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潔、劉若英談《20.30.40》

作者  filmwalker.bbs@ptt.cc (夢想起飛的季節),              看板  movie
標題  [情報] 李心潔談《20.30.40》
時間  批踢踢實業 (Wed Mar 10 03:31:50 2004)

本文節錄自 台灣電影網  
http://taiwancinema.com/News/view.php?id=70&a=full

我很興奮能接拍這部電影,我不知道我們三個人能擦出什麼火花,張艾嘉要我和劉若英寫下自己的故事,描述出我們真實而自然的一面,我立刻就寫下了自己剛來到台灣的感覺,我是那種很沒耐心的人,一想到什麼就馬上寫下來,既然我要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乾脆就在兩個小時內寫完交給張艾嘉。

我覺得二十歲的人需要很多勇氣,因為這是人生的一大轉捩點,你要抉擇未來人生的方向,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工作。我在那個年紀,就決定從馬來西亞家鄉的小村莊來到台灣,回想起來真的是很辛酸,但是我有勇氣,因為我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雖然覺得很寂寞,而且又困難重重,但是我還是全心投入演戲和歌唱事業,一直持續到現在。

在最困苦的時期,我有個室友剛從美國唸完書回來,她是我的救星,給我帶來了許多溫暖,她生性就很積極樂觀,我很珍惜那一段回憶,所以我想捕捉下來融入我片中的那個角色裡。當然我和那個室友的情誼,和我劇中角色的那段關係不太一樣,我在片中那個角色裡。

當然我和那個室友的情誼,和我劇中角色的那段關係不太一樣,我在片中是想探索新事物──很多女生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片中是兩個女孩結交成好朋友,不過倒也不是純粹的友誼就是了,她們一方面對自己的未來茫然無措,一方面發展出超友誼的關係;女孩子在共患難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培養出這樣的關係。

我的角色是以七年前剛到台灣時為根據,那時候我離開學校沒多久,天真無邪,涉世未深,我很想回頭去捕捉當時那種感覺。所以我飾演這個角色,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思考應該如何詮釋,反而要拋棄許多職業話的包袱,畢竟我踏入演藝圈已經好幾年了,所以要忘記自己學過的演技,重拾當年的那種天真的感覺。

有時候我不太確定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或者是在片中該如何演出,幾年前的感覺偶爾會喚不回來,張艾嘉會找我討論,我覺得在和她談過之後,就能重拾那種單純又天真的感覺,重新融入這個角色中了。

這個角色有很多地方都和我很像,不過我發現要扮演自己未必就很簡單,因為我通常不會那麼注意我自己,我比較常觀察別人,所以剛開始演出的時候有點手足無措,這個角色實在是太自然,我彷彿根本不是在演戲,反而覺得沒有平常演出其他角色時的那種安全感了。

從演員的觀點來看,張艾嘉對演技的瞭解和對演員的體貼,都令人印象深刻。拍攝這一類的電影,情緒是很重要的事,有時候需要費點時間才能培養出適當的情緒,但是有時候片場的情況不容許,比如某個鏡頭的陽光要從特定的角度射過來,太陽移動得很快,不過你還沒培養好情緒,於是我就開始緊張了,可是張艾嘉就會很鎮定地站在 我旁邊,告訴我慢慢來就好了,她很有耐心,當然你最好可以捕捉到適當的光線。

然而最重要的是張艾嘉很懂得營造情緒,有時候鏡頭上會有我沒注意到的細節,張艾嘉就會提醒我,我才赫然發現她說得沒錯,我不知道情緒的變化有這麼微妙,有時候只是一個表情,有時候只是一句台詞。在拍完這部電影之後,張艾嘉對那些細節的瞭解,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我是那種很重視友誼的人;對我來說,友誼就和愛情一樣重要,我不覺得愛情比友誼更重要,或許是因為我自己的經驗使然吧!我21歲才開始談戀愛,算是很晚熟了,不過我周遭一直有許多好朋友,不管快樂或傷心的時候,都有朋友在陪伴著我,所以友誼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我在寫二十歲的故事時,決定要以友誼為主題,敘述兩個勇氣十足的女孩,在共事的時候結交成了患難之交。

========================================================

作者  filmwalker.bbs@ptt.cc (夢想起飛的季節),              看板  movie
標題  [情報] 劉若英談《20.30.40》
時間  批踢踢實業 (Wed Mar 10 03:32:43 2004)

本文節錄自台灣電影網
 http://taiwancinema.com/News/view.php?id=70&a=full

我跟張艾嘉說我覺得三十歲是個尷尬的年齡,沒有青春期的那種逍遙自在,什麼事都敢嘗試,也沒有中年人的沉著。這年頭的年輕人覺得想結婚就結婚,就算日後想要離婚,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觀四十歲以上的人,就覺得想要冒險也為時已晚了,一定要接受現狀才行,結了婚就要繼續維持婚姻生活。三十歲的女人還承受了許多傳統壓力,但是她們也有許多二十來歲的朋友,很清楚年輕人的感覺,所以三十出頭的女人,正好夾在舊時代的傳統和新世代的自由之間,不時在心中天人交戰。

我寫的故事初稿是敘述一個女人,在面對這些壓力時如何自處,她決定什麼都不要了,只想過一個人的生活,等待適合的時機到來。她有點寂寞,可是整部電影的情節架構又顯得比較像是一部喜劇,於是我們就重新改寫。張艾嘉告訴我:“三十歲的女人很壞。”於是我又想到了其他的可能性,把一些有趣的事融入了故事中。

我覺得她的意思是活到了三十歲,你已經很瞭解當女人是怎麼一回事了,也開始瞭解男人我覺得她的意思是活到了三十歲,你已經很瞭解當女人是怎麼一回事了,也開始瞭解男人。這個年紀的單身女子會吸引不同男人的注意,只要有點錢、多幾個朋友,生活就會變得很有趣,也可以和男人維持多種不同的關係,所以張艾嘉才會說三十歲的女人很壞。

在第二個版本的故事裡,我讓這個角色的周遭環繞著許多男人,但是最後她還是覺得很寂寞。那種寂寞和挫折感,落在三十歲的女人身上就很嚴重,你會覺得好像再過兩年就為時已晚,就算事業成功也毫無意義,你很快就會開始年華老去了。

在第三個版本的故事裡,我加入了一個小女孩,敘述了我小時候學鋼琴的原因,就是因為我祖母告訴我:“女人要有一技之長,這樣將來如果男人不要你,你才有能力養活自己。”

我不希望讓觀眾覺得:“李心潔就是那種人!劉若英就是那種人!”我寫的並不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反而是和我的經歷恰巧相反,我想表達出許多女人可能會面臨的情況。我覺得女人面對的問題其實都大同小異,無所謂你有沒有男朋友,我們終究都要學會如何獨處。

我目前單身,有很多朋友──比如張艾嘉都對我說:“你應該談戀愛了,別考慮那麼多,放手去做吧。”我不反對這種觀點,但是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生活方式。

張艾嘉非常有耐心,盡全力在片場營造出輕鬆的氣氛。這幾年來,我經常找她討論生活和演戲的事,我對她是既尊敬又崇拜,所以她對我的感情生活提供意見,我都是洗耳恭聽,也因為我信任她,所以我願意嘗試她提供的方法。但是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期間,我們並沒有討論太多,她要我別想太多,只要憑著直覺去演就好了,既然我信任她,拍片的時候心情就滿輕鬆的。

等我四十歲的時候,希望我能確定怎樣的男人最適合我。等我確定了以後,那個決定也許又會影響我往後的個性和生活。所以人生還是充滿變動的,不管你是幾歲。

我覺得現在二十歲的年輕人,比我二十歲那個時代的人更有勇氣,他們不僅更勇敢、更不顧一切,好像也更聰明。在生活上、工作上和學業上,他們都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太會受到上一代的影響和控制。對他們來說,朋友和及時行樂比較重要,你或許會覺得他們不太規劃未來,但換個角度想,其實他們對未來的想法,比三、四十歲的人更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