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愛與自由──藍色情挑的音樂蘊意


作者: mikehsyu.bbs@bbs.fhl.net (Mike Hsyu),           看板: movie
標題: 記憶、愛與自由 ── 藍色情挑的音樂蘊意(上)
時間: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Fri Mar 17 01:10:03 2000)

  奇士勞斯基說,藍色意圖表達自由。從故事大要來看,顯然是表達女主角企圖掙脫丈夫與女兒死亡的陰影,她最初用的方式就是壓抑,遺忘,與完全的跟過去斷裂,並拒絕任何新情感的發生。

本文錄自信望愛全球資訊網「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http://www.fhl.net/gp/2k0312.htm
作者∕gospel@fhl.net

  「藍色情挑」這部電影是奇士勞斯基享譽國際的「三色系列」中的一部,電影原名就叫做「Blue」,翻譯成「情挑」,顯然是為了國人對電影片名的習慣,其實並不恰當。其他兩色分別是「紅色」與「白色」。

    三色中,以「藍色」最需詮釋,主因是「藍色」不僅大量運用不含對白的心理戲,而且音樂所扮演的「戲份」很重,幾乎每一個心理重大轉折之處,都用音樂來處理。因此,關於語言與藝術的關係,在這部電影中是相當值得參考的。
…………………………………………………………………………………………
▼兩個主題的交織

  會大量運用音樂詮釋,跟三位主角全是音樂家相當的有關係。電影主題,是說一對音樂家夫婦皆同女兒出外,旅途中發生車禍,丈夫與女兒當場死亡,只剩下音樂家妻子朱莉活著。

  丈夫正為歐洲共同體譜寫會歌,曲子尚未為完成,主持歐洲共同體的機構非常希望朱莉能為其丈夫繼續寫完,朱莉便在音樂交織中,走出一段很衝突掙扎的心路歷程。

  整部電影,有兩種音樂主題交織。第一個主題,是丈夫與女兒下葬時的葬歌,整首歌的曲風略有點近似貝多芬「英雄交響曲之送葬」的風格,悲壯嚴肅。第二個主題,則是朱莉丈夫遺下的會歌創作片段,顯然是近結尾部份,略能捕捉創作精神,卻尚未完成。

  我們就來分析這兩主題交織下,導演與電影配樂原作者 Zbigniew Preisner ,對整部電影企圖言說的內涵意蘊。
…………………………………………………………………………………………
▼死亡傷痕的刻意否認遺忘

  第一主題送葬出現時,朱莉躺在醫院,看丈夫與女兒預備下葬前國人追悼儀式的錄影帶。很明顯的,朱莉受傷未癒負荷不了,並未出席。音樂響起時,朱莉隱忍著眼淚垂落堅持不哭出聲。

  第一主題出現之前的上一幕,是朱莉企圖自殺的片段。朱莉偷偷跑去護理站吃藥企圖自殺,被朱莉騙出去的護士回來看見,卻來不及阻止,幸而朱莉又把藥丸吐出,跟護士道歉,說她作不到。護士大鬆一口氣,跟她說不要緊。

  主題出現後下一幕,是朱莉出院回家,她半躺在椅上假寐,臉上映有藍光,這藍光是從死去的丈夫的書房中映照出來的。

  (藍色,是此部電影不斷用各種方式合理呈現出來的顏色,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此顏色一如三色系列中的白與紅,有重要的精神含意)。

  但朱莉突然被腦海中響起的送葬第一主題驚醒,一下子螢幕全黑。(螢幕突然全黑,是奇士勞斯基在這部電影中好幾次使用的手法,企圖給人一種錯愕感,目的是要引發觀眾對下面劇情的全神貫注,而下面劇情要帶出來的,往往是重要的劇情發展,或心裡狀態的重要揭露。這種手法,近似重要音樂家布魯克那的在曲式中突然出現休止符的目的)。

  當螢幕再回到朱莉的現實,有一位作記者的朋友來找她,問她丈夫到底有沒有留下未完成的樂章?(一定是全國人都在關心這件事),朱莉說沒有!然後就不想再說話。朋友說:「妳變了!」朱莉說:「妳不知道我丈夫跟女兒都死了?」便走進內屋不理朋友了。

  就這兩幕,便知第一主題跟埋葬死亡記憶,企圖否認一切跟過去有關的事物的心靈狀態有密切的關係。而弔詭的,是第一主題也往往跟心靈狀態的「進程」有關,它出現時,往往涵蓋重要的揭露,朱莉必須為這揭露重返回憶。
…………………………………………………………………………………………
▼新情感的抗拒

  第二主題 ── 也就是劇中朱莉丈夫創作的未完成曲子遺尾 ── 的第一次出現,是朱莉預備搬家,在整理東西時出現。朱莉讓幫傭整理,自己堅持不進丈夫書房,但還是問了幫傭有沒有看見曲子?可見朱莉知道丈夫有遺曲。後來朱莉在鋼琴上找到,就在這時,配合朱莉讀譜,響起第二主題。

  在第二主題出現的前一場景,是朱莉進入藍色調的丈夫房間,那時一切皆已搬空,只剩下一個藍色燈飾。朱莉一時激動,想拔掉燈飾,結果只拉一下一串藍色的裝飾玻璃。後來朱莉跟律師商量財產事宜,連屬丈夫的財產都分文不取,卻不肯對律師作任何關於這個決定的說明。可見她是想離去的什麼記憶都不留下。但跟律師討論過程中,朱莉緊握藍色玻璃飾物不放。(後來隨劇情發展,得知朱莉走時什麼也沒帶,只有這串藍色燈飾。)

  緊接著第二主題響起之後,是幫傭女僕哭泣的聲音。朱莉問女僕為何哭?女僕說:「因為妳不哭。」然後說:「往事歷歷如何遺忘?」朱莉擁抱女僕。然後朱莉疲憊的坐在樓梯上,深愛朱莉的男主角進來,看見朱莉的表情,便知不宜打攪,又黯然離去。

  就在這時,導演緊湊的處理兩個場景。一是男主角出外在自己車內整理朱莉丈夫若干遺物,發現一些照片,同時配樂是槍響。緊接著是朱莉用鋼琴彈奏丈夫遺作,非常重要的是導演在這裡很輕微的把第一主題夾進第二主題之間,造成第一二主題的互動,第二主題為主,第一主題為輔,然後琴蓋突然落下,嚇到朱莉也嚇到觀眾。

  從這緊奏劇情的一個接續一個,並人與人的情感互動一個接一個發生,可見第二主題是跟關係未來新情感發生、又抗拒發生新情感的衝突掙扎有關,跟劇情中最具爆炸性的,會帶出高峰抉擇,開展新生活的超越自由有關。

  因此第一主題的呈現,雖是襯托死亡與遺忘,卻不是靜止的,它暗藏心靈進程的玄機,不斷被迫回憶。第二主題雖與人際情感的互動有關,卻暗藏「抗拒與冷漠」的因子,於矛盾中反而靜止下來,直到最具爆炸性的高潮劇情引爆。每一主題本身都是弔詭的,導演又會在劇情中使兩主題交錯,弔詭性就更強。
…………………………………………………………………………………………
▼如何得到自由?

  為何要用這種弔詭性的音樂方式來詮釋劇情呢?我認為這跟「藍色」的電影寓意十分有關。

  奇士勞斯基的「三色系列」,白色談的是一對夫妻之間的愛恨情仇,紅色談的是一個溫馨女子與一個冷漠無情老法官認識的故事,但奇士勞斯基說,這三部電影其實是在詮釋「自由」,「平等」與「博愛」。

  因為白色中的夫妻,一為波蘭人一為法國人,丈夫從貧困的波蘭到富裕的法國,卻諸事不順甚至陽萎,直到他返回波蘭生命境況才漸趨好轉,竟至挽回妻子的愛,讓妻子甘願居住波蘭不再回法國,他也不再陽萎。

  幾次鏡頭呈現一片白色,除了愛情的婚禮場面,就是男主角的家鄉一片雪地的白。男主角因妻子訴請離婚,在法院曾問法官:「就因為我不會說法語,我的申訴就不算數?」而當妻子被他騙回波蘭,誘限她涉及殺人嫌疑罪時,妻子一樣遭到不通波蘭語身陷劣勢的情境。

  所以奇士勞斯基談的不只是愛情上的平等,也影射貧富差異,文化差異下歐洲的不平等。白,是即或劣勢,仍深愛家鄉白雪土地的顏色詮釋。

   「紅色」,則是說一溫馨女子遇到被未婚妻拋棄、加上天天經驗人性醜陋,導致性格冷漠無情的法官,所帶給法官的改變。劇中還一直不停穿插另一年輕男子生命歷程幾乎與老法官一模一樣,最後卻因同遭船難與此女子認識的伏筆,帶給觀眾一個導演不企圖說明的懸疑:這年輕人會不會生命也因此改變?

  所以「紅色」其實是透過這故事表達「博愛」的「微觀」概念 ── 一種簡單的,生活中隨時可生發的溫馨所可能引發出來的,對一些悲劇生命的扭轉。

  白色與紅色,都有超越劇情之上的象徵意義。

  藍色也一樣。

  奇士勞斯基說,藍色意圖表達自由。從故事大要來看,顯然是表達女主角企圖掙脫丈夫與女兒死亡的陰影,她最初用的方式就是壓抑,遺忘,與完全的跟過去斷裂,並拒絕任何新情感的發生。

  她認為這樣是心靈的自由。

  而貫穿整個劇情的,卻是一首創作曲目「歐洲共同體的會歌」。歐洲共同體的出現,乃是歐洲長久分裂成大大小小多國,經歷許許多多歷史仇恨,擁有不同的歷史文化與母語後,再度企圖「合一」的嘗試。電影女主角朱莉的丈夫,所創作的會歌,中間有一長串「禱詞唱腔」,用的是歐洲最古老的合一語言「希臘文」,歌詞內容是聖經歌林多前書十三章很有名的「愛」: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計較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因此,這音樂與朱莉「遺忘與拒絕」的心靈曲折歷程,其實也一樣是超越了表面的劇情,意圖詮釋更深更廣的,關於歷史關於各個國家之間的,走向「自由」的象徵性的心路歷程。

  所以看藍色,我們必須同時瀏覽音樂陳述與朱莉無語言的心理變化,才能分析出電影對「自由」的詮釋。這正是「藍色」這部電影很難懂的原因。

> -------------------------------------------------------------------------- <

作者: mikehsyu.bbs@bbs.fhl.net (Mike Hsyu),           看板: movie
標題: 記憶、愛與自由 ── 藍色情挑的音樂蘊意(下)
時間: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Fri Mar 17 01:10:05 2000)

    導演用這種詮釋音樂的方式,揭露了不僅是朱莉錯綜複雜的出死入生的心路歷程,也揭露了對歐洲而言,度過傷痕的歷史重返合一的心路歷程 ── 那就是:真正的愛與合一,絕不是壓抑遺忘傷痕與死亡,冷漠也絕不可能達至真正的新生。

本文錄自信望愛全球資訊網「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http://www.fhl.net/gp/2k0312.htm
作者∕gospel@fhl.net

▼第一第二主題的交織

  我們現在就來簡單的介紹藍色接續的音樂流程。

  第一主題的繼續出現,幾乎完全跟朱莉被迫回憶丈夫女兒,揭露跟丈夫女兒有關的劇情有關。

  譬如一目睹車禍發生的男孩還給朱莉現場撿到的十字架項鍊(十字架對歐洲這浸濡基督教文化的地域而言,絕對不陌生,它是死亡,也是愛與復活,是出死入生。)朱莉在交談中被迫回憶丈夫死前所說的話,然後,朱莉拒絕十字架,說要送給男孩,便走了。她選擇了壓抑,遺忘,與否認。

  第二主題出現,則完全跟她必須介入人際間的新情感有關。

  譬如她回想起女兒,一時激動不已,基於想壓抑掉遺忘掉過去的動機,主動跟一直暗戀他的男主角作愛,便是響起這第二主題。搬遷進新公寓後,把唯一與過去有關的藍色燈飾吊上,也是出現第二主題的配樂。與最怕寂寞、表達情感最直接的住樓下的妓女第一次四目交接後,又再度響起第二主題。後來暗戀她的男人千辛萬苦終於找到她,跟她的片刻短暫談話,仍出現第二主題。

  但朱莉顯然一直想拒絕任何新情感的開展。劇情中朱莉曾拒絕在街角被圍毆的可憐人的求助,開始新生活時,也只肯用自己本名不交代夫姓的否定過去,她完全不與鄰居接觸,透過獨自於深夜游泳(泳池也呈現一片藍色)來宣洩自己的痛苦。

  與劇情配合的,便是在這段劇情中間,有兩次出現第二主題的變形,以單簧管吹出。單簧管樂器本就有寂謬孤獨的感覺,音樂變形間,也開展一想投擲垃圾卻無力氣的老婦,與一吹單簧管流浪漢的短暫而遠距離的觀察,更襯托女主角朱莉對現世情感再無勇氣面對的心境。

  但朱莉終究發現她既無法遺忘否認過去,也無法完全規避新情感新生命的開展。這不僅表現於吹單簧管流浪漢街頭病重時丟給她的話:「人總得留下什麼!」,而後妓女告知流浪漢病死留下單簧管(這當然會讓朱莉想到丈夫留下為完成的曲子),也表現於妓女無意間對朱莉說的:「這藍色燈飾是我小時候的對成長盼望,一定也是你對某件事的紀念吧?」

  因此再度的,朱莉游泳間突然響起音樂,卻又是第一第二主題的交織。

  自此對新情感新生命的回應漸漸壓過以冷漠看待現世的心境。朱莉開始選擇回應不斷表達友好的妓女的友愛情感,還有就是老人院門口,看見除了金錢,已什麼都不復記憶的癡呆症母親(正是冷漠的極度推演),決定回頭不進去。(這時也是響起第二主題音樂)。

  但朱莉還沒有完全超越。

  她仍舊不願意繼續做完丈夫未竟的音樂。她只是妥協了,讓暗戀她的男人接受歐洲共同體的邀約做完曲子,然後發現風格與丈夫的差距太大(曲子太過激情熱烈,與丈夫平靜的禱詞風格差距太大,這也突顯出暗戀朱莉的男子的充滿豐富情感的激情音樂家性格),便幫忙修飾到盡量貼近(但還是很明顯的違反丈夫作曲風格)。
…………………………………………………………………………………………
▼回憶,原諒,超越與真自由

  最後朱莉得以超越,是她知道丈夫生前竟然另外有情人以後。她看見電視上報導丈夫生平時,出現的照片旁邊的女人不是她自己。(這顯然也是暗戀她的男主角刻意的動作,這男人曾說:『我不曉得要怎樣才能讓妳再度可以笑可以哭可以被感動....。』)朱莉決定與丈夫生前情人一會。兩個女人在洗手間會晤了,相談片刻,朱莉知道丈夫深愛這個女人,更讓朱莉體悟的,是朱莉得知這情人與朱莉完全反方向的處理深愛之人的死亡 ── 她決定生下遺腹子以紀念深愛的男人,她胸前也掛著十字架(暗示著死亡,愛與復活)。

  朱莉原諒了丈夫的不忠,體恤了他們的愛情,甚至把預備出售的豪華住宅與丈夫的遺產留給這女人。

  就在這時,朱莉終於有能力創作丈夫未完的曲子了。

  曲子的完整版,前面全數保留丈夫創作風格:希臘文的合唱曲,壯烈的配樂,與禱詞風吟詠,吟詠最後進入一充滿張力的持續單音音符後,就是未完遺作的八小節音符。只是丈夫的吟詠部份是女低音唱腔,聲唱虔敬中略顯甜美,朱莉則以高音假聲,比丈夫的詮釋多了很多悲劇感。

  唱腔結束後,朱莉完全沿用丈夫遺作的八小節音樂,不增加任何一個音符,這會使音樂在禱詞之後充滿張力的突兀結束,因此朱莉使用不同樂器重複這八小節,先是低沈鼓聲(這段曾出現於朱莉拒絕被毆者的求助,又與妓女朋友樓梯間第一次四目相接的劇情中),而後是單聲部合唱配以打擊樂器將這八小節帶進尾聲的悲壯氣氛,最後以單簧管,四聲撥弦寧靜的結束。

  導演到電影最終,把整首曲子完整的播放了一遍,唱希臘文「愛」時,配以像走馬燈似的諸般臉孔,譬如朱莉的情人,還項鍊的男孩,什麼都已全數遺忘的癡呆症母親,經驗朱莉自殺的護士,懷孕的丈夫情人,最後當終曲八小節響起時,是朱莉平靜新生的臉。

  因此導演用這種詮釋音樂的方式,揭露了不僅是朱莉錯綜複雜的出死入生的心路歷程,也揭露了對歐洲而言,度過傷痕的歷史重返合一的心路歷程 ──那就是:真正的愛與合一,絕不是壓抑遺忘傷痕與死亡,冷漠也絕不可能達至真正的新生。愛與合一是一條艱難的路,當事者唯有透過紀念死亡,原諒寬容成全,才可能走出陰霾的傷痕,得到真正的「自由」。

  這恰似朱莉的音樂,在唱出「愛」時,是如此錯綜複雜的並陳一切過去。唯有接受不幸,接受創傷,用新生活中隨機生發的人間情愛來超越,才有可能走出陰霾,得到真正的自由。
…………………………………………………………………………………………
▼作者註:

  其實原曲在單簧管之後,是以管風琴演奏這八小節作結束。管風琴基本上是很典型的「祈禱樂器」,很多歐洲的大教堂,都寧願以管風琴而不是鋼琴來作靜默或唱詩時的伴奏樂器。以管風琴演奏作結,就跟這首曲子一開始的祈禱唱腔有結構上的齊整,成為非常完整的一首祈禱曲。當然,這祈禱從一開始的吟唱,到管風琴結束,是經過了千山萬水!

  但是電影中為何沒有播出管風琴呢?據說是台灣電影版本跟歐洲的有差距(台灣的觀眾很不習慣在電影劇情結束時,卻因為音樂詮釋尚未結束必須等候,多半就起身離席,造成一堆噪音....),這或者只好等我有機會看到歐洲版本,才會水落石出吧!
…………………………………………………………………………………………
▼電影「藍色情挑(Bleu)」簡介:
導演:Krzyszstof Kieslowski
製片:Marin Karmitz
編劇:Agnieszka Holland(story), Slavomir Idziak(story),
         Krzysztof Kieslowski(also story),
         Krzysztof Piesiewicz(also story), Edward Zebrowski (story)
演員:Juliette Binoche(Julie), Benoit Regent(Olivier)
配樂:Zbigniew Preisner

轉載使用前,請取得原作者同意(gospel@fhl.net)
作者 gospel 之網站
心靈小憩  http://life.fhl.net/
心靈之光  http://light.ce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