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filmwalker.bbs@ptt.cc (夢想起飛的季節), 看板: movie
標 題: 專訪魏德聖導演跟他的《賽德克巴萊》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Fri Mar 5 04:01:02 2004)
攝影、文字/健偉
魏德聖是2004年最大膽的夢想家,也是最實際的夢想家。
他的大膽,是因為他有一個構想:拍攝一部發生在日據時代,以台灣原住民為主題的影片。這個以「霧社事件」為藍本,描述泰雅族英雄莫那魯道如何壯烈犧牲的史實,有人頭落地的血腥戰鬥,還有日軍空投毒氣彈的場面,自然不會有討好觀眾的圓滿快樂結局;為求寫實,全片以原住民語言與日語發音,也不會找大明星擔綱。
如此的規劃,讓這個名為《賽德克巴萊》的電影拍攝計畫,聽起來就是「不會獲利」的代名詞,偏偏魏德聖估計所需的拍攝資金約新台幣兩億。
他的實際,是為了要讓大眾與投資人明白自己的構想、還有執行史詩題材的能力,決定先斥資兩百萬,拍攝長達五分鐘的短片,然後在去年底舉辦發表會。之後,又創設網站,將這部短片上網,藉此凝聚人氣,同時透過網站公開向大眾集資。他也給自己定下了很高的門檻:除非募集到超過一千萬,將不會動用所募集的經費;除非集資超過一億,否則電影不會開拍。
我關心的是,有沒有別的辦法,讓這部片可以比較容易找到資金呢?例如,找明星來演出?畢竟奧利佛史東的《亞歷山大大帝》也籌劃了很久,要不是有柯林法洛、安潔莉娜裘莉,也沒有人願意投資。
「我可以找原住民明星,阿妹、田麗、動力火車,都把他們塞進來,」魏德聖看起來並不像他的計畫那般野心勃勃,反而從他的眉宇之間,流露出那種頻頻受到瓶頸打擊的無奈:「但是那樣又如何呢?觀眾看了會覺得他們是明星,而不是劇中人,整個故事會變得『不真實』。」
片中唯一可能有明星擔綱的部份,是劇中統治原住民的日本警察,計畫爭取日本明星演出。不過,他堅持所有的演員都要先學會「賽德克巴萊語」,用原住民的母語發音。
「我可以讓演員上課。」魏德聖說:「等他們都學會了才開拍。」所以他估計前期的製作籌備大約要四個月。
而打從短片的發表會以來,他所接觸的各種投資管道,都問他同一個問題:電影的利潤有多少?他說:「因為他們是創投、企業家、老闆,他們是商人,不是『電影商人』,不問你劇本寫了如何、分鏡表畫好沒有。」
為了回答這類的問題,他必須找很多國片相關的台灣放映收入資料,包括觀影人口的統計、票房數字,而這些資料通通都指向一個指標:《臥虎藏龍》的成功所立下的典範。
不過,不是每部國片都能賣的跟《臥虎藏龍》一樣好,因為牽涉到行銷上的資源多寡,所以魏德聖決定替《賽德克巴萊》設立網站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能提早打開影片的知名度,把造勢計畫提早發動。
當你要爭取投資人,掏出兩億讓你拍一部電影的時候,你最好能保證能跟《臥虎藏龍》一樣賣座;如果你不能,起碼你要確定這部片的行銷工作最好跟《臥虎藏龍》一樣的規模。
既然大家都想跟《臥虎藏龍》一樣賣錢,那麼,《賽德克巴萊》有可能爭取到國外的資金嗎?儘管這是一部講台灣原住民的史詩電影。
魏德聖並不擔心這個故事得不到老外的青睞,而是擔心萬一為了迎合國外的投資,「基於賣座的考量,硬要把個老外演員塞進來,或者變成英語發音的電影。」他的堅持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公視電視劇「風中緋櫻」,就是因為「說國語」被許多人詬病。
「我跟他們完全不一樣,」魏德聖說:「『風中緋櫻』是用女性的觀點來看『霧社事件』,但是《賽德克巴萊》是以戰場上的人物來看這件事情。」
所以這部片會有很多砍頭的血腥鏡頭,會變成限制級囉?
他笑了,「對啊,拍戰爭場面,鏡頭怎麼避呢?」魏德聖還強調,網友在短片看到的砍頭畫面其實並不真實,感覺有點假,他已經找到如何改善的辦法,以後看到的畫面就不會那麼假。祕訣就是:不要讓人呆呆地站著被砍,而是要在跑的時候被砍,快速移動假人製造出奔跑的效果,就能以假亂真。
我還是不放棄「爭取國外資金」的想法,真的,彼得傑克森可以從好萊塢得到三億美金在紐西蘭拍《魔戒》,巴西電影《無法無天》不是英文發音,也有美國的投資。唯一能讓《賽德克巴萊》湊足兩億新台幣的可能,不是好萊塢的八大公司,還有誰呢?
這個可能他不是沒想過,魏德聖說,但是他打從短片拍攝完工後,有許多的事情與發展接踵而來,逼的他不斷地過關斬將。例如原本這部短片只打算壓成DVD,後來在旁人聳恿下以發表會型式公開;之後又有人建議他放到網路上,讓更多人可以看。所以他就做了個網站,乾脆趁機發表募款計畫;但是募款又牽涉到基金的管理運用,直到銀行願意出面才算解決。
結果網站開張後,網友熱情捧場,結果流量太大,把網站塞爆了。然後眼前魏德聖的聲音有些微弱的無奈:「我現在就要去跟網路業者談,看怎麼解決頻寬的問題。」
所以一想到去好萊塢見人,跟各家片商使出渾身解數爭取預算,似乎是一個路途漫長的跨欄長跑。即使他願意踏上這條旅程,但是接下來要怎麼一個個跨過去,就讓人不敢多想了。
感覺上,他在做一個成功機率很小的挑戰,成功與否還是一回事,而是過程要不斷吃閉門羹,飽嚐各種不愉快的經驗。人們通常會忍受各種挫折的理由,是為了可預期的光明到來,不過魏德聖連這樣的把握都無法預期。
魏德聖跟其他的電影工作者一樣,最需要的不是一大筆錢,而是怎麼運作這一筆錢的正常管道。通常,這個正常管道叫做「電影工業」,裡頭有監製、製片、經紀人、行政、宣傳等等,那些永遠不會在鎂光燈下出現,卻是在幕後讓攝影機順利轉動的推手。
有時候,電影工業的確會像魏聖德所擔心的那樣,扼殺或扭曲創作者的空間;但是,我認為在遇到一個困難度極高的案子時,電影工業也能給予協助。就像《鐵達尼號》以古今交錯的手法,用「海洋之星」串起虛構的愛情故事跟史實,將沉船事件很清楚地交代出來;或者《魔戒》選擇到紐西蘭開工,三部片一起作業的方式,降低製作成本。
最重要的,電影工業是一群人群策群力,協助創作者排除創作的障礙與困難。即使是詹姆斯卡麥隆,或者彼得傑克森,他們都不是萬能的天神,可以靠自己就沉掉一艘船,指揮千軍萬馬。「佛羅多沒有山姆也走不遠」,記得嗎?摧毀《魔戒》的旅程從來不是靠佛羅多一個人,而是各路好漢組成的「魔戒遠征軍」。
就算這很不切實際,我依舊講了幾個「跟好萊塢人士見面的辦法」,寫了個名字給他,然後就必須跟他匆匆告辭,因為此刻魏德聖最重要的任務,不是影片究竟能否湊足資本開工,是想辦法讓《賽德克巴萊》的網站不會當機。
跟他龐大的夢想相比,這個微不足道的麻煩,才是他此刻該操心的。沒有人能夠解釋,魏德聖為何會在一個沒有「電影工業」的地方,跑出這樣一個夢想。
我也無法告訴你答案,要請你自己拜訪,《賽德克巴萊》網站:
http://www.seediqba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