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jimulder@kkcity.com.tw (), 看板: movie
標 題: [新聞] 《南方澳海洋紀事》 5/28 唯美感動上映
發信站: KKCITY (Thu May 26 02:32:22 2005)
【聯合報校園特約記者王傳宗/採訪報導】榮獲2004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也是國內首部海洋電影《南方澳海洋紀事》,25日晚上在真善美戲院首映,現場貴賓雲集,連農委員主委李金龍也到現場捧場。當電影播出訪問大陸偷渡漁工的訪問,諷刺台灣政治對於偷渡政策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引起全場哄堂大笑,也讓現場的官員十分尬尷。
《南方澳海洋紀事》耗時三年,以退休的漁撈長陳傑為敘事主軸,將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漁業興衰史娓娓道來。《南方澳海洋紀事》以電影的16釐米底片拍攝,唯美又富有質感的攝影,搭配陳建年具有鄉愁又雋永的音樂,輔以優美的海底攝影奇觀,儼然是一部台灣版的《碧海藍天》,讓人感到海洋美麗的本質,以及討海人如何學習與海洋和平共存的哲學。
農委會主委李金龍表示,他從小在海邊長大,南方澳就是他的家,「那裡有童年的回憶,也是現在工作的延伸」。李金龍極力推薦所有農委會的人來看這部影片,並且開玩笑表示:「別以為農委會的人都是土包子,我們都會租《跳舞年代》回來給員工看,還叫他們到電影院去看《無米樂》呢。」
導演李香秀表示,為了拍攝《南方澳海洋紀事》,她揹負了近四百萬的債務,而且拍攝期間受到許多的阻力,「因為在許多的傳統產業裡,仍然認為女性是不吉利的。」
李香秀表示,出海人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不淮帶女人上船,因為會減少漁獲量,更甚者會帶來災禍。為了爭取上漁船拍攝,李香秀幾乎跟船東凹了半年,卻未得其門而入,最好只好自己租一條船,跟在漁船旁跟拍,才完成許多令人驚豔的鏡頭。
李香秀表示,除了拍攝許可重重受阻外,工作人員的水土不服也是嚴重的問題。李香秀表示,台灣目前為止,並沒有專門培訓海底攝影的團隊,因此這次的拍攝行程,幾乎是出一次機,就得換一次工作人員。
不過由於劇組人員都十分地敬業,在有限的資源內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一場浩大的漁撈作業,細膩的分鏡讓人以為那是出動多台攝影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其實我們只有出動一台攝影機,」李香秀很自豪的說,「這就是攝影師的功力。」
李香秀表示,在陸地上拍戲,總會有許多阻礙,但在海上,「整片海洋就好像自己的Studio一樣,沒有任何的阻礙。」李香秀說,如果有錢的話,她希望能夠調度直昇機,拍攝漁撈隊壯闊出海的景觀,但是因為經費不足,這些景像只能存留在她的腦海裡。
然而,紀錄片裡所呈現出來的影像,是整個製作團隊費盡巧思,上天下海所拍攝而成的。對於團隊精彩的成就出現在大銀幕前,李香秀感到十分的欣慰。
《南方澳海洋紀事》將於5月28日在台北真善美戲院、宜蘭羅東戲院以及高雄的三多戲院聯映。喜歡海洋與紀錄片的你,一定不能夠錯過這部製作精良、台灣第一部的海洋電影。
《南方澳海洋紀事》官方網站:
http://cc.shu.edu.tw/~hlee9/nan-fang-ao.htm
========================================================
發信人: skydreaming.bbs@bbs.wretch.cc ((‵▽′)Ψ...咦?), 看板: movie
標 題: 南方澳海洋紀事 導演李香秀圓夢
發信站: 無名小站 (Fri May 27 23:26:14 2005)
多年前,導演李香秀在夜幕低垂時來到南方澳漁港,見到漁人夜間辛勤工作的情景,深受感動,她許下要重回舊地拍攝紀錄片的心願。如今,她拍攝的「南方澳海洋紀事」不但榮獲去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而且將從明天起在戲院上映。
李香秀感謝當地漁民的協助以及工作夥伴的共同努力,讓她圓了年少時的夢想,完成這部波瀾壯闊的紀錄長片。
世新大學廣電系專任講師李香秀花了三年的時間才拍攝完成「南方澳海洋紀事」;期間,她深入南方澳人民生活圈,與工作人員上山下海,在浩瀚大洋中冒著生命危險,拍攝大型圍網壯麗的捕撈實況,藉由海底攝影呈現深海魚群優游自在的面貌。
李香秀曾經花了六年的時間,完成另一部紀錄片「消失的王國─拱樂社」,述說歌仔戲班演員的故事與拱樂社的興衰史。她說,獨立製片的道路是孤獨而辛苦的,過去的十年花了無數的心血,甚至因而舉債,才終於完成出兩部具代表性的作品。
「南方澳海洋紀事」堪稱台灣首部將觸角延伸到台灣北部彭佳嶼海域的紀錄影片,它展現的是一種人文與生態的雙重視野,探索的不僅是南方澳漁民特殊的生活哲學,還有本地漁民與來自大陸與菲律賓二地漁工多元文化的交融。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二十七日電
========================================================
發信人: phyto.bbs@bbs.fcu.edu.tw (神怒之日), 看板: movie
標 題: 《南方澳海洋紀事》需要大家的支持
發信站: 逢甲資訊網(SkyNet) (Thu Jun 2 23:32:59 2005)
拯救《南方澳海洋紀事》
呼籲政府落實「台灣海洋年」相關政策
世新大學廣電系老師李香秀,耗時三年時間,克服天氣與人力上的因素,實地出海拍攝討海人生活的真實紀錄片《南方澳海洋紀事》上週五全省上映。但由於題材缺乏媒體關注,以及相關單位對於該紀錄片的漠視。種種現象都讓政府今年所喊「台灣海洋年」諸多海洋政策,顯得突兀又諷刺。
《南方澳海洋紀事》以退休漁撈長陳傑為故事主軸,將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漁業興衰史娓娓道來。有別於《無米樂》對樂天知命的老農夫的描寫,李香秀將焦點放在一向不被媒體重視的討海人身上。
為了拍攝《南方澳海洋紀事》,李香秀融入漁民的日常生活,靠著借貸住在漁村,交通工具以腳踏車為主、跟著漁民眷屬賣檳榔、消除漁民「女性帶衰」的疑慮,說服船長帶她出海,還得克服劇組人員的水土不服。經歷許多困難,才完成台灣第一部海洋電影《南方澳海洋紀事》。
為了追求紀錄片的精緻質感,李香秀捨棄隨手可得的數位媒材DV,利用拍攝電影的16釐米機器,讓底片的質感忠實地紀錄海洋詭譎多變的光影變化。唯美又富有質感的攝影構圖,搭配陳建年雋永愁悵的吉他聲,優美的海底攝影令人謂為奇觀,儼然一部台灣版的《碧海藍天》。
《南方澳海洋紀事》上映前,在南方澳第三漁港舉行特別映演時,獲得極大的迴響。文化局長陳登欽也表示《南方澳海洋紀事》是宜蘭人的榮耀。
然而,跟《無米樂》比起來,《南方澳海洋紀事》所得到的觀注幾乎是少的可憐。李香秀表示,政府宣示今年為《台灣海洋年》,僅管宣傳口號喊得震天尬響,但是對於參與實際的海洋文化與藝術活動,卻看不到任何的誠意。
《南方澳海洋紀事》除了討海人與海洋共存的生活紀錄外,也充份發揮了紀錄片的社會責任,點出存在漁村的潛在問題,如開放外籍勞工到台灣、大陸漁民在台灣的生活品質,以及偷渡客的問題。這些問題並沒有被刻意突顯,而是在自然也不過的訪談中流露而出。
李香秀表示,南方澳是靖魚的故鄉。由於十幾年前大量補撈,造成近年來海洋生態的改變,漁群銳減。大型圍網漁船作業式微,逐漸被扒漁業所取代。
而漁村第二代不希望下一代繼續從事漁業的心情,也點出漁業技術極可能出現年齡斷層的隱憂,再加上船上台籍幹部、大陸漁工與菲律賓籍漁工等跨國勞工所衍生的偷渡、外勞問題,更是台灣政府所應該重視的。政府若想要真正落實海洋政策,推動「台灣海洋年」,就應該對《南方澳海洋紀事》有更多的矚目。
李香秀表示,台灣以農立國,社會上重農輕漁的價值觀已普遍存在。然而,更因如此,才需要讓民眾知道漁民不為人知的一面,與海洋之美。李香秀表示,台灣四面環海,是標準的海島國家,海洋不但提供人民生存基礎,也保障人民的生活空間,讓台灣免於受到外來敵人的威脅。如此一個以海為家的島嶼,如果不知道其賴以為生的環境為何,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請媒體單位多重視《南方澳海洋紀事》這部紀錄片,督促政府真正落實「海洋年」的相關政府,真正達成「台灣海洋年」的終極目標。如有任何疑問,請與《南方澳海洋紀事》工作人員聯絡。
《南方澳海洋紀事》 導演 李香秀
0955944709 hlee9@cc.shu.edu.tw
《南方澳海洋紀事》 媒體聯絡人 王傳宗
0922041563 jimulder@yahoo.com.tw
電影官方網站:http://cc.shu.edu.tw/~hlee9/nan-fang-ao.htm
我的網志也有介紹 http://www.wretch.cc/blog/CUTEYK&article_id=2090514
這是身為台灣人.. 需要關切的一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