是李安高明的地方。這齣電影亦可視作是「成長小說」的一個類型,玉嬌龍對江湖的期盼到落空,終將成長,李安亦趁機反縫了舞俠片的術語,鐵掌與老僧之類的可笑長串名詞。最後一場戲,在白雲靄靄裡,玉嬌龍跳下斷崖,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獨留羅小虎一人。

或許是過度重視情愛的鋪成,整個片子的格局稍嫌不足,所以碧眼狐貍最後一語的狠毒之心就從一八歲小孩看起,也顯得無力,對於每個角色的深度也明顯不足,所以最後片子落入一膚淺的自憐自艾,就成為此片最大的敗筆之處了。

========================================================

作者: selfree.bbs@bbs.cs.nccu.edu.tw (盛夏的果實。), 看板: movie
標題: 充滿詩意的「臥虎藏龍」
時間: 政大貓空行館 (Wed Jul 26 04:10:14 2000)

充滿詩意的「臥虎藏龍」

    看這樣的一部電影,實在是一種享受。不論是視覺或心靈上,李安都給了我們很豐富的一次經歷,而且令人不自覺的回味、回想、回憶。

    我第一個佩服的,是導演選角的功力,若不是閱歷豐富如周潤發,無法瞭解李慕白所言之「虛空」,不是自信靈巧如章子怡,也難演出小龍的聰穎刁蠻。

    除了演員本身的特質外,服裝亦是成功表現主角個性的原因之一。因為自己所學的緣故,目光總是盯著眾人的服裝打轉,而難得的一部用心古裝電影,更令人覺得要把握機會好好觀摩一番才是。秀蓮樸素的衣著,及胸前總是留著的一綹頭髮,與小龍精緻的華服及髮型,明顯的對比出兩人個性的差異。

李慕白出現時,總是一襲瀟灑卻不失穩重的長袍,讓人領教了什麼是真正的「玉樹臨風」,款式很簡單,但亦很能表現慕白渴望平靜的心境。小虎的形象鮮明,披風式的長袍與慕白有截然不同的感覺,粗獷卻不失細節變化的設計,彷彿述說著大漠狂放又變化莫測的故事。

    第一次嘗試拍武俠片的李安,竟然可以拍出如此成功的武功場面,實在是令我驚豔!一場俞秀蓮與玉嬌龍的追逐場面,令人有大聲叫好的衝動;第一次發現戲劇可以把輕功表現得比文字還美,(輕功豈止是「飛簷走壁」而已?相信迷戀武俠小說的人,都早已對不忠於原著又醜化主角的八點檔武俠劇倒盡胃口。)李安準確的抓緊了節奏,把小說中的俐落與輕靈化做真實,一幕幕在我腦海中,縈繞不去,神往不已。

    章子怡在戲中的表現,真是搶眼之至,無論是佯裝乖巧的溫婉、自信蠻橫的驕傲、未經世事的稚氣,都透露在她那雙溜溜的大眼中,倔強的眼神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大漠中向羅小虎追討梳子的彪悍,大鬧聚星樓的霸氣與從容,演來游刃有餘,讓人忍不住想為這位初涉大銀幕的女孩鼓鼓掌。劇中的小龍天資聰穎,涉世未深,但因心路不正而一再犯錯,人物本身的描寫充滿了矛盾,是很過癮的一個角色。戲中,慕白及秀蓮對她深感惋惜,盼能引她回正路,戲外,觀眾都對她留下了一個很深刻的印象。

   如果說小龍像是大海中翻騰不休的波浪,秀蓮或可比是寬闊沈靜的湖泊?小龍的肆意妄為與秀蓮的深慮成熟有很大的反差,兩人在感情的處理上也多所不同,小龍與小虎的相遇有其狂烈的美,慕白與秀蓮的相知卻更為難得、更為真實。如果可以選,我寧取後者,這種平淡中見深刻,了解中帶默契,世上難尋。

    乍看之下或許會覺得玉嬌龍的戲份最重,但我覺得李慕白更是整個故事畫龍點睛之處。周潤發自然散發的巨星風采,與李慕白的俠士氣度不謀而合,而李慕白悟透了的「虛空」之理,若由其他帶有驕氣的巨星來詮釋,怕也是無法令人心服的吧!這也是文前我強調李安選角用心的原因之一。

    慕白以樹枝代替青冥劍與小龍過招,是俠士風度與疼惜後輩的一種表現;而與小龍在竹林頂稍比劃的一場戲,慕白不動如山,以靜制動,這才是真正的武學精髓所在。

    慕白所說的對白,最是令人回味無窮。「李慕白是虛名、武當是虛名、劍法是虛名、青冥劍還是虛名。」何為真實、何為虛幻?這一直是我常思索的迷惑,聽到慕白一再提起的「虛」與「實」,心中的激動更甚於武打場面帶來的視覺享受。

節錄幾句很喜愛的對白:「能觸摸到的沒有永遠。把手握緊,裡頭什麼都沒有,把手鬆開,你擁有的是一切。」聽是聽明白了,真的能把手鬆開的,其實又有幾人?「江湖裡臥虎藏龍,人心何嘗不是?劍器裡藏兇,人心何嘗不是?」其中的深意,大夥兒應該都有所體會吧!

    據說原著裡的劉師傅是個重要的角色,在電影裡倒成了串場的一位了。但我也喜愛李安在他身上所表現的幽默,在電影中也算是自成一格,為影片加了一些幽默分數。

    「倫理道德」與「家族觀念」,是李安電影裡不可或缺的特色。我們可以在電影中看到慕白面對師仇與退隱的兩難,秀蓮遊走於傳統與愛情的無奈,還有小龍徘迴於自由與安定的抉擇;有人說李安跳脫不出此類題材,我卻以為這是他成功建立的風格。

    長篇大論了這麼多,似乎也沒把心中的感覺說清楚,真想再去看它一回、再感動一回!

                                        selfree  200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