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塊頭有大智慧》——漂浮的尷尬

發信人: "QQ" , 看板: movie
標  題: 《大塊頭有大智慧》——漂浮的尷尬
發信站: OpenFind 網路論壇 (Sat Oct 25 02:12:19 2003)

電影從來都是可以叫人思考的藝術形式,而且它較之其他藝術形式而言,更加大眾化和平民化。一部最為粗淺的商業電影,也同樣包含著令人思考的成分。

然而評價一部電影,決不能僅僅依靠它所包含的或者是它想要包含的主題如何的大氣高深而作為唯一的依據,電影是門複雜的藝術,這個特性也決定了當我們要評價一部電影時,我們手中的依據決不能簡簡單單的想當然。

影響一部電影在最終觀影者心中是好還是壞,客觀與主觀的原因其實很多,諸如劇本、導演技巧、演員表演等等為客觀因素,而最終的受眾群體的二次闡釋則是主觀因素。

從這個層面上來分析,主題立意其實是個很模糊的界定,首先他包含在了創作者的創作主旨當中,從電影製作方面來分析他似乎屬於客觀因素了,然而顯然主題立意是最容易被觀影者進行二次闡釋的,因此,它更接近於主觀的影響電影好壞的因素之一。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只想提出一個簡單的前提,單靠主題立意來分析一部電影,難免會犯著主觀片面性的錯誤。

如果一部電影,僅僅依靠它想要向觀影者輸送的看似高深的主題立意來取勝,或者說評價一部電影而僅僅依靠它所包含的主題立意作為依據的話,我認為是很荒唐的事情。而這個荒唐的事情,就發生在了《大塊頭有大智慧》這部影片之上。

杜琪峰是位元善於把握商業元素的導演,他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能將那些大眾化平民化的商業元素,以不同於固有的商業套路和商業手段呈現給普通觀影者。《暗戰》、《槍火》、《PTU》,甚至他的更為早期的作品諸如《阿郎的故事》和《再見阿郎》,這些影片的成功都是如此。然而此次的《大塊頭有大智慧》,導演有些過了。

《大塊頭有大智慧》似乎很想依靠單純的諸多商業元素,來闡述一個看似高深的佛學理論。但我只想說,這次闡述,挺失敗的。

任何一部電影的主題立意,都不能脫離開組成這部電影的客觀因素的,哪怕你要闡述的主題多麼的廣大而深遠。這其實是個依託與被依託的關係,電影的劇本、技巧以及演員的表演,均是一部電影的根基所在,這個根基不穩,那麼漂浮于根基之上的需要有所依託的主題只會產生滑稽而可笑的結果。

觀看整部《大塊頭有大智慧》,其風格甚至無法前後統一,開篇的緊張懸疑,與篇尾的莫名其妙,簡直叫我懷疑這是否是出自這位香港名導的手筆。如果將影片分開來看,你甚至可以認為這簡直就是兩部影片。

無常又無我,似乎這部述說佛理的影片,其本身就在述說著佛理。一部僅僅幾十分鐘的影片,到了無常又無我的境界,這還不算是敗筆嗎?

扯到這裏,突然想到《黑客帝國II》這部影片,很多評論家對這部影片都持負面意見,說那兩位兄弟導演走的太遠了。《黑客帝國》的優良之處就在於很好的平衡了商業與思辯的兩個對立面,而它的這部續作,顯然有些迷路的嫌疑。

但《黑客帝國II》依然是部叫人拍案叫決的影片,因為它除了晦澀的主題立意之外,還有很多值得人稱讚的商業元素。然而《大塊頭有大智慧》的境遇,就有些尷尬的多了。

不論導演技巧或是演員表演,這部影片似乎都沒有什麼可取之處,他也僅僅是依靠依然不變的那些商業因素來維持的,從演員的選擇,到開篇的故布疑陣,都可以看出此部影片只是一頓商業速食而已。

只是導演似乎總想給這部影片添加一些別樣的作料,令他可以生出別樣的味道來。只可惜,味道是別樣的,但也有些怪異的感覺。這就好似使用速食的炮製方法和原料,非要搞個滿漢全席出來一樣,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要失敗。

根基不穩,他的立意再如何的高深,那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回過頭來,再說說這部影片所謂的主題吧。其實,對於這樣一部商業電影而言,本身穿插著這麼一個佛理的噱頭就很尷尬,但導演似乎想將這部商業電影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於是我看到的結果就是:尷尬之後的更加尷尬而已。

佛學,它的深度與廣度,決不是一部影片三言兩語就可以述說的清楚的,它牽扯到了哲學、社會學等諸多的理論體系範疇。其實整個的佛學系統,是一個非常繁雜的理論系統,這部影片也只是牽扯到了皮毛而已。

然而影片失敗之處就在於,它偏偏要將這個皮毛當個高深理論來闡述,這就好似將一部完完全全的商業片,硬掛著個哲學外衣來展示,導致的結果只能是滑稽和可笑的。

整部影片用於闡述佛學觀點的段落,過於蒼白而簡單:僅僅引用了一些佛學詞句,之後故作姿態的設置了一些看似充滿思考意味的橋段,便完成了它的主題昇華。我倒覺得,與其這樣,倒還不如乾脆全都按照商業元素來安排,叫觀影者自己去思考,可能得來的效果更美滿一些。

說到這裏,我又突然想起了一部很優秀的外國影片——《七宗罪》,可能《大塊頭有大智慧》所欠缺的,就是《七宗罪》那樣的平衡吧。

文/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