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微人性的描述--牆之魘

發信人: eda0705.bbs@bbs.math.ncu.edu.tw (小胖胖), 看板: movie
標  題: [轉錄]幽微人性的描述--牆之魘
發信站: 織夢天堂 (Mon Mar 10 22:48:14 2008)

轉錄自http://blog.pixnet.net/annpo/post/15078978

這年頭拍國片很難,拍有深度歷史的國片更難,不用俊男美女、年輕偶像的國片,根本就不用太期待可以賣得出去,如果導演有名,那還勉強有觀眾群,要是導演默默無聞,我實在不曉得他們拿什麼勇氣拍片,而後在戲院上映?

我有一種奇怪的非主流性格,明知道導演技術可能不純熟,資源缺乏,電影從片名、演員看到內容,吸引力都略略不足,但就是會想看一下導演的勇氣值不值得。其實,我賭上的是,那麼一點點屬於台灣的社會意識與背景。

接下來有很多國片會上映,看起來都很有趣。改變不了的環境,我們無須多說,但若有那麼一點點可以宣傳的機會或是討論的空間,似乎也不應該放棄。鈕承澤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我很有興趣,但還沒看過,只好介紹、討論我看過的兩部片子,也希望大家若覺得有意思,可以到戲院捧場一下:「牆之魘」與「流浪神狗人」。前者是看首映,後者是去年金馬影展看過。兩者都在國際影展受到肯定。

先介紹「牆之魘」。這部電影從導演到演員,都不知名也不算太有吸引力。至今他唯一的爆點大概就是新聞局長謝志偉批評這部電影「消費二二八」,吸引了一些帶點政治色彩的名人名嘴與我們一起觀看首映(笑)。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同樣原因,使得首映之後的QA沒人敢發問,除了一堆誇獎之外,沒有比較深刻的挖掘--只有白目的我試圖問了一下背景還有拍攝壓力的問題。(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為二二八,但僅僅是背景,故事主體在「人性、情慾」上頭)

從新聞局長的批評當中,我們可以瞭解這部電影帶到的歷史背景,於是,我們猜測新聞局長原本的期待也許是「天馬茶房」這種直接點出二二八的電影,或是「悲情城市」這種刻畫台灣人的悲哀的故事。

根據我查到的資料顯示,謝志偉曾經在節目中提到這個真實的故事,而這個故事被導演林志儒改編了,並淡化歷史面,強化人性面,以致於新聞局長無法諒解。但同時,也因為這個「二二八的背景」讓許多電影院不願意上映這部電影(但我想國片本來就很毒藥XD)。

不知不覺,我也在利用謝局長那句「消費二二八」來宣傳這部電影,但這電影「不可曰」之處甚多,同時,我也想特別解釋這一點,畢竟,二二八的確不是主體,希望泛政治化的眼光與主觀少一點,同時,也希望讓對嚴肅題材與政治議題畏懼的觀眾瞭解,這部電影其實不嚴肅,也不難懂。他強調人性情慾,同時也用了一些魔幻寫實與羅生門的手法,相當有意思。(喔,也不要拿「色戒」出來比)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為了撲滅殖民意識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思想,殺了許多人,同時也嚴密監控、入人於罪,讓整個社會的氣氛是緊張的。尤其是被警總盯著的人們,在思想與性格上,多半會有點扭曲或是「張力」。

張大春書寫的「撒謊的信徒」,便試圖揣摩過「虎口下的總統」在國民黨來台後,如何戒慎恐懼的生存,又如何思考防衛。將心比心想像,或許,一槍斃命還比較痛快,不至於背負著背叛或是無法獲得的信仰苟活。

林志儒以女主角的角度拍了電視劇「牆」,重拍這部電影,便從男主角的角度出發。「牆」我沒看,無法得知女主角部分的詮釋角度,但是,就男主角的部分來說,「信仰」大概是主要的精神:男主角對於社會主義的信仰,是他生存的重心,也因為這個信仰,不惜把自己的老師窩藏在家裡的牆內,奉獻出一切,把他當神,每天都要對他鞠躬,和他聊天,對他大聲唱個「國際歌」,流著淚。

但看到最後,你才會發覺,這樣強烈的信仰,並不是真的是個理想,而是一種非常人性的強化,他怯於面對自己人性的部分,因此,必須要藉著這些儀式、思想,來合理化自己的生存。也因此發展出這部電影的劇情。

這樣的概念,其實並不讓人驚訝,如我所說,張大春「撒謊的信徒」已經描繪過了,只是,這電影敘述的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物,他的人性幽維的一面。

這個角色太鮮明,游安順演得極好,撐起了大部分的劇情,也強化許多深度。導演使用一些特殊手法,讓這一部分精彩萬分。

而主題「牆」所拉出來的意思,更是值得品味。這就要透過女主角與日本老師的對手戲來解釋。下集分曉。

p.s 若有機會看到這電影的平面文宣,最好忽視他。先看電影,再來看文宣。因為,文宣說明讓整個電影扁化與簡化,也不太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