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Ourmovies
標題: 《花樣年華》:隱而未顯、顯而未彰的愛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Tue Jan 27 21:50:32 2004)
大部分的電影是在敘述一段極具張力的故事,有些電影則是故事性較弱,純粹以技術層面取勝,而少部分電影是在展現對事物的緬懷與情感。
那麼《花樣年華》呢?
《花樣年華》不僅僅是綜合上述特點,
將男女情愛的欲去還來、含蓄待放描寫的極為細微,
並且將一種時代性的氛圍再現的淋漓盡致。
故事呢,就是這樣開始的…
「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
她一直羞低著頭,
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
他沒有勇氣接近,
她掉轉身,走了。」
《花樣年華》的劇情其實很簡單,60年代的保守風氣,
阻礙了兩個有婚姻牽絆的愛侶。
而這一段若有似無的的情愛發展,也只能在時代的壓力下
慢慢崩解,尤其是當他們倆發現彼此伴侶間的曖昧關係,
他們卻也只能默默接受,
獨自承擔著心中說不出的苦,喊不出的痛。
在每個精刁細琢的鏡頭下,一種老舊、保守的風氣再現,
從兩位主角的肢體碰觸與對話,到他者的閒話家常,
暗冷色系的畫面設計、優雅婀娜的步伐,
到主角憂鬱淡雅臉部表情,
再再顯現出60年代獨有的一種氣氛與風情。
「那個時代已過去,
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
都不存在了。」
故事的地點設定在香港,時間在60年代,而這恰是香港正要蓬勃起飛的年代,許多的作家借由報社展露頭角,武俠小說大興,因而主角兩人也開始撰寫小說。
而片末,取名「庸生」這位男孩的出現,正是當時兩大武俠小說作家「金庸」與「梁羽生」末字名的組合,更帶給觀眾們無限的想像。
而這所謂60年代的氛圍,其實就宛如張曼玉身上那件件美麗的旗袍,合身的旗袍將女人美妙的窈窕曲線完美詮釋,但卻又將身體層層裹住,一種隱而未顯、顯而未彰的感覺,也如同這曲折的愛情故事般,一切盡在不言中。
鏡頭補抓了許多手的特寫,而男女主角彼此間的愛意互動也都經由手開始,彼此輕握著的雙手,代表著細淡、曖昧的愛意萌芽,而進一步的誇張動作,也僅止於擁抱哭泣、或是兩人異床而談,儘管彼此極盡意淫,都仍在「雅」原則下。
相較於盛行肉體暴露或語言暴力的現代影像特質,《花樣年華》更顯得清新脫俗。
《花樣年華》給人的,除了一種含蓄美之外,還帶有一種想像。這種想像,就像是回到了初戀般的青澀滋味,很甜美、很羞怯、很婉約。借由影像回到一種最初的原始狀態,而不是像現代的粗鄙速食愛情。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
彷彿隔著一塊,
積著灰塵的玻璃,
看的到,抓不著,
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衝破,
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
他會走回早已逝去的歲月。」
終究,這段無法公開的愛還是這樣消解了,梁朝偉將這段秘密塞入了牆洞裡,無限的遐思、無限的感嘆。
《花樣年華》片中重複著許多相同著場景,換個鏡頭,衣服變了,暗示時間的變化;又換了個鏡頭,彼此間的對話變了,情感也由淡轉濃。
長廊上躊躇的靜止站立,角色互換的效果,暗喻著彼此間心靈相通的情意。
公寓中的狹小空間,麵攤的狹小入口,兩人不斷的相遇、交會,縱然彼此之間的距離如此靠近,但卻好似又相隔甚遠,許多畫面在兩人的中間甚至有牆壁、陰影阻格,似乎註定了兩人戀情的結果。
當他倆共處一室,房東們突然回家,這場戲中的的鏡像運用極佳,兩人分別倒映於兩邊的鏡子,一個人的兩面,也拉近彼此的距離,很曖昧的電影語言…
我不想用作者論的看法去剖析《花樣年華》與王家衛之前的作品差異,我也很反對這句話:「寧看好導演的壞電影,也不要看懷導演的好電影。」
此片的配樂我想不必多談,配樂家Michael Galasso 加上Nat King Cole 磁性的歌聲,更有許多國語老歌,豐富的影像加上復古的音樂,此片所營造出的情境與感覺實在非常成功。
「孤單有一種魔力
將人帶進回憶的漩渦
懵懂、青春、悸動
逝去的、曾經的、難忘的
熟悉的面容浮現
上演著難以忘情的故事」
我想,這即是兩位主角那埋藏在內心已久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