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舞動不起來的導演--評紀錄片"跳舞時代"

發信人: abcdeffg.bbs@ptt.cc (你快樂我也快樂), 看板: movie
標  題: 快舞動不起來的導演--評紀錄片<<跳舞時代>>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Sun May 16 00:51:39 2004)

當我在總統戲院觀賞完這部紀錄片時,導演郭珍弟女士將我們稍留片刻,詢問我們觀眾對於這部片的看法與問題。

        我問了一個與影片不太有關係的問題:現在台灣的流行樂壇是以國語(或可說是北京話)為主流,台語音樂的質量不精,正將台語樂壇帶向萎縮的地步。希望導演能夠有新的拍片計畫,紀錄台語樂壇在近代的歷史的角色與衰弱不振的原因。

        起初郭導演不太明白我的意見,以為我在詢問台語音樂的問題,就講了些有關流行音樂的走向以及日據時代流行音樂的資料;後來經由助理提醒,我的問題主要是「是否能夠有新的拍片計畫」?導演很靦腆地表示,他會盡力,但是短期內恐怕不行,因為這部片已經讓他個人負債上百萬了。

當時我聽了頗為驚訝,這部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作品,竟然成為導演從事新創作的負擔。

        但看了全場,除了一對聒噪的母子、一對卿卿我我旁若無人的情侶檔、兩位古倫比亞,也出現在片中,特地前來觀賞的老員工、兩位邊聽音樂邊掉淚的歐巴桑、以及要繳報告的我與同伴外,戲院中觀眾寥寥無幾。市場的反應對於導演來說實在太殘酷了些。

但這部片難道不好嗎?首先紀錄片有別於劇情片,他要紀錄既存的事實,絕對不能有任何造假之處(但鏡頭可能會因導演的詮釋而變)。

        這部紀錄片分成了兩個主線,文化保存方面的代表,是第十四屆金曲獎評審總召-李坤城先生,他為了保存台灣自日據時代就發行的黑膠唱片,跑遍了全國各地以蒐集;另外紀錄見證的方面,就是以日據時代的當紅歌手-「愛愛」阿嬤與尚存於世的古倫比亞工作人員,他們在餐廳的聚會中,向著導演的鏡頭娓娓道來當時社會的樣貌與歌手的悲喜生涯。

        為了讓觀眾不至於對漫長的紀錄過程感到厭煩,導演設計了一些劇情短片,讓演員扮演歌壇首席紅牌「純純」小姐與寫詞才子陳君玉,並介紹兩人間若有似無的愛情故事;另外聘請舞者跳著狐步舞、展出一張張古倫比亞唱片公司的照片、並在電影中配上大量暢銷又好聽、至今仍出名的當代流行歌曲。

        快速的電影節奏與多變的電影情節,再加上大量的歷史資料影像,讓這部片不僅可以攫取觀眾的目光,更能滿足觀眾的感官享受。就資料的彙整以及表現的手法來講,這是成功的紀錄電影,甚至就算做商業的發行也絕對會受到好評。

        若真要找其弱點,女主角純純的婚後生活與事業經營沒有在片中後續交代,算是紀錄上的一個瑕疵,但就總體來講是瑕不掩瑜的。

那麼,為何這部我認為好看又有文化價值的片子竟然沒有良好的市場反應呢?

        當「歌舞中國」的贊助商在電視廣告上大肆宣傳時,我只能在網頁上和老師的極力推薦中得到這部片的放映消息;當「世界動畫影展」在全省的電影院與影博館作巡迴展出時,這部片卻只在座位狹擠的總統戲院放映,讓想要觀賞影片的觀眾只得「慕名而來」。

        的確這些都是商業宣傳的問題,與電影本身無關,但不良的宣傳卻足以毀了一部優良的影片,尤其在看完這部片後更讓我感到危機之所在。

   政府倡導的「本土化」與「文化融合」的口號言猶在耳,但賞了一座獎後,導演卻只能提醒我們多呼朋引伴前來觀賞,完全感受不到文化保護的行動在哪。

        除了希望政府能真的重視文化資產的保護以外,也希望看到此文章的人,能夠前往總統戲院了解台灣古早文化的歷史。這部作品就像是一部黑白光影交織而成的歌舞片,娛樂價值是絕對不會讓你感到煩悶與失望的。

========================================================

發信人: chenCT.bbs@ptt.cc (smooch),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快舞動不起來的導演--評紀錄片<<跳舞時代>>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Sun May 16 17:12:34 2004)

      我之前有貼過我的觀影心得。現在終於看到有其他網友也提到這部片。真是感慨。  不管是abcdeffg網友或是bbpe網友說的我都滿同意的,也覺得這部片讓我們對台語創作音樂的源流有個大概的輪廓。

      當我今天帶我弟妹再去看一次時,我已是第三次看這部片了。很傻吧!紀錄片,你這樣愛看,以後等 DVD出來就好啦!我想不小心看到這些討論緒的網友或許正會這樣想吧。

      三次的會後討論每每也都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看得出來導演也都有心想回應觀眾的期待。但現實是殘酷的,連個人負債打平都打不平的話,這部片就算導演想壓,我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後來聽朋友說,之前有過公視版,不過我第二次帶我父母去看時。我父母說:電影跟公視版差滿多的,對於陳君玉和純純的描述,電影比公視版詳細,公視版比較著重在戲曲如何轉變為流行歌的過程。

     至於採訪的方式,在今天導演回答觀眾問題時也提到,公視版主要採第三人稱的全知觀點,由陳麗貴小姐口述。而電影版則採第二人稱,盡量重現李坤城先生追尋,收藏這些黑膠唱片的過程以及愛愛口中的那段歷史。會這樣做也是希望能讓紀錄片變得比較有劇情,讓大家能輕鬆地親近這段珍貴的音符故事。

      看了三次,裡頭的觀眾,最少是十個人,最多是像今天,三十多人。不過不管人數多寡,只要我想到可能會沒有機會收藏,我就會忍不住想再去看一次。到現在花了快六百元,不過比上導演總共募集的資金五百萬(其中三百多萬是政府各單位的襄助),我想這樣是值得的。

      導演負債了,所以自然搞不起行銷,只能設計小紙卡跟夾頁,讓有意願去傳口碑的朋友,帶點回去告訴其他人。跟這禮拜末要上檔的另一部紀錄片—歌舞中國的總經費達兩千萬比起來,導演只能苦笑吧。

      片名的那首跳舞時代,頭一次沒聽到。後兩次,我每次聽,對著裡頭的歌曲,不免幻想那一定是另一個台灣島,跟我這六年級生小時歷史課本所介紹的台灣島不是同一個。

      片中放出來的歌曲片段節奏輕快,而歌詞則描述『阮是文明女,東西南北自由志,逍遙恰自在,世事如何阮不知,阮只知文明時代,社交愛公開,男女雙雙,排做一排,跳狐步舞我上蓋愛』,看這是多不一樣的風情呢?!

      而導演還告訴我們,其實該歌曲的間奏其實相當特別,跟現今的台語歌幾乎沒有相像之處。而當時的台灣歌曲『毛斷相褒』,則是黑貓姐、黑狗兄互相誇對方時髦,不受習俗束縛的歌詩,看起來當時的台灣青年應該是相當青春奔放,放蕩不羈吧!

     此外那個時代的台灣人則透過日本譯介的歐美書籍來『國際化』,而都市也因為日本的殖民而國際化起來。

      映完出場時,我那當老師的妹妹就告訴我:沒想到台灣這樣早就有自來水廠、二十世紀初就全台點燈、有縱貫線鐵路、和博物館,以及動物園。

      說實在,上述事物,我本來也不是全都知道他們登場的日子。看著日據時代的鄧南光先生拍攝的全台點燈,我想那時代的台灣人應該也是相當興奮的吧!

      另一個令我每次看每次感動的就是大甲黃家的石刻宗訓。那個年代的台灣人,剛從公學校習得啟蒙運動的知識,於是便有人將『 Liberty』、『Equality』刻在牆上,叫後代子孫重視之;或是,我想,也有可能是嚮往之。

      至於其他有關音樂形式的流轉和變遷,以及社會因中日戰爭爆發的產生的巨變。我想,abcdeffg跟bbpe網友都有描述,我就不再贅言了。

========================================================

發信人: HuangRh.bbs@bbs.kimo.com.tw (I believe....),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快舞動不起來的導演--評紀錄片<<跳舞時代>>
發信站: Yahoo!奇摩大摩域 (Sat May 22 01:25:36 2004)

看完這部覺得很感動。心得大概都和其他人差不多。不過我今天去的時候有將近上百人去觀賞,被嚇到了,還以為國片原來這麼受歡迎。看版友寫的才知道原來之前很慘。今天看完時大家都鼓掌,也很希望導演能再拍更好的影片。

導演有說這部片拍起來很困難,很多老人都快找不到了。古倫美亞員工中曾說最懷念在古倫美亞那七年的那位在拍攝完影片兩個月後就過逝了。聽了覺得很難過,我們台灣的歷史就快流失了,不知道我們還能盡多少力去留住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