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與同名樂曲

發信人: ihuki.bbs@cia.hinet.net (不知火 嵐),         看板: movie
標  題: 十面埋伏...跟比較無關的小bug
發信站: 中央情報局 (Fri Jul 16 00:25:25 2004)

十面埋伏拍得很美     章子怡在牡丹坊跳舞的那段也很漂亮...
但我發現一個小地方出問題...嗯嗯...故事發生在唐代...
所以美美的牡丹坊 美美的背景都沒啥大問題
問題出在樂坊的琵琶手上...

話說...唐代的琵琶是橫著拿的,有點像拿吉它
並不像今日的琵琶是直著彈....= =+那是近代才改的...
張大導還有美術指導在歷史考據上還需要再多下點功夫...;

唐代樂坊圖
http://www.phoenixtv.com/home/phoenixtv/images/phoenixtv113876_l.jpg

─────────────────────────────────────

發信人: pollution.bbs@wretch.twbbs.org (pollution),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請問十面埋伏英文片名之意?
發信站: 無名小站 (Tue Jul 27 16:15:15 2004)

>   那[十面埋伏]此中文片名之意呢?
>   我直覺認為是:[章,金二人外有官府埋伏, 官府外有飛刀門埋伏...]
>   朋友則認為是:[在情感上, 背叛總是埋伏著...]

「十面埋伏」原本是國樂裡的琵琶古曲,在以下網址可以查到資料喔!

http://www.epochtimes.com/b5/4/5/5/n529777.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4/5/7/n531877.htm

我將文章內容複製在以下給各位吧!作者是楚天先生。

名曲賞析:《十面埋伏》       作者﹕楚天

《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簡稱《十面》。這首著名的的大型琵琶曲,也是中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其前身是明代的《楚漢》。《楚漢》在明代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

從精神氣質上的區別來劃分, 琵琶曲可分為兩個大類,即文曲與武曲,這類似於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之分。文曲一般旋律抒情優美、節奏輕緩、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於描繪優美的自然景色或表達內心細膩感情;

而武曲情緒激烈雄壯,節奏複雜多變,賦予戲劇性,多用右手力度較大的演奏技巧,擅長於表現強烈的氣氛和情緒。《十面埋伏》樂曲氣勢雄偉激昂,藝術形象鮮明。其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

《十面埋伏》樂曲以中國歷史上的楚漢相爭為題材,描繪劉邦和項羽在垓下決戰的情景,歌頌了楚漢戰爭的勝利者劉邦。樂曲極盡琵琶揉、挑、推、掃等技巧,淋漓盡致地渲染了戰爭場面,「聲動天地」,「金騎蹂踐」,極力刻畫「得勝之師」的威武雄姿,全曲氣勢恢宏,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

垓下決戰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名的戰役。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與西楚霸王在垓下(今安徽靈壁縣東南)展開最後的大決戰,劉邦起用韓信為大將,以30萬漢軍的絕對優勢把10萬楚軍圍困於垓下楚營內。

夜間,劉邦的謀士張良令會楚地方言的漢兵用簫吹楚曲,唱楚歌,以此動搖楚軍軍心。項羽聽到楚歌聲以為西楚已失,被困的楚軍則思鄉心切,鬥志瓦解,紛紛逃散,項羽身邊僅剩下千餘人,於是決定黎明突圍,返回江東,項羽愛妾虞姬自知難以一同突圍,遂自刎於軍中。

項羽騎著烏騅馬,帶領800多名騎兵,終於殺出重圍,渡過淮水時,所隨只有百餘騎,至陰陵(今安徽定遠縣南)時又因迷路而陷入沼澤地區。抵東城(今安徽和縣北)時只剩28騎相隨。

漢軍一路追殺,逼項羽引兵上了一座小山(此山位於現在安徽和縣北70里處,後被稱為「四馬山」、「九頭山」),與漢軍沖戰數次後,終於逃至烏江邊,此時只剩下他一人一騎,自感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

琵琶曲《十面埋伏》非常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是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音畫。

《十面埋伏》最早見於記載的是1818年出版的《華秋蘋琵琶譜》,在1895年出版李方園編訂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中將它改名為《淮陰平楚》。這是一首在民間流傳的傳統樂曲,早在十六世紀末,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書中就記述了當時琵琶名手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的生動狀況。

文中寫出道:「《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鬥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淒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悲,終而落涕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從這段文字說明可以看出,《十面埋伏》的內容、結構和音樂形象與《楚漢》一曲所描述的大體一致,證明它的流傳年代是十分悠久的。

自《華秋蘋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共十三段;《李氏譜》名《淮陰平楚》,隋秦漢子,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共十八段;《養正軒譜》稱《十面》,一名《淮陰平楚》,共十八段;《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共十段。

琵琶曲《十面埋伏》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大型套曲結構的形式。根據直隸王君錫傳譜的《華氏譜》,全曲可分為三大部份,共十三個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強的標題。

這些標題是: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第一部份描述漢軍大戰前的準備,著重表現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共包括前五個小段。樂曲的開端描述了戰爭的準備階段(從列營到走隊),琵琶在高音區奏出了強烈的轟鳴聲,並且由慢及快,表現了一種威武逼人,催人上陣的氣勢。那模擬戰鼓聲、軍號聲、馬蹄聲等古戰場的音響,然後進行排陣、點將等等,都是古戰爭中必有的內容,生動地表現了漢軍戰必勝、攻必克的高昂鬥志。

真正精彩激烈的在第二部份,即第六、七、八三個小段落(從埋伏到九里山大戰)。這一部份是全曲的中心部份,它形象地描繪了楚漢兩軍殊死決戰的激烈情景。埋伏表現了伏兵四起,楚軍被重重包圍的情景,然後是在雞鳴山進行一段小規模作戰,到九里山大戰則是全曲的高潮。

運用琵琶高超複雜的絞弦技巧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慘烈:人仰馬嘶聲、兵刃相擊聲、馬啼聲、吶喊聲等等,令人驚心動魄。而中間一段琵琶長輪模擬的簫聲,隱約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項羽兵敗的結果。

第三部份是戰爭結束,它著重情緒的描寫,包括最後五個小段落(項羽敗陣到最後):項羽自刎,劉邦得勝回朝,音樂結束。前兩段寫項羽失敗後在烏江邊自殺,低沉的音樂氣氛與前面的高潮形成鮮明的對照。其中「烏江自刎」這段旋律淒切悲壯,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歌的藝術形象。後三小段描述漢軍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種種情景,表現了漢軍將士們高歌勇進的形象和勝利歡樂的心情。

《十面埋伏》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至淋漓盡至的地步,創造了以單個樂器獨奏的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名作。

─────────────────────────────────────

發信人: pollution.bbs@wretch.twbbs.org (pollution),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請問十面埋伏英文片名之意?
發信站: 無名小站 (Tue Jul 27 17:09:42 2004)

若根據楚天先生的文,
「十面埋伏」這首曲子最早的出現時間,應該約是在明代。

因此若這部以唐代為背景的電影「十面埋伏」的內容或精神方面,與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之表現楚漢垓下決戰有所相關涉,恐怕是不合理的。

楚漢相爭固然早於唐代,但此首曲子大致成於明代。

故電影「十面埋伏」一名若是取自琵琶曲名,可能犯了歷史方面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