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ryota@kkcity.com.tw (政小四存在的唯一時∕空), 看板: movie
標 題: 由門裡跨出門外──《藍色大門》
發信站: KKCITY (Sat Sep 28 20:03:04 2002)
國片《藍色大門》(Blue Gate Crossing, 2002),是一部描寫高中生生活的電影。而一談到高中生活,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撇開考試、課業壓力不談,相較於現下的繁忙人生,似乎就是自由自在的玩樂與發展興趣了吧。玩吉他的玩吉他,打電動的打電動,游泳的游泳,打籃球的打籃球;
在一位普通高中生的世界裡,似乎真的沒有什麼天大的事情要煩惱。而「自己上不上得了大學?」、「還是處男」、「小便時會分岔」等種種高中(男)生的煩惱,在大人眼中看來,也許不過是小兒科而已。
然而,相對於多數幸福的高中小朋友,有些高中生卻被迫承擔可怕的煩惱重擔。而就是因為這些煩惱重擔,才使得這些高中生不得不提早收拾起他們在這年紀應有的稚氣與天真,而認真卻無奈地面對殘酷的社會結構。
《藍色大門》要描繪的,正是這種差異現象。透過片中主角孟克柔與張士豪(陳柏霖飾)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最重大差異,就在於性傾向方面。
首先來談帥氣、活潑又自在的張士豪。總是向孟克柔自信地自我介紹「天蠍座O 型,游泳隊、吉他社,我還不錯啦」的張士豪,其實是這個社會上為數最多、勢力也最龐大的異性相戀者。因此,「男生愛女生、女生愛男生」的社會通則,對他而言是習以為常也不曾懷疑過的真理。故而他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不免如魚得水。
相對於幸福的張士豪,孟克柔就倒楣多了。她愛女生,可是「女生愛女生」這回事,在這個社會上,仍舊不是什麼理所當然的事。於是,她一邊嚐受單戀女同學之苦,一邊試著壓抑自己對同性的慾望。
不管是嘗試透過與男生接吻而變成異性相戀者,或是在體育館不斷刻下「我是女生,我愛男生」的自我催眠動作,都反映出她被迫壓抑真實自我的悲慘境界。於是,性傾向的不同,導致了孟克柔與張士豪兩人的許多差別:擁有天大煩惱與小兒科煩惱間的差別、不幸福與幸福間的差別,以及他們在被迫提早成熟與仍是小朋友之間的差別。
除了上述差異,他們對於自我未來的夢想,也有所不同。相對於孟克柔所心儀的女同學的夢想未來的能力,孟克柔則自陳自己看不到自我的未來。孟克柔可以想像張士豪在未來可能更帥氣,活得更好,但就是無法想像自我的未來。
這種對自我、對未來失去夢想與想像欲望的狀況,牽涉到孟克柔自身的同性戀身分在社會上的處境,因此的確不是一般幸福的小朋友所能體會得到的。
然而,因著與孟克柔之間的纏繞,原本單純幸福的張士豪,不免也「長大」了。片尾,張士豪對孟克柔說:「這個夏天,好像沒有留下什麼,卻又好像留下了些什麼……也許,留下了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了吧。」
的確,在愛情方面,張士豪追不成孟克柔而一無所獲,在游泳比賽方面,他也沒有獲致佳績,但是,在這個夏天,他總是留下了某些東西。這些東西,也許是愛,也許是追求心愛的人時的熱情,也許更是:對待一位同性相戀者──孟克柔──時的同理心與平常心。而就是帶著愛與對待社會弱勢者的同理心,張士豪也踏上了成為「大人」之路。
象徵憂鬱的藍色大門,隔開了門裡與門外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原本處在憂鬱門外的張士豪,因為與孟克柔之間的戀情不順遂,而不免暫時步入藍色大門之內。然而,一向開朗活潑的他,終於能再度回到藍色大門外的快樂世界,可喜可賀。
至於因為自我性傾向身分,而不免總是處於憂鬱門內的孟克柔,是否終有走出門外的一天呢?在片尾,無法想像自我未來的她,倒是藉由對張士豪未來的想像,帶出了對自我未來的期盼──張士豪站在一扇藍色大門外對她笑著,而她則快步跑向他。顯然,孟克柔對於未來,也的確有其快樂人生的想望。但能否實現,卻又是另一層涉及社會整體結構的複雜問題了。
政小四 91/9/28
〈由門裡跨出門外──《藍色大門》〉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news.asp?n=670827&p=haruh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