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台灣電影的鏡頭運用『盛夏光年』

作者: sampraswin@kkcity.com.tw (山普) 看板: P-takito
標題: 新世代台灣電影的鏡頭運用『盛夏光年』
時間: Tue Oct 17 19:31:37 2006

終於,我們有機會在台灣電影裡,看見主角們展現濃郁的情感...

終於看見台灣電影語言當中,較少運用的特寫鏡頭、近景,讓觀眾能貼近演員表演的情感,而不在作為旁觀者,雖然『盛夏光年』在故事上給人略顯強說愁的滋味,但許多場戲裡,運用手搖式攝影機的方式、或是特寫演員表情的處理,很直接傳達了主角們的情感。

我想七年級在表現上的確是可以如此大辣辣的,忘卻過往的大師級導演要怎麼擺遠景、忘卻大師們怕干擾演員的情緒表演,所以鏡頭總是與遠遠的,年輕導演們目前都在創造電影的可能性,相信在經過幾部電影拍攝的磨練以後,台灣電影又是不一樣的面貌。

台灣電影在80年代歷經了電影新浪潮之後,開啟了觀眾走向藝術電影的領域探索,這一探就是十幾年,也讓台灣的藝術片走入了國際市場,並且確立了幾位電影大師。

然而能成為大師,不只是他們對於場景調度的熟稔以及電影語言的運用,更重要的是他們傳達了這個時代與這時代發生的故事及其背景哲學。

例如侯孝賢的作品,傳達台灣的人、事、時、地、物在社會底下的情感流動,而蔡明亮關心的是心理層面的孤獨,當然也有像李安這樣能在商業與藝術人文作結合的導演,但是這樣的例子不多,何況李安也已經在充裕的預算下拍片,所以台灣電影要如何走出一片天空一直是每回新聞局電影處所探討的話題。

今年台灣電影的鏡頭終於努力在影響觀眾的情緒了,即使『盛夏光年』的故事或是拍攝細節沒有盡善盡美,但我認為作為一個說故事的新導演來講,指導演員在鏡頭下展現他們的特色,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