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yaowen.bbs@bbs.cs.nccu.edu.tw (yaowen), 看板: movie
標 題: 成全「天下」者為「英雄」?《英雄》電影評論
發信站: 政大資科貓空行館 (Tue Jan 14 16:37:48 2003)
成全「天下」者為「英雄」?
(《英雄》---「新法西斯主義電影」即將上演。本文歡迎轉寄)
張藝謀導演的《英雄》,終於要在本週上演了。距離那場選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盛大舉行的全球首映會,遲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也因為這樣的時差,讓本人「有幸」早一步在日前旅次香港時,先睹這部影片的「鋒頭」。
在影片發行商強勢的媒體炒作下,「秦王」、「無名」、「殘劍」、「飛雪」、「常空」、「如月」等六位片中的主要角色,相信很快就會進入台灣民眾近期的資訊印象中。而在影片的內容與製作上,即使張藝謀一再強調這部影片的創作性格,但是只要對近代電影稍有常識者都會發現,這部片中的矯飾程度,實在很難令人信服他的原創性:
在武打招式及配樂上模仿李安的《臥虎藏龍》;形式美術上刻意模仿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場面氣勢上有黑澤明《亂》的影子;劇情的敘述安排上又有《羅生門》的結構。如果扣除以上幾項電影創作的重要元素後,那麼這部影片唯一可稱得上創作元素的,恐怕僅剩下劇本內容這一項了。
《英雄》在大陸、香港上映一個月以來,有關的影評幾乎都在上述的形式、結構上打轉,或者逕將此片與張藝謀過往的作品相互進行比較、批評一番。再前一步的思考甚少。極端的一例倒有,一位香港商業電台的主持人杜汶澤,在一次訪問八卦藝人吳君如時,信口對《英雄》的評語倒是一針見血:
「我讀得書少,不要說讀到中五,就算是小學六年班,我看小學社會書都有講秦始皇焚書坑儒是一個暴君,殺那麼多人,怎麼說他護國護民呢?」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中、港兩地文化界人士,在本人可及的資訊中,要不是汲汲營營參加該片發行商的邀約、出席首映會肯定該片的成就外,就是有點無關痛癢地針對該片的敘事結構、美術形式等進行批評,針對劇本核心的實質討論並進行深刻批判者並不多見。
「笨蛋,重點在劇本的內容意涵!」如果套這句柯林頓的競選標語,來總結過去一個月可及的影評,雖然有點刺耳,但應該還不過份。也就是說,本人以為《英雄》一片最大的詭計、甚至可稱得上陰謀的地方,其實就在它的劇本內容上。
這部電影的原著劇本,出自李馮、王斌兩位作家,外加導演張藝謀。其中主要發想由李馮當綱,他是南京大學中文碩士、擅長以中國的歷史為本進行創作,因此又被稱為「新歷史主義」的小說家。而王斌則是張藝謀搭檔多年的劇本班底。
就在這樣「新歷史主義」的寫作背景下,「成全天下」、共創「世界和平」、「實現大我」等意念,就成為了《英雄》一片的最高宗旨。而人們所熟知正史中有關秦王滅六國後自稱始皇帝、統一文字及度量衡制度,乃至道儒史家所咒罵的焚書坑儒等等瘋狂事件,在影片中也都藉「成全天下」這最高宗旨,偽裝或掩飾了上述歷史作為中暴力恫嚇的本質,並且對片中幾位刺客(或現實中的異議者)進行意識上的說服。
如此粗暴地扭曲歷史,難道就是李馮所謂的「新歷史」?
雖然這是一部商業性質的武俠電影,理應無須面對如此嚴肅的批判思考。但如果觀察這部影片的幕後運作,尤其該片積極參與國際影展、爭取國外放映機會的舉動來看,若再多事地套上當今中國在國際政經權力的位置地圖,實在很難不令人有所聯想。
對熟知的中國歷史進行有意或無意的竄改,其實也不止於《英雄》這一劇本而已。太久遠的事不提,就以小一點的事如:去年底中國新訂的高中歷史教學大綱中,認為不能將岳飛、文天祥等歷史人物稱為「民族英雄」的事件爭議;
大一點的事如:掩蓋八九年六四事件的發生等等就是例證。如果自己的歷史不能坦然面對,或者當華人一致譴責日本竄改南京大屠殺歷史時,也可否想過有一天,害死岳飛的秦檜,可能在中國歷史上獲得平反。
當然,任何人都無權過問他人神聖而自由的創作意志。但對這部影片或劇本的出現,尤其中國又是嚴格施行電影出版檢查的國家而言,就顯得特別突兀而非比尋常了。也就是說,《英雄》其實展現了它政治正確的一面、甚至可說是非常正確的一面。若非如此,中國軍方何故動員數千名軍人參與拍攝?難道只是張藝謀的魅力而已。
而政治正確的面向,約略可以從對外與對內的兩個面向來談:
對外的部分,選擇秦王朝這樣一個中國歷史上,以武力手段遂行統一的帝國進行拍攝背景,並在影片中展現出令人震懾的武裝軍容。就在積極爭取進行全球放映的同時,其中的電影言語,不正是想透過影片中的「閱兵儀式」,藉此炫耀、並展示新崛起的中國壯盛的軍容;所釋放的訊息不也正是警示當今世界各國,請特別注意崛起的中國,他已然強盛的有如影片中的秦國一般嗎!
另外,對內的部分,張藝謀、李馮藉著劇中人物「殘劍」,來表達同意或嚮往秦王「為天下(蒼生)、護國護民」的理念,並在放棄行刺秦王的同時,意圖說服「無名」、「飛雪」,應在「成全天下」、「完成大我」的前提下,放下自身所肩負的國仇家恨,玉成秦王一統天下並施行其「護國護民」的理想。
不管張藝謀或李馮心中是否真的相信秦王「護國護民」的理想,但就正史的記載看來,荊軻刺秦時天下尚未統一,而劇中的時空背景也應是如此。那秦王爾後發兵剿滅其他國家,以及統一後焚書坑儒等行動,難道就是秦王「護國護民」的表現?如此強言附會,顯然有著極深的謀慮在裡面。
這深沈的謀慮究竟是什麼,影片中不曾明說,但意識卻是赤裸明白,那就是大一統的思想:任何的反對異議,都應該在「天下」這個大我的前提下捐棄不計,如果有必要,甚至應該像「無名」一樣,在影片的最後捐軀,成為「英雄」。
但歷史中的極權政體,有幾個會在得到天下後主動地做起真正護國護民的仁德施政?即使有,也沒有長久過。正因為如此,也才會有了現今民主多元政體的出現。而《英雄》一片的出現,究竟是在合理化極權政體存在的必然性,還是這部影片僅僅是資本主義社會商業邏輯下無奈的變種異形,就請眼明的看倌自行評斷。
如果中、港兩地對《英雄》的影評,或因政治體制、或因文章篇幅、甚至因為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條的陰影而有所保留,那在台灣呢?看戲的觀眾們,是不是也能夠在好奇前往觀影的同時,也對《英雄》迸發出不一樣的批判思考。
面對這樣一部「新法西斯主義」電影,進不進電影院捧場是每個人的選擇,如果進去了,請務必記得帶著會思考腦袋進去,並且記住,秦王朝在其「護國護民」的施政下,僅僅維持十三年的壽命而已。
> -------------------------------------------------------------------------- <
發信人: blarewitch@kkcity.com.tw (季節性情感失調), 看板: movie
標 題: 英雄神話--中國,是幕後製片人? 文/技安
發信站: KKCITY (Thu Jan 9 15:32:25 2003)
作者: blueseed (Blueseed) 看板: Movie
標題: 【轉貼】英雄神話--中國,是幕後製片人? 文/技安
新台灣新聞週刊第354期
時間: Tue Jan 7 23:44:43 2003
【英雄】熱熱鬧鬧推出(或者套用一句台灣影劇新聞最近很喜歡用的「很『火』」這種「內地」俗語?),終於在中國與香港上映,最近也要來台灣了!配上奧斯卡外語片提名,李連杰、張藝謀先後都來台灣打片。這部號稱「比【臥虎藏龍】預算更高、演員更優」的「華人電影新希望」,好像可以一解多年來愁眉不展的華語電影市場!
張藝謀導演、杜可風攝影、譚盾配樂(加上殘障小提琴巨匠帕爾曼獻藝)、王菲主唱、程小東武術指導,搭配上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這些國際級巨星,耗資美金三千萬元的預算,【英】從開拍之前一直炒作到現在,似乎從來就不是一個應該有問題的電影。
而章子怡、譚盾、李連杰等人,又與之前的【臥】或多或少有對比關係(李連杰原本要飾演周潤發的大俠一角,卻沒有談成),這兩部電影上映之後,也被直覺的拿來做比較,當然,在電影藝術與技術上面的成就,是相當見仁見智。真正可以討論的,倒是【英】背後,一些促成神話產生的邊際效應。
電影敘述戰國時代,秦始皇統一天下,來自各國的刺客準備擊殺這位暴君,但是這些(劇情虛構的)刺客,每每到了最後關頭,都自動放棄。因為,他們經過刺殺過程的一番洗禮後,都認為秦始皇即使是暴君,但是能夠一統天下,結束中國七百多年來的戰亂,是真正能為人民謀福利的君主,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樣的劇情,聽起來很熟悉是吧?
對於秦始皇的評價,在毛澤東時代就引起過爭論,如今中國政府藉由電影的塑造(政府與這部電影的關係,容後再述),終於將這個神話拍版。
正好在首映典禮之前不久,一位二十二歲、北師大心理系四年級的女學生劉荻,在網路上以匿名的方式,寫了幾篇批判中國教育部長陳至立(據說是江澤民情婦)的文章,竟然遭到國家安全局以「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罪名逮捕。
劉荻所不滿的,就是陳至立主導,要將岳飛剔除在中國民族英雄行列之外的事情(因為岳飛抵抗的金人是民族一份子,與國家統一政策不符)!劉荻事件剛落幕,【英】接著來。
北京的幾位大膽知識分子,在網路上以「三千萬美金買的威而剛」,來嘲諷【英】提供給江澤民的服務。香港著名的資深影評人石琪也撰文指出,【英】片中「藉秦王來表達對中共政權的看法:說明執政黨雖有暴行,引起悲憤,但不應忽視其貢獻。……怎麼能強要求戰國時代各國棄械投降,接受秦的侵略?……該片尤其表白立場:反秦只會增添惡果,必須維護強秦,亦即擁護當今政權,一統天下,切勿反叛!」
【英】的政治正確,為祖國統一大業貢獻心力,讓人不得不懷疑中國政府幕後有幫張藝謀出錢。雖然張藝謀一直否認,但是有香港記者懷疑首映記者會上,掛名製片出品的張偉平與江志強,卻沒有被請到台上來接受訪問,事情很詭異。
而在中國境內,即使要籌到五百萬美金來製作電影都有困難,更何況是三千萬以上(張藝謀也是一位擅長宣稱自己的作品被當局禁演、又被限制出境,以「受迫害行銷術」在各影展上斬獲的炒手)?而且,本片又沒有跨國投資背景。
十二月十七日,【英】片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舉行有史以來罕見隆重的首映典禮。根據人民日報的報導,為了要防堵偷拍盜版,典禮上面採取空前的保護措施,全世界的記者都要經過搜身,連中國政府當紅新貴曾慶紅的胞弟曾慶淮,都沒有例外。
在放映廳裡面,有二十多個來自北京「青鳥」健身中心的壯漢,拿著黑色垃圾袋,強制將現場來賓任何的攝影器材、手機等物品沒收,廳前兩側,還有多位保全人員拿著望遠鏡猛瞧觀眾席!而放映後的記者會大廳,兩側還有巨幅標語,上書「為中國電影加油!為英雄出征奧斯卡壯威!」。從這個場面可以得知,中國政府在這部電影幕後所扮演的角色,份量實在不輕,否則,有誰可以動用到人民大會堂辦首映典禮?
有趣的是,一位北京某報的影劇記者,在別家報紙的報導上面,被影射在看首映的時候睡著了!這個記者看到報導,急急忙忙趕到廣州去,跟張藝謀當面澄清他沒有睡覺,有中國網友評論,是什麼樣的勢力可以讓這個記者嚇成這樣?
為了宣傳【英】,港星梁朝偉在接受西方媒體訪問的時候說:「我贊同這個看法,……例如六四事件期間,我沒有參加(在香港舉辦的抗議)遊行,因為中國政府做得對,維護穩定對每個人都好。」這段談話,在十二月被媒體披露,引起香港群情激憤。梁朝偉本人與經紀人多次出面澄清,卻越說越迷糊。香港立法會議員司徒華,甚至語重心長表示:「人心不可侮,名伶當自重」、「梁朝偉的良心泯滅了」!
這些風波在香港與中國炒得很熱,台灣媒體的報導卻「獨漏」。耐人尋味的是,【英】在香港上映的票房開頭蠻熱的,卻沒有後勁,被梁朝偉主演的另一部警匪類型電影【無間道】壓過,【無】片成為年度票房冠軍,這或許是梁當初始料未及的?
台灣媒體有興趣的,反而是【英】的美國發行商不想將此片報名奧斯卡。針對此,台灣多篇影劇新聞試圖重燃當初【臥】的民族意識抗爭,甚至質疑「老美看不懂這一片」。
很奇怪的,今年迪士尼公司也獨漏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舉世稱道的【神隱少女】(迪士尼為美版發行商),捧自己出錢卻評論欠佳的【星銀島】角逐奧斯卡最佳動畫,我一直都沒有看到日本人冷言冷語的評論。一個民族和國家的高下,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
香港影劇界不懼威權,多人挺身而出質疑【英】片的神話,鏗鏘有力。對照台灣影劇界,記者評論一面倒吹捧,影劇藝人為了錢進中國,善待中國影人卻狠批自己政府,在金馬獎演出「政治不介入藝術」的鬧劇。北京出了一個勇敢的大學生劉荻,台灣大學生在網路上捍衛【英】片的狠勁反而是另一個對照。恍惚之間,我不知道究竟哪裡比較像中國的領地?
> -------------------------------------------------------------------------- <
發信人: armida@bbs.ee.ntu.edu.tw (armida), 看板: movie
標 題: 簡談《英雄》的時代背景與意識型態
發信站: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Mon Jan 27 07:05:56 2003)
戰國時代的民眾,所受到的戰亂痛苦,是我們現代人所難以想像的。春秋時代初期,大大小小的國家有數百個,到戰國末期相互殺伐到主要只餘下七大國,這其中有著多少血腥兼併。戰爭頻繁,並非只因秦所發動的兼併戰爭,而是所有國家都在相互兼併。戰國初期,魏國強大,掠奪了黃河以西的許多領土,若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秦是有可能為魏所滅。
就算是不屬七雄的宋國,也是曾經仗著軍隊,向外佔領四鄰土地,直至四周國家聯合起來將其滅亡。最早有能力統一天下的,是富甲天下的齊國,齊國一度滅宋併燕,不可一世,結果其餘六國一致聯合起來發動戰爭將其擊垮,並瓜分其國土,致其只剩莒與即墨兩城,苦撐許多年後,才在田單率領下,又驅逐佔領軍而復國。秦國也曾被信陵君所率的六國聯軍攻擊,而退守函谷關。
戰國時代並沒有民族國家的觀念,而是宗族觀念。事實上,許多人根本沒有祖國觀念,例如李斯是楚國人,反而到秦國擔任宰相,助秦滅楚,商鞅是衛國人,卻會至秦出仕任職。無名放棄刺殺秦王,根本不算什麼,就戰國時代的實際情況,可能無名反而會甘為秦王任用,而去刺殺秦國之敵。
戰國時代的七大國都是侵略國,否則在激烈的爭戰下早就不存在了。雖說秦國嚴刑峻法,但秦國的吏治卻是較為清明而有效率。坑殺他國軍卒最多的白起大將,是在秦昭王時,當時大儒荀子卻曾入秦對談,還稱贊入秦所見官風樸實,有古遺風,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去翻閱《荀子》一書。秦始皇的統一過程,反而較少坑殺降卒的行為。
如果將劇中秦始皇的角色,以漢高祖劉邦或唐太宗李世民代替,或許無名的放棄刺殺就不會引起如此多反感,但這只是後見之明。如果秦始皇死後,不是在趙高的陰謀下讓幼子胡亥篡位,而是順利由太子扶蘇登基。以扶蘇反對焚書坑儒的性格,早為當時天下百姓所仰望,說不定就是一番文景之治,而秦朝或將延續數百年,今天對秦始皇的評價也將稍微不同。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沒有與民休息,卻大肆奴役民眾,天怒人怨,才會終至敗亡。但劇中無名又怎能見到後事,當時沒有民主國家,無名與殘劍不將天下托付秦王,也只能託付其他王者吧?
認為統一不好的人,總是舉歐洲為例,認為歐洲沒有統一,所以進步發展。但是印度數千年來,也未統一,至今仍有多種語言文字,並沒有如此進步發展。歷史上的因素很多,不是統一分裂就可簡單論定。
現代世界雖然沒有如此殘酷,可是有許多實情也是被掩藏。大家都知道法西斯主義與共產主義所造成的浩劫,然而美國在二次大戰後,故意讓西線德軍戰俘關押在集中營,在沒有營舍的雪地中凍餓,只能用手指在地上挖出洞窟以躲藏禦寒,以至百萬以上的德軍戰俘饑寒交迫至死,此事幾年前才由一位加拿大作家揭發,也不比秦趙長平之戰坑殺四十五萬人遜色。
美國南北戰爭雖說是解放黑奴的戰爭,但北軍為了取得勝利,殺進南軍家鄉的北軍,卻在南軍的後方家鄉,幹起了兩光政策─搶光、燒光。用燒搶擄掠的方式,大肆在南軍土地上破壞。而林肯或許也可算是無情統一的民粹政客。
他原來是以激進的廢奴政策當作競選口號,而成功選上總統,一旦選上,卻又馬上轉變態度,宣佈不會採取競選時所鼓吹的激進政策,但南方各州已經火了,所以就團結起來,宣佈依照美國憲法各州可以自由退出聯邦的原則,而集體退出聯邦,另組一個邦聯。
事實上,當時有的州議會,因為林肯強要南方不准退出聯邦,而認為林肯違反了美國憲法,反而加入南方。林肯最後還是訴諸武力統一,而今天他還是被美國尊崇著。
把《英雄》電影中的秦始皇角色,換成李登輝或陳水扁。把「天下」換成「台灣」。在愛台灣的大義名份下,獨派民眾不也無視於兩位總統交結財團糜亂政府的行徑,而大力支持,無怨無悔,只是為了一個台獨夢麼。
《英雄》中的無名,至少終究還作了虛刺的動作,並留下警言給秦王。現今許多獨派的作為,不就像是電影中最後一擁而上的佞臣,只會喊著:「大王!殺不殺!大王!殺不殺!」般著仰望著他們嗎!
《英雄》此片最後故意造出群臣一擁而上的場景,是故意造出的影像印象,就是要反諷多數人的起鬨諂附,表現出只有真正英雄才能慨然獨行,無畏地面對群眾與權力的壓迫。
歷史上的是是非非,並非可以簡單論定。當我們在批評別人被意識型態洗腦時,最好先檢查是不是自己早已被洗腦了。
========================================================
發信人: armida@bbs.ee.ntu.edu.tw (armida),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簡談《英雄》的時代背景與意識型態
發信站: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Mon Jan 27 10:20:14 2003)
: 不過我對秦始皇較少坑殺降卒這一段頗有異議
: 我記得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之後,背後隱含的意義是
: 六國中唯一能與秦抗衡的精銳全部消滅了
: 於是六國對秦是越來越畏懼了
: 還有什麼降族好坑??連哭墓的人都沒有..
: 有興趣的人是可以查查資料,多年爭戰,
: 人口是銳減到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的地步。
當時各國都是多生,所以只要再二十年又會有大量兵卒充軍。
秦國本身人口也不多,秦趙長平之戰時,已下令徵調十五歲到七十歲的男子一律入伍,不能作戰者,就充作後勤運輸人力。
事實上,當時齊國還是秦國以外的最強國,可是因為齊國曾遭六國聯攻,幾至亡國。所以田單復國後,齊王採取了和平中立政策,對於其餘六國的征戰,一律不管。
當年秦趙長平之戰,趙軍被秦軍所圍時,曾向齊國求救,其時秦趙二軍都戰至強弩之末,只要齊軍一出,秦軍腹背受敵,只有退兵的份,可齊國還是嚴守中立,直至趙軍投降。
(此處順便訂正前文,信陵軍是率五國聯軍攻秦,齊國並未參與。)
齊國嚴守中立,國內瀰漫著和平主義。
坐視其餘五國逐一滅亡,最後當秦國攻滅燕國與楚國後,從南北兩向進攻齊國,齊國不經一戰就全面崩潰,秦軍直入國都臨淄捉拿齊王,將其移送到洛陽一帶囚禁,而就滅亡齊國。
秦國雖有強勢,若無秦始皇的能力,也未必能統一天下,曾有一位舉重慘死的秦王,就是崇尚武勇,養了一堆大力士,喜歡比賽力氣為樂。結果在有一次比賽舉重鼎時,竟然因為舉鼎過重,而折斷脛骨致死,如此蠻勇的秦王又何可統一天下?
秦始皇用了客卿尉繚的計謀,以重金收買分化敵國的大臣,若不能收買者,則派刺客暗殺。所以終能使六國沒有團結一致抗秦。
戰國時代自從吳越爭霸中,吳王夫差因為不忍而沒在戰勝後滅亡越國,
後來卻換來在二十多年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雪恥復國下被越國滅亡。
這個例子下,各國之間就開始了無情滅國兼併,以不讓敵國留有機會反擊。
春秋戰國曾有徐王嘗試施行仁政,也吸引了許多百姓投靠。
可是因為仁政省勞役、薄賦斂,相對來說,就無法建立起強力的武裝力量。
結果雖然風評很好,卻無法抵擋鄰近敵軍的進攻,
一戰亡國,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不過以血腥起,以血腥終,當秦始皇夷滅六國,睥睨天下時,哪曉得冥冥中上天給他安排了一個報仇的小兒子─胡亥。胡亥在統一天下前幾年出生,是秦始皇最為寵愛的小兒子,結果這個愛子,卻篡位奪權,並大殺功臣宗親,將其兄弟姐妹與前代功臣殺得幾乎精光,大多送去給老爸陪葬。
而天下最後竟落入一介平民─劉邦之手,當年秦國在進行統一天下的大戰時,劉邦還只是個在楚國遊手好閒的年輕混混,有誰會想到最後竟是如此一介莽夫,開創了爾後數百年的王朝呢?而當年所有的王國貴族,竟然幾乎全滅,就連秦國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