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熱愛的生活 The Daydreams of Angels (La Vie Revee Des Anges)


發信人: haruhiko.bbs@bbs.cs.nccu.edu.tw (我是!滑板新手喔),      看板: Movie
標  題: 《天使熱愛的生活》:兩位主角與自我認同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Mon Dec 13 02:42:36 1999)

  《天使熱愛的生活》這部法國電影,是以兩位個性差異甚巨的中下階層年輕女性:開朗、活潑、主動、樂觀的伊莎貝拉,和陰沉、畏羞、怕丟臉的瑪麗,做為主角。

        戲劇的主軸與重點,是她們相識、相處與分離的過程;而在過程中的各事件,例如在大街上向有錢帥男人搭訕、在音樂會外結識兩位守門員、伊莎貝拉被迫離開紡織廠職務、伊莎貝拉和瑪麗至好萊塢夜總會應徵工作、伊莎貝拉至病院看顧房東的女兒、瑪麗和「藍」的老闆交往與被其拋棄……等,都有助於讓觀眾逐漸認識、了解兩位主角,並進而比較她們的不同。

  就伊莎貝拉而言,她的個性開朗、對人和善,喜歡廣納好友。因此,她在替好萊塢夜總會到街上做「真人活動廣告」期間,有一天晚上便帶了其工作伙伴回家,並由於時間太晚了而親切地要她留下來過夜。另一方面,由伊莎貝拉的關心房東女兒的舉動:到醫院探病、念日記給她聽、當房東女兒病情有危險時為其傷心落淚、當房東女兒好過來時,為其樂不可支笑容可掬……等等,也可以得知伊莎貝拉的善良、可愛的一面。

  但同樣在這兩件事上,瑪麗的態度卻完全不同。瑪麗從不曾關心房東女兒的病況,當她聽到房東女士死亡的訊息時,也並沒有哀悼或為房東女兒傷心的感覺,她想到的只是自己可能沒房子住了。她把房東與女兒視為與己不相甘的他人,沒有對她們投注關懷。至於伊莎貝拉帶工作伙伴回家的事件,瑪麗產生了不高興的情緒:她不喜歡陌生人,她寧可獨自一個人;或者,瑪麗產生了某種嫉妒感,瑪麗覺得伊莎貝拉和別人結交朋友這件事,是令她心裡難受的。

  劇情後段,瑪麗和伊莎貝拉之間發生了一次劇烈的爭吵,瑪麗最後甚至於以刀相向。在兩人爭吵時,所使用語句當中的一個關鍵字,便是「丟臉」。何謂「丟臉」?做什麼事會「丟臉」?就劇中她們之前的言行與當時的爭吵內容,我們可以清楚地得知:她們對於「丟臉」的定義,其實是各有各的見解。

        伊莎貝拉認為,住在房東與房東女兒家卻一點兒也不關心車輛住院的她們,是很羞恥的事。伊莎貝拉也認為,瑪麗拋棄深愛她的胖守門員,而和只是在玩弄瑪麗的「藍」的老闆在一起的這件事,是很不好的。

  至於瑪麗,則認為做一些低級或低階的工作,例如在大街上穿著火雞也似的衣服溜來溜去當「真人廣告」,是很丟臉的事。其次,由瑪麗的偷衣被抓事件,我們也可了解到,相對於偷竊行為,她更認為穿得不好看是很丟臉的事,所以沒錢買衣服的她,寧可偷衣服。另一方面,她和「藍」的老闆交往的過程中,雖然她知道他是花花公子,對他感到厭惡,認為他是個大混蛋,她卻無可救藥地對他產生某種強烈的依賴和需要感。

  好了,在大致描述與比較完伊莎貝拉與瑪麗兩人的言行之後,我們也許會問:為什麼兩人的態度取向與行為模式,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嗯,也許我們可以由「自我認同」的角度來觀察之。何謂自我認同?簡單地說,自我認同就是肯定自己。肯定「『這』就是我」,或肯定「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相反而言,一個人倘若不肯定自己,或者無法認識自己,就是沒有自我認同。一個人倘若沒有自我認同,不能知道自己、確定自己,將會處於一個恐懼、懷疑或不安的情緒之中,感到自己一無是處,不知何去何從,覺得自己是死或活都無所謂。

  而一個人要達到自我認同的境界,必須要有自我肯定的基礎,一個人倘能肯定自己,自能免除疑慮,從而產生自信心。一個人若能肯定自己,自有自己對事物的一番己見或主張,而非人云亦云或照本宣科,但要注意的是:這樣的己見或主張,固然出自於己身,卻也有社會上累積的文化、規範做為依據;換句話說,個人的定見或主張,在「主觀意向」之外,還是有「社會上的客觀標準」來做為肯定自己意向的工具。

舉例而言,在一個對同性戀充滿敵意、岐視意味的社會中,一位同性戀者雖然能夠感覺、得知、確定自己對同性的情欲,但在一般社會大眾的岐視目光下,他將難以正面、正向地肯定自己的同性戀者或同志身分,甚至於在精神道德層面否定自己,使自己無從建立起同志身分認同,也無由得到完整的自我認同。

  在前兩段關於自我認同概念的簡介的基礎之上,我們將可體認到:《天使熱愛的生活》片中兩位主角的根本差距,即在於自我認同的有無,或自我認同的程度多寡。自我認同感強大的人,將有自己的主張,而不會人云亦云、過分在乎他人的眼光和看法;

        但這樣的定見或主張,在「主觀意向」之外,還是有「社會上的客觀標準」來做為肯定自己意向的工具。不過,當一個人過於重視社會上的客觀標準、在乎他人看待自己的眼光,這人將不再具有自己的主觀意向,將不再具有主宰自己心靈的力量。他將把他人的好惡當成自己的好惡,把他人的意願當成自己的意願。

  由伊莎貝拉自在地成為「街頭真人廣告」,在夜總會自在地模仿瑪丹娜……等事件,可以得知她的自我認同感很強。至於瑪麗,由其在夜總會中不自然地模仿與否認自己是來應徵的、對伊莎貝拉成為「街頭真人廣告」感到羞恥……等,則可得知其自我認同程度甚低。

        做為一個社會的中下層階級,伊莎貝拉過著自信的生活,瑪麗卻過著自卑的生活。瑪麗因為自卑,所以總是不敢正眼瞧人(她母親也是如此),所以覺得應該要穿得體面(而去偷衣服)、找個體面的工作(於是不屑或羞於紡織廠、街頭工作)、找個體面的男人來交往(故而即使「藍」的老闆乃是花花公子,她仍舊無可救藥地對他產生某種依賴感)。

  精神分析的老祖宗佛洛伊德曾說:一個道德人應該做的事是「愛和工作」。「愛」所指的兼含情欲與博愛;而工作所指的,是不致使人失去愛的能力的一般有效工作。另外,從事心理醫療,並在人格發展領域提出深刻卓見的德裔美國人艾瑞克森(Eric H. Ericson 1902-1994 )則表示:在性成熟前,任何性生活都是為了尋找自己,是渴望認同;所謂的「戀愛」,不過是把分散的自我意象放置在對象的身上,以求得一個認同感。

  就瑪麗而言,她是自我認同感低落的人,她不肯定甚至於厭惡自己當下的樣態(有一個精神病患爸爸和貧窮母親的中下階層女工),她肯定的樣態是有著體面工作、身分的中上階層。於是,她拒絕了真心愛她的胖守門員,她接受了花花公子「藍」的老闆的誘騙。她在和「藍」的老闆的交往與性愛中尋找自己,取得認同感,她把自己想望的自己的樣態投射在他身上,從而得到認同的快樂。如此的附著於他人的自我認同感的建立,很快速卻也脆弱;特別是當對方表明要分手的時候,這投射在對方身上而取得的認同感將即刻破碎,導致一個空前的虛無感的產生。

  本來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沒有生活目標,不能認同自己,以至離職、深夜在外游蕩,後來與「藍」的老闆交往而取得了認同感的瑪麗,在從伊莎貝拉口中得知「藍」的老闆要與她分手的消息之後,認同感即刻破碎,她的精神可說是頓失依靠。後來,當她看到那段期間唯一關心她的好友伊莎貝拉留的要離開的字條,她覺得自己真是一無所有了,於是跳樓自殺,結束自己的一生。這樣的結局是很令人欷歔的,然而,如果她繼續沒有自我認同,漫無目的地孤獨而絕望地活著,比起死難道就是更好的事嗎?

  當然,活著總是有希望。若果她沒有自殺,也許她可以靠著好友伊莎貝拉的陪伴和感染,慢慢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得到自我認同,也許她可以過著樂觀快樂的生活,也許……。但是,再多的也許,也改變不了電影的悲傷結局。

        不過,作為一位在現實世界中過生活、看電影的觀眾,看完本片之後,除了悲傷於片尾的結局之外,在現實中多多關心沒有自我認同,不肯定自己,孤獨、無意義感甚巨的自己和自己周遭的朋友,才是觀看本片後的積極意義吧。畢竟,當一個人能關心別人,以關心別人為樂,這表示他已肯定自我,找到生活目標,建立起自我認同。自助時不忘助人,藉由助人以自助,大家何樂而不為呢?(笑)

政小四 88.10月下旬<《天使熱愛的生活》:兩位主角與自我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