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隻佬--各家影評

作者: yea (記憶隨身...) 看板: AndyLau
標題: [影評]意料之外,因果之中 --《大隻佬》
時間: Sun Sep 28 17:16:46 2003

早在影片上映前就被傳得沸沸揚揚的舞男造型、裸跑、剃頭,讓人以為這是部噱頭十足的喜劇片;之後聽到導演、編劇、演員的澄清,就猜想也許是部煽情的劇情片;記者看片會後竟然有人說這是驚悚的懸疑片。

大只佬到底是什麼人?

今天終於走進電影院一睽究竟。結果竟然在我所有的設想之外。這是一部相當特別的電影。

如果用通俗的商業片和藝術片來劃分,商業電影著重講人物和劇情,藝術電影著重感覺和表現手法。大只佬仿佛是遊走於兩者之間,正象電影中的人物一樣,表面上四肢健碩、遊戲人間,心裏卻洞悉因果而深藏不露。

杜導的主流電影就好在不虧待觀眾。大只佬也交足功課,喜劇、愛情、動作、甚至驚悚元素一應俱全,非但絕不馬虎、還頗見新意。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一切的所謂噱頭、造型、甚至故事鋪墊、人物塑造原來都不是目的,而是借助。電影的真正意圖是:講一個道理。

隨著引人入勝的情節漸漸展開,電影的主旨也慢慢浮現,當人物的命運使電影順理成章地達到高潮的時候,抽象的道理才剛剛用奇特的方式步入舞臺。於是還不待你確定銀幕上的人到底是誰,情節已經繼續發展、時間開始跳躍、因果交替上演。

不是把道理嚼碎了喂給你,而是擺在你面前讓你自己看。當銀幕上的大只佬大喊"我明白了!" 的時候,你有沒有明白呢?

從電影的製作來說,攝影和剪接是一貫的流暢,演員的表現也相當出色。劉德華的大只佬與以往的形像截然不同,嘻笑起來風騷有趣、嚴肅起來不怒自威、一個至情至性的僧人,很有立體感。尤其是他的另一個造型,從他變回真身時影院裏響起的驚呼看來,竟有很多人沒有認出那就是劉德華。

柏芝的角色很討好,還以為她只會演美女,原來一個平凡的小警察也可以很感人。

這業緣到影片的結尾才真正得到化解。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的眼睛記住了大只佬渾身的肌肉、詭異的情節,耳朵記住了黃耀明的溫馨曲調,心裏面還在為柏芝的愛情而感動,腦子裏想的卻是因果。

你呢?

轉貼自網易娛樂 香港製造 發佈時間 2003/09/27  by impressionism

> -------------------------------------------------------------------------- <

發信人: jiyong.bbs@cia.hinet.net (jiyong), 看板: movie
標  題: [轉錄]《大隻佬》──杜琪峰和韋家輝新的平衡點
發信站: 中央情報局 (Tue Sep 30 14:14:44 2003)

   初看《大隻佬》的前名《大隻佬和尚》,看起來有點不知是怎樣的一回事。和尚應該是清,而「大隻佬」卻一般予人俗的感覺。一清一俗,賣點看來有點娛樂性,不過電影帶給觀眾的卻是一個頗為恐怖和沉黑的話題──因果關係。

全片主要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主線集中於李鳳儀(張柏芝飾)對大隻佬(劉德華飾)由誤會至亦友亦愛的情。情的描寫不離杜琪峰跟韋家輝一系列《孤男寡女》式的輕鬆手法,但是看出大隻佬對李鳳儀有點無力的感覺。

電影主題以因果為本,若是因果真的延續般久,正如李鳳儀於片中對白所說:「怎樣做也不能補救」。而當大隻佬跟李鳳儀說出自己看見儀的因果後,便進入另一個階段,就是尋回因果的關係及悟出箇中的道理。

電影於拍攝期間以劉德華的肌肉作為賣點,不過觀畢全片後,其實「大隻佬」這個角色不一定需要「大隻」,劉德華的造形難免令人感到有點是吸引觀眾的綽頭所在。不過這點亦不算太差,因為電影的主題本質其實不太大眾,這點也許是商業考慮的結果。而由於電影以因果作主導,故此劉德華的大隻佬造形孰真孰假其實亦不太重要。

影片亦不斷地採用對比和不相稱來突出主題,如大隻佬和尚的角色、和尚吸煙、善良女警在變態上司的一組等等,全部都不太自然,或許是說我們也不斷的想在因果關係之下努力改變自己以往的結果罷。

同樣講「因果」那種禪式的話題,《大隻佬》比起《愛情觀自在》沉溺得多。影片的表現手法出奇地血腥,而部份更使用《死亡習作》式的搖鏡方法拍攝。倘若部份鏡頭不作處理的話,已被列為三級。血腥的手法可謂令觀眾有點突如其來。不慣看這類鏡頭的話或會有點不安,因為展現的屍體都頗為駭人。

杜、韋這次的手法,可說是回到銀河映像初期如《非常突然》般的製作。兩人近年不斷的試圖在商業和主題上取得一個平衡,看來《大隻佬》可以給到他們的一個平衡點。

總的來說,《大隻佬》其實是主流電影中的不主流,但亦是杜、韋兩人近年嘗試中較為令各方平衡的一部作品。

> -------------------------------------------------------------------------- <

發信人: andyjon.bbs@cia.hinet.net (hahaha),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請問有誰知道[大隻佬]在講什麼嗎?
發信站: 中央情報局 (Tue Oct  7 11:30:11 2003)

一般觀眾大概都會對《大隻佬》感到措手不及,離開戲院,走在通道時,甚至乎有女士說:「原來是恐怖片。」

《大隻佬》不是恐怖片,當然也不是健美先生的喜劇。今回杜琪峰和韋家輝在剛拍攝完題旨簡單的《向左走.向右走》之後,拾起一個香港電影人很少觸及的題材,來一次示範。他們要拍的,涉及因果、報應、生死、善惡,十分沉重。為怕嚇走觀眾,惟有採一個較噱頭的包裝。

「食住」劉德華捱得苦,樂意「扮野」(這裏指劉為了演出不惜犧牲,每回演出都先進行長時間的特技化妝)的敬業精神,將男主角設計成一個肌肉發達的和尚———這本身其實是最大的矛盾,試問在寺廟內嚴守戒律只吃素的僧人,又怎可能練得如此一身橫肉?我們的視影經驗亦告訴我們,少林寺練武之人,只會愈練愈結實,怎可能都變成如此大隻佬?

但不要緊,這個僧人的大隻只是引子,真正目的是要大夥兒利用這個輪迴罪孽的故事,聽聽杜琪峰和韋家輝的佛偈入門。究竟多少人能因看這部片而開悟,不重要。港產片終於踏出願意在靈性上思考的第一步!( 楓丹 )

星島日報

> -------------------------------------------------------------------------- <

發信人: chaper.bbs@ptt.cc (bow),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請問有誰知道[大隻佬]在講什麼嗎?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Wed Oct  8 21:19:02 2003)

※ 引述《JerryKing.bbs@bbs.im.cyut.edu.tw (風之痕)》之銘言:
:     可能是我不喜歡這樣的橋段吧,
:     劇情前面覺得很好看,可是到後面變成這樣,
:     實在不知說什麼才好   張柏芝也蠻犧牲的,畫成那顆頭,
:     總之覺得整體而言,對我來講變得有點差,
:     不然說實在的是好片    差在後半段,但有人說這是為了敘述
:     因果,業障,竟然是這樣的話
:     就而這種態度來觀看,應該就能明瞭它所要表達的意思了

無限風光在「琪峰」     by  信報

《大隻佬》的成功,再次印證到「詩窮而後工」。

其實很難想像在港產電影興旺時會出現這樣的一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異數。或許,禮失求諸野,真正的「香港精神」,也得在一直被邊緣化的港產電影裏去覓尋。而從前的「五窮、六絕、七翻身」指的是月份,現在就不妨視之為年期。

《大隻佬》的成功,再次不得不佩服杜琪峰。套用足球迷的講法:「『順境波』連最笨的笨蛋都懂得踢,懂得踢『逆境波』,而且贏多輸少,才是真正的強者!」杜琪峰不但懂得踢「逆境波」,不但贏多輸少,更難能可貴的是,以他現時的江湖地位,根本毋須「鋌而走險」,可他依然勇於嘗試(順便一提,有了他的《向左走、向右走》,才有王家衛出品的《地下鐵》)。

毋須踢「逆境波」卻仍「自動獻身」,充分表現出「居安思危」的「儒將風範」(如此看來,由他來做特首,香港的明天應該會更好)。一句話:杜琪峰是於徐克及王晶淡出後,香港電影工業的最重要支柱(當然當中還包括他的最佳拍檔韋家輝和劉德華)。

此話怎說?簡言之,沒有《暗戰》,就沒有《無間道》、《雙雄》等一系列「難為正邪定分界」的「後回歸電影」;沒有《孤男寡女》,就沒有《同居密友》、《乾柴烈火》等一大堆「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新處境喜劇」;將來,則會是沒有《大隻佬》,就沒有人敢開拍「靈山只在汝心頭」之類的「東方心靈雞湯」。

自然,雞蛋裏總可以挑到骨頭。個人而言,好想《大隻佬》的最後一個鏡頭是個定格(即是劉德華由「筋肉人」變成「排骨精」,由「酒肉穿腸過」的平頭凡人變成「佛祖心中留」的光頭僧人,然後披上袈裟,跟手叼住香煙的那個鏡頭)。

如果那個鏡頭是個定格,我就會覺得那就是個「由量變突然到質變」的真正頓悟,更是個足以嚇唬一下文化人的「安東尼奧尼式結局」。

> -------------------------------------------------------------------------- <

作者: yea (一落葉 在風裡搖...) 看板: AndyLau
標題: [評論]《大隻佬》有後勁
時間: Tue Oct 14 07:27:54 2003

《大隻佬》有後勁   票房勝《向左走.向右走》

《 大 隻 佬 》 有 後 勁 , 現 已 收 入 2000 多 萬 元 , 可 能 衝 向 3000 萬 大 關 。 我 曾 認 為 此 片 無 法 像 原 班 人 馬( 只 有 女 主 角 不 同 ) 前 年 同 樣 玩 特 技 化 裝 的 《瘦 身 男 女 》 達 到 4000 萬 元 票 房 , 會 不 會 大 跌 眼 鏡 呢?

 希 望 會 , 因 為 港 片 愈 旺 愈 好 , 而 且 《 大 隻 佬 》實 際 上 拍 得 比 《 瘦 身 男 女 》 豐 富 奇 特 。

反 映 觀 眾 要 求

本 欄 談 過 , 《 大 隻 佬 》 不 是 喜 劇 , 很 古 靈 精 怪 ,不 能 歸 類 為 什 麼 類 型 , 還 大 談 佛 學 的 「 業 」 , 在 通 俗 商 業 片 中 是 很 冒 險 的 。 過 去 港 片 也 有 談 佛 禪 , 從 胡 金 銓 的 《 俠 女 》 、 《 空 山 靈 雨 》 和 《 山 中 傳 奇 》 , 而 至 90 年 代 爾 冬 陞 主 演 的 《 達 摩 祖 師 》 , 羅 卓 瑤 導 演 的 《 誘 僧 》 等 , 都 不 賣 座 , 和 尚 片 亦 早 已 不 流 行 了 。

現 在 可 說 爆 冷 , 反 映 出 今 日 香 港 電 影 觀 眾 不 但 要 求 精 裝 , 也 接 受 較 「 怪 」 的 形 式 , 較 「 深 」 的 內 容 , 不 能 再 低 估 觀 眾 了 。 我 認 為 《 大 隻 佬 》 所 談 的 「 業 」 似 是 而 非 , 並 不 精 深 , 然 而 此 片 觸 及 生 與 死 、 善 與 惡 、 前 世 今 生 的 因 果 輪 迴 , 往 往 隔 代 報 應 , 並 非 即 時 有 好 報 惡 報 , 因 此 片 中 好 女 子 會 注 定 慘 死 , 比 一 般 通 俗 片 複 雜 玄 妙 得 多 。

顯 然 , 影 迷 也 喜 歡 影 片 言 之 有 物 , 提 出 人 生 問 題 , 不 過 太 高 深 太 悶 藝 就 只 適 合 小 眾 , 《 大 隻 佬 》 有 奇 情 怪 招 , 又 談 生 死 業 報 , 或 許 正 好 符 合 「 半 精 半 俗 」 的 今 日 市 場 要 求 。

事 實 上 《 無 間 道 》 1 、  2 集 亦 把 警 匪 臥 底 片 、 黑 幫 教 父 片 的 俗 套 公 式 拍 得 精 細 , 而 受 歡 迎 。 現 在 港 片 越 過 了 無 厘 頭 階 段 , 觀 眾 既 要 有 趣 味 , 亦 要 「 有 想 頭 」 。

「 杜 韋 組 合 」 出 色 之 作

同 樣 是 杜 琪 峰 、 韋 家 輝 合 製 合 導 , 《 大 隻 佬 》 票 房 勝 過 較 早 上 映 的 《 向 左 走 . 向 右 走 》 一 倍 以 上 , 出 人 意 料 。

《 向 》 片 改 編 很 吃 香 的 幾 米 繪 本 , 又 有 金 城 武 、 梁 詠 琪 合 演 , 但 香 港 收 入 只 屬 中 等 , 問 題 在 於 幾 米 繪 本 不 易 拍 成 長 片 , 而 杜 、 韋 的 香 港 男 性 作 風 , 亦 不 大 適 合 台 灣 式 西 化 女 性 文 藝 , 加 入 兩 個 搞 笑 男 女 後 , 幾 米 迷 可 能 更 覺 得 不 對 辦 。

其 實 《 向 左 走 . 向 右 走 》 也 有 佳 句 , 後 段 不 俗 ,但 《 大 隻 佬 》 肯 定 是 杜 、 韋 本 色 之 作 , 主 演 的 劉德 華 、 張  芝 又 比 金 城 武 、 梁 詠 琪 更 有 本 港 票 房 保 證 。

近 年 杜 、 韋 也 有 很 賣 座 的 愛 情 喜 劇 , 使 女 星 鄭 秀 文 大 紅 大 紫 , 帶 動 其 他 女 星 片 旺 場 , 但 必 須 注 意 , 劉 德 華 在 《 孤 男 寡 女 》 和 《 瘦 身 男 女 》 都 功 勞 很 大 , 他 幫 了 鄭 秀 文 走 紅 。 ( 上 )

明報  2003/10/14    石 琪 http://www.cultureshot.net/sekkeiluklei/

> -------------------------------------------------------------------------- <

發信人: jiyong.bbs@cia.hinet.net (jiyong), 看板: movie
標  題: 《大隻佬》是個怎麼樣的人?
發信站: 中央情報局 (Tue Oct 28 19:40:11 2003)

 他原是個和尚,身懷剛柔並重的武功,同時亦有看破因果的特異功能。他甘於平淡,不求名利,笑看人生,只過著三餐溫飽的生活。現實環境中,我們身邊亦不難發現一些身懷絕世武學的高人,他們看透生死,淡薄名與利,忠於做一個與世無爭、笑罵由人的"大隻佬"。

除了《大隻佬》的特技化妝、武打場面等商業賣點外,本片主要想說的,是佛家的"因果論"。影片的上半部主要帶出內地非法勞工──大隻佬(劉德華飾)和香港女警李鳳儀(張柏芝飾)在因果上的種種問題,下半部則集中地道出兩主角如何面對自身的「業」。

雖然男女角最終分離的結局是令人心酸的,但相信編劇(杜琪峰/韋家輝)亦希望觀眾們同時看到男女角最後如何積極面對人生和互相扶持的大無畏精神,而對劉德華而言,在電影上不斷挑戰自己,力求更上一層樓的敬業和處世態度,就如在片末與自己的心魔對打一樣,超越另一個自身以求達至演藝事業上的至高境界。

不俗的佛理電影

杜琪峰及韋家輝的商業包裝相當成功,這不限於他們找來劉德華及張柏芝為主角,而是劇情洗脫了沉悶的說教意味。

影片先透過由劉德華飾演有看透因果慧根的武僧,以及印度人被殺一事,帶出因果法則,直至結局,大隻佬追捕孫果,繼後帶出佛家於因果法則中的角色。影片惹笑及驚嚇等娛樂元素兼備,若然觀眾能夠領悟,這確是內容豐富的哲理電影。

尤如一課佛家哲學

由籌備,開拍,上畫至宣傳,劉德華的大隻佬造型都成為此片的焦點,無可厚非,劉德華這個造型非常吸引,加上在片中有一場飾演脫衣舞男的戲,如此突破演出,相信不單是華仔的影迷,一般觀眾也期待看《大隻佬》。

不過看完《大隻佬》則會發覺劉德華的特別造型只是其中一個驚喜,《大隻佬》還有更多優點,這是觀眾不走入戲院看此片不會感受到的!造型的突破不單是純為了製造搞笑氣氛,以為《大隻佬》是《瘦身男女》的第二部曲肯定看低了《大隻佬》。

娛樂性豐富之餘,本片同時也很清晰地帶出因果、宿命之佛家哲理。由開場的一宗命案開始至女警陳鳳儀(張柏芝)遇害,每個生命的終結都早有前因注定,雖然曾當武僧之大隻佬欲改變事實,最終也悟出有因必有果的道理,放下心中憤怒,以知命長命的態度面對仇恨,重歸從容佛家之道。

《大隻佬》另一優點是深入淺出,把佛家的道理形體化,用案件作為比喻,逐一解釋因果關系,由最初的輕描淡寫到最後的集中處理,過程引人入勝,絕非以冗長的對白或深奧難解之迷來故弄玄虛,而當中的追兇手法亦編得很有技巧,有意學習編劇之士不妨多加留意!

最後的驚喜莫過於劉德華的演出,《大隻佬》是他繼《阿虎》之後另一突破框框之作,可望再次為他帶來影帝之銜。

> -------------------------------------------------------------------------- <

發信人: jiyong.bbs@cia.hinet.net (jiyong), 看板: movie
標  題: 《大隻佬》─ 因果的造化
發信站: 中央情報局 (Tue Nov  4 21:55:50 2003)

 從來,杜琪峰與韋家輝這對拍檔製作的電影,在某程度上來說,也算是香港電影的「質」「量」保證──「質」是作品總有一定的質素,就算部分作品成績普通也不至於差勁;「量」就絕對是多產得叫人意外,但在題材與片種上,又往往能夠有不同的嘗試。

單以他們今年公映的作品來說,年初應節的《百年好合》,到杜琪峰獨力花上兩年時間製作的《PTU》,或是為《1:99電影行動》而拍攝的短片《狂想曲》,又或是早前改編自幾米繪本的《向左走.向右走》,到這部由拍攝到宣傳仍然教人猜不透內容的《大隻佬》,對於不同對象的觀眾來說,絕對是各適其適,各得其所。

揮不去的業

《大隻佬》以佛偈:「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作宣傳語句,也是整部電影的題旨。

簡單地說:「業」有善有惡,是善是惡還在於某人從前所作如何,從前作的是好事,得的是「善業」,相反,從前作的是惡事,得來的也就是「惡業」。一個人的「業」會隨著前生帶到今生,要如何化解這個「業」,就要視乎這個人的造化。

《大隻佬》就是一個關於「業」的故事:香港女警李鳳儀(張柏芝飾)在一次「放蛇」行動中遇上了脫衣舞男大隻佬(劉德華飾),翻查資料下,她得知大隻佬從前原來是和尚了恩,因為好友被殺而不再作和尚。

大隻佬更告之鳳儀帶著「惡業」,要化解還得靠鳳儀自己的造化.....

杜琪峰與韋家輝成功地深入淺出的說了這個「業」的故事,當中也帶著兩人從前作品的元素與特色:有像《PTU》裡緊湊的警匪情節,又有如《瘦身男女》中微妙的情愛橋段。當中不少影象實在把觀眾嚇個措手不及,卻帶出了一個人的「惡念」力量可以是如此的可怕。

經典的一分鐘

《大隻佬》的題材與片種可能不會叫所有觀眾受落,但這部電影卻是杜琪峰與韋家輝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一部。我們會感受到創作人是那麼的用心,就算是劉德華與張柏芝的演出也是近年演繹得最好的一次。

筆者從沒有預期到《大隻佬》是這樣的一部電影,被導演那些血淋淋的影象嚇得來不及反應之餘,更沒有想過會看得落淚──了恩在樹下七天七夜,看透了因果,那是一種痛苦,是以當他知道自己救不了鳳儀的「惡業」時,就更感到痛苦。畢竟,人的力量實在渺小,生命的奧妙卻是如此難猜透。

如果,王家衛在《阿飛正傳》裡創造了一次經典的「一分鐘」愛情情節,這次,杜琪峰與韋家輝在《大隻佬》裡,便創造了一個新的「一分鐘」經典,這個中環鬧市裡的一分鐘更帶著一份無奈的傷感呢!

七天七夜.五年.十年

《大隻佬》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局,卻又簡單地道出了因果頓悟的道理:了恩那七天七夜悟出的因果道理,原來只是一個頓悟過程的開端。那時候,他選擇了不作和尚,而進入俗世作大隻佬,這選擇是一種逃避,因為他以為因果改不了。

五年後,大隻佬遇見了「惡念」的自己,後者同樣頓悟因果,卻選擇了以「惡」的方式去過活,那是另一種選擇。十年後,大隻佬遇見孫果,前者選擇以「善」的方式去化解後者的「惡業」,那是另一種選擇,也是另一層次的頓悟。

原來,因果的頓悟還真的不易,一切還要看每個人的造化如何!

> -------------------------------------------------------------------------- <

作者: yea (延續欠你的戲份...) 看板: AndyLau
標題: [評論]大隻佬的智慧
時間: Sat Oct  4 12:40:04 2003

宜家男人﹕大隻佬的智慧

《大隻佬》本來的片名是《大隻佬和尚》。

後來,和尚兩字在國內會引起敏感,只好刪掉。其實,電影的構思是與和尚有關,談的也是佛家的因果。

劉德華的大隻佬造型,不止是《瘦身男女》扮肥仔的噱頭,而是借一個「大隻佬」的假身,一來說明他的力大無窮,二來,就是突出這個是假的肉身,大塊肌肉不過是臭皮囊的意象。所以,劉德華在深山看到另一個自己,就是瘦削的真身。

這是一部奇片,創意之高近年罕見。

一開始,奇人來到香港,開展了一段奇案,帶出探員張柏芝的奇遇。黑夜出現的奇技奇人,意象清楚、滿天神佛、羅漢下凡。

講因果,電影上半部分已經將題目講得一清二楚,也講得非常成功。後來,張柏芝再入深山,就是以人力來破因果,人力和業力再比,是相爭還是可以相容,就帶出另一個問題。

編與導的野心,是不想將因果之論講得太清楚,破因果不如治自身,自己打破自己,是凡人的最後出路。破了我,也是破了因果。所以,劉德華再穿起袈裟,口叼煙,你以為他已超凡入聖,但他又不忘肉身的我。

太多觀眾話,電影結局看不明白。

我想,一些電影帶給你感覺,帶給你思考,但未必一定要有答案。

    一個答案,只不過是編導的答案,何不破格,自己追尋。

成報 副刊  2003/10/02    林超榮

> -------------------------------------------------------------------------- <

發信人: eowyn.bbs@snow.ice.ntnu.edu.tw (I have...), 看板: movie
標  題: [電影]【大隻佬】 真的是寓「教」於樂
發信站: 師大資訊白色情迷 (Sat Apr 17 18:38:38 2004)

‧【大隻佬】 真的是寓「教」於樂

*導演:杜琪峰、韋家輝
*演員:劉德華、張柏芝
*播映時間:4/17(21:00),衛視電影台

杜琪峰、韋家輝和他們率領的「銀河映像」團隊,雖然遊走在各種類型之間且游刃有餘。但是像【大隻佬】這樣同時雜揉了靈異、驚悚、愛情、功夫、喜劇於一爐的,卻前所未見。何況,它的結論還導向一個接近佛家的論述。

各種類型在這部電影的推移或轉換,主要是跟著劉德華飾演的主角,亦步亦趨的。剛開始,這個滿身肌肉的大隻佬只是個脫衣舞男,但隨著導演讓我們看到他能夠目睹別人的前世今生,又帶出他原來曾是個武僧的過去。

因為好友遭人殺害,他在山裡遍尋匪徒不著,慌亂地對著大樹又叫又打,無意殺死了一隻小鳥,面對小鳥沈思了七天七夜,他終於看到了「因果」,也脫下僧服,變成後來在紅塵中翻滾的各種身份。

有趣的是這個大隻佬的法號叫「了因」,讓他念念不忘的殺人犯卻叫「孫果」,因果因果,確實緊緊纏繞了整部電影,像是為劇情推轉所上的發條。

他看到認真善良的女警張柏芝,前世是個殺人如麻的日本兵,知道她今世必須付出代價,卻又忍不住救她兩次,但日本兵殺人的影像依然揮之不去,輪迴的報應似乎也無力更改。很多人或許只看到或者以為劉德華跟張柏芝的對手戲,不過是想以愛情通俗劇的精神來柔軟整部電影。

卻忽略了導演更大的企圖是想藉此對所謂的「因果」作出更積極的解釋,一如張柏芝明瞭自己必死的「果」,但與其消極地等死或怨天尤人,不如把它轉成歡喜的付出,而將「果」又變成了「因」。正如表面上是大隻佬救了她兩次,但換個角度看,是她的善良讓大隻佬忍不住伸出援手,所以其實也是她救了自己。

到頭來,不是「僧」對「俗」的開釋;相反地,是「俗」改變了「僧」。透過大隻佬看到樹上人頭,前後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甚至是大隻佬遇見當年若是選擇另一個方向的「自己」,而跟自己展開生死搏鬥;導演到最後才終於亮出底牌:

因果雖無法避免,但佛所重視的卻是當下種的因。由這裡看事情,也才有放下的可能。儘管早在電影前半小時,大隻佬即說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但確實要到最後,我們才懂得導演的含意。

就一部複合類型電影而言,【大隻佬】無疑是大膽的,不過類型與類型之間的銜接,卻有點乾澀僵硬之感,整部電影仍欠一氣呵成與應有的豐滿。

不過同樣學電影所講的換個角度看,導演透過明星與類型的包裝,不僅讓他的說教有了親和性與吸引力,也讓觀眾如主角般,得撥開層層外衣,才能見其真理。杜琪峰和韋家輝至少把說教變成了娛樂,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