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一世情 The Portrait of a Lady


發信人: bmet.bbs@bbs.cs.nthu.edu.tw (牛頭犬),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有誰看過伴我一世情?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Tue Mar  2 20:55:04 1999)

●《伴我一世情》●
一個作者性格強烈的電影導演究竟適不適合改編文學名著呢?《伴我一世情》提供了一個電影作者與文學題材間優美契合的明證。

《伴我一世情》改編自英國文豪亨利詹姆士的名著《仕女圖》,是他青壯年時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詹姆士出生於美國紐約,自幼跟隨父親旅歐,成年後便旅居英、法、義等國,他的作品多以在歐洲的美國人為主角,而純真與世故的角力更是他小說中最常見的主題。《仕女圖》就是描述一名隨親訪英的美國純真少女在歐洲世故社會中情海顛簸的故事。

故事主人翁伊莎貝爾是一個年輕美麗的美國女子,嚮往自由獨立的生活,在父親死後,由姨母帶回英國照顧,在英國期間,雖然有不少仰慕者求愛,卻因為她一心追求自由冒險的生活而遭拒,暗中愛慕她的表哥說動了病危中的父親(即伊莎貝爾的姨丈)遺留給她一大筆錢,卻因此招來不幸。伊莎貝爾孀居的好友梅夫人覬覦她的富有,唆使秘密情人奧士蒙使出渾身解數勾引伊莎貝爾,讓她一步步陷入設計好的桎梏當中。

亨利詹姆士的小說由於在人性意識上出色的描繪而被稱譽為成熟的心理小說,其文字縝密細緻、柔韌如絲縷,勾勒人心狀態、思想面貌時更是極其生動且複雜多面,這對電影改編是一大困難。

以《Sweetie》《天使詩篇》在影壇建立聲譽,92年並以《鋼琴師與她的情人》揚威全球的紐西蘭女導演珍康萍,向來就是以善於勾描女性心境而聞名,尤其《鋼》片中以驚人的視覺構圖及豐富的意象成功地映襯出女性細膩易感的內心與女性自覺的想法,更讓這部作品成為近十年來最出色的女性電影之一。

在《仕女圖》文學影像化的過程中,珍康萍不但保有了在影像上強烈的個人風格,而且這種風格居然也與詹姆士原著中的氛圍宛如水乳交溶般緊密的貼合,讓人咋舌。

亨利詹姆士的小說中,世故與純真的人性競逐是最常見的主題,女性是他最擅於刻劃的角色,而人的心理與意識則是他下功夫最深的部份。珍康萍在影像上以極其晦暗曖昧的光影、低調陰沉的氣氛、突出的視覺感受來烘托故事中糾結的人性心理。

除了一開始明媚的莊園景致外,其餘幾乎都是看著人物身著素淨暗色的服裝,穿梭在一層層的陰影中,時而出現近乎病態的瑰麗色彩,則帶給影片更加詭譎不安的氣氛,讓人感覺到這的確就是一部道地的「珍康萍電影」。不過這種風格化的手法並沒有破壞故事的原味,卻反而補強了用影像說故事的不足。

女性委婉曲折的細膩心思,在幽靜的氣氛中更顯溫柔;人性的狡詭冷酷,在危疑虛無的暗處更見恐怖;情緒的對峙衝突,在浮動的光影與冰涼的腳步聲中更具動感與張力;肉慾的渴望,在低調卻濃稠的燈光中倍顯激烈。珍康萍掌握住原著中流露出的衝突、無奈、感傷、性壓抑、感性、溫柔等觸感,搭配出色的攝影燈光、服裝、配樂表現出來,既成功地詮釋了這部文學鉅作,也鑄造了一個有獨立性格、質地細緻的藝術品!

妮可基曼演出的伊莎貝爾堪稱是她至今表演生涯中最成熟的一次演出,可惜到了影片中場之後,整個角色的性格隨著悲情氣氛與特寫鏡頭暗影的加重而扁平鬆垮下來,軟弱得讓人難以同情,相較於詹姆士所精雕細琢的伊莎貝爾角色(《仕女圖》的含意就是指本書為伊莎貝爾的角色圖像)有一段距離。

相形之下在小說中不那麼精采的反派角色梅夫人,在兩屆坎城影后芭芭拉荷西舉手投足都戲感驚人的表現下,在極少的篇幅中也刻劃出具層次感的性格與情緒轉折,輕易地壓過妮可基曼處心積慮的用心演出。

> -------------------------------------------------------------------------- <

發信人: bmet.bbs@bbs.cs.nthu.edu.tw (牛頭犬),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幫個忙...有誰看過「伴我一世情」?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Fri Feb 26 20:54:49 1999)

改編自亨利詹姆士的小說《一位仕女的畫像》,志文有中譯版,前面還有全文解析。故事以一個美國年輕少女伊莎貝爾為故事中心,由於她的父親過世,長年旅居英國的阿姨於是將她接到英國去住一陣子。

伊莎貝爾是一個單純天真、不知世情、充滿理想夢幻的女孩,這個迷人的特質深深吸引了她的表哥,讓他傾慕不已,可惜表哥身患肺癆,自覺不能給伊莎貝爾幸福,因此一直沒對她表白,只是一直默默地幫助她、守著她。

表哥說服了他的父親留下了一大筆錢給伊莎貝爾,讓她能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不過這筆錢卻引來了他人的覬覦。伊莎貝爾的好友寡婦梅夫人設下了逼個狠毒的陷阱,安排自己的姘頭投其所好地誘惑伊莎貝爾,讓她成為了婚姻的俘虜、精神的階下囚。
.......
結局是伊莎貝爾最後得知真相,剛好碰上表哥過世,於是她回到了英國,喪禮過後,一個一直深愛著她,從美國追到英國又追到義大利的男子再度向她求婚,希望她能藉此離開她恐怖的丈夫,不過她並沒有答應,最後還是回到義大利,回到她丈夫身邊,面對自己錯誤的抉擇。

電影並沒有把最後她回義大利的結局拍出來,只停在那個男子向伊莎貝爾求婚後,伊莎貝爾落荒而逃,逃到家門前(阿姨家)時驀然回首的樣子。我蠻喜歡電影版的詮釋,現在應該可以找到LD!