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她從《窗外》走進圈內

作者: shinie (我們都到了另一個島) 看板: movie
標題: [新聞] 那年她從《窗外》走進圈內─林青霞台北座談紀要與影史回顧
時間: Tue Mar 31 12:14:29 2009

三十七年前,年僅十七歲的林青霞因著好奇心的驅使而接拍了《窗外》,從此一位亮眼的明星就此誕生。

往後二十二年,這個彷彿從瓊瑤小說中走出來的女子,在電影圈中大鳴大放,也歷經了跌宕起伏。林青霞從影生涯共拍攝一百部電影,橫跨愛情文藝片、喜劇片、動作片、武俠片等不同類型,一再翻新形象,展現一名演員的可塑性。

七O年代,由瓊瑤愛情小說改編的電影開創了台灣電影的一代盛世,就此打響以「二秦二林」為首的風光年代。這一座座看似用夢幻堆砌起來的愛情堡壘,一方面阻絕了現實的侵擾,另一方面,也對現實發出攻勢,企圖瓦解堅固的社會成規與道德觀。

在瓊瑤電影中,林青霞經常出任女主角,為了情愛而勇於跨越階級的藩籬,以及親情的圍城。林青霞曾表示:「事實上,我自己跟文藝片裡的角色很貼近,因為我和劇中角色一樣,都有很堅強的意志。我這人一向想要什麼就會盡全力去追求。」

1972年至1979年間,林青霞接演了55部電影,這段時期名氣如日中天,片約不斷,高壓的工作場域使得年紀尚輕的她喘不過氣,生活被工作的網羅密密包圍,甚至有一種被孤立的感覺。

1979年年底林青霞赴美,從封閉的島嶼逃離,尋求個人成長。1981年,林青霞以《愛殺》重返影壇,彼時文藝愛情片式微,加上林青霞有意擺脫七O年代的形象,故開始拓展戲路,多方嘗試,尋找自己滿意的角色。

八O年代初期,林青霞與導演朱延平首度合作,拍攝《紅粉兵團》,後又陸續接演《新蜀山劍俠》、《迷你特攻隊》、《午夜蘭花》等電影。歷經一段混沌的探索期後,1984年林青霞赴港發展,展開《君子好逑》等片的拍攝工作。

及至九O年代初期,林青霞主演的作品轉以武俠片為大宗,繼在《金玉良緣紅樓夢》(1977)扮演賈寶玉後,林青霞再次於《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扮演英氣逼人的男角,其流動的性別展演備受矚目。

為何如此擅長詮釋反串角色?林青霞表示:「我想主要是我的個性使然。我天生就不是充滿女人味又溫柔的類型。我的家族來自山東。山東人以硬脾氣出名,我外表看起來很柔弱,個性卻很強。」

同樣拍攝於1992年的《暗戀桃花源》對林青霞影響重大,在此之前,她曾參與《暗戀桃花源》舞台劇版的演出,這讓生性害羞的林青霞克服恐懼舞台的心理,勇於直接面對觀眾,此後,她的演技有了大幅的進步。

從影二十餘載,林青霞曾以《八百壯士》(1976)榮獲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以《滾滾紅塵》(1990)獲第27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此外,亦曾以《碧血黃花》(1980)、《警察故事》(1986)、《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等片多次入圍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這位聲稱「從電影之中學到了一切」的女星雖已息影十五年,仍然生動地活在廣大影迷的心坎上。

3月21日,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特舉辦《窗外》在台首度公開放映會,並邀請林青霞暢談其演藝生涯。本期【放映頭條】除了刊登「青春,夢想,歲月──從窗外談起」座談紀要外,亦將專文導讀由鐵屋彰子撰述的《永遠的林青霞》,以及由Tony Williams 撰述的Brigitte Lin Ching Hsia:last eastern star of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一文。

羞怯的林青霞 最想演好自己   文 / 王玉燕

因版權糾紛而遲遲無法映演的《窗外》終於在三十多年後首度於台灣公開放映,這部片是林青霞的銀幕處女作,電影中永遠封存了她璀璨的十七歲。

清麗依舊的林青霞3月21日出席由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所主辦的電影座談會「青春,夢想,歲月──從窗外談起」,這也是她首度公開演講。當年林青霞一舉締造了巨大的輝煌,於今,穿過時間的迴廊,那份光芒與風華到底都具備了底蘊,可以折射得更深長、綿遠。

拍攝於1972年的《窗外》,內容描述一名高中女學生江雁容(林青霞飾)自幼受到父母的忽視與奚落,內心寂寥落寞,後來情不自禁與年長二十歲的導師康南(胡奇飾)譜出一段師生戀,兩人終究在家庭阻饒與龐大的社會輿論下被迫離散。

《窗外》所刻劃的師生戀在七O年代的台灣,無疑被視為社會禁忌,電影中描摹的正是一對牴觸主流社會道德觀的男女,內在的反叛、抗衡及妥協。

如今觀看此片,其中談情說愛的方式、戲劇化而突梯的情緒轉折,皆不免引人發噱。龍應台表示,這意味著「今天在這裡的觀眾是一起走進了戲裡,這三十七年的時光的隧道,使得你對於這片子裡頭的情境,已經有了歷史的距離的透視。」

《窗外》的首映正是希望帶領大家共同理解七O年代的道德觀、愛情觀、人際關係,同時審視存在於個人與社會之間那份不言明的制約關係如何主宰一個人的命運。

命中註定走上電影路

對於首次登台演講,林青霞著實感到忐忑,她娓娓道來拍戲的甘苦及其生活體驗。林青霞的從影生涯橫跨七O年代、八O年代、九O年代,這三個年代也分別標示了她人生的三階段。

拍攝《窗外》時,林青霞甫高中畢業,一心一意想當大學生,卻不幸落榜了,隨後在西門町遭星探發掘,自此開啟了她的拍戲時光。《窗外》開拍前三天,林青霞胃絞痛得不得了,也意識到這將成為人生的轉捩點。

林青霞笑著說,當時她夥同母親,拿著劇本,將所有吻戲都打叉叉,不過最後還是「咬緊牙關」,完成使命。後來,《窗外》在香港上映,票房表現亮眼,林青霞一夕成名,成功以清純之姿進入影壇。

事業顛峰時期,林青霞一度同時軋六部戲,她幻化為各種角色,卻遺失了自我。名氣來得太快,在她還來不及深刻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之前,就被洶湧的愛戴推到了最前線,戮力綻放成奪目耀人的煙花。1972年至1979年期間,林青霞密集地拍攝了55部電影,以唯美文藝愛情片為大宗,其中尤以瓊瑤小說改編的劇碼最具代表性。

成名帶來偌大的壓力,加上經常為了趕戲而徹夜未眠,有一回,林青霞看著鏡子,竟認不得鏡中之人。1979年年底,林青霞毅然決然離開台灣。沉潛15個月之後,1981年,以《愛殺》重返影壇,並開始嘗試動作片、詼諧喜劇等多元的戲路,九O年代更接連拍攝多部經典的武俠電影。

林青霞追憶拍攝《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時難忘的一幕:「導演要表現東方不敗很威風地從水中上來,我從水裡面浮上來之前,假髮就被起重機給夾住了,頭伸不上來,我怎麼辦?我就拚命掙扎。」

眼看箭在弦上,即便假髮被扯下,驚惶不已的林青霞也只能把一頭長髮披在身後,浮出水面,這鏡頭卻意外成了全戲最唯美的畫面。林青霞笑著聲稱,戲裡江湖,戲外也江湖;從前拍文藝片是盛情難卻,爾後拍武俠片則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演出自己,最難!

驀然回首,演過百部戲的林青霞表示,拍電影是非常艱辛的工作,然而「一旦被觀眾肯定,那種快樂是難以形容的快樂。」她如此總結其從影生涯:「從1972年到1994年,從飄逸的清純玉女演到刀裡來劍裡去的男人,從《窗外》演到《東邪西毒》,演過100個角色裡面,我認為最難演和最想演好的角色就是自己,但我演自己演得最差!」

這位昔日螢幕上風采奕奕的大明星,這回並不扮演任何角色,而是赤裸裸地以林青霞的身份露面,破例公開演講。她直稱自己說得不甚精彩,並為此向台下觀眾道歉,殊不知對於廣大影迷來說,其真誠而謙遜的自我展露本身就是最動人的呈現。

林青霞坦言生性羞怯、衿持,藉由演戲,恰恰可將自己寄託在角色身上,自在而盡情地宣洩豐沛的情感。詮釋過眾多角色之後,她終於能夠回望自身,細密地耙梳過去這些拍攝經驗如何在她身上沉積下來……。

從演員到寫作的人

龍應台回憶初次見到林青霞時,只覺她氣質清新,儼然像個鄰家女孩,完全沒有自恃為大美女的傲然神態。多年後,龍應台因緣際會成了林青霞的作文老師,林青霞則成為龍應台的美學老師,兩人不時互通有無,私交甚篤。

林青霞歡快地談述起她和龍應台的交情,她說龍應台一旦沉浸於寫作,便廢寢忘食,她有時會傳訊息慰問龍應台,若得知她尚未進食,便送飯過去給她。

龍應台在香港的工作室靠山,位於一幢老舊建築裡頭,樓梯間燈光昏昧不明,有一回夜裡,林青霞協同秘書送飯去,當晚風恁大,吹得她雪白的衣裳飄飄忽忽,她的秘書恰巧穿了一身綠,兩人儼然如同聊齋筆下的白蛇青蛇化身。                                            

龍應台打趣說:「如果人生還有選擇的話,青霞,大概是你做作家,我給你送飯。」林青霞隨即透露,她確實開始練習書寫了。2005年起,林青霞受香港報刊邀稿,正式成為專欄作家,轉而以文字演繹流轉的心緒。

被問及是否可望出書,林青霞篤定地說,今年預計將三十多篇文章集結成冊,付梓出版。至於復出一事,林青霞大方表示「復出不是問題」,然而得先做好心理調適。

《永遠的林青霞》   文/曾芷筠
書名:《永遠的林青霞》
編著:林青霞等人口述、鐵屋彰子採訪撰稿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5月27日

2008年甫出版的《永遠的林青霞》意圖重現林青霞的風采,回顧其從影生涯的點滴,包括幕前的戲,以及幕後同時上演的一齣齣真實生活中的戲。

與其說《永遠的林青霞》是一本傳記,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個跨國追星記者的忠實報導,以無比的熱情和耐心,蒐羅 各地各版的小報雜誌、運用記者身份採訪到明星、明星身邊的友人和曾經合作過的導演,拼湊出一本看起來蠻嚴肅、厚厚一大本的訪談。

然而,裡面其實都是親近的文字,因為訪談完全不經刪減地保留了所有細碎的對話、還有伴隨說話而生的表情動作,也全部記錄在裡面。因此這本書不但是研究林青霞的第一手訪談材料,也讓我們藉由其他人的觀點定位林青霞,更滿足了無法即時參與所有林青霞時期的各國、各世代粉絲。

從訪談語料拼貼林青霞

林青霞本人極少接受媒體採訪,因此本書大量的親身訪談顯得相當珍貴,長達兩年斷續的採訪積累,整本書整理成如下四個章節:「她的作品」、「她的人生」、「友人與同業」、「徐克專訪」。

第一個章節「她的作品」拉長了時間的軸線,為她三十年的電影明星生涯做了分期:七O年代在台灣拍瓊瑤文藝愛情片時,林青霞其實承受了莫大的壓力,被昏天黑地軋戲的生活逼得十分不快樂;

八O年代經過一段時間的蟄伏後,林青霞重新和香港新浪潮的導演合作,尋找新角色和可能性,並藉著反串角色二度攀上高峰;九O年代之後則和王家衛、台灣劇場導演賴聲川合作,幾十年間影劇生涯柳暗花明,幸運的林青霞不只一次忽逢桃花源。

「她的人生」則近觀了她在美國的婚後生活,那個位於舊金山、有著游泳池的豪宅,林青霞就在那裡渡過她看書寫字打麻將、照顧丈夫女兒的簡單生活。林青霞這樣描述自己的婚後生活:「和Michael(邢李火原)在一起一直很輕鬆,而且可以忠於自我。」

值得注意的是,林青霞也對著早期的自己提出反省:大家都覺得她是個傳奇人物或大明星,而她本人則完全不這麼想。她說:「年輕時的備受寵溺,也許就是我當初和媒體記者之間互動不良的原因。我不懂得如何與別人打交道、不懂得如何為別人做事情或關心別人。現在,我懂了。」

相較於前面兩章由林青霞本人口述、較為鬆散的漫談,後面的第三、四章節較具有論述的基礎,因為訪談的對象包括許多香港新電影導演和學者,由別人的訪談來看林青霞的明星特質及成就,更多是關於他們之間的私交,所以這個部份也可以當作明星逸事的勾沉來看待。

例如,在訪問《愛殺》的美術指導張叔平的時候,他提到這部片如何成為香港第一部在整體視覺效果上有重要成就的電影,也提到拍片時期他和譚家明每天都去看大島渚的《感官世界》,還叫林青霞也去看,結果滿戲院的男觀眾把林青霞嚇得半死。這種趣事的描述讓人看得很過癮,也讓讀者透過別人之口,滿足了一種窺視銀幕底下明星的渴望。

在「徐克專訪」這一章中,鐵屋彰子這樣定位徐克和林青霞之間的關係:「他是在林青霞從影生涯後半期將她打造成『女神』的第一推手。」有趣的是,當時香港的新電影導演們其實多半不看台灣的瓊瑤愛情片,他們只記得林青霞是個美女,因此徐克當初為了拍《新蜀山劍俠》找上林青霞的原因很簡單,她就是一個七O年代的典型美女,少了林青霞,七O年代是不存在的!

絕代風華

此書一開頭就引用了導演曾志偉的話:「林青霞是最後的、末代的電影明星。在她之後,只有男演員和女演員罷了。」為什麼本書要以最後一位東方女明星來定位林青霞呢?

在前後訪談的幾十人中,許多人提到林青霞一定會說「她是個美女」,或是說她的美只應天上有,但是,美並不是成為明星的充分條件,還必須要有特定的社會條件和歷史因素。

她不只代表了台灣整個七O年代封閉社會中的女性對愛情的嚮往、也代表香港文化中的多重混雜(女同志喜歡《刀馬旦》、男同志喜歡東方不敗、異性戀則是兩種都喜歡)。

現在的電影女演員面臨的是更多開放的路、更多資金和合作對象,很難具有林青霞一樣幾乎壟斷整個世代想望的客觀條件;另一方面,主觀來說,林青霞也是獨一無二、難以模仿的,因為她本身的個性和面臨人生時做出的自主選擇(例如在事業高峰時期決定遠離工作),也決定了她成為一個擁有哲思心靈,不只是明星的智慧女人。

二十世紀末的最後一顆東方之星:林青霞    文 / 林譽如

Tony Williams的文章〈二十世紀末的最後一顆東方之星:林青霞〉篇名源自於唯一一本談論林青霞的英文著作(The Last Star of the East, Akiko Tetsuya),同時其定義來自Howard Hampton所描繪的「二十世紀末最後一位、也是最奇特的電影女神」。

從明星研究的角度來看,Williams提出疑問──為什麼這個頭銜不是屬於張曼玉或鞏俐,而是屬於林青霞?在中國第五代導演陳凱歌和張藝謀作品中建立異國情調形象的鞏俐、與創造與早期美艷截然不同形象的張曼玉,在藝術或大眾流行電影市場都佔有一席之地。

作者認為即便林青霞沒有如鞏俐般的異國情調或如張曼玉的明星形象轉移,她體現了更複雜、且具文化層面的東方明星系統。徐克1992年作品《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中的「東方不敗」是林青霞最為大眾認定的形象,這種性別錯置的角色吸引了西方觀眾的注意,特別是同志觀眾。

但是林青霞的明星形象實際上更為複雜,這與李翰祥導演《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金玉良緣紅樓夢》(1977)中的變裝角色有很大的牽連。

Williams引用Richard Dyer對明星的看法:明星現象呈現了社會中的文化衝突。同時作者指出「東方不敗」的形象雖然鮮明,它其實是多部電影累積下來的產物,而且其中一些預示了之後香港電影的發展,然而這些表演多被忽略了。

因此,Williams從1972-84年這段被林青霞稱為「不快樂的台灣時期」時的作品下手,他認為這時期作品雖多為逃避主義的浪漫愛情片,可是實際上這些電影隱含了當時台灣的社會衝突。

一個明星的誕生

Williams把當時的林青霞比喻為台灣版的1910-20年代美國甜心Mary Pickford,而其形象表現了社會的對立與衝突。以宋存壽1973《窗外》為例,林青霞成功地扮演愛上老師的高中女學生,雖然劇情可能會落入哭哭啼啼的俗套,這部電影呈現了學校壓迫體制與台灣家庭富裕卻不健全的樣貌。

雖然林青霞接下來的電影未能引起相同程度討論,但對性別不平等的關注卻始終存在,其中一些片更暗指了女權改變方向的必要,這促使林青霞直覺式地投入《金玉良緣紅樓夢》這部電影,並且將鞏固之後的香港電影與她挑戰僵化性別定義與男權的明星地位。

1974年劉家昌《雲飄飄》的票房成功,讓林青霞陸續演了五十部相似的浪漫愛情片,多與秦漢、秦祥林搭檔演出,直到她1979年赴美休息。《雲飄飄》這個十九歲貧窮少女與富家子相戀故事雖然有個「義務性」的快樂結局,它呈現了台灣社會中的緊張關係。

《古鏡幽魂》(1971)是林青霞台灣作品中罕見涉入靈異神怪的電影,它不只是蒲松齡的神怪故事,同時也預見了林青霞《東邪西毒》中陰/陽變換的角色。與鄧光榮搭檔的現代小品《愛情長跑》(1975)中,林青霞也有雌雄同體的陽剛造型,同樣也預見了香港時期的明星形象,這部片最後以和解收尾,影片中長輩了解到傳統媒妁之言的婚姻已經無法符合當代社會。

在同樣有媒妁之言婚姻的陳耀圻作品《我是一沙鷗》(1976)中,階級阻礙成了無法突破的藩籬。林青霞還扮演了不少出身貧窮角色,如《晨霧》(1978)、《戀愛反斗星/一對傻鳥》(1980),最終多有美滿的結局。

雖然對這些作品的討論有限,作者認為林青霞此時期的浪漫角色並非散亂的逃避主義,反而具有相當顛覆力。這些角色體現的Richard Dyer所描述的:明星的存在是企圖化解社會中的對立
矛盾。

明星形象的轉移

在第二節中,Williams主張朱延平比徐克影響林青霞還更多,他認為前者對林青霞拓寬明星形象較有效益,並且切斷她早先浪漫愛情片的緊密關係。

拍完《愛殺》(1981)後,林青霞隔年與朱延平合作了三部電影《紅粉兵團》、《紅粉遊俠》、《迷你特攻隊》,這一突襲系列的作品明顯地影響昆汀˙塔倫提諾的《追殺比爾》(2003)、《刑房》(2007),而林青霞在其中飾演了與七O年代截然不同的奇異角色。

另外,Williams也懷疑林青霞與鄭少秋搭檔的《午夜蘭花》(1982)實則出自朱延平之手,而非香港電影資料館所記錄的導演張鵬翼。

作者認為《午夜蘭花》不只延續了《古鏡幽魂》的陰/陽特質,更展現雙性面向、預示了「東方不敗」這個角色。片中林青霞撫摸情人的樣子是暗示女同志手勢,這並不屬於粵劇中女扮男裝的傳統,而是詭異雙性面向,這似乎也透露了之後「東方不敗」情慾上無法滿足的挫敗。

在時間序上,Williams認為《午夜蘭花》應該早於徐克的《新蜀山傳》。引用Dyer所言:「選角」(casting)即為有想像力地發掘與安排已存在的明星形象與表演能力,Williams覺得林青霞在香港的明星形象自《刀馬旦》以降,多為與徐克合作的成果,而非是單一導演的創造物。

通往東方不敗的路

Williams描述完成《新蜀山傳》的林青霞面臨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問題,如同成龍在轉往好萊塢,難有像在八O年代香港的創新發展。在拍完《我愛夜蘭花》(1983)、《君子好逑》(1984)、《警察故事》(1985)後,林青霞再度與徐克攜手合作,創造了身穿軍制服的重要角色─《刀馬旦》中的曹雲。

片名「刀馬旦」即說明了京劇中跨性別的扮裝表演,同時林青霞很精采地詮釋了背叛父親的內心戲。

在「東方不敗」出現之前,林青霞陸續拍了幾部片,其中《夢中人》是唯一一次與周潤發共戲,另外還有改寫張愛玲生平的《滾滾紅塵》,林青霞也有相當出色的表演。

東方不敗的角色受到同志觀眾的喜愛,她/他有著源自京劇中扮裝的性別表演;也蔚為無性別、流動的奇觀,這被後蘿拉莫薇(post-Laura Mulvey)電影學者認為是構成電影凝視(cinema gaze)的必要條件。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彰顯了明星建造的另一層面,即Richard Dyer所認為:透過操縱階級、性別、種族、信仰、次文化形成等社會文化之特定性,準確地凸顯一個人身分時的不確定性與焦慮。在這樣的脈絡下,Williams認為「東方不敗」可以重新命名為「東方無敵」(Universal Asia)。

徐克籌拍《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以終結其他跟拍的風潮,其中東方不敗原本的性別模糊在續集中以林青霞與王祖賢明顯的女同志情誼所取代。

Williams描述此時林青霞的明星形象就如同John Wayne跟他的永恆西部英雄,雖然企圖在《暗戀桃花源》(1991)或《白髮魔女傳》(1993)中轉變形象,1994年主演的《新天龍八部的天山童姥》、《火雲傳奇》、《刀劍笑》仍然有著很高的相似度。林青霞最後以王家衛《東邪西毒》(1994)中古裝分飾男女英雄慕蓉燕/慕蓉嫣來結束自己的演藝事業。

(本文摘錄自Williams, T. (2008). ‘Brigitte Lin Ching Hsia: last eastern star of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2: 2, pp. 147-157.)

轉錄自【放映週報】200期
http://funscreen.com.tw/head.asp?period=200
報導 / 王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