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 idiots


發信人: AIHJ.bbs@ptt.csie.ntu.edu.tw (明知故犯),        看板: movies
標  題: 白癡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 (Sat Jan 30 04:26:07 1999)

      白癡              導演:拉斯馮提爾

      是描寫一群正常的人藉由裝白癡來享受一些優待與憐憫    或是刺激別人的忍受底線  進而挖掘自我心裡內隱藏的    白癡 .  諷刺的是表面上他們似乎是超然的藐視尺度    事實上卻不時跨越自設的標準  甚至反過來變成剝削者

       .  這部電影會讓某些觀眾看起來不舒服的原因之一    即在於觀眾習慣性的保持對弱勢者同情的惻隱  但開始沒多久就被扮白癡的真像所譏諷  接下來還要目睹他們超越道德界限  挑戰規範行為  而產生認同上的困難 .  本來拉斯馮提爾就不是個濫情的導演  但是當一堆假白癡在瘋狂造愛時  一個患有精神官能症的女孩怯怯的向心怡的男孩示愛的對比  竟產生一股動人又奇妙的辯證效果  也由內而外的造成這個集團的瓦解 .  畢竟  人可以裝白癡  但心怎麼裝呢??

      這部電影的最後一組鏡頭  提供了有如豹尾般強力的答案  當那位用異常言行掩飾喪子之痛的女人被家人掌摑怒斥時  帶出全片最沉痛  殘酷的時刻  拉斯馮提爾逼現體制的粗暴  人性的脆弱  以及白癡的另義 .

      白癡雖然很難令人喜愛  卻絕對是一部教人印象深刻的電影 .

> -------------------------------------------------------------------------- <

發信人: AIHJ.bbs@ptt.csie.ntu.edu.tw (明知故犯),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白癡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 (Sat Jan 30 04:49:42 1999)

      昨天喝了杯黑咖啡才進電影院的      前天大約1.00am才睡
      早上5.50起床      怕此部片太藝術      會看不懂 會睡著
      不過還好 並不枯燥乏味難懂    相反的 一片下來 有笑聲的地方倒也不少
      似乎導演真的要傳達一些東東   並不是要觀眾把整個心思沉浸在某一個
      特定的情緒之下    他用穿插的手法   交替著那些人扮白癡前後的心態
      心情和行為    讓觀眾在戲笑之餘   不忘記他們做戲 以欺騙財物
      為所欲為的行為   有一種黑色幽默的效果

      最後那群人輪流在自己重視的地方 扮白癡   可是似乎是沒有一個人成功
      我猜想是因為已有的社會價值觀   和大多數人所希望需要的被認同感
      成就感 責任感   而且畢竟成天耍呆呆的日子   也不怎麼有挑戰性
      因為那沒有實質的"社會尊重 或 社會尊嚴"吧   我想

> -------------------------------------------------------------------------- <

發信人: afang.bbs@cis.nctu.edu.tw (太平天狗),       看板: movies
標  題: 我白癡,故我在?——談「白癡」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Wed Dec  9 16:24:28 1998)

我白癡,故我在?——談「白癡」

    今年的拉斯‧馮‧提爾不只拍出其自己堅持之風格,更嚇到許多愛影人士。對於其大膽、追求真實的精神,大概不能符合我們的國情,但就「白癡」這部片所要申訴的社會福利與人性的思維,是蠻有意義的!

    何故曰「我白癡,故我在?」,勇敢在外在裝白癡的主角們,其實最不敢面對自己心裡面的真正白癡,遇到問題常常不知所措,陷入瘋狂與無知的境界。就像是創立白癡這樣組織的男主角面對鄰居要他們遠離社區,提議他們跟社會福利機構要錢去別的社區建立新的扶養中心,其內心痛恨法西斯的仇恨油然而生。

    起初我們以為他只是嚇嚇他罷了,哪知他已經陷入不可自拔的瘋狂地步,我們怎不可說在他精神方面確實有著許多不可救藥的偏差觀念,例如他說抓弄人是他們的樂趣,浪費魚子醬是沒關係的。而女主角看到真正天真、無邪的智障時,內心的不忍與掙扎,使他真正陷入白癡的狀態。

    而他們以為裝白癡可以獲得真正的快樂,是種可以隨性的、隨意的、無法度的、不受限的瘋狂與自由,在當今受限於道德與法治的約束下,那樣的裝白癡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準則,不只是裝給別人看,甚至是他們逃避現實與問題的手段。我在思考難道這樣的生存模式才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在仔細推敲之下,其實不然,真正的白癡因為見容於家庭與大部份社會體制下,但是蠻殘酷的是社會大眾外表同情、關心,內心卻極度排斥,甚至加以歧視,而身心健全的人何以見容於社會與自己的親人之下。當然該組織大部份的人不敢為了證明裝白癡絕對有其意義,而在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場合裝白癡,這是非常困難與殘忍的事情。想想在你最愛的人或是最欣賞你的師長面前,裝作一個連吃飯與說話都有困難的白癡,是何其困難。

    最後的打在女主角的那一巴掌是無情的、是痛苦的,但又何不告訴我們,要真正去裝一個白癡所要付出的代價值得我們去做嗎?在此時,我們不禁為女主角報以同情的眼光,因為在其中,他是因愛心而加入該組織,而且常在反向思考「白癡」這樣問題,但是卻因為勇於在他親友面前裝白癡而挨其丈夫的一把掌,最後流著淚離開。為了證明裝白癡是有意義的答案就在我們眼前呈現....

    拉斯‧馮‧提爾的大膽攝影、不加修飾、呈現粗漏的家用VHS 剪接的形式,加上其愛用泛黃膠捲的風格與手持式攝影技巧,在發黃的畫面裡呈現著接近真實的半紀錄片式感覺,加上人物的訪談,只是這次他有點玩得太凶,不只是鏡頭搖來搖去,焦距故意來個不清楚,連影像都嚴重破壞我們一般人對正常電影的觀念。

    我不知道拉斯‧馮‧提爾為何為了自己的堅持而甘願冒這種險,或許這樣的價值就像白癡所要說的,要做一個「白癡導演」,就必須忍受大家的批評與不能接受!?

> -------------------------------------------------------------------------- <

發信人: arabbit.bbs@bbs.mgt.ncu.edu.tw (100 %的女孩),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有沒有人看白痴啊...
發信站: 中大資管龍貓資訊天地 (Sat Jan 30 12:55:49 1999)

  台北的真善美戲院有上映。是坎城影展參賽影片/金馬影展開幕片
  挺聳動的ㄛ,建議大家不要在煩悶的時候去看,不然,挺讓人頭痛的。
  不過,是部值得令人深思的影片。在影片中表現出人性中極為瘋狂的一面。

  以前有一個觀念,在所謂歸納出有別於正常人的稱謂..白痴..智障..等形容詞
  中的角色  就是生活在自己所建構出來的一個小小空間裡
  不去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不用在意。  導演[拉斯馮提爾]認為...  智障者
  是上帝送給人間的天使,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這是很美的。

  小兔挺喜歡的。推薦。

> -------------------------------------------------------------------------- <

發信人: Eleni.bbs@bbs.ncku.edu.tw (霧中酒館),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白癡.....
發信站: 成大計中BBS (Sun Feb  7 23:55:14 1999)

> 去看了, 不過真善美放的是不是被剪了很多啊! 怎麼看起來接的不太順啊?
> 說實話, 應該有更豐富的東西可以拍出來才對. 感覺上劇情似嫌薄弱
> 說服力不太夠, 扮白癡和自己原本的生活圈碰觸時, 真的就那麼不堪一擊嗎?
> 那麼伴白癡的意義不是就真的像約瑟芬的父親說的一樣,
> 只是一個遊戲而已, 怎麼會這樣?

老實說,我看的是金馬影展時的首映,不過聽一些有再去看院線的人說,
剪掉了幾幕裸露性器官及性交的場面。聽說接的並不是很順,
(因為電檢只為了剪片,是不可能顧及畫面的美感的。)所以對於被剪過的
片是否會變得比較薄弱?我倒是沒法比較出來,不過我想應該不會差異太大。

我並不覺得這部片薄弱,反倒是豐富的讓你一再回想時都會有新的體驗,
果然拉斯馮替爾就是拉斯馮替爾,一遍又一遍挑戰既有的觀念,
其實這部片的豐富性就在於他的多面性,你或許可以把他分為白癡/扮白癡/
活在現實的白癡(當然再這其中還可開發出豐富的多面性)

生活在現實的人,覺得這些人在扮白癡,只是玩一種無聊的遊戲罷了,
但是在扮白癡的人確認為這是能逃脫世俗的最好方法,(無論每個人的
目的為何)如果導演在大家解散時就結束這部電影,那樣真的稍顯薄弱,
但是卻讓全劇最安靜的Karen在家人面前扮白癡,(而她最是需要扮白癡
來跳脫一切的人)家人的不諒解,與嚴重的污辱,
反映出一層又一層人性的矛盾,
真的也只有拉斯馮替爾這樣的鬼才,才能拍出如此深刻的電影。

老實說這部電影你可以說有故事性,也可以說沒有,
你可以說它豐富,也可以說它貧乏,這就在於你怎麼看這部電影了。

> -------------------------------------------------------------------------- <

發信人: jlei.bbs@bbs.csie.nctu.edu.tw (我的名字是喬),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白癡.....
發信站: 交大資工天龍資訊站 (Mon Feb  8 12:44:09 1999)

的確, Karen扮白癡的部份真的讓故事急轉直下, 她從頭至尾都像個旁觀者,
好像觀眾的一員, 由她來扮白癡有很大的意義, 不管他們的頭頭(忘記名字了)
說過什麼不屑布爾喬亞, 什麼法西斯, 甚至排斥真的白癡, 還有不喜歡他們
推銷智障者的耶誕禮物, 到最後沒人願意在親友面前扮白癡, 因為自己都用
別人的眼光來看自己, 自己怎麼扮得成呢?

Karen的嘗試注定要付出代價, 因為家人似乎不能像陌生人一樣漠視,
竟忿怒以待, 這是一個測驗嗎? 對自己和對親人, 或者只能看成是時地機緣下
的偶然事件? 究竟扮白癡是發掘自己內心?
或許更大的成份只在刺激旁人對心智異常的人的注意?
那麼對真的白癡不是一種惡意嗎? 所以我任為這部片是真的有點薄弱!

> -------------------------------------------------------------------------- <

發信人: Eleni.bbs@.ncku.edu.tw (霧中酒館),      99-02-09
標  題: Re: 白癡.....

這部片同樣在嘲諷這些【白癡們】這些白癡的頭頭為了讓自己的行為有著合理的解釋,則是安上了許多奇怪的名詞,看到這樣的角色,讓人有似曾相似的感受,因為在我們周遭生活中就存在著這種為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的既得權力者,我想在這裡扮白癡的人大概打心裡就不認同白癡,或許厭惡白癡也說不一定,卻倡導著扮白癡對人才是好的,其他的人都是虛偽的,這部電影同樣也犀利的嘲諷了這些人。

>  Karen的嘗試注定要付出代價, 因為家人似乎不能像陌生人一樣漠視,
> 竟忿怒以待, 這是一個測驗嗎? 對自己和對親人,

我覺得Karen的情形並沒有那麼單純,而她親人也不是只有單純的討厭扮白癡的她,才會對她如此惡言相向。或許從一個角度來看,扮白癡給了Karen勇氣去面對誤解她的家人,所以她才會答應實現這個承諾,唯有這樣她才能再度面對她的過去,反而跟其他只是把扮白癡當作茶餘飯後娛樂的其他份子,有很大的不同。

我在這部片中看不到對於真正弱智者的惡意,反而看見人性的缺憾與多面的思考空間。這部片子,實在是今年最豐富最犀利的影片了!

> -------------------------------------------------------------------------- <

發信人: jazoe.bbs@bbs.cs.nthu.edu.tw (堤防上的月光),        看板: movies
標  題: 白痴_觀後感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Wed Feb 10 20:31:56 1999)

白痴_觀後感

<妳這樣玩弄著這樣玩弄著妳的我>
誰又能知道呢? 在謎底尚未揭曉前!!! 我們以這樣的態度面對別人,
但當別人在你認真的時候如此待你, 你又能承受的了嗎?

<難道真愛要在夢中才能傾訴嗎?>

我不敢說出,我探索著妳的言語. 即使在最接近妳的那一刻,我依然害怕著,
妳愛我嗎?  讓我們保持著最短的距離吧!
在我的唇兒接觸到你的心跳之前,請給我允諾吧!  一切不再是夢!!!

<我看不見妳的雙眼,妳的靈魂已為此消逝了嗎?>

在劇末,在凱倫就位吃東西之前,鏡頭之中,都未曾出現過說話著的眼光,
為此,我無法嘹解他們的情感,唯一例外的是那和凱倫一起來的局外人.
或許,是不讓我們看到他丈夫虛假的情感所透露出的眼光嗎?
凱倫為什麼要逃?在她心愛兒子的葬禮    是要從哪些虛情假意中逃出嗎?
她是如此地深愛著呀!!!   為何你們還笑的出來?
(我不懂你們看到了什麼?)

你是記錄著我們的醫生嗎,還是沒有才氣的畫家,想要從中榨出一點靈感?
還是像我一樣,不平凡中的平凡?   我如同一隻鷹般,注視著你們的雙眼
                                                                   1999.2.6;21'42    於誠品西門店

> -------------------------------------------------------------------------- <

發信人: breezily@Palmarama (流浪的樂師),        信區: Movie
標  題: 再談「白痴」也還不晚……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Tue Feb  9 19:35:53 1999)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白痴……每個人都必須尋求自己內心的白痴。」

這是電影中的團體之所以存在的信仰與理由。然而他們真的說服得了自己嗎?

    男主角說:「白痴是世上的天使。」扣連到上面那句話,我想他們所謂的「白痴」,指的可能是一種反璞歸真、原始的、稚拙的,但卻是至純至善、至真至美的狀態吧!這群人如此「相信」,並實際在生活中操弄、扮演,因為他們認為「白痴」在道德價值上高於世人,所以可以儘情戲弄一般民眾、騙吃騙喝而無愧色。

    但事實上,我以為真正如此深信的只有領導的那個男人。正因為他是這樣相信,因此不能容忍一般人對於白痴的同情與憐憫,這對他而言反倒是個「侮辱」。所以他寧願用詐騙的方式,更恨他的同伴招待真正的白痴來笑鬧玩樂。

    「你們也變成慈善家了嗎?」他疾言厲色。

    看到這一段,或許會質疑為何男人對於白痴態度如此不快,但,為何對白痴就必須友善、必須充滿愛、同情與關懷?

    這其實是更大、更深的歧視。

    所以導演是嘲諷兩種人的。第一種自然就是社會上一般對白痴表面包容關愛,內心卻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第二種卻是譏刺更深的,尖銳直指那群熱烈讚頌白痴的知識份子。比起一般社會大眾,他們更加偽善,因為他們還「利用」了白痴的身份(或狀態),藉以自抬身價、睥睨一切。

    然而這卻只不過是中產階級可笑復可憐地往自己臉上貼金、關起門來自吹自擂的技倆罷了。在大力宣稱自己具備「反中產階級」意識型態的同時,他們其實是最最「中產階級」的。君不見他們任意作踐昂貴的魚子醬,並對凱倫說「有人快要餓死了」嗤之以鼻,且
譏之為謊言?

    一面模仿白痴、宣說自己以白痴身分為傲的同時,一面卻又緊抓著本身中產階級的職業、聲望、地位、幸福家庭不放……東食西宿,兩面討好賣乖,也不過是捨不下手中的既得利益,卻又渴望附庸某種特有的「品味」與「風雅」,以顯示自己與一般「俗傖」的中產階級之不同。

    領導的男人深知這一切,所以更加痛苦掙扎。他期待建立一個團體,可以相對於社會的偽善,更確切的擁抱、實踐白痴狀態,結果反而發現他的伙伴們卻是最最偽善的投機份子!因此他不得不逼得大家攤牌--到每個人最重視的地方表演,當然,沒有人敢。

    這樣的舉動,終於迫使每個人正視自己的虛假與謊言 (主要是為了說服自己),認知到自己的不堪,團體因而風流雲散。

    唯一例外的是凱倫。她為了逃避喪子之痛而誤入這個團體,卻在其中得到生平未有的快樂,自發地陷入白痴狀態,並真心以此為傲。因此只有她有勇氣接受試探。

    當她回家時,我們也發現蘇珊得知凱倫喪子時,表情充滿驚訝、疼惜與不忍,或許更多的是歉咎吧!他們 (中產階級) 為了無聊、為了浮誇、為了自娛、為了度假……的遊戲,竟然有人如此認真的思考、奉行,並以之為解脫的策略。

    凱倫丈夫的那一巴掌,不只摔碎了凱倫的天真 (她是如此真誠地努力學習成為白痴),更是重重地摔在那群「飽食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的臉上。

    而事實上,誰又沒被摔耳光呢?一般社會的「善心」民眾?唱高調、自欺欺人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奉為金科玉律的升斗小民?似乎只有真正的白痴能倖免。

    其他所有的人,不管對白痴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都被譏刺得坐立不安、或被賞了老大耳括子……

    導演真狠,竟然不給我們任何選擇……
    相信他自己的臉上也熱辣辣地生疼吧?像我一樣……

> -------------------------------------------------------------------------- <

發信人: elton.bbs@bbs.ncnu.edu.tw (%Ray of Light%),        99-02-13
標  題: Re: [轉錄]再談「白痴」也還不晚…… (fwd)

>     而事實上,誰又沒被摔耳光呢?

其實這到底該怎麼說呢?凱倫到底是找到了一個可以真誠努力學習的避風港,還是陷入了產後憂鬱症的黃色壁紙當中呢?無疑的,片尾的這一巴掌的確是即為叫人心痛的;哭泣的,是女性;被打的還是女性,可是唯有那一巴掌女性才能脫離黃色壁紙的氛圍(穿鑿附會一下,凱倫家的壁紙的確是偏黃色調的吧)雖然說脫離很可能代表的是另一次的沈淪

>     導演真狠,竟然不給我們任何選擇……
>     相信他自己的臉上也熱辣辣地生疼吧?像我一樣……

就連配樂也很狠,簡簡單單的幾個音符,全然不給觀眾像是trip-hop音樂悲苦的宣洩而完完全全是伴隨著自然光的震撼

> -------------------------------------------------------------------------- <

作者: jlei           (我的名字叫做喬)
標題: 白癡的最後..
時間: Sat Feb 13 11:04:59 1999

這是白癡最後一段情節,  Karen回家扮白癡,

先生:
當我危危顫顫地走在理智的鋼索上,  深怕一失足落入瘋癲的迷障,
兒子的葬禮過去以後,  跟本顧不了什麼心境的變化,  每天也只有硬起心腸過,
那知道 Karen 突然變成白癡一樣,  嚼爛的蛋糕掛在嘴邊,口水滴得到處都是,
我這巴掌可是為兒子打的, ......妳竟敢這樣侮辱我...

姐姐和其他人:
她怎麼回來了? 兩個禮拜以來去了那裡?  跟她一塊來的女孩是誰?
喔! 我的天, Karen 在做什麼?  她怎麼變成這樣?  別讓她再丟人現眼了!

Karen:
我死去的兒啊! 我的難過是說不出口的啊!
為什麼要在親友面前扮白癡 ?  明明這些人認識你, 你扮得再像白癡,
他們會再重新認識這個人嗎?  還是直接把你的過去套在現在這個人身上?
然後覺得這真是一場令人作嘔的表演,  不能忍受現實和秩序遭此褻瀆的人,
只好暴力以待了! 因為他們沒有別的武器可用!

扮白癡讓他們覺得快樂的原因,  就是Karen一再說的--利用別人的同情心,
諷刺的是她明白這個道理,  卻是因為她的家人對她可一點也不同情!

> -------------------------------------------------------------------------- <

發信人: ANDROMEDA.bbs@bbs.cs.nccu.edu.tw (史兒),     看板: movies
標  題: [轉錄]電影『白癡』小評&簡介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Mon Mar 15 13:13:25 1999)

以一個婦人『凱倫』為全片的線索,串起整部片的情節。如果說『白癡』是現代人的大夢,我也會相當同意。

『凱倫』是最後一位加入『這個團體』的人。『這個團體』指的就是整部片的主角,實在不知該如何稱呼才較恰當,姑且稱之為『演員們』。他們各自扮演著自己心目中所認為的白癡(智障兒),在現代社會裡;美其名是利用現代人的同情觀念,事實上是幾近捉弄人的行為。

因為我並不是專業的評論家,也不擅長以客觀的角度來處理這類的評論;是以這全篇均以十分主觀的角度來看待此部片;也就是我將討論的主題:『白癡』。

在穿插著『演員們』的自述裡,整部片以一種十分寫實的方式拍成,類似紀錄片。這若是真實生活發生的事,其實我也並不會太訝異。生活在現代社會裡,被所扮演的角色壓得喘不過氣的現代人,生活的態度和對世界的態度都容易被扭曲,而造成現代人複雜而奇異的心理及生活方式。

『演員們』都是生活於中產階級的人士,加入『演員們』行列的原因各不相同,在中產階級這個背景裡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有醫學系的學生、有美術家、有行銷企劃人員、有病人、有理想家、有純粹為了逃避現實的人;大部分的人都為了讓自己快樂,而加入『演員們』的行列。他們各自所懷抱的目的也都不相同;就我發現的而言:醫生想完成他的博士論文、美術家想找尋作畫的靈感、病人想讓自己更加快樂、理想家想彰顯『每個人心中的白癡』這道理、而『凱倫』只想讓自己暫時忘記傷痛。

他們各自懷抱著不同的目的,而盲目地接受『理想家』的號召;但是在最後,他們卻發現不可行,無法以身為一位『白癡』,在現實生活裡快樂、正常地過活。而那位『理想家』,雖然以自己演出心中的『白癡』為傲,卻無法對真正的『白癡』(智障兒)友善,在我認為,他只不過是想炫耀”對自身的所有面目均感覺驕傲”這種想法,而且把”人類本身的瘋狂因子”視為『白癡』的相貌。

事實上,人類無時無刻都會有違背禮教、道德的慾望,而那位理想家,誤以為忠實表達出這些慾望,就是『每個人心中的白癡』。(因為我不太接觸哲學書籍,對這類的研究有限,僅能舉出的例子只有卡繆所創造的『卡里古拉』這個人物:

 卡里古拉,一個頗得民心,引人注目的國王,在他的妹妹(也是他的情婦)死去後,突然領悟到這世界是不能令人稱心滿意的。

 從此以後,由於『我要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觀念固持著他,蔑視和恐怖毒化了他。他試圖靠著哲學的推理,去否定:
 1.友情與愛情。
 2.人類的共通性。
 3.善與惡的兩極觀。
 藉著殘殺和有系統地推翻一切價值,去行使一種顯然結局是錯鋘(?)的自由。

也許各位能更清楚地分析那位『理想家』的行為,也希望各位能提出更有見地的理論和看法,在下不才,就『理想家』這個部分先行打住。)

『演員們』都對發掘自身心中的白癡行為,很感到快樂,形成自我滿足的小世界。在就中國道家哲學的理論而言,顯然是有所違背。為何我會這樣想呢?我們抽絲撥繭來看看。

什麼是白癡?什麼又稱作正常?白癡們自得其樂、如魚得水,為何人類總以異樣眼光看待?是否持著『自己是正常』的驕傲?亦或是自動地『為人分等級』?『列子』一書中曾提過一個故事:秦國有一個人得了迷罔症,他看到白的、以為是黑的,嚐到甜的、以為是苦的;他父親帶著他去魯國求醫,途經陳國,遇到了老子。

老子告訴他父親:「今天下之人皆惑於是非,昏於利害,同疾者多,固莫有覺者。天下盡迷,孰傾之哉?向使天下之人其心盡如汝子,汝則反迷矣。」莊子也告訴人們:如果當初,我們把天叫作馬、把地叫做指,那現今「天地」,便是「馬指」了。天下人都以為西施是美女,魚見了西施,恐怕都躲進水底去了。照這樣看來,「對」與「不對」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再來探討一個問題,正常人學作白癡的問題。在看這部片的最初半個鐘頭,我覺得『演員們』很厲害,也很偉大;因為『演員們』以『演』個白癡為榮。但再想想,他們為何會『演』白癡?是關心真正的智障兒嗎?不是。是想諷喻世人嗎?或許。是想彰顯自身的演技嗎?或許。是想藉此事得到快感和愉悅嗎?或許。

過了半個鐘頭,我開始憐憫起『演員們』的悲哀;他們無法用正常人的身份,獲得快樂和成就感,所以藉由扮演白癡而得到抒發。但是,他們卻【無法體會真正智障兒以快樂而快樂的單純心情】。

我可以說,那些『演員們』藉著扮演『白癡』的瘋狂行徑,來找尋精神上的快樂及滿足。

影片的最終,以揭露『凱倫』的身份、以及她加入『演員們』的理由,為這部片劃下句點。『凱倫』為了証明她『以心中的白癡為榮』而在家人面前扮演白癡。同行的『莉莎』在她家人的談話中得知了『凱倫』的不幸(凱倫是為了逃避失去愛子的痛苦,而獨自一人療傷,因而遇見而加入了『演員們』),看到挨了丈夫一巴掌的『凱倫』,仍流著淚、痛苦地顫抖地繼續表演著(已面無表情);『莉莎』噙著淚、攙扶著『凱倫』離去。(「已經夠了,凱倫。我們回去吧。」)

『凱倫』連日來扮演一位白癡的喜樂,隨著她淚珠的滑下宣告無用,至少在我的感覺上是如此。到底她後來是如何?還是繼續跟著『理想家』(其他人均已離去)?還是已行蹤杳然、和其他人一般分道揚鑣?我沒法加以揣測(也許是沒有很專心看),但是就我個人而言,以『凱倫』為全片的結束或許象徵著『演員們』的失敗也不一定。

看完了這一部片子後,噁心和難過的感覺還存在我心底。也許它真的是一部好片,不過我覺得這樣分析下來已然有些錯亂(哎~有點痛苦)。到底我這樣子故作聰明的分析,是否也跟『演員們』一樣扮演著可笑的白癡角色?覺得我的感覺太誇張的人也可以去看看,看完後不保証您還笑得出來(..:p)。

> -------------------------------------------------------------------------- <

提要: 不堪試探的人性--白痴
ORIG: eruption.bbs@ptt.csie.ntu.edu.tw          99-02-04

相信大家對於丹麥導演LARS  VON  TRIER必不感到陌生
他的歐洲特快車  破浪而出  醫院風雲早已在台灣打出名聲
這一次片商引進他去年參加坎城影展的作品--白痴  可說是一大福音
但首先是在作為金馬影展開幕片時  被新聞局限播一場--我努力一番仍買不到
現在終於上映了  又被自以為是導演的官員剪得七零八落
害觀眾要自己想像那些畫面    唉  什麼時代了  還這麼保守

白痴是一部前衛電影  手法上  內容上都相當令人驚奇
手法是遵循DOGMA約定而生的  整部電影全用手提攝影機  晃動的相當厲害
而且還經常失焦  打光也是原版呈現  嗣後並沒有修整膠捲
甚至對話和配樂也都是現場收音  字幕是粉筆在木板上寫成的
換句話說  絲毫不用先進的器材  比盧米埃兄弟的電影還樸實
造成的效果是比紀錄片還紀錄片  真實到令人不敢再逼近  甚至覺得恐怖
LARS確實達到他要的東西  但說實話  這種電影看一次就夠了  好傷視力呀

內容是敘述一群無法承受壓力的男女裝成白痴  在社會中尋找自在的生活
依賴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來糊口  利用人們的同情心來為所欲為
觀點從一剛喪子的婦女--旁觀者--來切入  她發現這群人的秘密時
一開始認為這是騙子的行為  但當她看到吃飯可以不付錢
男人隨意進入女人更衣室卻未遭責罵  還有可以輕易弄到錢
尤其是再也不用面對現實的壓力後  開始動心了  並加入白痴的行列
導演巧妙地捉住觀眾的心態  輕易地讓大家陷入其中卻不自知

但接下來卻是一連串令人想不到的後果
他們先碰上真正的智障者  開始有人覺得心虛惶恐
又有人被同夥扮白痴的人陷害  在一般正常人中抬不起頭
還有社區管理委員上門要請他們搬家  使得其中一人大發批判布爾喬亞的理論
甚至進入歇斯底里  瘋狂的境界--諷刺的是他們最後仍是回到原來的體制中
拉斯赤裸裸呈現出欲剝削社會的人群被自己  同伴  社會反剝削
畢竟人性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白痴的本性還是未曾存在  逃避終究是逃避

結局相當精采  是一場誰敢回到自己生活領域中扮白痴的測驗
答案是沒人敢  沒人敢再扮白痴  沒人敢以不在乎的姿態面對自己  面對生命
畢竟他們也是人啊--人性是不堪試探的  它比任何東西都還脆弱  婦女再度
回到家中  喪子之痛仍在  壓力仍在  但心情卻改變了  她終於勇於面對一切了

就我而言  白痴不算是一部出色的電影  但喜歡新鮮感受的同學  不妨去看看
相信收穫絕對很多

> -------------------------------------------------------------------------- <

提要: §《白痴》§
From: bmet.bbs@bbs.cs.nthu.edu.tw        99-02-03

《白痴》
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第一部遵守【教條95】規章而拍出的作品《白痴》,
是一部從外表到內裡都大膽狂妄到恐怖駭人地步的電影。
而所謂的外表與內裡,可以看做是電影的形式手法與觀點意圖,
也可以視為電影的故事結構與內在旨趣,
更可以當做是電影中每個角色個體的外在行徑與心理歷程,
甚至還可以放大為戲院中觀影者感受與銀幕中電影情境間的互動。
經由如此繁複多層面的絞扯,內外間一而再地對比、反襯、加乘、烘托,
造就出這一部不可思議、詭譎難測的精采傑作。

不過,首先要說的是,我並不喜歡這部電影,甚至可以說是討厭,
因為這部片和去年在坎城同台競賽的台灣電影《洞》一樣,
聚集著所有我最無法忍受的感覺:
晃動得恐怖的攝影,粗魯不協調的剪接,極不穩定的自然光,
裸著一張臉的非職業演員(不過演得很出色,這點和蔡明亮就大不相同),
粗顆粒的畫質,彷彿隨興所至的情節,尖銳又顛狂的情境,
拿【教條95】規章的限制套用在這部片上,其實還算是較簡易寬鬆的呢!

但拉斯馮提爾選擇了這個更嚴苛更樸拙的拍片手法,可不只是要折磨人而已,
它不僅和影片內容「找尋自己心中的白癡」可產生相互呼應對唱之效,
更一步步挑戰著銀幕內與外社會體制與價值觀可能性的極限,
有力又殘酷到極點地把深錮於社會體制的中產階級的內心給挖掘出來。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裝白痴的正常人,藉由他們這群企圖反抗體制的人,
拉斯馮提爾反複地刺激出多方面的「白痴」觀點,
打擊著銀幕裡與銀幕外中產階級訓練有素的道德反應。
這群人,選擇了一種模仿「白痴」的心理狀態與生活方式,
企圖要「找尋自己心中的白癡」,
來突破社會體制所給予一個「正常人」的重重藩籬。

觀眾先是看到他們惡作劇似地玩弄著人們的同情心、挑戰人們的容忍度,
像是有種解放自由、為人所不敢為的快感;
但接著,這些人某些帶有惡意、類似剝削傷害人們憐憫心的殘酷舉止,
甚至還有一些超乎倫常的大膽場面
(就是那些只能透過電影准演執照上的文字敘述來想像的瘋狂群交性愛場面),
又反過頭來刺激站在全知立場的觀眾們,挑戰著道德標準與政治正確意識,
顛覆既有的觀點印象,思辯著「白痴」與「當白痴」的弔詭。

然而,拉斯馮提爾也更進一步地去考驗著劇中的角色,一場「假白痴」碰上
「真智障」的精采論證,一段扮白痴的青年為愛幾近癡狂崩潰的激烈衝突,
以至於最後這群裝白痴的人們必須接受在原本生活的環境中扮白痴的考驗,
卻一一退卻閃躲,而導致了團體的潰散。

導演毫不留情地剝露出中產階級進退不得的脆弱內心,更進而讓觀眾去發覺
,這群以「扮白痴」為樂的人們,究竟真的是要開墾出心中未被發掘出的
白痴本質,亦或只是可悲地拿白痴的外貌來遮掩內心中的困頓、不滿、
惶惑與痛苦呢?拉斯馮提爾在看似散漫的故事情節轉折之間,
由外在的表象到內在的人性心理,做了一番令人怵目驚心的解剖,
刀刃之利、用力之猛,恐怕少有人能承受得住。

編導拉斯馮提爾以樸直原始到粗糙得有點恐怖的方式呈現「白痴」這個主題,
與先前我所提到蔡明亮的《洞》感覺上有著幾分相似,
彷彿他們都認為唯有這樣地把觀眾的心理打壓到瀕臨崩潰的邊緣,
一步步地逼迫揪扭著直達絕境,才能赤裸裸地敞開視野,
去認識到創作者所要你感受到的人性觀點與感觸。

不過拉斯馮提爾並不像蔡明亮一樣,會在殘酷的盡頭點一盞燈,
反倒還在臨去秋波時送了一記回馬槍,讓人驚撼到久久回不過神來。
也許有人會以為【教條95】的規章不過是要掩飾技術與調度上的無能而已,
不過當最後一幕,那喪子的婦人成為唯一敢於站出來面對並反抗體制的人時,
影像中那緊繃到極點的張力與窒息感,終於在那個畫面外的一個巴掌聲中
爆發的那一剎那,讓人發現原來這種看似不經取捨、未經琢磨的簡單調度,
反而才真正有著讓人心寒、心痛、無力又不知所措的強悍力道!

在影片開始沒多久,導演即透過了這個「扮白痴」團體中的一名女子,
為那位帶領觀眾闖入了這個世界的婦人,解釋他們「扮白痴」的心路歷程,
這段告白似乎也在向觀眾昭示著【教條95】組織,選擇了這種拍片方式,
是要讓電影回歸更真實更純淨的想法與理念,
再度將影片的型式手法和內容觀點合而為一。

不過從影片中那群「扮白痴」人最後紛紛在試煉中退縮的情形看來,
也許拉斯馮提爾對這個組織的未來並不感到樂觀,
而他是否還會持續地拍攝出遵從教條公約的作品,
或許就可以看出【教條95】與《白痴》這部作品間的異與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