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filmwalker.bbs@ptt.cc (夢想起飛的季節), 看板: movie
標 題: 台灣電影,我們不見不散:從一套DVD的發行談起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Tue Apr 27 23:01:33 2004)
張世倫 本文原載於媒體小舖電子報
http://enews.url.com.tw/benla.shtml
四月初,台灣的DVD市場出現了一套新片蔡明亮與李康生的電影《不見》與《不散》。
這套DVD在細心製作下,成績斐然,不但影片的螢幕比例正確(接近戲院放映時的寬螢幕,而非為了迎合電視螢幕任意裁邊或壓縮的4:3),並包括完整的中英文字幕,更特別的是,請到林文淇、陳儒修、李振亞三位電影學者,在全片的第二聲軌錄製隨片導讀及評論,提供觀眾一套詮釋整部作品的角度。
不管你喜不喜歡蔡明亮的電影,這都是聰明、清醒、且值得大家鼓掌的舉動,原因何在?聽我道來。
長久以來,台灣自行發行的電影DVD大多品質低劣,握有版權的廠商用「打帶跑」的輕忽態度隨便製作,草率包裝,快速發行,以期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利潤。於是這些DVD,不是螢幕比例錯誤,導致片中人物扭曲或斷頭缺手,慘不忍睹(註一),就是膽大妄為,未經導演授權就亂剪片,搞出讓人啼笑皆非的台灣刪節版DVD(註二)。
至於英文字幕,更是少見,而隨片講評,既花時間又浪費錢,還是省省吧!無怪乎所謂台版DVD,久而久之大多淪為九十九元賤賣商品,長期下來惡性循環,使得片商更加不重視DVD的製作與發行。
在此惡劣的大環境下,台灣電影被片商發行DVD的際遇,可說更加悽慘。以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為例,年代公司草率發行,不但品質低劣,比例錯誤,更無外文字幕。相較此馬虎態度,全世界品質最好的《悲情城市》DVD,卻是日本人製作的版本(註三)。
顯然,台灣發行商對於DVD製作的態度,還是過於輕忽。因此侯孝賢前幾年打算發行早期作品的套裝DVD時,特地從中影把版權買回,好自行掌握製作事宜,確保品質。此次蔡明亮電影DVD,則是與發行商相互討論合作,製作態度上也較為講究。
在全球化及傳播科技發達的今天,在分析好萊塢電影的銷售營收時,常有所謂的瀑布效應(spin-off effect)一詞,意指當今電影業的收益,不再只限戲院票房,電影下檔後的後續流通管道,例如有線電視、錄影帶、DVD等,在影片營收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高。
台灣電影的核心人物,對此趨勢也未必陌生,早在1989年討論《悲情城市》的發行事宜時,他們便曾提出「勸募式」的發行概念,主張藝術電影的收益必須從諸多管道「勸募」而來,這些管道包括輔導金、政策補貼、各國發行市場、錄影帶等,戲院不再是電影收益的唯一來源,它只是其中一部份(註四)。
簡言之,無論是好萊塢商業片,或曲高和寡的藝術電影,跨國界行銷,多通路發行,多管道回收的經營策略,恐怕都是未來電影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角度之一。台灣電影在1990年代後,逐漸走向國際影展路線,以國外市場補台灣市場之不足,是為一例。
而先前侯孝賢自行監修的早期作品套裝DVD,特別加上了日英字幕,以及此次蔡明亮充分參與的新片,亦附有英文字幕,不但確保了品質,並對銷售國際市場,擴展台灣電影能見度,頗有助益(註五)。
近年輿論,無論官方民間,皆很愛談要發展台灣的文化產業,立足本土,行銷全球,至於實際措施,卻莫衷一是,常讓人有嚴重失焦之嘆。其實,只要紮實去做,不短視,不偷懶,不隨便,不輕忽,符合專業、嚴謹、仔細的標準,那麼,只要你的東西夠好,自然就會有賣點。從蔡明亮這套《不見》、《不散》的DVD裡,倒是可讓人看到一絲曙光。
那就是,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附註:
註一:例如台灣發行的正版《美麗蘿賽塔》(Rosetta)DVD,就硬把寬螢幕比例壓縮成4:3,片中人景物通通變形,結果被國外影迷自組的DVD評介網站誤認為乃盜版產品,令人汗顏。
見:http://207.136.67.23/film/dvdcompare/rosetta.htm
註二:例如台灣的正版《追憶似水年華》(Le Temps Retrouve)DVD,就在沒有任何說明解釋的情況下,遭片商刪除近了四分之一的影片內容,創出全球獨步的閹割版DVD。偶然或巧合?這兩部電影的片商,都是過去「號稱」重視藝術電影的春暉公司。見:
http://www.cc.ncu.edu.tw/~ccpf/forum/00_automne/messages/22.html
註三:討論見
http://roxytom.bluecircus.net/archives/001001.html。
註四:見
https://www.ylib.com/search/pre_show.asp?BookNo=X1004。
註五:國外專業影迷的DVD評論網站,甚至已經出現了侯孝賢套裝DVD的評論,見:
http://207.136.67.23/film/DVDReview2/hou-boxse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