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轉] 談談對《英雄》色彩的感受
發信站: OpenFind 網路論壇 (Tue Jan 21 01:39:54 2003)
本人學美術出身,現在從事的是電視行業,色彩充斥在我的生活中。
老實說,早先我對《英雄》並不看好,雖然我一直認為張藝謀是大師,但已經有了 《臥虎藏龍》,我害怕 《英雄》無法超越《臥虎藏龍》,那種大寫意的淡彩、山水畫一般 的飄逸當真已經成為經典一筆。
但當某天看到這樣一篇文 章:“影片先後出現了紅、 藍、白、綠、黑五種色彩,每種畫面色調都有不同的喻意, 對推動故事發展,刻畫人物性 格都起到了烘托作用。”“殘劍和飛雪的愛情在張藝謀的攝像機 裏,也從紅色的狹隘、藍 色的憂鬱、綠色的激盪到最後白色的殊途同歸,一點點偉大起來。
張曼玉也從紅色的冶艷、綠色的浪漫、藍色的質樸到最後白色的傷心。”到底有幾種色彩?到底誰說的對?不 禁心痒難耐,終於擠進了電影院去親身領略大師運用色彩的風範。
現在,我也許可以談一下自己對《英雄》中色彩的感受了。
整個影片其實又包含三個故事,而所謂色調在本片裏其實就是故事講述者的心理反映,因而影片中也只有三種色調。
第一種色調的色彩:紅
這是無名給秦王編造的殘劍飛雪的故事,因為這根本是編造的,紅色的基調反映出無 名心中的躁動;而紅色 的故事中又包含了忌妒、怒火、痛苦,這一段在飛雪將如月斬殺後 滿天黃葉變成紅色達到極致。
第二種色調的色彩:藍
這是秦王發現了無名真實的意圖時,心態依然能保持平穩,英雄惜英雄時所想像的完 美的殘劍飛雪的故事; 藍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平靜、愛情、犧牲,在無名和殘劍水上的激鬥 後殘劍守護在飛雪身邊時達到極致。
第三種色調的色彩:綠
這是殘劍給無名講述的故事,殘劍心態已經返樸歸真,柔和的綠色也為幾乎真實的描述添加了一些祥和;紅色的故事裏包含了超脫、浪漫、博愛,這一段在殘劍放棄刺殺秦王,秦宮無盡的綠紗緩緩落下時達到了極致。
但白色和黑色呢,這分明也出現在影片裏。其實這就是最大的一個故事,也這是張藝謀給我們講的故事:整個影片。
白色出現在無名真實的敘述中和殘劍飛雪的結局上,黑色從影片的開始、秦宮的面對、無名長空的決戰一直到無名的結局幾乎貫穿影片。白色和黑色這兩種無彩色告訴我們這兩種顏色下的故事沒有感情色彩,是真實的,至少是影片中的真實,所以這兩種顏色並沒有構成色調。
影片本身只有前三種色調,而整個故事的不帶色調正把色光的三原色紅、 藍、綠加上白和黑的輔助所交織成的所有的顏色從而構成的色調定位全部交給了 觀眾,在色彩的運用上,《英雄》已經完全超越了《臥虎藏龍》。
看罷英雄,良久回味影片內外英雄;遙想英雄,不知今生能否也做英雄。
> -------------------------------------------------------------------------- <
發信人: "1877" , 看板: movie
標 題: [轉] 英雄雜感:不以成敗論英雄
發信站: OpenFind 網路論壇 (Tue Jan 21 01:55:23 2003)
近幾天似乎每個人都成了影迷,見面就問你去不去看《英雄》────似乎不去看就有點落後了似的,就跟不上時髦 了。
我自然是愛趕時髦的,剛剛在杭州的首映日看完《英雄》,一個陰雨綿綿的傍晚。如果從意境上來說,這應該是適合聽老謀子講述《英雄》故事的。
劍客,始皇,宮廷。長燭,賜酒,對飲。
殺氣,濃得化不開得殺氣!
是否讓你想起了古龍?僅僅這樣你可能覺得還不夠,那麼“去,就是死”,“死就一起死”這種絕對的愛情 表白呢? 那麼“劍的最高境界是和平‧‧‧‧‧其一是手中有劍,心中有劍;其二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其三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這種純粹精神上的悟道呢?那麼無名和長空,殘劍那兩場意念上的決鬥呢?那麼飛雪和如月那場漫天黃葉的博殺呢?
古龍靠著這獨特的風格硬是奪得了武俠小說的半壁江山,而今又展 現在我們眼前,只是這一次再也沒有文字之外的浮想聯翩,張藝謀用最直接的視覺元素將它鋪陳開來:多情劍客無情劍,情到濃時情轉薄。
飛雪,殘劍乃曠世劍客,二人相互愛慕,為報飛雪殺父之仇二人聯袂刺秦,雖三千兵士不能擋卻因殘劍的突 然 放棄而作罷;無名為報滅門之恨隱忍十年,苦練“十步一殺”絕技,與長空祕密聯手設局:無名假殺長空,取其劍; 隨後將刺秦之意明告飛雪,殘劍,請二人相助;
殘劍執意不殺始皇,飛雪報仇心切刺傷殘劍,無名假殺飛雪後再取 二人之劍領賞:十步之內與始皇對飲。不料始皇識破無名,悟出“劍的最高境界是和平”並請無名決定殺與不殺,無名為始皇氣魄所震服,在重重殺機中突然明白殘劍贈字“天下”的深意:俠之大者是為天下蒼生!無名死於亂箭,始皇厚葬之;飛雪殘劍以死徇情。
殘劍飛雪,長空無名,始皇如月────張藝謀用這幾個具有強烈古龍風格的標準武俠姓氏,輔之以侵略性的視覺沖 擊和東方音韻打造了《英雄》,同時更是採用跳躍性極大的分段式敘述方式增加劇情的撲朔迷離,用無名和始皇的一問一答的來展開劇情,然而你無法否認僅僅靠這樣的單薄身軀是難以承載“俠之大者是為天下蒼生,戰爭的目的是和平”這樣深刻的主題的:正如古龍的小說一般,雖然情節引人但是深度從來不 夠,僅僅是武俠小說而已。
當陳道明說出”和平“二字時觀眾的笑聲(包括我自己的),當“我是故意讓你看見的”殘劍贈給無名“天下”兩個字時觀眾的噓聲,都讓我為老謀子惋惜:成也英雄,敗也英雄!
《英雄》意欲拍一部具有深刻主題的武俠巨制,以平《臥虎藏龍》專美於前之憾,但是除了唯美的畫面,撼人的音效和特技外它並不能完成張藝謀的使命。
全片的配樂尤其是鼓點和深邃的琴聲讓人不斷的想起《臥虎 藏龍》, 可是《臥虎藏龍》已經讓人領略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就算是英雄也回天乏力。如果把《英雄》比作古龍小說,《臥 虎藏龍》則像是金庸小說:它將中國文化“中庸”的道家思想,中國文人固有的含蓄的情感表達以最唯美的方式展現給西方,《英雄》就算劍走偏鋒充其量也就是氣勢上略勝一籌。
可是《英雄》並非一無是處,起碼在宣傳上是成功的,估計票房決不會差:來杭州半年多,第一次看見排隊買票看電影的,第一次四部電梯全都是滿的。在這一點上我是真的佩服老謀子成功的造勢功夫,將一個人名,一部電影變成了一個品牌,一個賺錢的品牌。
有人喜歡拿老謀子的“奧斯卡情節”說話,似乎李安先拿了老謀子再想拿就是撿破鞋似的,好像《英雄》想拿奧斯卡就特別曖昧見不得光,我就不明白真要能拿一個奧斯卡獎,就算是單項的又怎麼了,有些人就是見不 得人好?!
不能僅以成敗論英雄,我還是支持老謀子────────di
> -------------------------------------------------------------------------- <
發信人: "1877" , 看板: movie
標 題: [轉] 向《英雄》鞠躬,然後,豎起中指
發信站: OpenFind 網路論壇 (Tue Jan 21 02:08:23 2003)
我的偶像張曉舟曾這樣說崔健:“如果你想朝他豎中指,還是先向他鞠個躬再說吧。”張藝謀也許不能跟崔健相提並論,然而說到《英雄》,我一下子就想到這句話。
10月下旬,《英雄》為獲角逐奧斯卡資格提前在 深圳小范 圍公映,只有少數人看了這部電影,然後很正常地出現了對《英雄》的批評,如它像一部“好萊塢 爛片”等等。我是想說《英雄》不是好電影來著,但是,張曉舟的這句話不由自主地冒出頭來:是的,如果你想朝《英雄》豎中指,還是先向他鞠個躬再說吧。
□一、鞠躬
《英雄》是華語電影中在商業上最具野心和誠意的電影。看完《英雄》,我有一個強烈的印象,張藝謀已然 躍 上廣闊的國際舞臺。至於從前我們關於他究竟能不能拍好城市題材,是不是只能拍農村題材這樣的討論, 我想張藝 謀是不會再介意了。在《英雄》這樣的電影面前,這種議論因為視野的狹隘而更像是一個玩笑。
把《英雄》稱作國產電影最具野心的作品,或者用“空前”這樣的詞來形容它,都不為過。與它相比,《天脈傳奇》這樣的電影只不過是粗製濫造的三流貨色,到2003年便不再有人想起。可是數十年後若有人寫中國 電影史, 卻怎麼都會提上一筆《英雄》。
《英雄》是國產電影的第一部“大片”,它具有一部“大片”應有 的一切元素:巨額投 資,3000萬美元應當是華語電影投資最大的一部;豪華陣容,張曼玉、梁朝偉、李連傑、章子怡等皆為已在國際影壇發展的當紅影星;製作精良,這個詞挺難描述,但卻是我看完這部電影最先打進我腦袋裏的一個詞。
記得當初同事去《英雄》劇組探班,發現其中兵士拿的道具都是真皮製成。這個細節應可以印證我對《英雄》的這一印象。上述種種,都使《英雄》可以躋身於眾多好萊塢大片之中而不用面帶菜色。
《時代周刊》說,《英雄》肩負了亞洲電影的希望;譚盾說,《英雄》是一場“視覺的盛宴”;《英雄》的 製片江志強說,它一定會讓好萊塢興奮地尖叫。因為處於中堅位置的香港電影的空前衰落,華語電影也隨之越來越面色蒼白,血氣不足。《英雄》在此時的出現就更有“救市主”的味道。
以我的經驗,《英雄》以這樣的品質,毫無疑問地,會成為國產電影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甚至也極有可能超過《臥虎藏龍》,躋身“2 億美元俱樂部”,成為華語電影的票房新霸主。在評介《英雄》的好與壞、是與非之前,必須承認,它的確是華語電影的救市英雄。
上述評價其實與藝術評判是兩回事,我會向所有我見過的人推薦《英雄》,但這樣做並不意味著我喜歡這部電影。鞠完躬,我將開始的批評。但很顯然,在不斷地伸出中指之前,我仍然要不斷地鞠躬。
□二、鞠躬,然後……
《英雄》是部很美的片子。
電影分段精心渲染的黑、紅、藍、綠、白五種色調,不僅創意新穎,而且使形式感得到非同凡響的強化;堪稱 經典的對打場面,至少有兩場。一是張曼玉與章子怡在黃葉林中對打,確可以用“視覺的盛宴”來形容; 一是梁朝偉 與李連傑在九寨溝湖面的對打,鏡頭從水底望上去,只見兩個人影輕輕點水掠過,如夢如 幻;
《英雄》而且大量運 用了CG特效,李連傑與甄子丹對打的戲,水珠凝結,劍穿水而過。《臥虎藏龍》的對打戲本來已經很精美,但跟 《英雄》比起來,甚至覺得簡陋了。周潤發在竹尖上未免笨拙,哪有梁朝偉與 李連傑在湖面點水的輕盈。
《英雄》在敘述上對《羅生門》的借鑒,為一些論者所詬病。但其實我仍然覺得這恰恰是張藝謀的技高一籌 之 處,“抄襲”經典從來就無可厚非,關鍵看“抄”得如何。《英雄》的此種“抄襲”顯得很有技巧,一方 面容易給人“很藝術”的錯覺,另一方面卻完全放棄了《羅生門》的晦澀與恍惚。
但,《英雄》其實是個沒有人味的電影。
《英雄》裏是沒有人的,裏面所有的人物都是符號,或者用來表達中心思想的例證。張曼玉、梁朝偉,這些優秀的演員對電影所起的作用其實只是他們的響亮的名聲,演技可拋在一邊。也許,張藝謀壓根兒就沒想過 人物塑造 這回事。
在電影裏,我只知道他們之間有些情感糾葛,但他們的性格,我毫無了解。而《臥虎藏 龍》裏,章子怡 (玉嬌龍)的任性、周潤發(李慕白)的“悶騷”,楊紫瓊(顧秀蓮)的深情含蓄,都令人印象 深刻。章子怡與楊紫瓊 在武館對打那場戲,一句臺詞都沒有,兩個女人的複雜的內心爭鬥卻抒寫得淋漓盡 致。
而《英雄》裏章子怡與張曼玉的戲打得漂亮得多,對於揭示二人的內心世界則毫無助益。
□三、豎出我的中指
《英雄》最令我不滿之處,是它在歷史觀上的空前倒退。
《英雄》裏,殘劍(梁朝偉飾)三年前曾經行刺秦始皇,但最終他放棄了。無名(李連傑飾)去行刺前,梁朝偉 寫 下兩個字勸阻他。這兩個字,秦始皇一猜即中,“天下”。於是,李連傑最終也扔下了行刺的劍。
“天下”(我真想在前面加上粗口三字經)。為了這***(此處刪去三個字)兩個字,多少白骨,多少雪白血紅, 都可以輕鬆地一筆勾銷,一個轉身就忘卻。《英雄》裏沒有心思也沒有勇氣去表現被虐殺的鮮血和屍體,有的只是對通過CG特效,製作出來的滿天蝗蟲般的箭簇表現出的津津樂道。
同是第五代的陳凱歌,三年前也拍了 同樣題材的一部電影,《刺秦》。我雖然不喜歡陳凱歌,《刺秦》也曾釀成也許是空前的慘敗。但對於這部電影,我一直保持著我的尊敬。《刺秦》裏,卻出現了大量的屍體,兒童的,被活埋的,令人瘋狂的。
《英雄》的秦始皇氣宇軒昂, 哪怕他在三年內讓大殿空空盪盪,不敢讓人近其百步,他也一樣能夠氣度不 凡;《刺秦》裏的是一個時常歇斯底裏 的有時猥瑣的秦始皇。
《英雄》甚至為秦始皇的出爾反爾也找到了堂而皇之的理由。秦始皇以“心中無劍”勸誡李連杰“不殺”, 而李連杰將走出宮門時,眾大臣則反過來勸誡秦始皇發佈“殺”命,如果不殺,則破壞了秦始皇制定的律 法,不利於一統天 下。於是秦始皇一揮手,萬箭齊發。
陳凱歌在《刺秦》裏質疑的是,歷史車輪的所謂前進中,所謂的“必然”帶來的可恥的鮮血。從19世紀末開 始, 現代哲學諸家就紛紛對這種“必然”進行了嚴厲的質疑。更遠的中國古代,也早已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悠長嘆息。可惜,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卻繼續著“天下”的陳辭濫調。
陳凱歌是文人,他最大的優點和毛病,都在於他散發出的精神貴族的文人氣味。張藝謀不是文人,他最大的優點和毛病也都在於他在文人氣質方面的缺失。
片尾,字幕浮起,秦始皇終於一統天下,從此天下太平,人民安定。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被刻意忽略 了。
這是我在看完《英雄》,向張藝謀充滿敬意地鞠一個躬後,豎起一根中指的重要原因。
原載於《衛視周刊》
> -------------------------------------------------------------------------- <
發信人: "1877" , 看板: movie
標 題: [轉] 關於《英雄》的只言片語
發信站: OpenFind 網路論壇 (Tue Jan 21 02:10:40 2003)
天下之大能容萬物,天下之小容不得兩國。
趙地最早是有由周繆王分封給造父,從此造父後代以趙為國、以趙為姓;而秦國則是周孝王封給趙氏後人非 子,並封地稱秦,恢復贏姓。面對秦趙兩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國家,為何會到達如此地步?為 何要讓大家墮入 萬劫不復的戰火之間?因為“天下”二字,各國皆想獲得天下,同時又怕別國取得天下。秦國在商鞅變法中強大,六 國因恐秦而六國大封相,也因懼秦而連橫。
因為趙國有廉頗、藺相如兩位賢將,秦昭王為安撫趙國,把孫子異人(秦始皇的父親子楚)送到趙國當人質。 在趙國受到非人的對待,也使秦始皇對趙國產生非常深的仇恨。
《英雄》故事改編自《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張藝謀通過唯美的鏡頭(杜可風功不可沒),表現在當時最動盪的社會中,一位因復仇而要刺秦,又因蒼生而放棄刺秦的刺客故事。故事本身不算複雜,而且電影的相同故事多種不同情節的處理方式明顯是“學”《疾走羅拉》(《Run Lora Run》)。其利用各異的顏色,搭配不同的場景, 在視覺上讓不同的意境展現於觀眾眼前。
紅──展現了在無名口中編造的悽美世界:在紅色世界中,樹上飄落的落葉,劍上滴落的血,無論是何處,都處在不安定的狀態,無名也因編造的故事而內心 激盪;
藍──展現了在秦王自認為真實的世界:在藍色世界中,玉杯中靜止的水,湖中靜止的水,一切一切都是如此的安靜,秦王對謊言識破後,心中楚變不驚的狀態也不過如此;
綠──展現了無名眼中的真實世界:在綠色世界中,秦宮飄逸的幕布,令無名心中對“殺,還是不殺”的選擇非常迷惘;
白──展現了真正獨立於真假之外的真實世界:在現實世界中,一切都處於亦喜、亦怒、亦哀、亦樂、亦真、亦假中。
可惜本片敗筆在音樂上邊,《英雄》使用的樂器與《窩虎藏龍》裏使用的太過相似,但《英雄》表現的是戰國時期,而《窩虎藏龍》表現的卻是清朝。兩個歷史時期相差上千年的音樂居然如此相似,不能不說是敗筆。
就好象世界本來就沒有對錯之分,電影本身也沒有對與錯之分。
但因為過度的抄作,同時也獲得了許多的罵名。
但無論名聲是否好壞,張藝謀還是贏盡了天下的名聲。
罵得越多,對票房的影響反而是正面的。
天下,誰的天下?
秦王?趙王?萬物?還是張藝謀?
這個問題縈繞於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