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winfredlin@kkcity.com.tw (winfred), 看板: movie
標 題: [winfred 影評] 詭絲(Silk):台灣電影的曙光
發信站: KKCITY (Wed Oct 4 04:35:41 2006)
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winfredlin&article_id=4815938
台灣電影工業近十幾年來的沒落,大家早已司空見慣。所以週末相約電影院或租DVD,除了少數對所謂「獨立製片」、「藝術電影」還有興趣的人,絕大多數消費族群的首選都是好萊塢大片,然後是日本、韓國、香港等亞洲發展較加地區的作品;台灣電影早就被推到底層,連這裡相當少見的歐洲電影都還不如。是台灣人崇洋媚外不愛國嗎?我想未必…不然李安不會挾著美國投資的「臥虎藏龍」一路紅回台灣,到了「斷背山」這種道地的美國片,甚至是相對冷門的片型,還深受國人歡迎,在台灣創下票房佳績。
台灣電影的問題,最大責任應該不是歸咎於消費者,而是拍電影的人…當然這還包括電影的投資環境、政府政策等很多現實考量。我們愛看甚麼?我們想看甚麼?看看韓國電影近幾年的發展,足以作為參考的借鏡;所謂得獎的藝術片不是沒有存在的價值,但現實環境就是有票房壓力,電影工業必須供需平衡,不能都只生產自己看自己爽的東西…商業電影絕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在力圖重整台灣電影窘境的氛圍下,「詭絲」就是部企圖心旺盛,實力也夠堅強的作品。
從一開始大量使用日文發音(事實上全片將近一半都講日文)、僱用加拿大籍攝影師捕捉鬼魂,以及研究團隊明明都是台灣演員,卻設定成大陸、馬來西亞等亞洲各地集結而來的科學家,可以看到導演拓展亞洲市場的用心。劇中人物的選角也還算成功,江口洋介的陰沉心機、張震的內斂壓抑、大S的強勢自私、林嘉欣的溫柔單純,以至於飾演女鬼的「驚喜」、沒有半句台詞卻相當催淚的馬之秦、串場的戴力忍、夏靖庭,都讓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彷彿在看一部全是由台灣演員演出的好萊塢大片,驚艷不已。
當然劇情的安排以及導演的功力,才是電影成功的絕對關鍵。詭絲的導演、編劇都由蘇照彬一手包辦,其編劇的才華在「雙瞳」、「三更之回家」就可看出端倪。雖然這兩部作品都相當成功,但雙瞳一片太注重感官刺激以及傳統文化的渲染,意境內涵及情感刻劃較為缺乏;回家則相反,內容扎實且情感刻劃深入,只不過受限於片長,劇情架構、角色都太過單調,只能當作小品欣賞。
相較之下,詭絲可說是集兩片之大成,各方面都相當完備、成熟,不得不佩服蘇照彬編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整部劇的架構,從為了研究反重力而發明的「孟傑海綿」開始,因其需要靈體以產生能量,進而捕捉鬼魂,接著又在一連串的意外中,從鬼魂的靈體上發現「絲」,也就是片名精髓;這絲連結愛恨、交織情感,擴增到整體故事架構,格局寬廣且有個令人動容的精神主軸。劇情的安排相當流暢,兼具恐怖、科幻、親情、愛情與搞笑等元素,除了中間解密的鋪陳稍嫌沉悶,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冷場;劇情前後呼應,看完還會有種情緒的悸動(在戲院看到很多人散場時拭淚)…不簡單吧!一部科幻恐怖類型的片子可以打動人心,而不是只有特效、驚悚的空洞框架。
還是要挑剔一下,劇情的安排也不是全無瑕疵,身在台灣的我們在很多橋段都會明顯感覺不合理;例如男主角起東在大街上為了「救人」而向警察開槍,甚至流彈打到無辜的學生還視為理所當然;在捷運上重傷奔跑、開槍,只看到民眾尖叫逃開,車停了卻不見警衛前來處理…甚至在人潮清空後,列車還繼續駛向下一站(傻眼),真在台北發生這種事,馬英九大概會被轟到臭頭吧!(笑)
另外,「署長」應該是日本官員,但整個感覺起來他好像就身在台灣,可以直接教唆手下逮人,橋本也可以隨時「輕易」的見到他;還有,小孩為甚麼剛好葬在那個「特殊位置」,且過那麼多年屍骨都沒有腐壞,以及4:30的出門的作息時間等…這些細節都值得好好檢討;整體內容夠扎實沒錯,但劇本再多琢磨些會更完美。
詭絲的美術指導、攝影與配樂、音效等技術性層面都有接近好萊塢的水準,觀影時能感受到各項元素相互融合的一致性;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CG特效,礙於資金的限制,從孟傑海綿到半透明鬼魂,都與畫面不甚協調,明顯看得出特效的粗糙;更別提捷運站翻車那一幕,徹底把前面營造給觀眾「真實」的情境給摧毀。除了特效,某些地方的原創行不足也令人詬病;如女鬼、小鬼的設定及嚇人橋段類似「咒怨」、女鬼快速爬行效法「大法師」,而被鬼殺害的死法又明顯抄襲「七夜怪談」等…好在融合科學與鬼怪的整體概念獨具一格,因此瑕不掩瑜,這些視覺創意的模仿,換個角度反而成為一種幽默,有點向經典致敬的意味。
整體而言,「詭絲」絕對是值得到戲院觀賞的一部好電影,劇情架構跟張力都比得上今年度一堆所謂的好萊塢大片(我絕對願意拿「神鬼奇航2」、「X戰警3」或「不可能的任務3」任一部的票錢來交換看詭絲)。不過片商廣告宣傳做得有不夠理想,當初的雙瞳還比較夠力…商業電影的行銷相當重要,不管好壞得先把觀眾吸引進戲院再說。無論如何,期待這部電影能在台灣賣出好成績,也希望大家能花點錢到電影院捧場…真的,保證不會讓你失望!
接著來討論一下劇情,還有自己對導演所欲闡述意念的理解。
1. 可能是角色本身就比較壓抑、有疏離感,張震所扮演的起東意外的相當成功,最後一場媽媽回來的戲也演得令人動容;江口洋介的表現更沒話說,陰險殘酷,最後連割脖子自盡的表情都讓人不寒而慄。除了兩個男主角間的相互較勁外,林嘉欣內斂溫和的演技,把起東女友一角詮釋得相當完美,而大S的強勢、凶狠也恰如其分,比較可惜的是剪掉與橋本的激情片段,讓這個角色有點定位不明。最讓人驚喜的當然莫過於歌手萬芳,無論在偏執哀痛的「媽媽」或殺紅眼的「女鬼」都表現搶眼,證明她不是單靠「外表」爭取到這個角色,演技也值得稱讚。
2. 片頭炸彈引爆的攻防槍戰拍得非常棒,流暢度十足。後來逮到引爆炸彈的人,竟然是主謀的小女兒,也與片尾的母子聯繫相呼應;起東可以用子彈,打斷炸彈客與女兒之間的手機連結(「絲」的具象化),但面對另一個世界,母子間強大的愛、恨緊密牽連,有再強的火力都毫無能力解決。
3. 橋本跟小男孩(耀西)對比,成長過程同樣有相當痛苦、被歧視的身體缺陷。橋本抱著強大的恨意,只求死後能成為無所求的鬼魂得到解脫,而耀西則以橋本無法理解的愛與包容,選擇接受媽媽的「善意」離開人世,放不下媽媽而讓他成為橋本「求之不得」的鬼魂。
4.片中最後定義死後會變成鬼的原因,應是因為「愛」的牽絆,而非恨。耀西會成鬼,是因為他放不下最愛的媽媽;這點從鄭純掐死他前,他還跟媽媽道謝,以及鄭純後來遇到地震被埋在地下16天,耀西的鬼魂還幫他心臟按摩可以得知。鄭純也是因為對於兒子的愛,在感受到兒子靈體消失(或被折磨)後才化成鬼;最後母子重逢,兩個鬼魂間的執念解除後就雙雙消失。其他還有起東媽媽身後回來替兒子煮蛋,也是基於愛的展現,等起東明瞭媽媽並不恨他後,靈魂也隨之消散;以及蘇原在人世沒有愛的牽絆,因此她的魂魄只存在了幾秒鐘,都可以印證這個邏輯。所以橋本沒有成功,有恨無愛的他永遠只能成為一具冰冷的屍體。
5. 片中的「鬼」其實不會無端殺人。耀西不喜歡人家看他,是因為生前就為毒瘤所苦,受同學排擠產生自卑;所以一旦生人「剛好」眼睛直視到他,便牽引了他的磁場,也就產生「絲」的連結,讓他可以感應到(看到)進而動手殺人。鄭純也一樣,因透過與兒子間的「絲」感受到耀西被欺負(關進孟傑海綿),這絲也就牽連到在那空間內所有的人,所以連剛好在場無辜的家維,都無法避免的被追殺。
6. 到後面女鬼殺人的場面愈來愈幽默,除了因為萬芳的熟面孔外,刻意安排「爬累了就搭車」、「牛肉麵殺人」、「捷運鋼管出場」等情節都讓大家在驚嚇之餘,還能放鬆一下緊張的情緒。另外橋本在輻射中心比的手勢,以及起東在路邊連續開槍傷人,抓到警局被放走時「你一定是總統的兒子」,在目前的政治紛爭中,也讓大家產生會心的一笑。
7. 最後救活起東的是小鬼耀西,他有能力(經驗)可以按摩心臟救人,從手的大小也可以看出來。救他的原因,也許是因為母子重逢後所有怨恨都消散,或感應到起東一直努力找出真相,間接讓他們母子團員;無論是甚麼理由,這裡的轉折都不會太突兀,也比較讓人心安…總不能全部人都死光吧!起東的復活不但象徵鬼母子不是無緣無故的亂殺人,更舒展了結局所希望展現的,愛與希望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